著名管理思想家史蒂芬·柯維:養成好習慣,幸福和成功才能實現

2020-12-15 火苗書評

很多人都想尋找實現目標的捷徑,想要家庭幸福卻不願承擔責任,想要工作更有效率卻不願養成好習慣,根源在於不敢面對真正的自己,不願通過循序漸進地改變和努力去實現自己的目標。

著名作家、哲學家富蘭克林關於習慣曾這樣說:人類一生的工作,精巧還是粗劣,都由他每個習慣所養成。由此可見習慣的重要性。《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是美國管理思想家史蒂芬·柯維結合自身工作和生活實際,經過多年的研究和實踐精心編著而成。

世界領導力大師沃倫·本尼斯曾給予這本書高度評價:柯維的經典著作,即使沒有改變世界,也影響了數億的讀者,讓世界變得更加和平、繁榮、準備充分且目標明確。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書中講了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分別是:積極主動、以終為始、要事第一、雙贏思維、知彼解己、統合綜效、自我更新。

01

如果要給七個習慣排個順序,個人覺得以終為始應該排在第一位。因為只有先確立個人要實現的目標和承擔的使命,才能找到奮鬥的方向。

確立好目標後,為了實現目標,我們必須養成積極主動的好習慣,尤其是當我們面對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難時,逃避不是辦法,積極主動應對才能變困難為轉機,同時我們還必須做到對自己的選擇負責任,比如讀書,如果只是為了每天發個圈刷一下存在感,不求甚解,即使堅持得再好可能也很難有大的收穫。

要想提高工作效率,必須做好時間管理,這時堅持要事第一的習慣就顯得尤為重要。尤其是手機的出現,導致很多人有事沒事逛逛朋友圈,點個讚,聊聊天,時間白白浪費卻絲毫沒有感覺,如果哪天不小心把手機落在家裡,就會感覺茫然若失,幾近患了手機綜合症。如此,很難把精力放在重要的事情上,實現高效率工作更無從談起。

書中指出,按照時間管理四象限原理,可以把事情依次劃分為重要緊急、重要不緊急、不重要緊急和不重要不緊急四個象限。那麼我們更應該把大量的時間花費在第二象限即重要不緊急的事情上,這類事情重點包括規劃願景、使命和價值觀,建立人際關係等內容,如果把這類事情做好,往往有助於第一象限即重要緊急事情的解決,要比從一開始就埋頭攻克危機和問題等重要緊急的事情而始終沒有進展高效得多。

02

一個人很難離開群體而獨活,尤其是隨著現代化進程的加快,世界都在慢慢向一個互聯互通的整體融合,這時無論是個人和企業,擁有雙贏思維都顯得十分必要。

阿里巴巴集團的創始人馬雲當初創立支付寶的初衷是利用網際網路幫助小微企業發展,為它們搭建一個方便的網上資金支付平臺,在為小微企業提供便利的同時卻也給阿里巴巴帶來了更大的商機,可謂踐行雙贏思維的典範。

如果說養成雙贏思維的好習慣可以讓個人或企業發展得更好,那麼堅持知彼解己這個習慣則會推動我們走得更遠。

《孫子兵法》中有這樣一句經典: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不論是工作和生活中,了解別人都是讓所做的事情進展得更順利的前提。

比如,很多父母因為工作繁忙經常不能回家,把孩子留在家裡交給老人照顧,好不容易回到家裡最常做的一件事就是給孩子買一大堆零食或者禮物,儘管開支不少但是卻發現孩子並不開心,與自己的心理隔閡越來越遠。

究其原因就是沒有了解孩子真正想要的是什麼,其實,很多時候父母的陪伴和傾聽才是對孩子最好的理解和愛護。

03

當我們和家裡人在做決定時產生分歧,你會固執己見還是會順從家人的想法?事實證明統合綜效這個習慣在此時可以派上用場。

當分歧產生時,完全可以一家人坐下來各抒己見,然後討論一下究竟怎麼做才能讓大家的願望都能得以實現,這時並不是想委曲求全做到誰順從誰,而是求同存異,找尋到一種超越眾人想法之外的更好辦法。

書中講到的最最重要的習慣是自我更新,這是我們能夠持續發展和進步的前提。

機器用久了必須維護和更換破損的零件才能繼續正常運轉,人也不例外,如果不考慮自己的身體承受能力,一味透支,可能就會出現唐代著名詩人杜甫在《蜀相》中用一句唐詩描寫的悽涼情形:出師未捷身先死。

當然,自我更新不但包括身體層面,還包括精神、智力和社會/情感等方面的發展。

如果我們能堅持每周閱讀一本書,並通過寫書評等形式進行輸出,不但能從閱讀中滋養自己的精神,而且還能讓自己的智力得到及時更新和提升。

綜上所述,要想成為一名高效能人士,以上七個習慣缺一不可,而且《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書中提到的七個習慣互相聯繫、互相推進,形成了一個有機整體。只要我們在今後的工作和生活中認真踐行,相信每個人都可以活出屬於自己的精彩和幸福。

相關焦點

  • 如何養成念佛的好習慣?
    念佛生活化,生活念佛化,念佛與生活打成一片, 易於養成念佛的好習慣。01.一天生活,念佛開始養成念佛的好習慣,首先要在晨起之時,先念幾句南無阿彌陀佛,然後再去吃飯、上班。這樣就會在佛的護佑和加持之下,開心快樂、幸福安康地度過每一天。
  • 好思想,好品行,好習慣——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開展君子養成教育
    培養時代新人,促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筆者認為,有必要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開展君子養成教育,引導青少年樹立遠大志向,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人民,形成好思想、好品行、好習慣,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荷圍繞「好思想、好品行、好習慣」培養目標,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開展君子養成教育,總的遵循,就是去年10月份中央印發的《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裡的要求。為此,應著重抓好以下工作:加強思想品德教育。
  • 孩子3-6歲是性格形成關鍵期,養成這個好習慣將來比同齡人更出色
    但他有個好習慣:每天堅持訓練10多個小時,每次訓練一定要突破一個動作難度,不然就不離開訓練館。他終於成功了,在洛杉磯奧運會上,一人獨得3枚金牌。宋濂,從小愛好學習,因家貧,只能抄書來讀,從小養成了愛好學習,勤奮學習的好習慣,最後學有所成。藝術家達·文西從小有著堅強的毅力,養成刻苦磨練的習慣,幾百次畫蛋,才有了後來《蒙娜麗莎》的誕生。偉人和巨匠如此,那麼平凡的人呢?
  • 葉聖陶:教育就是養成好習慣
    怎樣才能讓子女成才?什麼樣的子女才算成才?對重視教育的中國家長來說,這一直是困擾的難題。今天是葉聖陶先生誕辰125周年紀念日,小萱跟您分享一篇葉聖陶孫女葉小沫的回憶文章,看看這位教育大家是怎麼培育孩子成才的。
  • 1-9年級學生家長請看看,這份好習慣養成指南!
    快和小編一起來學習吧~好習慣要從小養成有人說,從小養成好習慣,優良素質便如天性一樣堅不可摧。下面這11個好習慣,必須在孩子小的時候培養:1.尊重與欣賞老師的習慣學生要尊重老師,適應老師,並學會欣賞自己的老師。
  • 請1-9年級學生家長看看,這份好習慣養成指南!
    人們常說養成壞習慣容易,養成好習慣難。習慣能夠塑造一個人,從小養成好的行為規範對一個人的成長至關重要。培養孩子形成良好習慣,這遠比多學幾章新知識更重要。快和小編一起來學習吧~好習慣要從小養成有人說,從小養成好習慣,優良素質便如天性一樣堅不可摧。下面這11個好習慣,必須在孩子小的時候培養:1.尊重與欣賞老師的習慣學生要尊重老師,適應老師,並學會欣賞自己的老師。
  • 心理學家:不需毅力也能養成好習慣,這種方法很有效卻鮮為人知
    養成好習慣,大多數人都覺得很難。比如說:鍛鍊30分鐘。我斷斷續續花了很多年的時間,想要養成每天跑步30分鐘的習慣,但總也不成功。我們在堅持各種各樣的好習慣時,總會出現各種狀況:心情不好,身體不舒服,工作太忙。相比30分鐘跑步這種困難的活動,如果我們把活動變得特別容易,沒有任何理由推脫,會怎麼樣?這類特別容易,讓人很難找理由推脫不做的行動,就是作者說的「微習慣」。
  • 北大教授直言:孩子6歲前要養成的3個好習慣,將來定有大出息
    英國著名哲學家培根曾說過:習慣真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從幼年起就應該通過教育培養一種良好的習慣。但是一旦養成了壞習慣,這是會伴隨你一生的,所以,想要自己的孩子養成好習慣,從小就要開始培養了。有些人常說,孩子這麼小,你們說的這些養成好習慣的好處,等他長大了之後會自己會明白的。
  • 藉助科學的方法,幫助孩子養成堅持寫作的好習慣,搞定作文難題
    感覺想要讓孩子養成一個新的好習慣,或者鍛鍊一個新的技能,有種難如登天的無力感。為什麼壞習慣總是像狗皮膏藥一樣,特別容易被沾染上,還總是甩不掉;而那些羨慕已久的好習慣卻百般努力都無法養成呢?1 心理學家告訴你,為什麼養成好習慣這麼難!
  • 養成文明好習慣 爭做文明有禮溫州人
    爭做文明健康溫州人   01   養成「垃圾分類」好習慣   02   養成「文明就餐」好習慣   03   養成「排隊守秩序」好習慣   04   養成「隨手做志願」好習慣   05   養成「重信守諾」好習慣
  • 做好工作時間管理,養成今日事今日畢的好習慣
    今日事今日畢是我們每個人從小就應該養成的好習慣。今日的事情,不要等到明天的時候再做。按時完成工作任務,不僅是態度的問題,還關係到你在老闆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在微博上,有許多剛剛工作的大學生,在逐步成熟的過程中,承擔著越來越多的工作和責任,他們會常常懷著一種無奈的心情在網上發表感言。比如說,有的人發微博感嘆,我每天的工作特別多,天天加班累死了!
  • ...好習慣 習慣養成 研究成果 壞習慣 歐洲社會心理學雜誌-國際...
    東方網7月20日消息:多久才能培養出好習慣?英國心理學家通過實驗發現,大約經過66天堅持之後,人們就會做到「習慣成自然」,把好習慣轉化成生活的一部分,不再需要刻意堅持。  習慣養成  為探尋人們將一種重複性行為變成習慣的時間,英國倫敦大學學院教授簡·沃德爾帶領研究小組展開深入研究。研究報告發表在近期出版的《歐洲社會心理學雜誌》上。   研究人員認為,當人們不需要刻意思考和盤算,而是不帶明確目的去做一件事時,習慣就已經養成。為此他們挑選96名志願者進行了為期84天的實驗。
  • 《書都不會讀,你還想成功》:怎樣讀書才能實現成功的夢想?
    因此,不是說你拿起書本讀,就能讀來成功、讀來幸福。只有懂得讀書並能學以致用的人,才能憑藉讀書實現成功的夢想。《書都不會讀,你還想成功》講述了一個從不讀書又年過三十的職場失意者洪鎮洙的故事,他承擔著供養母親、提供妹妹上大學、接手父親留下的債務、卻瀕臨失業的危機,連去小酒館喝杯小酒,也常常得賒帳。
  • 36計順口溜,養成作業好習慣
    36計順口溜,養成作業好習慣 作者:楊紅 汪泓伶    來源:中國電力網  發布時間:2019-02-21 「第28計,不可盲目信標籤,電纜號頭核兩端,電位一致再動手,心中有數手不抖。」
  • 國慶七天,全家一起養成這個好習慣!每個人受益終生
    好習慣會讓他一生受益,壞習慣則會使他終身受苦。就好像刷牙,如果你每天堅持刷牙,牙齒就會很堅固。如果你有時候刷,有時候不刷,那麼你的牙齦就會遭到損壞,導致牙疼。有些人刷牙時一次性用很多牙膏,認為這樣就可以幾天都不用刷牙,而他們錯了,刷牙不在於牙膏的多少,而在于堅持。哪怕你一次只用一小點牙膏,但只要你堅持了,你的牙齒就一定會既白而又堅固。
  • 是時候養成個好習慣了
    一個人同時擁有充實和自在兩種生活狀態,這不就是因為好習慣而賺到的美好人生嘛!但你仔細想想,不管和你說這話的是老師還是父母,他們其實都沒有教你如何才能真正養成一個好習慣。習慣養成這件事,說容易也容易,說難也難。說容易,是因為我們每個人自然地就會養成各種習慣。說它難,是因為當你下決心要養成一個好習慣,精心策劃後卻突然變得很困難,這是因為大部分人都不了解習慣是如何運作的。只有理解了習慣在大腦中的運作規律,才能更好地發揮習慣的力量。
  • 婚姻幸福的根源,源自於女人的哪些好習慣?你有嗎?
    讀者小明(化名)前段時間留言說,她從小就生活在父母離異的家庭環境裡,但是這並不影響她擁有幸福的能力,她在父母身上沒有看到的愛,希望自己能夠獲得。通過交流發現,是因為她擁有這三個良好的習慣,她始終沒有放棄對自己的管理,以及對婚姻之道的探索,你為此付出過什麼樣的努力呢?
  • 知行合一才能成功
    《書都不會讀,你還想成功》書評怎樣才能成功?成功有秘訣嗎?答案就在《書都不會讀,你還想成功》。作者黃熙哲,7年讀了2500本書,欠債400萬,到現在成了三家公司的CEO,他是怎樣逆襲呢?書裡告訴你答案。讀書不是用眼去讀而是用心去讀,不是用大腦認知而是用身體實踐。總之就是知行合一。成功之路不在書中,而是在心裡。
  • 幼兒園整理的《兒童好習慣養成標準表》,建議家長人手一份!
    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曾說,教育就是培養孩子的習慣。  本篇文章小編列出了一些孩子需要在幼兒園養成的好習慣,希望幼師和家長們能共同了解,實現家園同步教育,幫助孩子優秀成長!  小 班  從進入幼兒園的那一刻起,證明孩子已經符合幼兒園的招生標準,開始逐漸走向獨立,所以孩子在幼兒園小班只需要學會這些就已經非常優秀了!
  • 如何讓孩子養成讀書的好習慣
    孩子上了中學,學習壓力大了,讀課外書地時間減少了,家長不能讓孩子中斷讀課外書地好習慣,因為以書為友者少,寫作困難者多;看卡通漫畫地多,讀中外名著地少;家長要幫助孩子繼續養成讀書地好習慣,如下幾個方法,值得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