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聲如訴》:情愛是一杯烈酒,一飲而盡春夢良宵,醒後曲終人散

2020-12-19 帶你萬水千山走遍

杜拉斯的作品裡總少不了男女之情,但是對於這種男女之情,我不太習慣也不贊同稱它是愛情,我倒覺得用情愛兩個字在稱呼更為合適。愛情總是單純美好了太多,二情愛裡,除了愛,還有無盡的和讓人時空的情慾。而正是這種情慾的所在,讓男女之間的情感在杜拉斯的作品裡變得更加複雜,它不再美好,不再純真,但是也並不骯髒,只是帶著一種壓抑的痛苦和邪惡的美好,就像是一朵罌粟花。

《琴聲如訴》也是如此。故事裡的女主人公安娜是一個有著大資產階級背景的女人,她生活富裕但是極其單調乏味,在一次偶然中她遇到了肖萬,一個被工廠辭退,遊手好閒的年輕男人,他們在咖啡館共同目睹了一起殺人案,於是在對命案的不斷討論中兩個人的距離被拉近,直到兩人產生強戀的情愛,那種欲望將彼此的心熊熊燃燒起來。

他們的相處,也是和其他的一般男女不太一樣,在一起時,他們很少談論彼此的日常生活,而只是訴說自己內心的孤楚,這也正是他們吸引彼此的地方,他們相互傾訴,相互撫摸,讓內心無處的安放的孤寂在愛欲中,在肉體中宣洩。但最終,安娜還是在命到懸崖的一刻,選擇了回頭,而不是縱身一躍享受一瞬的狂歡。她有孩子,她還要繼續生活,她走出咖啡館,想做了一場夢,重回她那富裕但是單調乏味的生活。

杜拉斯筆下的男女,向來都是如此,如烈火,來的洶湧,但是註定燃盡,只剩一地的死灰。杜拉斯式的愛情裡,愛永遠都是空缺的,情慾佔據了愛情的絕大部分。而情慾,又像是一杯烈酒,它讓你無法控制自己,尤其是內心充滿了苦悶和壓抑的人,總是容易端起這杯烈酒來,一飲而盡,然後在醉夢中有了春回大地般的感覺,但不過是片刻須臾,轉瞬即逝,註定夢醒之後酒醒之後,只得是曲終人散的結局。

相關焦點

  • 杜拉斯與《琴聲如訴》| 黃葒
    創作《琴聲如訴》對杜拉斯而言,是一次「深層次的斷裂」,「漸漸地,她的內心與世隔絕,被一種更廣袤的孤獨所佔據。此後,她的每一部作品都像是一出拉辛的悲劇,像是在幽暗的迷宮裡又跨出了一步,飽含著凌駕於一切之上的命運的力量。
  • 讀杜拉斯小說《琴聲如訴》
    原標題:讀杜拉斯小說《琴聲如訴》    法國女作家瑪格麗特·杜拉斯1984年出版小說《情人》,獲得當年的龔古爾獎。1985年王道乾把它譯成中文,刊發在《外國文藝》上。當時我在復旦中文系讀大三,幾乎每期必買《外國文藝》《世界電影》和《收穫》雜誌。
  • 杜拉斯《琴聲如訴》:沒有什麼絕對的愛情需要以生命為代價
    1962年,杜拉斯在談到這本小說時曾說:「當我開始寫《琴聲如訴》時,我感覺《抵擋太平洋的堤壩》已經很遠了,而且……怎麼說呢,我青春的帳已經算清了。也就是說,如果我沒有寫《抵擋太平洋的堤壩》,想到我母親因為這段經歷而痛苦,我永遠都不會平靜,而且也不會繼續寫作。它是一種清算。在《琴聲如訴》之後,我才擁有了自由的手。
  • 當烈酒遇上水果和鮮奶!七夕不如來上一杯雞尾酒一飲而盡更暢快!
    人生像一杯雞尾酒,色彩斑斕度數有,自調自醉自品味,就乾杯空到盡頭。這大概是形容雞尾酒最為貼切的詞語了吧!人生正如這濃濃烈酒,品嘗的不僅是一杯酒,更多的是酒中的故事與酒中的人。生活在大都市的越來越被事物所濁化,於是開始厭倦,開始疲憊,開始去抱怨生活,想盡一切辦法去解壓,但最終逃不過一杯烈酒下肚,無限吐槽與感觸來的快。說到酒小編最喜歡喝的就是雞尾酒,一源於它的顏色,二源於它的沉澱,越品越有滋味。五彩繽紛的雞尾酒無疑不是實力圈粉的對象。
  • 道教音樂《良宵引》古琴曲
    《良宵引》是中國古琴名曲,屬於虞山琴派的代表曲目之一,是古琴初學者經常採用的入門琴曲,其曲譜最早見於明《松弦館琴譜》(1614),此書是虞山派的代表琴著,為《四庫全書》所收唯一的明代琴譜,在古琴界頗有影響。
  • 今日書單推薦:《世間的陀螺》 故鄉是杯烈酒,不能一飲而盡
    故鄉是杯烈酒, 不能一飲而盡——寫在《世間的陀螺》出版之後王小帥在出版《薄薄的故鄉》時說了句,他是「無故鄉的人」,而像我這樣有故鄉但卻一直心神不寧的人來說,多了些牽掛,少了些灑脫。我把這些牽掛寫進了新書《世間的陀螺》裡,在給朋友題籤時,想到了一句話,「故鄉是杯烈酒,不能一飲而盡」。
  • 杜拉斯《琴聲如訴》:小心你的欲望,因為它足以將你毀滅
    —— 大仲馬《基督山伯爵》1958年,瑪格麗特·杜拉斯的小說《琴聲如訴》出版。批評家克洛德·魯瓦評價這部小說,「正是一位頭腦冷靜的作家在理性控制下寫出的,理性所不理解的種種事理」。頭腦冷靜?理性?杜拉斯?
  • 合肥一男子攜茅臺乘高鐵過安檢被攔,當場將4000元茅臺一飲而盡
    文/海盜君標題:合肥一男子乘高鐵被攔,當場將4000元茅臺一飲而盡:我喝的是人生安徽合肥一男子帶茅臺過安檢被拒,他在高鐵站將一瓶茅臺一飲而盡的事情引發關注這名男子的茅臺由於已經開封了,所以不能帶上高鐵,為了不浪費,他直接一飲而盡,並表示「喝的是人生」。這件事被曝光之後,很快引起熱議。合肥高鐵南站一名男子拿著一瓶茅臺,一邊面露笑容,一邊對瓶吹的畫面,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這是有多土豪啊,這茅臺當礦泉水啊。
  • 暗處的花朵評《琴聲如訴》
    當這件事在她心裡不再那樣尖銳的時候,她寫出了她的著名的小說《琴聲如訴》。 杜拉是一個被人談論得太多的女人,她的作品,她的生活及私生活,多少年來在法國和法國之外都屢屢成為話題,她是一個備受爭議的女人。這樣一個女人,我說不好是喜歡還是不喜歡。
  • 一飲而盡 普京喝下一杯承諾了20年的慶功酒
    最後,普京提議說:我們將最終為他們乾杯,但我們以後再做,當我們完成任務後,完成你們知道的艱巨的任務後。現在,我提議,我們現在趕緊吃點東西,回去工作……按照當事人的回憶,普京的這番表態,讓已經舉起酒杯的將軍們感到震驚,但隨後是對這位年輕總理的尊敬。接下來,是又一場慘烈的戰爭。
  • 春夢一場容易醒,蝶戀花紅傷流景,我的愛只說給你聽
    飛舞在急如端流的人海中,只為尋找那一抹似曾熟悉的背影。你的溫情照亮了我整片的天空,我的愛戀也點綴了你的世界。也許,許多故事不需要結局,只有經過才是最精彩的。這段難忘的回憶似乎化作了如蓮般的幽香,足夠此生回味。不管用多麼華麗的文字,都寫不出我此刻的心情,只能讓滑落於指尖的相思被文字記載。春夢一場容易醒,蝶戀花紅傷流景,我的愛只說給你聽。
  • 一壺酒!一杯茶!
    緩慢的端起烈酒,一飲而盡的你痴痴的看著窗外。你想忘記煩惱,想把痛苦溺死在這酒裡;但我卻看到了你的額頭更加緊鎖了,心隨之也更加浮躁了。本以為要借酒消愁,沒想到卻「借酒澆愁愁更愁了!」桌上的一杯清茶,像極了你,起初蜷縮在杯底一動不動,隨後一股開水澆透了你的全身,你七上八下的跳著,慢慢的舒展了,一股淡淡的清香撲鼻而來。
  • 一杯清茶,一曲弦音
    沏一壺綠茶,攬一片祥雲,韻一份雅致,擊一下缶缽,撫一張古琴,品一首詩詞。一切的凡塵俗事於餘音嫋嫋間,都已化作了青煙,飄飄然散去,只好靜心體味絕妙的意境。琴聲和著天籟奏響了夜晚樂章,一杯清茶,一曲弦音,讓人聯想那山間的流水與迷霧,遠離喧囂、浮華,遠離紛呈、煩擾,只有滿心的愉悅。▼
  • 時下最流行的烈酒喝法 你知道幾種?(圖)
    時下最流行的烈酒喝法 你知道幾種?(圖) 2013年07月01日 08:31 來源: 紅酒世界網 其中,中國白酒多直接純飲,日本清酒多冰鎮或加熱後飲用。相比起這兩種酒的簡單喝法,餘下六大烈酒的喝法更為多變開放。為此,本文簡單盤點了一下時下最流行的烈酒喝法。
  • 那些關於烈酒的情深意長文案:我愛大風和烈酒,也愛孤獨和自由
    4.暗戀就像一壺烈酒,明知道灌下去要暈眩、失態、痛苦,也讓人飛蛾撲火、甘之如飴。你點到即止,我一醉方休,可但凡醉酒,總有醒的一天。5.你嘗你的清茶,我喝我的烈酒。6.你曾告訴我,你有故事我有酒,餘生讓我陪你走,卻只剩我與故事和烈酒。
  • 醉別西樓醒不記。春夢秋雲,聚散真容易
    原詞蝶戀花 晏幾道醉別西樓醒不記。春夢秋雲,聚散真容易。斜月半窗還少睡,畫屏閒展吳山翠。衣上酒痕詩裡字,點點行行,總是悽涼意。紅燭自憐無好計,夜寒空替人垂淚。「醉別」寫出當時離別的情態,其實醒後全忘了,渾然不知,哪裡能忘得如此之快,還不是因為當時如幻如夢,人生快事,轉瞬即逝,一概付之「不記」二字。聚散,如春夢秋雲,抓不住,空留追憶。夜裡酒醒,不能睡去,可見愁思之深,但是畫屏卻把美景展現給世人,實在惱人。
  • 廣陵散曲終人亡,竹林七賢之一的嵇康,為何被處死?
    文/歷史冰河,本文為百家號「歷史冰河」創作整理,轉載請註明來源於百家號:歷史冰河廣陵散曲終人亡,竹林七賢之一的嵇康,為何被處死?他們放蕩,常酒醉不醒,不以富貴享受為目的,而以暢遊山林為樂趣,不願與當權者同流合汙,常常發表不合「時宜」的論調。其中最有名的七個人,因常在山陽縣(今河南焦作市東)的山間竹林裡飲酒清談,彈琴賦詩,所以稱為「竹林七賢」,他們是:阮籍、嵇康、山濤、劉伶、向秀、阮鹹、王戎。
  • 短句丨去時一杯烈酒,歸來半盞清茶
    暮然回首,是驚訝,是猝不及防後的坦然。去時一杯烈酒,歸來半盞清茶。過往悲歡,歲月沉澱。4.有些朋友走著走著就散了;有些朋友走著走著就陌生了;有些朋友走著走著就成了路人……走著走著,孤獨代替了喧囂;走著走著,我們都成了一個人。5.一年,一年,又一年,我們總是不停的在走,因為過去,因為現在,因為未來。儘管有時真的很累,可人生就是這樣。
  • 吟一場詩心雲意,暢敘幽情,曲終人散夢已醒,何處再尋夢中人
    都說初聞不知曲中意,再聽已是曲中人。時光不著痕跡,琴音嫋嫋,是誰高山流水遇知音,在那山野間彈琴,就連樵夫打柴路過,都會停下醉心聽曲。可是後來,故人逝去,這天地茫茫,就算琴藝再高超又能怎樣?這世上已經再無人懂他,懂他的琴聲。霽月微光,萬籟寂靜,是誰在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