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丹麥的哥本哈根大學,保存著一批來自古埃及的莎(suō)草紙手稿,內容涉及醫學、植物學、天文學、佔星學及其他與古埃及科學有關的文字記載。
這些資料非常珍貴,絕大部分內容尚未被翻譯及發表。
幸運的是,一個國際研究小組目前正在「破譯」這些手稿。在翻譯的時候,他們發現了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信息,讓人們對古埃及文明的研究有了新的見解。
以最近被翻譯的一份醫學類手稿為例,其描述的是一種懷孕測試:孕婦需要在兩個分別裝有大麥和小麥的袋子裡小解,人們會根據先發芽的袋子預測胎兒的性別。以及,如果兩個袋子裡的作物都沒有發芽,就意味著這名女子尚未懷孕。
雖然這項妊娠試驗聽起來並不符合現代醫學標準,但德國自1699年後,也有文獻提到過與之類似甚至相同的測試方法。該項目的一名研究員Sofie Schidt表示:「許多來自古埃及的醫學實踐記載,之後在希臘、羅馬文獻中也會出現」。
這份醫學手稿據說已有3500年歷史,除了上述的驗孕方法外,其還記載了與眼疾有關的特別的治療方法。而研究員Jacob則在另一份手稿中找到了關於腎臟的討論。這是一個頗有顛覆意義的發現,因為時至今日,仍有部分研究人員認為「古代埃及對腎臟是沒有認知的」。
以及,如果你對佔星學(astrology)頗有鑽研的話,也可以關注下這個小組的後續動態,畢竟古埃及的文獻中有大量關於佔星術的記載。儘管如今不少人將其詬病為「偽科學」,但在古代,它是預測未來的重要工具,意義非凡。
據悉,這批手稿於1939年被捐贈在此處,是哥本哈根大學Papyrus Carlsberg Collection的一部分。該項目於上世紀30年代由H. O. Lange教授發起、受嘉士伯基金會(Carlsberg Foundation)資助,專注於莎草紙手稿的收集與研究。目前收錄在Papyrus Carlsberg Collection項目的手稿約有1400份,大多可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10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