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谷一老師《難忘今宵》的那些事,唱響30多年的春晚壓軸曲,具有哪兩大特殊意義?
李谷一老師的歌曲《難忘今宵》,不僅是每一年央視春晚最先確定的節目,也是每一年央視春晚的最後一個壓軸節目。之所以如此,是因為這一曲《難忘今宵》已經成為最能代表春晚這一新民俗的符號,更成為了一種最能引發中國人共鳴的年味情懷。
1、《難忘今宵》是一個最能代表春晚新民俗的符號
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自1983年正式開辦以來,已經三十六年了。每年的除夕之夜,幾十個經過好一番精挑細選的節目,在央視「春晚」的舞臺上逐一登臺。歌舞、相聲、小品、歌曲、戲曲、魔術、雜技等,多種藝術形式琳琅滿目、精彩紛呈。本文為「大象看戲」原創發布。他處所見,必為偷竊。敬請舉報!
央視「春晚」全程四五個小時,精彩的節目和熱鬧的場面,把現場和電視機前的觀眾,以及電腦端、手機端的觀眾,幾乎一個不落地帶入到了這場全民狂歡之中。在這一農曆中國年的跨年之夜,央視「春晚」真正打造出了一種「普天同慶、盛世歡歌」的節日景象。
經過了三十六年的演化,如今的「春晚」儼然已經成為了我們中國人的一種新民俗。正如2014年央視春晚先導片《春晚是什麼》裡所說:春晚就是喜慶,就是熱鬧;春晚就是紅火,就是吉祥;春晚就是團圓,就是全世界華人的年夜飯;春晚就是老百姓年夜的一個伴隨、一種快樂、一份期待……
而如果要從三十多年來,央視「春晚」裡成百上千個節目中,選擇一個最能代表「春晚」這一「新民俗」的節目,恐怕就只有李谷一老師所演唱的春晚壓軸歌曲《難忘今宵》,能夠擔當此任。
自央視「春晚」正式開辦的第二年起,李谷一老師就把這首膾炙人口的《難忘今宵》帶上了春晚的舞臺,這一唱就是三十多年。李谷一老師從四十歲,唱到了七十五歲。一直以來,李谷一老師的歌曲《難忘今宵》,不僅是每一年央視春晚最先確定的節目,也是每一年央視春晚的最後一個壓軸節目。
曾經在2012年的龍年春晚上,導演組試圖進行一次嘗試,用另一首歌曲取代李谷一老師的《難忘今宵》,但最終並沒有收到預期效果。2013年,年近七十的李谷一老師重新回到了央視春晚的舞臺上,《難忘今宵》那熟悉而溫暖的旋律再次在春晚的舞臺上響起,在每一個中國人的心中久久迴響……
2、《難忘今宵》是一種最能引發中國人共鳴的年味情懷
三十多年來,每當春晚即將落幕的時候,舞臺上就會響起《難忘今宵》那耳熟能詳而又暖心淚目的旋律。李谷一老師款款深情地站在舞臺中央,甜潤輕柔而又悠揚清晰地唱起了這首家喻戶曉的春晚壓軸曲:難忘今宵,難忘今宵;無論天涯與海角,神州萬裡同懷抱,共祝願祖國好、祖國好……
對於好幾代中國人來說,春晚壓軸曲《難忘今宵》已經成為了一種厚重的集體記憶,一種最能引發中國人共鳴的、濃濃的年味情懷。
《難忘今宵》旋律的響起,不僅為狂歡了四五個小時的春晚之夜,畫上了一個最美的句點,更為真正來臨的嶄新一年,許下了一份最美好的心願。
歌曲裡不僅有親人的團聚,也有祖國大家庭的團圓:天涯與海角,新友與故交,神州萬裡同懷抱;
歌曲裡不僅有家人之間的骨肉親情,也有對新年以及未來的真誠期待:滿懷欣喜地迎接嶄新的一年,滿懷希望地憧憬著美好的未來;
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盛筵雖將散去,今宵美好難忘。祝福彼此:青山在,人未老;共同祝願:祖國好,神州歡。真切期盼著第二年再相聚,神州大地大團圓。
李谷一老師的《難忘今宵》,旋律悠揚且舒緩,詞意親切而情濃,內涵豐富,底蘊十足,溫度更是讓人暖心淚目。青山、綠水、天涯、海角、新友、故交,每一個音符,每一個詞句,都是一份濃濃的年味情懷。
這首春晚壓軸曲,已然不再是一首歌曲的範疇了。李谷一老師的《難忘今宵》,在「春晚」的舞臺上唱響了三十多年,顯然成為了中國人的一種文化傳承。本文為「大象看戲」原創發布。他處所見,必為偷竊。敬請舉報!人生如戲、戲如人生!【大象看戲】約你一起來看戲閒聊,品味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