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關於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十個基本思路

2020-12-18 人民網

原標題:習近平關於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十個基本思路

在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思想體系中,關於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思想是一個重要方面。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一系列重要論述,正確把握他關於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思路,對進一步推進新時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提升中國文化軟實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習近平關於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思想內涵豐富,博大精深。在這裡我們將其概括歸納為十個方面的基本思路。

  1.重要意義論。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我們黨立足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全局作出的重大決策。習近平在視察北京大學同師生座談時指出:「我國是一個有著13億多人口、56個民族的大國,確立反映全國各族人民共同認同的價值觀『最大公約數』,使全體人民同心同德、團結奮進,關乎國家前途命運,關乎人民幸福安康」,為此他強調必須「把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凝魂聚氣、強基固本的基礎工程」。

  以「三個倡導」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馬克思主義道德價值理論中國化的重要成果,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武裝全黨、教育人民的重要內容,是加強黨的意識形態工作、推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舉措,尤其是在當前社會群體思想多樣和價值多元的條件下,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促進國家主流價值觀的形成和凝聚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具有重要作用。

  2.重要地位論。習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體學習時指出:「核心價值觀是文化軟實力的靈魂、文化軟實力建設的重點。這是決定文化性質和方向的最深層次要素。一個國家的文化軟實力,從根本上說,取決於其核心價值觀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培育和弘揚核心價值觀,有效整合社會意識,是社會系統得以正常運轉、社會秩序得以有效維護的重要途徑,也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既包括發展物質文明這一「硬實力」,同時也包括發展精神文明這一「軟實力」。當今世界,文化軟實力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的重要因素。誰擁有強大的文化軟實力,誰就能夠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贏得主動。文化軟實力包含的內容很多,如文化傳統、價值觀念、民族素質、國民精神等等,核心價值觀是文化軟實力的「基本內核」,離開這個「基本內核」,文化軟實力就等於失去了靈魂。

  3.基本內容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是黨的十八大首次提出來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指出,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明確指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國家層面的價值目標,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會層面的價值取向,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公民個人層面的價值準則,這24個字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供了基本遵循」。以「三個倡導」為基本內容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要求相契合,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人類文明優秀成果相承接,是我們黨凝聚全黨全社會價值共識作出的重要論斷,它回答了我們要建設什麼樣的國家、建設什麼樣的社會、培育什麼樣的公民的重大問題。

  4.思想淵源論。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積澱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習近平強調指出,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立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要認真汲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精華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闡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時代價值,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為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

  今天我們提倡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傳統價值觀中汲取豐富營養,否則就不會有生命力和影響力。因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已經成為中華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國人內心,並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中國人的思想方式和行為方式。中華文化強調「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強調「民惟邦本」、「天人合一」、「和而不同」;強調「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強調「君子喻於義」、「君子坦蕩蕩」;強調「言必信,行必果」、「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強調「仁者愛人」、「與人為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強調「扶貧濟困」等等。像這樣的思想和理念,不論過去還是現在,都有其永不褪色的時代價值。對這些優秀傳統文化和價值理念,我們須堅持古為今用、推陳出新的原則,有鑑別地加以對待,有揚棄地予以繼承,並結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實現其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5.培育目標論。習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通過教育引導、輿論宣傳、文化薰陶、實踐養成、制度保障等,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為人們的精神追求,外化為人們的自覺行動」。在這裡,他指明了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目標和主要目的。核心價值觀是人們的精神支柱,也是行動嚮導。要振奮起人們的精氣神、增強全民族的精神紐帶,就必須積極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鑄就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中國精神。在當今中國,要想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構建全體國民廣泛的價值共識和共同的價值追求,通過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於心,外化於行」,來不斷鞏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凝聚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強大精神力量。

  6.培育原則論。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還要自覺遵循和把握一條重要原則,那就是習近平所指出的,必須注意把我們所提倡的核心價值觀與人們的日常生活緊密聯繫起來,在落細、落小、落實上下功夫。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強調指出:要「堅持聯繫實際,區分層次和對象,加強分類指導,找準與人們思想的共鳴點、與群眾利益的交匯點,做到貼近性、對象化、接地氣」。這需要把核心價值觀融入各行各業的實際工作,形成一種使各行各業工作與核心價值觀建設同頻共振、同向同行的強大正效應;把核心價值觀融入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使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達到「百姓日用而不知」的效果;把核心價值觀融入政策制度、法律法規的制定實施過程中,充分發揮政策、法規的導向和約束作用,形成真正有利於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

  7.培育重點論。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需要全體社會成員的廣泛參與。但是從培育重點和難點的角度來說,必須抓住兩個重點群體:一是黨員幹部群體。幹部是群眾的領頭羊,幹部帶了頭群眾才能有勁頭。廣大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必須在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方面以身作則、率先垂範,以自己的模範行動和人格力量去感召群眾、引領風尚;二是廣大青少年群體。習近平指出:「青年的價值取向決定了未來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而青年又處在價值觀形成和確立的時期,抓好這一時期的價值觀養成十分重要」。為此,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須從小抓起、從學校抓起,切實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納入國民教育總體規劃,形成家庭、社會與學校攜手育人的強大合力。

  8.培育載體論。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有針對性地設計載體、搭建平臺,不斷提高工作的吸引力和實效性。一是運用先進典型宣傳。常言說得好: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這些年,重大典型、道德楷模、最美人物、身邊好人等宣傳產生了非常好的效果,尤其是中央電視臺連續十多年開展的「感動中國人物年度評選」活動,在全社會產生了極大反響,形成了良好的社會影響;二是運用電影、電視、戲曲等文藝表現形式,充分發揮好文化、文藝的教育功能,推出更多更好的優秀文藝作品,開展豐富多彩的價值觀教育主題文化活動;三是通過建立和規範一些禮儀制度,開展有莊嚴感的典禮,如升國旗儀式、成人儀式、入黨入團入隊入學儀式等,同時利用重大紀念日、祭奠日、民族傳統節日等開展有教育意義的紀念活動,通過這些有效載體弘揚主流價值觀念,傳遞社會正能量;四是發揮好公益廣告宣傳的作用,實踐證明這也是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一種有效載體,具有很好的傳播力和感染力;五是充分運用現代技術手段,充分運用微博、微信、微視、微電影等方式,根據「微時代」媒體傳播的新特點,努力在「微」字上下功夫,不斷擴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網上傳播和宣傳力度。

  9.培育方法論。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還必須結合新的社會實際不斷創新方式方法。一是宣傳引導方法,即通過新聞媒體的新聞報導、訪談節目、專題節目等多種途徑,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要求貫穿到日常形勢宣傳、成就宣傳、主題宣傳、典型宣傳之中,以此引領社會輿論取向;二是活動引領方法,即通過學雷鋒志願服務活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等多種活動形式,積極推進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單位、文明家庭等創建活動,不斷提升公民文明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三是以文化人方法,即習近平說的「努力用中華民族創造的一切精神財富來以文化人、以文育人」,通過強化對優秀傳統文化思想價值的挖掘,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發揮其怡情養志、涵育文明的作用,成為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

  10.培育環境論。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需要營造一種良好的社會氛圍和環境。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利用各種時機和場合,形成有利於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生活情景和社會氛圍,使核心價值觀的影響像空氣一樣無所不在、無時不有」。為了實現這一目標,要構建好有利於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良好政策導向,確保我們出臺的各項經濟社會政策和重大改革措施都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充分發揮法律的規範、引導、保障和促進作用,注重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相關要求上升為具體法律規定,形成有利於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良好法治環境;把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制度建設和治理實踐中,努力形成科學有效的訴求表達機制、利益協調機制和權益保障機制,最大限度地完善激勵機制,褒獎善行義舉,使整個社會形成激濁揚清、抑惡揚善的道德風尚,形成扶正祛邪、公平正義的良好風氣,引導全體公民自覺做良好道德風尚的建設者,做社會文明進步的推動者。

 

相關焦點

  • 習近平關於核心價值觀的論述
    原標題:習近平關於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價值觀是文化的核心。對一個國家而言,有什麼樣的價值觀就會建設什麼樣的社會;對一個人而言,有什麼樣的價值觀就會有什麼樣的人生。習近平同志高度重視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多次作出重要論述、提出明確要求。
  • 倪素香: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特徵
    內容提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核,體現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根本性質和基本特徵。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核,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根本性質和基本特徵,反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豐富內涵和實踐要求,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高度凝練和集中表達。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豐富內涵體現了政治性與科學性、普遍性與時代性、民族性與開放性的統一。
  • 堅守我們的核心價值觀——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核心價值觀的重要...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站在時代的制高點上,深刻論述、反覆強調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大推進了我們黨對於核心價值觀的認識,為在新形勢下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提供了理論指導和實踐指南。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如果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沒有共同的核心價值觀,莫衷一是,行無依歸,那這個民族、這個國家就無法前進。」我國是一個有著13億多人口、56個民族的大國,確立反映全國各族人民共同認同的價值觀,使全體人民同心同德、團結奮進,關乎國家前途命運,關乎人民幸福安康。
  • 「平語」近人——習近平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編前語】在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思想體系中,關於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一個重要方面。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多次作出重要論述並提出明確要求,新華網「學習進行時」為您梳理摘錄,一起來學習。2014年10月15日,習近平在北京主持召開文藝工作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 新華社記者 龐興雷 攝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多重要?
  • 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貴在知行合一
    原標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貴在知行合一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社會發展各方面,轉化為人們的情感認同和行為習慣。
  • 習近平: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種子在少年兒童心中生根發芽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5月30日上午來到北京市海澱區民族小學,參加學校少先隊主題隊日活動,了解學生們學習和課餘活動、特別是學校開展多種活動積極引導學生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方面的情況。
  •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研究的主要路徑及展望
    聚焦五大領域開展系統研究近年來,學術界積極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研究,並形成了大量的理論成果,歸納起來主要聚焦以下幾個研究領域。一是聚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論述研究。目前,學界的研究主要從國家、社會、個人三個層面出發,系統闡釋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涵的來龍去脈、理論基礎、實踐規範等,為深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整體性研究提供了重要基礎。三是聚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根基研究。這一領域研究主要涉及基礎理論根基、傳統文化根基、社會實踐根基、人類文明根基等方面。
  •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研究叢書》後記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央關於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中共江蘇省委宣傳部組織省內專家編撰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研究叢書」。中共江蘇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王燕文同志高度重視叢書編撰工作,對書稿寫作的總體思路、基本原則和內容構架等提出指導性意見,並審讀全部書稿。
  • 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大意義
    原標題: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大意義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劉雲山同志在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座談會上再次明確強調,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凝魂聚氣、強基固本的戰略任務,是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的根本舉措,要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切實抓好《關於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的落實
  •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文化自信的靈魂
    文化的核心是價值觀,文化自信的核心和靈魂在於核心價值觀。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核心價值觀是文化軟實力的靈魂、文化軟實力建設的重點。核心價值觀承載著一種精神追求,有什麼樣的價值觀,就有什麼樣的文化立場、文化取向、文化理念、文化選擇。
  • 關於進一步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建設的實施意見
    中共黑龍江省委辦公廳黑龍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進一步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建設的實施意見》的通知 各市(地)委和人民政府(行署),省委各部委,省直各單位: 《關於進一步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建設的實施意見》已經省委、省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代中國精神的集中體現
    黨的十八大強調:「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指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核,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根本性質和基本特徵,反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豐富內涵和實踐要求,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高度凝練和集中表達。」
  •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24字基本內容公布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本內容。  人民日報今日頭版版面圖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本內容公布:  富強、民主、文明、和諧,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愛國、敬業、誠信  24字核心價值觀分三個層面:  據2013年12月23日新華社電 中央辦公廳印發《關於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將24字核心價值觀分成3個層面:  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國家層面的價值目標;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會層面的價值取向;  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公民個人層面的價值準則
  • 【論述選編】習近平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原標題:習近平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十八大以來重要論述選編 我們要繼續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豐富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增強人民精神力量。
  • 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道德建設
    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道德建設 原標題:   習近平總書記2014年5月4日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指出:「核心價值觀,其實就是一種德,既是個人的德,也是一種大德,就是國家的德、社會的德。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
  • 習近平: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原標題:◎內蒙古自治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 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要認真汲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精華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闡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時代價值,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為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
  •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道德建設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核心價值觀,其實就是一種德,既是個人的德,也是一種大德,就是國家的德、社會的德。」因此,「必須加強全社會的思想道德建設,激發人們形成善良的道德意願、道德情感,培育正確的道德判斷和道德責任,提高道德實踐能力尤其是自覺踐行能力,引導人們嚮往和追求講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形成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首先要培植一種有益於國家、社會、他人的道德。
  • 十一、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心聚力——關於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民族創造了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也一定能夠創造出中華文化新的輝煌。」要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堅定文化自信,增強文化自覺,加快文化改革發展,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
  • 篤實力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師生們表示,要努力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變成日常的行為準則,自覺奉行,加強道德修養,注重道德實踐,扎紮實實幹事,踏踏實實做人,立志報效祖國。   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強調,青年的價值取向決定了未來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而青年又處在價值觀形成和確立的時期,抓好這一時期的價值觀養成十分重要。
  • 牢牢掌握價值觀的話語權解釋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研究叢書...
    原標題:牢牢掌握價值觀的話語權解釋權(新書評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研究叢書》簡評   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關乎國家前途命運,關乎人民幸福安康,關乎中國夢能否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