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能夠避暑的法子太多了:空調西瓜綠豆湯,陽傘外衣防曬霜。但做好了各種物理防曬和膳食防曬,偶爾來一點心靈上的「清涼」,說不定也能有沁人心脾之感哦。一起來讀一讀這些與夏天有關的詩詞吧,感受下古人的夏日時光吧。
1.
小池
【宋】楊萬裡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第一次讀到這首詩還是在小學課本上。伴隨著夏日的蟬鳴與微風,我仿佛又回到了那個熟悉的課堂。同學們安靜地翻閱著課本,老師在講臺上一字一句地講解古人寫的詩。讀到這首詩的感覺,就像在看一個電影鏡頭。「泉眼悄然無聲是因捨不得細細的水流,樹蔭倒映水面是喜愛晴天和風的輕柔。嬌嫩的小荷葉剛從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有一隻調皮的小蜻蜓立在它的上頭。」這充滿童年回憶的畫面,怎不令人心動?
2.
山亭夏日
【唐】高駢
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
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
喜歡這種不帶感情色彩的白描,仿佛自己已然置身於詩中的盛夏。那綠樹下的濃陰,可還留存著孩子嬉戲的銀鈴聲?池塘裡綠水悠悠,倒映著亭臺樓閣。微風輕拂過門帘,送入滿院薔薇的幽香。
3.
喜晴
【宋】範成大
窗間梅熟落蒂,牆下筍成出林。
連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覺夏深。
窗前的梅子熟了便落下來了,牆角下的竹筍也長成了竹林。整天下著雨都不知道春天已經結束了,天一放晴,才發現深夏已悄然而至。很嚮往這樣的生活,簷下聽雨,一花一樹一果,都成我所有信仰。縱然時光飛逝,也有漫長夏日同我共眠。
4.
夏意
【宋】蘇舜欽
別院深深夏席清,石榴開遍透簾明。樹陰滿地日當午,夢覺流鶯時一聲。
夏天的小院幽深而寂靜,我躺在竹蓆上,頓覺渾身清涼。窗外的石榴花盛開著,透過垂掛的帘子,映紅了虛堂。恰逢正午時分,陽光愈盛,樹蔭更濃。我一覺醒來,耳邊正好傳來黃鸝鳥婉轉的啼聲。
5.
清平樂·池上納涼
【清】項鴻祚
水天清話,院靜人銷夏。蠟炬風搖簾不下,竹影半牆如畫。
醉來扶上桃笙,熟羅扇子涼輕。一霎荷塘過雨,明朝便是秋聲。
水天一色,透出一片清涼。院子裡靜悄悄的,原來是人們在納涼消暑。清風穿過門帘,室內燭光搖曳。竹影婆娑,映照在牆上宛如一幅畫。杯酒下肚,微醺。躺在竹蓆上,小扇輕揮,自有涼氣陣陣襲來。荷塘裡的驟雨一會兒便過去了,明天想必會是秋意的時節要來了。品完這首詞,心中拂過一絲愜意,又蕩過一絲落寞,時光總是悄然無聲地,留下些無從說起的美好,又帶著你往未知去。
6.
首夏山中行吟
【明】祝允明
梅子青,梅子黃,菜肥麥熟養蠶忙。山僧過嶺看茶老,村女當壚煮酒香。
輕輕吟誦這首詞,仿佛在呢喃些吳儂軟語一般,輕快閒適。從祝枝山(字允明)的「有花有酒有吟詠,便是書生富貴時」的人生態度便可以看出,什麼喜怒哀樂怨、金榜題名時,人世間的一切煩惱與功名利祿,到了詩酒風流前,也只能是煙消雲散。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江南人,對「菜肥麥熟養蠶忙」的場景是再熟悉不過了。原來在古時候,這些生活場景與今日也沒兩樣,都構成了江南的日常。
7.
菩薩蠻·端午日詠盆中菊
【清】顧太清
薰風殿閣櫻桃節,碧紗窗下沈檀爇。小扇引微涼,悠悠夏日長。
野人知趣甚,不向炎涼問。老圃好栽培,菊花五月開。
特別喜歡這句「小扇引微涼,悠悠夏日長」,讓我想起了童年的夏日時光。夏天吃完晚飯後,左領右舍都會在家門口納涼,老人們都拿把蒲扇驅蚊子。河邊的清風襲來,江南的一切都那麼寧靜祥和。
一連七首詩詞品下來,豆包深感古人的夏日時光與今天也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那份清涼,都藏在過去的好時光中,未曾消散。
本文由豆包原創、編輯
圖片來源:網絡;pexels
古詩詞收集來源:古詩文網
引號內詩文賞析來自網絡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