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其峰圖文示範墨竹畫法及畫竹子的步驟 練習筆墨的好課題

2021-02-18 中國畫

點擊下方藍字搶購書畫優盤

高清:3800幅古代繪畫圖庫,27G歷代經典書法套裝,4100幅西方大師經典油畫,高清極品,一次看個夠!

孫其峰,男,漢族,1920年生,山東招遠人,國立北平藝專畢業。天津美術學院終身教授,文化部中國畫研究院院部委員,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西泠印社理事,享受國務院特殊貢獻津貼專家,天津當代美術教育(高等美術教育和社會美術教育)的重要奠基人。曾任天津美術學院副院長。代表作《春江水暖》《俏不爭春》《秋江》等多次在國內外展出並在報刊上發表。著有《中國畫技法(第一輯)》《孫其峰畫集》《孫其峰書畫選集》《花鳥畫譜》《孫其峰教學手稿》等。2013年1月29日,獲第二屆「中國美術獎·終身成就獎」。

以下內容摘自《傳移摹寫 孫其峰海外課徒畫譜》,孫其峰著 ,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


1.畫竹步驟

墨竹是花鳥畫中的一個大項目。古今畫家專畫和兼畫墨竹的人很多。竹在傳統文化中常常被當作「虛心」和「氣節」的象徵,而且它又是練習筆墨的好課題,所以它成為習畫科的熱門課題之一。墨竹不僅可以獨立成幅,而且它在花鳥畫中也常常被當作重要的「配角」。練習畫筆,最初的主題課題是竹幹、竹枝和竹葉。竹幹一般是用中鋒畫,行筆息下而上,也有人自上而下,只要能夠畫得好都可以。竹枝在竹幹的左右互生,枝的結構如鵲爪,畫起來如同寫行草,行筆要連貫。竹葉開始練習也要用中鋒畫,藏鋒下筆,出鋒收筆。竹葉分仰葉和俯葉。仰葉為倒「人」字狀,俯葉多為「介」字狀(或五筆六筆組成)。大片的竹葉,也是由這些小單位組成的。畫竹特別是練習畫竹葉,最好選用狼毫,等到熟練之後也可以改用其他筆。

2.老竹和新竹

為了避免畫竹構圖中的單調和乏味,畫畫老竹和嫩竹也很有必要。老竹枝密而葉疏,嫩竹枝少而葉稀。當然,這是一般的說法,實際上無論老竹或嫩竹,隨著時間和季節變化,都有許多不同的形態出現。這種形態,都不是畫本中可以找到的,最好能做一些實地觀察。畫老竹用筆要蒼要渴,用墨可稍幹;畫嫩竹用筆要圓潤,用墨水頭要足。老竹往往已經開始凋殘,畫時可充分利用它的這一特點,來尋找一些變化。新竹初生不久,枝葉整齊,富有生命力,畫時要注意它的這一特點。在新竹與老竹之間還有成竹,成竹與新竹、老竹相比,則顯得茂密健壯。在同一構圖中往往可以同時畫出老、壯、新三種竹子,三者形成對比,也很有趣;或者只畫其中的兩種,也可形成對比效果。

3.風竹

同是竹子,在不同的氣候會呈現出多種形態,因此畫竹中有風、晴、雨、雪的許多變化。這裡畫的是風竹。畫風竹不僅要表現出風勢,更重要的是刻畫出竹子那種敢於逆風挺立的性格和雄姿。畫風竹的竹幹最好採取一點逆勢(逆著風的方向),這樣會顯得竹子更有精神,切忌過多用順勢。風竹葉子基本上同於俯葉竹的畫法,只是把它橫過來就可以了。畫風竹葉子用筆要爽利有力,這樣才能顯出風勢。大片葉子固然是由一個個單位組成的,但畫時要靈活運用,尤其是當畫完一大片葉子之後,總要補充幾筆,才能取得更圓滿的效果。這張風竹只用了單一的重墨,為了增加一點墨色變化和製造一點空間感,在竹後加了兩枝竹筍。畫竹筍要選好部位,因為竹筍多系後畫的,所以它起著調整關係的作用。

4.晴竹

晴竹,實際上是竹子的最經常狀態。這裡畫的是一枝已長成的新篁,所以用的是仰葉畫法。晴竹枝葉上無負擔(如雨、雪可壓得竹枝下垂),所以呈自由自在的狀態。仰葉竹畫法大半是用「疊人法」,這裡用的是「雙疊人」。所謂雙疊人,是把兩個倒置著的「人」字重疊起來。再通過一個個雙疊人的葉組成單位,組成大片竹葉。初學使用雙疊人畫法,要注意幾件事:一是不必機械按雙疊人畫,也可以畫成三疊人或變相的疊人(如一個或一個半倒人);二是要注意不同部位上竹葉所特有的姿態,力求得勢自然;三是不要畫得太零散,這主要依靠初步完成後的調整。一般常用的調整方法是,在過分零散的小組葉子之間,再加補些葉組,使小片聯成大片。所謂雙疊人畫法,正是竹葉生長的經常狀態,這可從實地觀察中體會印證。

5.雨竹

雨竹,在墨竹中別有意趣,別具一格。畫雨竹是通過竹子帶雨後的特殊姿態表現的。雨竹的主要特點是枝俯葉垂和水墨淋漓。

這裡邊的是一枝成竹,因為成竹枝葉著雨後竹梢低垂,容易表現「雨意」。畫雨竹多用破墨和潑墨法。這裡的潑墨,主要是用大筆和飽墨來完成的。因為畫時隨濃隨淡,忽濃忽淡,或濃破淡、或淡破濃、濃淡兼施,一氣呵成,所以它又是破墨畫法。這裡的雨竹是垂葉的。畫垂葉竹要把頂梢、旁梢和下梢畫得自然而富有變化,這些在古人的竹譜裡都作了重點講述,也可參考。

畫雨竹為了加強雨意,可以通過某些環境(如雨水橫流、細草低伏等)來完成。如果經常對雨中竹林進行觀察,自然會有新的發現。

6.雪竹

雪竹也是古今畫家喜歡畫的一個熱門題材。雪竹,不僅象徵著凌寒不凋的性格,而且表現形式上也是具有對比強烈、效果突出的特色。畫雪竹一般都不施白粉,都是「借地為雪」。借地為雪是中國畫獨具特色的表現手法中的一種。在這裡,雪是烘染地子襯託出來的。古人論畫中有「以有畫無」的說法,借地畫雪就是以有畫無的運用。「有」就是指經筆墨點染塑造出的事物,「無」就是指不著筆墨 ,但為周圍筆墨所襯託出來的雪。其他如畫月亮的「烘雲託月」,也是屬於這種方法。畫雪竹要用重墨,枝與幹、葉與葉交接處,要適當留出一些空缺,用來表現著雪處。染地要用較大筆,如在淡墨水中加一點膠水(桃膠或動物膠)則行筆無痕。不加膠則見筆痕,也很有趣,因為筆觸本身也具有形式美。染地,特別見筆的染地,要有計劃地染出一些濃淡,顯得有空間感,有的地方甚至可以不染,也自成趣。

7.側鋒

竹古今畫竹大都用中鋒,也有少數畫家擅用或兼用側鋒,如清之鄭板橋畫,就是中鋒和側鋒混用的。以善用側鋒,並形成畫竹中特殊風格的,虛谷和尚是傑出的一個。可見畫竹也不一定非中鋒不可,關鍵的問題是要畫好。從寫實的角度上看,用中鋒可以取得更逼真的效果,而側鋒畫筆雖然有些變形,卻給人另外一種形式美。畫側鋒竹,執筆要向右側臥一些,根據竹葉方向的要求,要不斷變換筆桿的方向。實際上畫側鋒竹也不可避免地夾雜著一些中鋒幹的葉,純側鋒是沒有的,也是不必要的,因為畫的是竹,而不是側鋒的單純表演。初學畫竹最好先從中鋒筆入手。待到畫得熟練之後,可以採用側鋒用筆。

內容摘自《傳移摹寫 孫其峰海外課徒畫譜》,孫其峰著 ,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

註:圖文來自網上,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微信號:guohuajiaoliu

↑↑↑長按圖片 識別二維碼關注↑↑

相關焦點

  • 國畫教程——孫其峰 示範墨竹畫法
    1.畫竹步驟 墨竹是花鳥畫中的一個大項目。古今畫家專畫和兼畫墨竹的人很多。竹在傳統文化中常常被當作「虛心」和「氣節」的象徵,而且它又是練習筆墨的好課題,所以它成為習畫科的熱門課題之一。墨竹不僅可以獨立成幅,而且它在花鳥畫中也常常被當作重要的「配角」。
  • 竹子畫法,一步步學會畫竹子
    畫竹竿時應有筆墨變化,通過竹竿的粗細,用墨的濃淡乾濕等來營造出虛實關係和空間感。「高飛孤燕」的用筆力度較大,更適合表現茁壯生長時期的竹子,成熟而穩健。學習畫竹葉時,練習組織竹葉的聚散關係很重要。練習相疊加的竹葉要有致有形地相疊,不能混亂。
  • 竹子畫法,一步步學會畫竹子!
    「高飛孤燕」的用筆力度較大,更適合表現茁壯生長時期的竹子,成熟而穩健。學習畫竹葉時,練習組織竹葉的聚散關係很重要。練習相疊加的竹葉要有致有形地相疊,不能混亂。《春綠新篁》新竹畫法步驟步驟一 考慮好構圖,先用淡墨畫出枝幹。
  • 中國畫竹子的各種畫法
    「高飛孤燕」的用筆力度較大,更適合表現茁壯生長時期的竹子,成熟而穩健。學習畫竹葉時,練習組織竹葉的聚散關係很重要。練習相疊加的竹葉要有致有形地相疊,不能混亂。表現不同狀態的竹,用好相對應的筆墨,是要經過反覆練習、摸索的,所以多看、多畫、多體會,方能掌握嫻熟的技法。
  • 水墨畫竹子怎麼畫?一步步學會畫竹子!
    「高飛孤燕」的組葉畫法「高飛孤燕」與「四魚」的組葉形式有相同之處,但還是有它的用筆特色。「高飛孤燕」的用筆力度較大,更適合表現茁壯生長時期的竹子,成熟而穩健。學習畫竹葉時,練習組織竹葉的聚散關係很重要。練習相疊加的竹葉要有致有形地相疊,不能混亂。
  • 【水墨畫竹子】一步步學會畫竹子!
    「高飛孤燕」的組葉畫法  「高飛孤燕」與「四魚」的組葉形式有相同之處,但還是有它的用筆特色。「高飛孤燕」的用筆力度較大,更適合表現茁壯生長時期的竹子,成熟而穩健。  學習畫竹葉時,練習組織竹葉的聚散關係很重要。練習相疊加的竹葉要有致有形地相疊,不能混亂。
  • 寫意竹畫法步驟示範,國畫竹子寫意畫法圖文教程
    畫竹首先立稈,竹稈的畫法可借鑑篆書渾圓的筆意。中鋒用筆自下而上、由粗漸細、一節一節畫出,竹節不可均勻,根部短,中間長,頂梢又短些。竹稈畫好點竹節,點節時筆墨較重,行筆如寫書法,不要完全地重複,竹節有乙字上抱、八字下抱法,竹節是承上啟下的關鍵,不容輕視。畫一棵竹稈,切忌與紙邊平行;畫兩棵竹稈忌相互平行、竹節相對;畫三棵以上的竹稈,要有前後、聚散、開合等關係,墨色(濃淡乾濕)上要稍有變化。
  • 圖文教程:風晴雨雪竹畫法步驟
    步驟一:畫幹,畫風竹幹時,起筆注意風勢方向,把三幹的位置布局好,要有力度,三幹的交叉呼應關係要和諧。步驟一:畫幹,畫幹時要以中鋒用筆,起筆三幹向上,構圖不宜太險,有一種明媚的平靜之感。↓↓↓步驟二:出枝,晴竹出枝時注意對節出枝,切勿順節出枝,多觀察大自然中的竹子。
  • 水墨竹子的畫法
    國畫中的竹常以水墨表現竹的形象與氣韻,墨竹畫在寫意花鳥畫中佔有重要位置,其筆墨特徵是以書入畫、骨法用筆,畫竹要「成竹在胸」,才能在運筆用墨時揮灑自如,表現出竹的神韻與氣節。竹子亭亭玉立,婆娑有致,不畏霜雪,四季常青,且「未出土時先有節,及凌雲處尚虛心」,有君子之風。畫竹的關鍵在於對竹枝葉的取捨、概括,用筆自然、一氣呵成,表現竹的無限生機,濃淡相映、妙趣橫生。
  • 墨竹畫法教學,墨竹譜,竹子竹葉竹竿的各種畫法詳解!
    畫好竹子並非易事,所以有「一生蘭,半世竹」之說,只有經過仔細認真的觀察了解和大量的臨摹、創作才能使畫竹技藝達到更高的境界。 今天推薦的教程摘錄自《中國老年大學書畫教材-竹》,陳再乾吳鎖朱丹紅等編著,廣西美術出版社2008年出版,節選部分內容僅供參考,如需深入學習,請從正規渠道購買正規圖書!
  • 水墨竹子畫法,一步步學會畫竹子!
    組葉的相疊相破,會使畫中的葉子富有生命力。畫竹的頂端或枝梢稱為「結頂」,可以說是亮相的地方。如何「亮相」?沒有一定之規,還是要把基本組葉形式畫好,以生動為原則。多到大自然中寫生,多觀察,多體會。其畫法是從葉柄、葉根部位起筆,需有藏鋒的動作,而後按筆、行筆、提筆、虛收筆。起筆的樣子很象蠶的頭部,而葉相對,很具張力。運用「分」字組葉形式畫竹葉,較多是表現雨竹。畫時注意在疊加「分」字時,每組都有小的角度上的差異,不能完全重疊一處,黑作一團。注意葉片之間的小的留白,同樣講究聚散和疏密的關係。
  • 竹子的寫意畫法,含圖文教程,超級詳細,讓你分分鐘成為國畫大師!
    對此很多文人墨客都對四君子情有獨鍾,那麼我們今天就來學學竹子的畫法吧!據說到了五代,李夫人還創墨竹法,傳說她常夜坐床頭、見竹影婆娑映於窗紙上、乃循窗紙摹寫而創此法。到宋代,蘇軾發展了畫竹的方法,放棄了以前的畫家們的雙勾著色法,而把枝幹、葉均用水墨來畫,深墨為葉面,淡墨為葉背。以後的元明清時代,畫竹名家輩出,只要是山水或花鳥畫家,沒有不畫竹的,而且開始強調竹的整體氣勢。不過,在眾多的畫家中,鄭板橋的畫竹也堪稱為一絕。
  • 水墨竹畫法,畫竹子的好教程!
    畫竹先立竿,一竿之出基本決定了畫面的布局,粗竿多用淡墨,用筆要挺撥,一竿直上乾淨利落,不可呆滯停頓。先出主竿控制好畫面,再用稍微濃點的墨畫出分枝,小枝能決定竹葉的位置,雖然很多小枝稍最後蓋都被竹葉所覆蓋,但是出小枝也不能馬虎。
  • 國畫教學:竹子水墨寫意畫,寫意竹子畫法畫法步驟圖
    待筍竿畫好後,用稍濃的墨畫小葉,筍竿上用攢三聚五的方式點垛斑紋,要疏密得當,參差錯落方能好看。步驟三:最後畫上淡竹葉,要注意前後層次及疏密關係。主次要有明顯對比,這樣畫面效果才豐富。《新篁解籜》範畫步驟步驟一:這是仰葉竹。先畫較粗的一竿為主竿,再畫另一竿及枝。枝的畫法基本同垂竹,但可稍細長些。
  • 竹子-水墨畫的基本畫法
    (圖2)中鋒蘸少許濃墨,毛筆以臥側法,畫出粗竹杆,畫出的竹竿有明顯的濃淡色調和明顯的明暗效果,水墨的韻味在生宣上自然而生,欣賞中國畫的墨暈趣味也在其中。(圖3、4、5、6)竹節的鉤法:(圖7)點摁下,後提筆鋒,再摁下(也稱頓下)後再上提鉤。畫該節時一般畫竹的上部,因為人的視覺是俯視的感覺(圖8)整個竹節的畫法提、頓有非常明顯的變化。看圖後多練習就好了。
  • 彩墨梅花畫法步驟示範教程,梅花枝幹的畫法詳解!
    冬天到了,我們的教程也是應季的,因此,畫梅的教程會多一些,今天繼續分享梅花教程,紅梅花頭的畫法示範正側花點法步驟↓↓↓正面花點法步驟↓↓梅花花頭、花苞、花萼點厾法的畫法示範↓↓↓梅花枝幹的畫法示範:枝幹的畫法:畫梅先要畫好幹與枝。老乾宜用淡墨側鋒,用筆略有頓挫形成蒼勁有力之勢。
  • 孫其峰 白頭畫法講解
    ,孫其峰就是一位書畫都很擅長的藝術家,當我們觀賞他的書與畫時,便能感受到兩者之間的交融和相輔相成。下面我們一起跟著孫其峰教授學習翠鳥的畫法。來源:《國畫名家創作解析 孫其峰》(天津楊柳青畫社)。白頭的畫法胸可用淡墨畫,原則是背色要重,胸要淡些。①背先以淡墨點,幹後罩淡草綠。②背或以藤黃加墨畫(綠灰較深)。③後頭下頦加粉。畫白頭法大致與白臉山雀同。
  • 國畫竹子寫意畫法圖文教程 竹幹竹枝竹葉寫意畫法步驟圖,竹子構圖法
    竹葉起筆藏鋒,中鋒畫葉,至葉梢,實按而虛起。畫葉用墨較之枝幹要稍幹濃,墨宜飽滿,行筆宜快。初學畫竹可從單葉、雙葉開始練習,仔細體會筆墨,而後逐漸達到熟練掌握筆墨乾濕濃淡來突出竹葉間的布局與變化的程度。在墨色上,一組竹葉要基本一致,要把握好整體濃淡效果,同時,疊葉須富有層次性變化,要注意葉子大小的變化與竹葉朝向的變化。
  • 【國畫課堂】譚老師教你畫水墨竹子
    「高飛孤燕」的用筆力度較大,更適合表現茁壯生長時期的竹子,成熟而穩健。學習畫竹葉時,練習組織竹葉的聚散關係很重要。練習相疊加的竹葉要有致有形地相疊,不能混亂。表現不同狀態的竹,用好相對應的筆墨,是要經過反覆練習、摸索的,所以多看、多畫、多體會,方能掌握嫻熟的技法。
  • 【國畫】竹子的畫法
    中鋒用筆自下而上、由粗漸細、一節一節畫出,竹節不可均勻,根部短,中間長,頂梢又短些。竹稈畫好點竹節,點節時筆墨較重,行筆如寫書法,不要完全地重複,竹節有乙字上抱、八字下抱法,竹節是承上啟下的關鍵,不容輕視。畫一棵竹稈,切忌與紙邊平行;畫兩棵竹稈忌相互平行、竹節相對;畫三棵以上的竹稈,要有前後、聚散、開合等關係,墨色(濃淡乾濕)上要稍有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