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的寫意畫法,含圖文教程,超級詳細,讓你分分鐘成為國畫大師!

2020-11-27 騰訊網

梅、蘭、竹、菊被稱為"四君子",世人常用"四君子"來寓意聖人高尚的品德。對此很多文人墨客都對四君子情有獨鍾,那麼我們今天就來學學竹子的畫法吧!

一、工筆竹子繪畫技法

竹入畫,大略和蘭花相當,也始於唐代。唐代的皇帝唐玄宗、畫家王維、吳道子等都喜畫竹。據說到了五代,李夫人還創墨竹法,傳說她常夜坐床頭、見竹影婆娑映於窗紙上、乃循窗紙摹寫而創此法。到宋代,蘇軾發展了畫竹的方法,放棄了以前的畫家們的雙勾著色法,而把枝幹、葉均用水墨來畫,深墨為葉面,淡墨為葉背。以後的元明清時代,畫竹名家輩出,只要是山水或花鳥畫家,沒有不畫竹的,而且開始強調竹的整體氣勢。不過,在眾多的畫家中,鄭板橋的畫竹也堪稱為一絕。

對於畫竹,鄭板橋曾寫下了自己的體會:"江館清秋,晨起看竹,煙光日影露氣,皆浮動於疏枝密葉之間。胸中勃勃遂有畫意。其實胸中之竹,並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紙,落筆倏作變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總之,意在筆先者,定則也;趣在法外者,此機也。獨畫云乎哉!"因此,從竹子千姿百態的自然景象中得到啟示,激發情感,經過"眼中之竹",轉化為"胸中之竹",藉助於筆墨,揮灑成"手中之竹"即"畫中之竹"。鄭板橋的作品,存世較多,流傳也廣,自清代以來,被世人行家所嘆眼,成為"人爭寶之"的珍品。

到宋代,蘇軾發展了畫竹的方法,放棄了以前的畫家們的雙勾著色法,而把枝幹、葉均用水墨來畫,深墨為葉面,淡墨為葉背。以後的元明清時代,畫竹名家輩出,只要是山水或花鳥畫家,沒有不畫竹的,而且開始強調竹的整體氣勢。不過,在眾多的畫家中,鄭板橋的畫竹也堪稱為一絕。

對於畫竹,鄭板橋曾寫下了自己的體會:「江館清秋,晨起看竹,煙光日影露氣,皆浮動於疏枝密葉之間。胸中勃勃遂有畫意。

其實胸中之竹,並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紙,落筆倏作變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總之,意在筆先者,定則也;趣在法外者,此機也。獨畫云乎 哉!」因此,從竹子千姿百態的自然景象中得到啟示,激發情感,經過「眼中之竹」,轉化為「胸中之竹」,藉助於筆墨,揮灑成「手中之竹」即「畫中之竹」。鄭 板橋的作品,存世較多,流傳也廣,自清代以來,被世人行家所嘆眼,成為「人爭寶之」的珍品。

竹的生長規律是:從筍內抽出新苗;有枝沒有葉叫新篁,新篁長高后放葉;竹未出筍時就有節,竹幹出土後長到七節以上才發枝, 枝左右生長, 每節生出兩枝,在外側的節長, 並且枝多,到竹子梢頭則每節生一枝;枝上生葉,有一組五葉·七葉及十幾片葉的不等, 竹葉是從葉柄長夠寬度後就向前直伸;並行葉脈。

步驟一:用中墨勾竹葉,線條要挺拔。鳥用淡墨勾出,鳥嘴. 眼. 爪用重墨勾出。

步驟二:用淡墨按葉筋進行分染, 染時用水線留出主筋。用淡墨作底染出鳥的軀幹. 頭, 並根據要求用不同墨色染出翅尾。

步驟三:竹葉按第一遍的淡墨,留水線,用花青分染第二遍,再用赭石分染一下, 完後再用花青分染第三遍(不留水線),鳥頭和背在淡墨基礎上再分染赭石, 胸腹用胭脂分染。

步驟四:用石青分染葉子,畫出鳥的嘴. 眼, 用黃色分染眉,然後用淡墨絲毛, 經調整滿意後提款蓋章。

二、竹子工筆和寫意繪畫技法

在此按「畫竹的由來」、「畫竹的藝術」、「怎樣畫竹」,分幾篇陸續介紹,並配上相關的墨竹圖。

怎 樣 畫 竹

我生長在山村,環山皆竹,淡竹、苦竹、毛竹(江南竹)、綠竹、孟宗竹、方竹、黑竹、箬笠竹等種類不少,但據《竹譜》記載我國產竹多達三百餘種。我從小很喜愛竹,對竹的生態比較熟悉。從未出土的筍芽,以至清明穀雨時節的新篁競茁,夏日解籜放梢,秋來搖曳風雨,嚴冬仍然鬱鬱蒼蒼,情景十分深刻。我雖愛竹,但尚無掌握筆墨畫竹的能力。早年從瓷器彩繪和畫冊上,開始摹仿一些墨竹,不甚理解。進學校後才畫一些雙鉤寫生,對竹的竿、枝、葉的形態結構,進一步得到了更為詳細的了解。在初學掌握筆墨基礎上,才逐漸轉入用意憶和想像畫墨竹。寫生時首先把折枝竹子作一番剪裁取捨工夫,反覆推敲。或在日光燈影下構成的圖影,多觀察多練習,最後做到心到筆隨,心手相承畫出自己所感受的作品。有人說畫竹很容易,其實很不容易。白居易《畫竹歌》云:「植物之中竹難寫,古今雖畫無似者。」鄭板橋是下了很大工夫的,他四十年來畫竹枝,日間揮寫夜間思,才能獲得很高的成就。他說了自己的學畫過程:「餘始畫竹,能少而不能多,既而能多矣又不能少,此層功力最難也,近六十外始知減枝減葉法。」才能隨手寫去,自爾成局,神理俱足。

要做到這一層,必須有一番勤學苦練的工夫。外師造化,中得心源是原則,還有如何掌握筆墨去表現的問題。筆墨是中國傳統繪畫至為重要的一環。畫竹葉的用筆要勁利中見柔和,竹葉可從人字、個字、介字、分字三筆五筆起手,順手寫去,多而不亂,整而不板,密而不塞,下筆要實按虛起,一抹而過,切忌稚弱。中鋒偏鋒兼有。撇、捺、點、挑、抹並用。竹葉的形態如正、側、反、復、偃仰、肥瘦、疏密生動有致。不要成平板標本式的葉片。葉有前後陰陽老嫩。墨分濃淡枯溼。注意其中的透視變化。小幅可用焦點法,巨大畫幅則可採用多焦點的透視法。

附基本畫法圖

註:本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供大家共同分享學習,如作者認為涉及侵權,請與我們聯繫,我們核實後立即刪除。

聽說轉發文章

會給你帶來好運

相關焦點

  • 圖文教程:寫意茶花畫法
    本內容摘錄自南京出版社《中國寫意花鳥畫技法》,何鳴著,如需深入學習,請從正規渠道購買正版圖書。 茶花的結構 茶花花型有牡丹型、玉杯型、磬口型等,有復瓣和單瓣之分,在寫意花鳥畫中表現的多為單瓣茶花。
  • 國畫竹子的畫法圖文教程
    墨竹畫法:畫竹先立竿後出枝,彎節不彎竿,上下相承,再順形撇葉。撇葉用筆用乾淨迅速,實按虛起,一筆撇過,不可滯凝,有怒畫竹喜寫蘭之說。葉形有尖、有圓、有方,又有正側、仰偃之分,不可雷同。其形有個字、介子、分字,而字字要破。每組葉有濃、有淡、有聚、有散、有粗、有細、有短、有長,總之用筆要變化多端,胸有成竹,自由揮灑。    竹竿與竹枝的畫法:畫竹竿用中淡墨色,自下向上畫,下筆按下去再行筆,收筆時頓一下,竹節的感覺就出來了。節與節之間,要留空隙,重墨點節,使其結構與墨色有變化。(圖三)
  • [國畫教程]寫意山石畫法
    [國畫教程]寫意山石畫法 步驟一可見陰陽兩面之分,又見用筆變化豐富。大石塊旁邊用同樣方法畫兩三個小石塊,使之有前後疏密大小之變化。
  • 竹子寫意畫法:分步驟講解新竹畫法,簡單易學,學會幾分鐘一幅畫
    竹態寫意竹子是生長在大自然中的植物,是國畫四君子『梅蘭竹菊』之一,在學習國畫的寫意技法時,竹子的形態表現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竹子具有多種不同的形態,如老竿新簧、四季中的竹以及風霜雨雪等不同天氣環境下的竹子都各具神態。
  • 寫意柿子畫法教程,名家寫意柿子技法賞析,國畫柿子的畫法步驟
    柿子畫法教程二通常所畫的柿子,分上下兩部分,中腰有一環凹痕,好似兩片磨盤並在一起,故而俗稱「磨盤柿子」。用大白雲筆調朱磦,筆尖再蘸硃砂色,分四筆依朝向畫出柿子的上半部分。下半部分要一筆畫出。用淡墨輕點果臍。下垂的柿子,果蒂用墨分五筆點成。
  • 國畫竹子寫意畫法圖文教程 竹幹竹枝竹葉寫意畫法步驟圖,竹子構圖法
    竹子常常與蘭、石一起入畫。竹石入畫,常左右、前後布勢,或為「右竹左石」,或為「左竹右石」。布局必分前後或左右,墨色必分濃淡、大小也有區分。蘭竹石組合於一起時,三者分布分布切勿等分,須分為前後、大小,創作時應隨機應變。《清影圖》畫法步驟步驟一:畫幹。先畫前面的幹,即墨色最重的幹,用墨前濃後淡,逐節而出,一鼓作氣,後畫最左邊長幹,最後畫交叉的小幹。注意三根竹幹的開合關係。
  • 圖文教程:寫意蝴蝶花的畫法
    {文章轉載自:國畫藝術}花的畫法畫蝴蝶花主要表現它色彩變化和姿態生動的特點,因此初學者要抓住這兩點進行學習。畫蝴蝶花的基本步驟是先用含水羊毫筆蘸墨或用色,畫出花朵的大體關係,然後略微復加一些顏色,畫出花莖葉脈,最後調整整幅畫面。畫蝴蝶花瓣,一定要講究乾濕濃淡的節奏變化,應有輕重緩爭,不能板滯。蝴蝶花瓣是背面淡、正面濃,畫時要注意此特徵。
  • 國畫入門教程:國畫竹子畫法步驟全過程
    寫意畫主要用生宣和半熟宣。      生宣紙沒有經過礬水加工,特點是吸水性和滲水性強;遇水即化開,易產生豐富的墨韻變化,能達到水暈墨章.渾厚華滋的藝術效果,多用於寫意山水畫。半熟宣紙遇水慢慢化開,既有墨韻變化,又不過分滲透,皴、擦、點、染都易掌握,可以表現豐富的筆情墨趣。
  • 國畫竹子的畫法
    國畫竹子作品中的竹常以水墨表現竹的形象與氣韻,墨竹畫在寫意花鳥畫中佔有重要位置,其筆墨特徵是以書入畫、骨法用筆,畫竹要「成竹在胸」,才能在運筆用墨時揮灑自如,表現出竹的神韻與氣節。周振卿老師正在為學員們講解墨竹畫法
  • 怎樣畫葡萄,寫意葡萄畫法的詳細圖文教程,寫意葡萄創作示範步驟
    因此,以葡萄為題材的國畫作品歷來為人們所喜聞樂見。現在正是吃葡萄的季節,請朋友們吃著葡萄畫葡萄吧,分享一篇新的葡萄教程。葡萄的品種較多,就其色彩而言,寫意畫中所表現的葡萄主要是紫色、綠色和墨色。畫葡萄要了解其生長結構,一般一幅葡萄都由葉、藤、枝條及果實組成。
  • 水墨竹畫法,畫竹子的好教程!
    視頻教程——水墨竹子的畫法 (視頻時長達77分鐘請在WiFi狀態下觀看) 國畫技法·竹子的畫法(第一講)·賈寶珉
  • 圖文教程:寫意魚蟲基本畫法步驟
    本素材摘錄自《國畫起步臨本 寫意魚蟲》,吳靜初著,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節選網絡共享內容僅供參考,如需深入學習,請從正規渠道購買正版圖書!國畫藝術獨家採編圖文,未經許可,謝絕轉載。
  • 國畫入門教程:竹子的畫法
    數千年來中國墨竹畫,所以能持久不衰、代有承襲,因其早已成為了中華民族特有的審美情趣,與寄託情感的載體。一般竹節有三種節狀:乙字上抱、八字下抱、細小的竹子可以兩點相對。 清鄭板橋言,「欲知畫法通書法,蘭竹如同草隸然」,畫竹節最好採用隸書的筆法,注意書寫性。竹節不能畫出S形和直線形,竹節要承上啟下,在畫面裡起到墨色變化的作用。竹節中間要用較細的筆,體現光的效果。
  • 南陽呂寅方國畫牡丹作品《玉堂富貴》,國畫大師王雪濤牡丹畫法
    南陽國畫名家牡丹作品《玉堂富貴》,國畫大師王雪濤牡丹畫法欣賞南陽國畫名家呂寅方所繪畫創作的這幅國畫牡丹作品《玉堂富貴》,運用了王雪濤牡丹畫法,為觀眾帶來別開生面,清新俏麗的牡丹花繪畫。呂寅方先生鑽研繪畫40餘年,尤為擅長中國傳統山水畫、花鳥寫意畫,現為河南省美術家協會會員,王雪濤再傳弟子。下面小編就這幅《玉堂富貴》國畫牡丹作出賞析,通過圖文讓我們從中感觸國畫牡丹的別樣美。
  • 圖文教程:寫意菊花畫法解析
    一、菊花的結構與畫法介紹 花朵的結構與畫法介紹 畫寫意葡萄,首先需了解菊花的生態結構、生長規律、形象和形態特徵。菊花花朵結構由花瓣、花蕊、花苞、花蒂、花梗(莖)等組成。
  • 100幅寫意國畫竹子(內附教程)
    竹幹的基本畫法竹幹的長勢可以體現竹子的品行。竹幹一般是由下向上立幹,如竹之發;也可以由上而下立幹。竹節由幹環和籜環兩部分組成,籜環圍繞竹幹一周,為竹節的下面部分;幹環在籜環的上面,更加突出。寫意畫竹與工筆畫竹不同,特別是寫意墨竹,很講究以書入畫,書為畫骨。正如鄭板橋所云:「要知畫法通書法,蘭竹如同草隸然。」訣曰:竹有四化,幹、節、枝、葉;書畫同源,篆、隸、草、楷。篆書寫幹,隸書勾節,草書寫枝,楷書撇葉。
  • 精品小寫意花鳥國畫王雪濤牡丹畫法,南陽國畫名家呂寅方國畫牡丹
    這幅精品小寫意花鳥國畫牡丹,運用繼承了王雪濤牡丹畫法,雍容華貴的牡丹與蝴蝶交相呼應,形成了婉約獨特的蝶戀花美妙意境。牡丹花象徵富貴吉祥,國家繁榮昌盛,因此被定為我國的國花,花中的王者。總認為呂寅方的國畫牡丹並非王雪濤牡丹畫法,兩者相比較大相逕庭,這是為什麼呢?呂寅方國畫牡丹其實,國畫小寫意花鳥主要講究的是筆墨技法,在構型和用色方面則更主要隨創作者審美用意決定的。因此,國畫名家呂寅方的牡丹在造型用色上,與王雪濤大師有著不同點。
  • 圖文教程:寫意鳥雀畫法入門
    《中國畫入門·鳥雀》系中國畫入門叢書系列之一種。本冊介紹了花鳥畫中鳥雀之畫法,除了分步驟介紹了這些鳥雀的畫法步驟外,另附有獨立成幅的示範圖,除此還以文字詳細地敘述了筆墨、調色、技法等,簡明實用,十分適合初學者學習參用。
  • 圖文教程:學國畫之寫意扁豆花與扁豆畫法
    本素材摘錄自科學普及出版社《學國畫 花果表現技法》,高清桂著,節選網絡共享內容僅供參考,如需深入學習,請從正規渠道購買正版圖書。 一、扁豆簡介 扁豆,一年生草本,蔓生,春播秋收。
  • 王雪濤牡丹畫法國畫牡丹《國色天香》,呂寅方蝶戀花寫意作品欣賞
    今天小編要說的是牡丹則是繪畫藝術中的國畫牡丹寫意。這幅王雪濤牡丹畫法《國色天香》,是南陽國畫名家呂寅方的寫意作品。眾所周知,王雪濤先生是中國現代著名小寫意花鳥畫家。王雪濤先生的花鳥畫寫意,可謂是題材多樣。在王雪濤先生的花鳥畫寫意中,他的牡丹國畫尤為精妙。這和王雪濤與生俱來的繪畫天賦和勤奮是分不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