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本事,一看便知」:越有本事的人,往往越有一個特徵,很準

2021-01-07 萬家慧

「人有本事,一看便知」:越有本事的人,往往越有一個特徵,很準!這是一位世外高人曾經告訴我的原話。這一個特徵,指的就是——隱忍!

高人指出,忍讓二分的人不是懦夫,而是真正的強者!

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挺身而鬥,此不足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高祖之所以勝,而項籍之所以敗,在能忍與不能忍之間而已矣。忍一時之氣,免百日之憂。得忍且忍,得戒且戒;小忍不戒,小事成大。一切諸煩惱,皆從不忍生。

高人說:忍一時風平浪靜!

遇小事需要忍,遇大事也需要忍。那種遇事少謀,猝然而行,稍有不順,就乖扈動怒的人,難免會禍患自身。孔子曾告誡子路曰:「齒剛則折,舌柔則存,柔必勝剛,弱必勝強。好鬥必傷,好勇必亡。百行之本,忍讓為上。」唐朝著名的詩僧寒山曾問好友拾得:「今有人侮我、笑我、藐視我、毀我傷我、嫌惡恨我、詭譎欺我,則奈何?」拾得回答說:「但忍受之,依他、讓他、敬他、避他、苦苦耐他、不要理他。且過幾年,你再看他。」

在古希臘神話中,有一個叫海格力斯的大力士。一天,海格力斯在山路上發現腳邊有個袋子似的東西很礙腳,海格力斯踩了那東西一腳,誰知那東西不但沒被踩破,反而膨脹了起來,加倍地擴大著。海格力斯惱羞成怒,操起一條碗口粗的木棒砸它,那東西竟然長大到把路給堵死了。正在這時,山中走出一位聖人,對海格力斯說:「朋友,快別動它,忘了它,離開它遠去吧!它叫仇恨袋,你不犯它,它便小如當初,你侵犯它,它就會膨脹起來,擋住你的路,與你敵對到底。」

其實,生活中我們也經常步入海格力斯式的陷阱。遇到矛盾時,不少人不願意吃虧,步步緊逼,據理力爭,死要面子,認為忍讓就是沒有面子失了尊嚴,最終只能使得矛盾不斷的升級,不斷的激化。其實忍讓並不是不要尊嚴,而是成熟、冷靜、理智,心胸豁達的表現,一時退讓可以換來別人的感激和尊重,避免矛盾的加深,豈不更好。社會就像一張網,錯綜複雜,我們難免與別人有誤會或摩擦,善待恩怨,學會尊重你不喜歡的人,在自己的仇恨袋裡裝滿寬容,那樣才會少一份怨恨,多一份快樂,才會贏得更多的尊重。

高人說:小不忍則亂大謀!

生活中,誰不想功成名就,誰不想轟轟烈烈幹一番驚天動地的大事業。可是這世界上能幹事的人不少,成大業的卻不多,究其原因,方方面面,主客觀因素都有。比如要有良好的社會背景,有千載難逢的機遇,也要有智商、有文化、有修養等等。其中,「忍」也是成就大業的必備心理素質。清人金蘭生在《格言聯璧·存養》中說:「必能忍人不能忍之觸忤,斯能為人不能為之事攻。」蘇軾在《留侯論》中云:「古之所謂豪傑之士者,必有過人之節。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挺身而鬥,此不足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挾持者甚大,而其志甚遠也。」又云:「觀夫高祖之所以勝,而項籍之所以敗者,在能忍與不能忍之間而已矣。」

成語「負荊請罪」的故事傳為千古美談:藺相如身為宰相,位高權重,而不與廉頗計較,處處禮讓,何以如此?為國家社稷也。「將相和」,則全國團結,國無嫌隙,則敵必不敢乘。藺相如的忍讓,正是為了國家安定之「大謀」,忍讓成大事。相反,不忍讓而「亂大謀」的事也不鮮見。楚漢相爭時,項羽吩咐大將曹咎堅守城皋,切勿出戰,只要能阻住劉邦15日,便是有功。不想項羽走後,劉邦、張良使了個罵城計,派後儒下,指名辱罵,甚至畫了畫,汙辱曹咎。這下子,惹得曹咎怒從心起,早將項羽的囑咐忘到九霄雲外,立即帶領人馬,殺出城門。真是,衝冠將軍不知計,一怒失卻眾貔貅。漢軍早已埋伏停當,只等項軍出城入甕。霎時地動山搖,殺得曹咎全軍覆沒。

縱觀歷史,凡成就大事者莫不負重前行,忍字當頭。今人要想做一番事業,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也必須學會忍耐。要忍得住一時的寂寞,耐得住一時之不公。具備了極大的忍耐力,方能戰勝自我,勇往直前,達到成功的彼岸。

高人說: 退一步海闊天空!

以退讓求得生存和發展,其中蘊含了深刻的哲理。

《菜根譚》中指出:「徑路窄處,留一步與人行;滋味濃的,減三分讓人嘗。此是涉世一極安樂法。」這句話旨在說明謙讓的美德。在道路狹窄之處,應該停下來讓別人先行一步。只要心中經常有這種想法,那麼人生就會快樂安祥。所謂謙讓的美德絕非一味的讓步,不要忘記精確的計算:即使終身的讓步,也不過百步而已。

凡事讓步表面上看來是吃虧,但事實上由此獲得的必然比失去的多。這是一種圓熟的,以退為進的做法。為什麼要退讓呢?書中說:「人情反覆,世路崎嶇。行去不遠,須知退一步之法;行得去遠,務知三分之功」。「人情翻覆似波瀾」。今日的朋友,也許將成為明日的仇敵;而今天的對手,也可能成為明天的朋友。世事一如崎嶇道路,困難重重,因此走不過的地方不妨退一步,讓對方先過,就是寬闊的道路也要給別人三分便利。

這樣做,既是為他人著想,又能為自己留條後路。

爭先的徑路窄,退後一步,自寬平一步,濃豔的滋味短,清淡一分,自悠長一分。一條小路若大家爭先恐後就顯得越發狹窄,誰也過不去;若是讓別人先行一步,那麼自己也許會有較寬的道路可以輕鬆地通過。兩相比較之下,為什麼不選擇利於自己的做法呢?更積極的做法是:「處世讓一步為高,退步即進步的張本;待人寬一分是福,利人實利己的根基。」

看那些夫妻陌路、鄰裡仇恨、親友反目的原因,大多是一些無關緊要的小事。只因雙方都不退後一步,最終狹路相逢雙方鬥得個頭破血流,沒有一個贏家。那麼,各退一步,化幹戈為玉帛,又何樂而不為呢?

聰明的人,並不會一味地爭強好勝,在必要的時候,寧願後退一步,避其鋒芒,有時候不僅能贏得旁觀者的尊重,更能贏得對手的尊重。你說,真正的勝利者是誰?

朋友們,高人說:「人有本事,一看便知」,越有本事的人,往往越有一個特徵,很準!對此,你怎麼看?歡迎留言評論,大家一起討論!

相關焦點

  • 「人有本事,一看便知」:本事越大的人,這一個特徵往往越明顯!
    爺爺經常告訴我說:「人有本事,一看便知」,本事越大的人,這一個特徵往往越明顯!爺爺告誡我說,如果遇到了他們,千萬不要小瞧,最好是找機會與只結交,向他們學習。 那麼,爺爺說的這個特徵,指的是什麼呢?它就是——低調做人!
  • 「人有本事,一看便知」:越是有本事的人,往往越會有這一個特徵
    「人有本事,一看便知」:越是有本事的人,往往越會有這一個特徵,看看你有嗎?這個特徵就是低調。三國時期著名的文學家李康在《運命論》中指出:「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堆出於岸,流必湍之,行高於人,眾必非之。」可見,一個人,若不能學會韜光隱晦,是難以成大器的。
  • 「人沒本事,一看便知」:沒本事的人,往往有5個特徵,錯不了!
    一個人,有沒有本事,並不難看出來,有些人或許能裝得有本事,但卻根本經不起任何事實的考驗,可以說,人沒本事,往往是一看便知。具體而言,沒本事的人,往往有以下5個特徵,錯不了,他們或許能騙得了一時,但卻騙不了一世,看看你有嗎?
  • 曹操:有否本事,一看便知,有本事的人,往往具有這三種特徵
    曹操統一北方之前,是一位成功者,他的成功是做人的成功,他能洞察人性,洞悉人心,他明白手底下跟著他的人,到底為了什麼?曹操不光能駕馭人才,更重要的是,這個人是否有本事,曹操一看便知,今天咱們結合史料,為大家分析有本事人的三個特徵。不與世俗的人交流,有才華,會識別老闆(不合群)一個人是否有本事,最主要的一點就是不合群。
  • 越有本事的人,往往這三個特徵越明顯
    每個人在呱呱墜地的時候,都在同一個起跑線,都沒有本事,不過後來隨著人慢慢的長大,有的人變得越來越閃光,而有的人則是越過越頹敗。那麼人與人之間的差距是如何拉開的呢?不可否認,運氣和出身的確在人的成長中有著巨大的作用,但是在這個世界上,大部分人的運氣和出身都差不多。真正能夠決定一個人的,最終還是取決於一個人做人做事的方式。
  • 一個人越有本事,身上越有這3個特徵(很準!)
    這樣的人,往往更容易獲得成功。不難發現,越有本事的人,格局越大。而在他們身上,通常都有這三個特徵。-01-話不多俗話有說:「知道易,勿言難。」會說話或許很簡單,守住嘴,卻偏偏很難。懂得適當的沉默,不僅體現了一個人的修養,更顯露出一個人的本事。春秋時期,楚莊王即位。
  • 越沒本事的男人越有這五種特徵,你中招了嗎?
    一個家庭能不能興旺往往取決於一個男人的本事,一個有本事的男人既能把事業做的風生水起,也能使一個家庭彼此能和睦相處,使大家體會到家庭的溫馨。而一個沒本事的男人往往會經常遇到各種不順心的事情,在內不能很好的處理各種家庭問題,觀察他們的外在表現,沒有本事的男人有以下五個共同特徵:一. 越沒有本事的男人脾氣越大遇一點不順心的事情就大發脾氣,說一些罵人的話,不顧及別人的感受,只圖自己心裡痛快就行。
  • 「低調之人,一看便知」:做人低調的人,往往有五個特徵,很厲害
    「低調之人,一看便知」:做人低調的人,往往有以下五個特徵,很厲害;真正厲害的人,往往也有這五個很低調的特徵,看似不起眼,實則了不起。做人的道理就是如此,你越是炫耀什麼,其實是越缺什麼,越強調和推崇自己,別人反而越是厭棄你;你做人越是低調,越是謙遜,越是平易近人,別人反而越會親近你、尊重你、抬舉你。所以,真正厲害的人,無論身份高低,本事大小,都會儘量地保持低調。
  • 一個有本事的人,往往都有這四個特徵,值得借鑑!
    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我們不難發現會有一些人,很有見識,很有知識,也很有口才,如果不知道,都還認為這樣的人都是很優秀,也很了不起的人。「路遙知馬力,事久見人心」,如果真正的接觸久了,你卻會發現,這樣的人往往實際上都會很平庸,也不是那麼的靠譜。
  • 「人若有福,一看便知」:福運好的人,往往有2個特徵,很準
    佛說:「芸芸眾人,人皆想福運纏身」。然而一個人的福運往往與自身一些特定的品質息息相關,最近前來開福寺祈福,我便把這個煩惱向這裡的高僧請教,高僧指點說:「人若有福,一看便知,福運好的人,往往有2個特徵,很準」,到底是哪兩個特徵呢?
  • 越有本事的人,對這兩句話領悟越深,記住了嗎
    衡量一個人是否有本事,首先當然是看他的能力。比如知識儲備,或者所在領域的專業水準,甚至還包括交際水平。但這其實是比較平面的。換句話說,哪怕一個人具備了以上這些條件,嚴格意義上也不能稱作有本事,人生也不一定就能成功。因為除了以上這些東西,本事還應該包括一些看不見的內在特徵。
  • 一個男人越有本事,身上這三個特徵就會越明顯,遇到請好好珍惜
    通常來說,那些越有本事、有出息的男人,往往都會有獨特的過人之處。雖然他們未必有房有車有存款,但卻有一顆上進和不服輸的心,憑著他不斷努力的堅定信念,飛黃騰達也只是時間問題。一般來說,越有本事的男人,身上這三個特徵就會越明顯,遇到請好好珍惜。
  • 越有本事的人,越能領悟這兩條頂級至理,人生越來越有出息
    仔細觀察你會發現,越有本事的人,越能領悟這兩條頂級至理,因此生活能夠越來越好,人生也肯定會有很大的出息。一、念頭昏散處,要知提醒;念頭吃緊時,要知放下。不然恐去昏昏之病,又來憧憧之憂矣。釋義:思維昏沉的時候,要懂得保持自我清醒;事情繁雜壓力大的時候,要懂得暫且放下。否則哪怕克服了意識昏沉的症狀,又陷入了茫然失措的境地。
  • 越是有本事的人,越不會去炫耀自己
    人和人總是不同,有些人喜歡高調,有些人喜歡低調。不管高調還是低調,都是為了生活。喜歡低調的人,是害怕高調給生活帶來麻煩;喜歡高調的人,是害怕別人不知道自己,用高調來刷存在感。通常情況下,一個人炫耀什麼,就是缺什麼,越是沒本事的人,越喜歡炫耀。他們往往期望通過炫耀的方式,來求得別人的關注,滿足自己的虛榮心。
  • 越有本事的人,越不喜歡張揚
    1.講一個我自己的真實故事。還在學校讀書那會,有一天晚上社團送大四,在校門口喝酒。當時大四的師兄師姐在輪著敬酒,我便在一旁等著。獨自喝著酒,沒一會耳邊有些吵鬧聲傳來,我站起身來觀察了一會,原來是有位穿著沙灘褲的中年大叔,喝了酒有點迷糊,進入了社團的聚會場所。
  • 越有本事的人,反而越「嫉惡如仇」,原因有三個
    作者:壹號情感 原創作品,抄襲必究 嫉惡如仇,從字面的意思來看,說明這個人對壞人壞事很憎恨,可在現實生活中,總有人會勸你別成為這樣的人,要成為一個心胸豁達的人。
  • 讀《道德經》:越有本事的人,越沒脾氣
    謙卑和傲慢,不僅是一個人的態度,還建立在這個人的認知基礎之上。越有見識的人,越知道自己無知;而越是見識匱乏的人,越會覺得自己什麼都知道。曾經的上海灘教父杜月笙,善長洞悉人性,他晚年教訓兒子時說:頭等人,有本事,沒脾氣;二等人,有本事,有脾氣;末等人,沒本事,大脾氣。
  • 讀《道德經》:越有本事的人,越沒脾氣
    謙卑和傲慢,不僅是一個人的態度,還建立在這個人的認知基礎之上。越有見識的人,越知道自己無知;而越是見識匱乏的人,越會覺得自己什麼都知道。曾經的上海灘教父杜月笙,善長洞悉人性,他晚年教訓兒子時說:頭等人,有本事,沒脾氣;二等人,有本事,有脾氣;末等人,沒本事,大脾氣。如果你因自己的不如意,動輒遷怒他人,這與末等人有何異?
  • 有本事的男人,往往都有這3個特徵
    一般來說,真正有本事的男人,主要有這4個特徵: 01 誠實守信,說話算數 人無信而不立,業無信而不興;人不誠而無交,心不誠而無品。人活一世,誠信為重,誠以修身,信以立業。 誠信是為人處事的基石,一個真正有本事的男人,從來不會信口開河,更不會失信於人。他們做事有始有終,說話一言九鼎。
  • 真正有本事的人,身上有這三個特徵,遇到要深交
    厲害的人,一定有過人之處。通常來說,真正有本事的人,普遍具有這三個特徵,遇到要深交。如有食言,便讓老天劈死我!」就這樣熬了一個多月,曾國藩終於戒掉了多年的菸癮。:窮人怕別人知道自己窮,富人怕別人知道自己富,有本事的人怕別人高估自己,沒本事的人怕別人低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