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和北方的小年差一天的原因 小年習俗差異2020小年微信文案

2021-01-21 閩南網

  小年是臘月二十三還是二十四?每年這時候,南方和北方的小夥伴就要關於小年的時間進行一次激烈的討論——小年北小年南是哪一天?中國地廣物博,不同地方都有自己獨特的傳統民俗,傳統佳節在不同地區也略有區別,一起來看看南北方小年差一天的原因、小年的由來,以及小年微信朋友圈的文案吧!

南方和北方的小年差一天的原因

  清朝從雍正年間開始,每年臘月二十三在坤寧宮祀神,為了節省開支,順便把灶王爺也拜了。之後王族、官宦隨之效仿,於臘月二十三祭灶,自此開始有了官民在不同日子過小年的分別。

  在中國民間,小年有「官三民四船五」的說法,也就是說,官家的小年是臘月二十三,百姓家的是臘月二十四,水上人家則是臘月二十五。

  北方在南宋以前都是政治中心,受官氣影響較重,因此小年多為臘月二十三;相反,南方遠離政治中心,小年便為臘月二十四;而沿湖、海的居民,則保留了船家的傳統,小年定在臘月二十五。

  而南京地區比較特殊,因為在明代朱棣篡奪皇位後,實行了暴政。當時的百姓在永樂元年正月十五舉行燈會,紛紛懷念朱允炆時代的寬政,場面賽過過年。因此在南京地區,元宵成了小年。

  西南雲貴川地區和部分北方回民地區把正月初一作為大年夜,除夕就成了小年夜。

  俗話說,「小年」不小,這天以後,人們開始進入準備過年的階段:二十三糖瓜兒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燉大肉;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南北方小年的習俗差異

  南方和北方的小年除了日期有所差異,習俗上也是各有不同。今天林小E就帶大家感受一下南北方小年習俗的差異。

  1、貼窗花

  北方小年習俗。剪貼窗花是最盛行的民俗活動。內容有各種動、植物,如喜鵲登梅,孔雀戲牡丹,獅子滾繡球,三羊(陽)開泰,二龍戲珠,鴛鴦戲水等等。貼上窗花寓意著新的一年越來越好。剪好窗花後貼在打掃一新的屋子裡,自然為家中增添不少喜氣。

  2、沐浴理髮

  北方小年習俗。民間有「有錢沒錢,剃頭過年」的說法。沐浴理髮的活動多集中在小年前後進行,而南方是在除夕前沐浴理髮。

  3、趕亂婚

  北方小年習俗。過了二十三,民間認為諸神上了天,百無禁忌。娶媳婦、聘閨女不用擇日子,稱為趕亂婚。民謠有「歲晏鄉村嫁娶忙,宜春帖子逗春光。燈前姊妹私相語,守歲今年是洞房」的說法。

  4、祭灶王

  南方與北方共有的習俗。小年這天,也是民間祭灶的日子。民間傳說,每到小年,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這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因此送灶時,人們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後三樣是為灶王升天的坐騎備料。祭灶時,還要把關東糖用火融化,塗在灶王爺的嘴上。這樣,他就不能在玉帝那裡講壞話了。另外,大年三十的晚上,灶王還要與諸神來人間過年,那天還得有「接灶」、「接神」的儀式。等到家家戶戶燒轎馬,灑酒三杯,送走灶神以後,便輪到祭拜祖宗。

  5、吃餃子

  北方小年習俗。北方的每個節日幾乎都會有餃子的身影,小年夜吃餃子,取意「送行餃子迎風面」。山區多吃糕和蕎面。晉東南地區,流行吃炒玉米的習俗,民諺有「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一鍋倒」的說法。人們喜歡將炒玉米用麥芽糖粘結起來,冰凍成大塊,吃起來酥脆香甜。

  6、吃糖瓜、飴糖

  北方小年習俗。糖瓜、飴糖、麻糖等吃食本為給灶王爺嘴上抹得吃食,逐漸演變成了小孩小年必吃的零食。晉西北有「二十三吃麻糖,吃不上麻糖啃指頭」的俗話。

  7、吃火燒

  北方小年習俗。祭灶這天除吃灶糖之外,火燒也是很有特色的節令食品。每到臘月二十三祭灶這天,城市中的燒餅攤點生意非常興隆。

  8、撣塵

  南方與北方共有的習俗。南北方小年這一天家家戶戶黎明即起,掃房擦窗,清洗衣物,刷洗鍋瓢,實施乾淨徹底的衛生大掃除。小年的前幾天,家家打掃房屋,意為不讓灶王爺把土帶走。據《拾遺記》記載此習俗可追溯到三千多年前,是當時漢先民驅疫鬼,祈安康的宗教儀式。後「塵」與「陳」諧音,故掃塵就是把陳舊的東西一掃而光,這既指庭院內的陳年積垢,也指舊歲中遇到的不快。

2020小年文案精選合集

  01、美食幸福就是在小年夜有爸爸的美味菜餚媽媽的關心嘮叨

  02、裝修 亭臺樓閣換新顏裝修一新過小年

  03、回家

  一張車票一個日期讓久違的溫暖變得觸手可及

  04、杜蕾斯

  二十三,水餃香,開口吸滿汁水湯二十四,搓團團,吞拿揉捏包金丸

  05、ofo小黃車掃塵祭灶王輕鬆迎小年

  06、餓了麼

  小年e到春將始

  小哥e到美味至

  07、京東手機過了小年就是年讓我們年在一起

  08、TATA木門回家開門的那一瞬間家的年味就到了

  09、百度外賣年滋味提前享

  10、vivo手機過小年祭灶王

  11、海爾

  除塵祭灶貼窗花

  春風徐來年幕開

  12、蒙牛歡歡喜喜辭舊歲開開心心迎新年

  13、易到汽車易到,小年易回家

  14、美的空調

  每一個有你的新年愛都不會冬眠

  15、美的冷櫃

  小年到冷櫃滿了回家的腳步還會遠麼

  16、摩拜單車

  糖瓜粘粘過小年

  17、融創小年夜最靠近年的時刻你的問候

  是家的信使

  18、衣服

  過年就要煥然「衣」新

  19、汽車歸家的心無懼嚴寒勇敢出行

  20、金融過小年迎大年「小」投入「大」收穫

原標題:小年是臘月二十三還是二十四?南北方小年習俗差異及小年微信文案

責任編輯:方迪

相關焦點

  • 小年是臘月二十三還是二十四?南北方小年習俗差異及小年微信文案
    小年是臘月二十三還是二十四?每年這時候,南方和北方的小夥伴就要關於小年的時間進行一次激烈的討論——小年北小年南是哪一天?中國地廣物博,不同地方都有自己獨特的傳統民俗,傳統佳節在不同地區也略有區別,一起來看看南北方小年差一天的原因、小年的由來,以及小年微信朋友圈的文案吧!
  • 北方小年和南方小年為什麼差一天 北方小年和南方小年是哪一天
    而忙年主要是從小年開始,如今小年即將到來,我們會發現,小年在南北方的時間還是不同的。那麼,北方小年和南方小年為什麼差一天呢?北方小年和南方小年又是哪一天呢?一起來看看吧!  北方小年和南方小年是哪一天  小年又叫祭灶節、灶王節、掃塵日,主要是人們為了準備過年的一系列活動的節日。
  • 南方小年是哪一天?南方北方小年時間習俗有什麼不同差異
    小年在各地有不同的概念和日期,北方地區是臘月二十三,南方地區是臘月二十四,江浙滬地區把「臘月廿四」和「除夕前一夜」都稱為小年,南京地區稱正月十五的元宵節為小年,雲南部分地區是正月十六,西南和北方部分少數民族地區是除夕。小年也意味著人們開始準備年貨,準備乾乾淨淨過個好年,表示新年要有新氣象,表達了中國勞動人民一種辭舊迎新、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
  • 北方小年和南方小年分別是哪一天 小年習俗來歷小年祝福語
    今天是農曆臘月二十三,是北方民間俗稱的小年。小年是春節的序曲,等到小年一過,就完全進入了「春節時間」,直到除夕夜,人們在「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中,迎來火紅中國年。【 小年祝福語 2018年小年創意微信祝福簡訊祝福語盤點】  今日小年,距離除夕夜只剩下7天。看到這一句,來自南方的小夥伴立刻反駁道:我們的「小年」是臘月二十四!
  • 小年習俗南北有差異 海南過小年別具風情
    小年是民間祭灶神的日子,小年的日子不是固定的,南北相差一天,每年農曆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北方是臘月二十三,南方是臘月二十四。小年各地有怎樣的習俗呢?您家怎麼過小年呢?南北有啥差異呢?小編為您講講過小年的那些事兒。
  • 北方小年是廿三,南方臘月廿四,這個地區小年為何是正月十五?
    我們常說的「過春節」,也就是「過年」,指的是合家團圓,一起慶祝除夕、大年初一,小年也就意味著「過年」的開始。人們通過一系列的風俗活動,來表達辭舊迎新、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由於地區風俗的差異,小年的時間也不盡相同,那麼,小年是哪一天呢?小年吃什麼傳統食物?又有何習俗呢?
  • 小年北小年南是什麼意思 南方和北方小年的時間一樣嗎
    小年北小年南是什麼意思  所謂「小年北小年南」是指南方有一個小年,北方也有一個小年,南方和北方的小年夜不在同一天,北方是農曆臘月二十三,而南方則是農曆臘月二十四才是小年。  南北方小年差一天的習俗由來已久。早在宋朝,就有臘月二十四過小年的記載。
  • 今日是北方小年!2020南方小年是哪一天?北方小年和南方小年為什麼...
    今天是農曆的臘月二十三,也是北方人所說的「小年」,小年也有南北差異:北方是臘月廿三,部分南方地區是臘月廿四。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區別呢?民俗學家解釋,這跟古代「官三民四船五」的傳統有關,即官家二十三過小年,百姓二十四,水上人家則是二十五。
  • 2020年小年微信簡訊祝福語有哪些?小年快樂朋友圈說說文案大全
    2020年小年微信簡訊祝福語有哪些?2020年1月17日星期五,農曆2019年臘月二十三,是中國傳統節氣——小年。當年明天臘月二十四是南方地區的小年。祝大家小年快樂!整理小年的微信簡訊朋友圈祝福語說說文案,一起來看看吧!》》》推薦閱讀:小年是臘月二十三還是二十四?
  • 昨天北方小年,今天南方小年?為何漢族竟然出現了兩個小年
    寫在前面:昨天北方小年,今天南方小年?為何漢族竟然出現了兩個小年?最近兩天,南方人和北方人出現了又開始互不相讓了。南北問題,一直都是中國人津津樂道的問題,因為南方人和北方人有非常大的差別,比如粽子問題,比如豆腐腦問題,比如「南北顏指大作戰」。南方人和北方人,都是漢族人,為什麼會出現這樣大的差別?原來,在歷史上,南方和北方出現了大規模的「分流」。北方曾經被胡人佔領,不願意做亡國奴的北方人,就南下,後來變成了南方人。
  • 小年習俗有哪些?南方小年習俗和北方小年習俗盤點
    小年並非專指一個節日,由於各地風俗,被稱為小年的節日也不盡相同。小年期間主要的民俗活動有貼春聯,掃塵,祭灶等。小年習俗1、祭灶王  古時臘月二十三日,宮庭用黃羊祭灶,這種祭灶禮儀一直延續到清朝末年。
  • 北方小年是臘月二十三,南方小年是臘月二十四,哪個更正宗?
    可是,中國地大物博,各地風俗不同,因此每逢小年就會掀起一場小年日期正統之爭:中國北方過小年是在臘月二十三,而中國南方過小年則是在臘月二十四,剛好相差一天。這是為什麼呢?其實,南北方習俗的差異背後有深層次的歷史原因。在中國古代,過小年有一個不成文的傳統:「官三民四船五。」
  • 2018年小年是哪一天?北方小年和南方小年是幾月幾號
    新華社天津2月6日電 2月8日,臘月二十三,我國北方民間俗稱的「小年」。民俗專家表示,「小年」是春節的序曲,等到「小年」一過,就完全進入了「春節時間」,直到除夕夜,人們在「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中,迎來火紅中國年。 圖表:2月8日北方迎「小年」 祭灶迎春大掃除 新華社發 李棟 製圖  傳統「小年」與「祭灶」息息相關。
  • 2020年小年農曆時間幾月幾日 北方小年飲食習俗小年吃什麼好
    2020年小年是哪一天?2020年1月17日臘月二十三,即民間的小年,這一天家家戶戶祭拜灶神過小年,也有掃塵的習俗。和南方臘月二十四過小年不一樣,北方人的小年多數是在臘月二十三。說到過節,很多時候離不開各種「吃」。那麼北方小年吃什麼呢?  小年是春節的前奏曲,熱鬧僅次於過年。北方地區的臘月二十三,人們稱為「小年」,意味著一年的結束。
  • 南方北方過小年有什麼不一樣
    俗話說過了臘八就是年,過了小年迎大年,但是南北方過小年的時間會錯一天,以前沒太在意,也是因為全國各地的很多朋友才知道的,北方是農曆臘月二十三,南方是農曆臘月二十四。過小年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也被稱為祭灶,謝灶節,為什麼南北方的時間差一天,這是因為歷史文化差異造成的,但是無論是天南海北,都把過小年視為春節的開始或者預熱階段,小年過後大家就真正的開始預備年貨美食了,農村裡的人們殺雞宰羊,趕大集,炊煙嫋嫋,城市裡的人們超市大採購,都是一片忙碌熱鬧的景象,從而歡歡喜喜的迎接新年
  • 北方小年南方小年時間是同一天嗎 南北方小年習俗有什麼區別不同
    很多人都會脫口而出:小年呀!「小年」這天該幹啥?傳統「小年」與「祭灶」息息相關。  民間傳說,每年臘月二十三,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這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由此而來,也衍生處小年眾多的習俗。祭灶吃糖瓜  「臘月二十三灶君爺爺您上天,嘴裡吃了糖餳板,玉皇面前免開言,回到咱家過大年,有米有面有衣穿。」
  • 南方小年和北方小年為何不同?客家地區的「入年架」你又知道嗎?
    中國地大物博,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傳統和習俗,以飲食為例,網絡上就經常掀起「冬至吃湯圓還是餃子」、「端午吃甜粽還是鹹粽」這樣的話題爭議。由於不同的歷史文化背景,南方和北方在傳統的承襲上總是會存在或大或小的差異。
  • 臘月二十三——北方小年
    在不同的地方日期有區別,臘月二十三是北方小年,臘月二十四是南方的小年,臘月二十五是水上人家的小年,僅相差一天。是有原因的,按照民族風俗專家講述。這就是古代過小年「官三民四船五」的風俗。所謂「官三民四船五」意思是:官家的小年在臘月二十三,百姓家在臘月二十四,而水上人家則在臘月二十五。因為北方地區在南宋以前都屬於政治中心,受官家習俗影響因此小年多為臘月二十三。而南方遠離政治中心,屬於百姓地區,小年便是臘月二十四。
  • 南方小年是哪一天?南方小年吃什麼及傳統習俗盤點
    小年是春節的前奏曲,熱鬧僅次於過年。北方地區的臘月二十三,人們稱為「小年」,意味著一年的結束。而南方一般是臘月二十四過小年。2018南方小年是哪一天?2018南方小年:2018年2月9日,星期五 (臘月廿四)。下面一起來看看南方小年吃什麼及傳統習俗盤點吧。
  • 2019年小年是哪一天 北方小年飲食習俗及菜譜推薦
    2019年小年是哪一天?2019年1月28日臘月二十三,即民間的小年,這一天家家戶戶祭拜灶神過小年,也有掃塵的習俗。和南方臘月二十四過小年不一樣,北方人的小年多數是在臘月二十三。說到過節,很多時候離不開各種「吃」。那麼北方小年吃什麼呢?  小年是春節的前奏曲,熱鬧僅次於過年。北方地區的臘月二十三,人們稱為「小年」,意味著一年的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