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飾北齋(浮世繪160幅)

2021-02-07 水印藝術


葛飾北齋 Katsushika Hokusai

1760年 - 1849年


日本江戶時代的浮世繪畫家.

他的繪畫風格對後來的歐洲畫壇影響很大,

德加、馬奈、梵谷、高更等

許多印象派繪畫大師都臨摹過他的作品。

被評為千禧年影響世界的一百位名人之一。



富士三十六景

在這46幅系列作品中,北齋完全通過自己的眼睛,從人們生活的角度觀察自然。日本靈峰富士山的巍峨形象,通過與庶民生活諸相的對比,出人意料的構圖、或瞬間即逝的千姿百態,呈現出令人目眩的豐富表情。













更多作品


















葛飾北齋

葛飾北齋是日本美術史上最奇特、最有才氣的畫家之一。他19歲起隨勝川春章學演員畫和美人畫,同時吸收狩野派、琳派、住吉派諸家之長,還研究當時流行的銅版畫手法,熱心摸索自己畫風的方向。從38歲號「北齋」,開始在風景畫上找到出路。這時的北齋,在大膽吸收荷蘭風景版畫手法的同時,又繼承日本名勝畫的傳統,細心觀察江戶市民的生活風俗。


北齋還以日本各地的山川大海為題,創作了其他風景版畫傑作。自然通過北齋的視覺而被把握住本來面目,並與畫中人物互感。他的具有革命意義的表現形式,對當時江戶市民的衝擊之大是可想而知的。他的才能不僅在風景畫領域,而且在讀本插圖、花鳥畫甚至《百物語》這種妖怪畫等所有畫域都有嶄新的表現,還反映在肉筆畫中。他自號「畫狂人」,直至90歲去世留下了數量巨大的作品。通過多產的作畫活動,他追求的主題既有自然,也有人間生活、鬼怪世界。他將進入其見聞的包羅萬象的事物的本質,作為一種「動態」來理解,以超常的機智和富有戲劇性的想像力來把握和表現這樣變幻莫測的現象。

在日本美術史上,北齋是位想像力特別豐富的實驗藝術家。據說他曾將鵝蹼沾滿了紅色顏料,任其自由地覆印於白紙上,最後依勢落筆而成美麗的秋楓圖。北齋是極端的完美主義者,其才華不僅表現在繪畫方面,文筆也超人一等。在他長達八十年的創作生涯中創作的眾多佳作,對後世影響很大。北齋的風景版畫由於其令人耳目一新,而受江戶市民的歡迎。但他對現實奇矯扭曲形態的強烈偏執,卻是超越當時人理解的,只有到現代藝術中才能引起共鳴。在這個意義上說,他的藝術是超越時代的,是現代藝術之前的現代藝術。



梵谷(1000多件紙本年表)

十竹齋書畫譜(356幅圖文明崇禎版)


相關焦點

  • 藝術一刻|葛飾北齋的浮世繪
    藝術一刻|葛飾北齋的浮世繪 2020-07-03 09: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日本浮世繪大師葛飾北齋
    說起「浮世繪」我們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為它常常被當作日本藝術的代表,也常常被用於商業廣告,時尚產業和漫畫的表現中,陌生是因為大多數人對其來龍去脈基本沒什麼概念,然而事實上,在西方美術體系中,浮世繪卻被當作東亞美術的最高代表,並且實實在在的影響了包括梵谷、高更在內的20世紀西方畫家 在日本江戶時代時期的繪畫
  • 日本浮世繪代表大師——葛飾北齋
    說起「浮世繪」我們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為它常常被當作日本藝術的代表,也常常被用於商業廣告,時尚產業和漫畫的表現中,陌生是因為大多數人對其來龍去脈基本沒什麼概念,然而事實上,在西方美術體系中,浮世繪卻被當作東亞美術的最高代表,並且實實在在的影響了包括梵谷、高更在內的20世紀西方畫家
  • 日本畫魂,浮世繪的大師-葛飾北齋
    葛飾北齋,日本江戶時代的浮世繪畫家,他的畫對後世畫壇影響巨大。德加,梵谷等西方繪畫大師都曾臨摹過他的畫作。他是葛飾派的創始人。這幅作品是我最喜歡的一幅作品《神奈川沖浪裏》,葛飾北齋把大海浪花的氣勢磅礴表現得淋漓盡致,畫面追求形式的美感,他所畫的浪花繪畫中都有一座小富士山,葛飾北齋對富士山的情感可見一斑。葛飾北齋的畫吸收了中國畫的優點,山石和樹木的形態與中國畫有相似之處。河流線條流暢,使人心曠神怡。葛飾北齋的畫不僅大氣磅礴,同時也表現了當時人民的生活狀態。
  • 葛飾北齋浮世繪作品亮相芝加哥藝術博物館
    葛飾北齋自畫像葛飾北齋擅長木製風景版畫(日本稱錦繪),其中富士山是他作品中描繪最多的風景。如果你對日本藝術了解不多,可能對葛飾北齋這個名字沒有什麼印象,但是下面這幅他最著名的作品《神奈川沖浪裏 (The Great Wave off Kanagawa) 》相信各位一定會有印象。
  • 浮世繪大師葛飾北齋經典版畫作品拍賣 以50萬美元左右高價成交
    中新網3月21日電 據日媒報導,19日,美國紐約的一場拍賣會推出了兩幅日本著名浮世繪畫家葛飾北齋的經典版畫作品,均以50萬美元左右的高價拍出。 在這場拍賣會上,包括日本的浮世繪和佛像在內,共有160多件藝術品亮相。
  • 葛飾北齋「富嶽三十六景」等浮世繪亮相芝加哥藝術博物館
    但是今天我們要給大家介紹的東方藝術描繪的則是喧囂浮華的入世之景——浮世繪 (Ukiyo-e)。芝加哥藝術博物館浮世繪珍品展展出了150餘件浮世繪作品,其中包括葛飾北齋的「富嶽三十六景」和大部分喜多川歌麿「美人繪」作品,並推出了350頁的浮世繪畫冊。
  • 歌川廣重(浮世繪380幅)
    ,一生創作了5000多幅畫作。如果說早期浮世繪是在明清版畫的影響下發展起來,那麼,晚期的浮世繪風景畫則主要借鑑了西方繪畫的手法,因此也被稱為「西洋化的浮世繪」。從歌川廣重的風景版畫中可以看到這些變化。1. 東海道五十三次         2. 名所江戸百景             3. 近江八景                     4.
  • 葛飾北齋浮世繪作品登陸深圳
    原標題:葛飾北齋浮世繪作品登陸深圳 163幅涵蓋了中國陝西鳳翔木版年畫、日本浮世繪與義大利卡洛銅版畫有一定代表性、傳承性、系統性及關聯性的版畫作品在本次展覽中展出,包括《亞當的墜落和釋放聖彼得》、葛飾北齋《千繪之海 總州銚子》、《騎馬秦瓊》等版畫名作。
  • 【日】江戶時代的浮世繪畫家葛飾北齋
    葛飾北齋(1760年─1849年)Katsushika Hokusai,日本江戶時代的浮世繪畫家,他的繪畫風格對後來的歐洲畫壇影響很大,德加、馬奈、梵谷、高更等許多印象派繪畫大師都臨摹過他的作品。他還是入選「千禧年影響世界的一百位名人」中的唯一的一位日本人。
  • 日本江戶時代的浮世繪畫家葛飾北齋
    葛飾北齋(1760年-1849年)Katsushika Hokusai,日本江戶時代的浮世繪畫家,他的繪畫風格對後來的歐洲畫壇影響很大,德加、馬奈、梵谷、高更等許多印象派繪畫大師都臨摹過他的作品。
  • 日本浮世繪 | 葛飾北齋的《神奈川沖浪裏》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浮世繪。所以浮世繪大部分描繪的都是明天日常的生活狀態,一種生活情趣。浮世繪一般用的是版畫的形式,就是木版畫,也出現過手繪的形式,但是比較少。浮世繪剛出現的時候比較單一,只有美人繪和役者繪兩種,美人繪大家都知道就是美女,役者繪指的是戲曲人物,一種戲曲人物畫,後來才出現了風景、花鳥等題材。
  • 浮世繪|日本藝術超級符號的締造者——葛飾北齋
    「橋」梵谷的作品《唐吉老爹》背景的處理表現了梵谷對浮世繪的嚮往 浮世繪,也就是日本的風俗畫,版畫。「浮世」這個詞是中世紀佛教的用語,指的是生活的現狀,世間的風情。浮世繪,顧名思義,描繪的就是當時普通人間的生活百態。應市井小民的需求出現,主要分為風景畫、美人畫、役者畫等。說得更通俗一些呢,可以理解為當時的明星海報,風景畫,運動員畫報,生活場景畫,甚至「春宮圖」等。
  • 葛飾北齋名作怎麼讀?近距離欣賞166件浮世繪作品
    「浮世繪大師展」 9月21日在上海新華中心揭開了序幕,展出的166件浮世繪作品,從浮世繪的發展,版畫技藝的探索以及名師解讀等方面,全方位地展現浮世繪藝術的豐富性和歷史價值,展品均來自國內學術機構李可染畫院的收藏。「神奈川沖浪裏」應讀「神奈川衝/浪裡」日本的浮世繪藝術出現時間約相當于于中國的明末清初,一直延續到中國清代末期,約有兩百五十年左右的發展歷程。
  • 暮春的大阪,屬於浮世繪:從葛飾北齋看到鈴木春信、歌川國芳
    其中,日本江戶時代的浮世繪作品無疑是本場的亮點。「浮世繪三傑」葛飾北齋(共11張,主要是富嶽三十六景系列,3件人物畫)、歌川廣重(共19張,東海道五十三次系列和名所江戶百景系列)、喜多川歌麿(共2張)版畫作品全部成交,且溢價頗高。
  • 18世紀浮世繪:葛飾北齋的畫作中,自然已經佔據中心位置
    《神奈川巨浪》(或按畫中日語漢字則稱為《神奈川沖浪裏》),是葛飾北齋《富嶽三十六景》系列畫作之一。19世紀初期的江戶時代,風景還是浮世版印畫的新鮮題材,北齋的系列風景畫廣受歡迎。18世紀的浮世繪中,風景只是用作人類活動的背景;而在北齋的畫作中,自然已經佔據中心位置。船上渺小的人類,在狂暴的大海上顛簸,仿佛即將被滔天巨浪吞噬。遠處白雪皚皚的富士山背後,陰雲籠罩的慘澹天空更增添了不祥之感。
  • 當你在追捧浮世繪時,卻不知葛飾北齋死於又病又窮
    1849年4月18日凌晨,「畫狂人」葛飾北齋在病榻上悄然離世,這位浮世繪大師的晚年堪稱狼狽——在政府禁令和高額債務的逼迫下,從江戶逃亡,隱姓埋名到浦賀。也只有貧窮相伴而行,到了晚年他只能靠一件布棉襖以求熬過寒冬。為了趕走黴運、祈願自己長壽,每天早上剛起床,葛飾北齋就會開始畫一幅獅子,隨後揉成一團扔到家門外。
  • 淺談日本浮世繪,曾影響梵谷莫奈,附葛飾北齋富嶽三十六景賞析
    歌川廣重的《東都名所 駿河町》 取材自民眾的生活習慣與日常風景,再加上獨特的色彩與創意,每幅浮世繪皆具有鮮明的日本風格。 莫奈也曾極為痴迷浮世繪,家中收藏了250幅日本浮世繪版畫。他還曾讓自己的妻子穿上和服當模特,為此畫了幅油畫肖像。在迷上歌川廣重畫的太鼓橋之後,莫奈又在自家花園乾脆仿了一座日本橋。
  • 葛飾北齋晚年以「鐵棒滑滑」為筆名創作了大量的肉筆浮世繪
    富嶽三十六景-神奈川沖浪裏北齋1760年生於江戶(現東京)東郊的葛飾村,原名中島時太郎,14歲時學習雕版印刷,18歲起向浮世繪大師勝川春章學習畫畫,當時的他叫「勝川春朗」,19歲開始陸續發表作品,畢生留下的作品據推定約3萬5千幅。
  • 葛飾北齋|千禧年影響世界的唯一日本人,梵谷與浮世繪的緣分
    第一眼看到這副畫時,你可能並不陌生,因這幅畫可以說是日本浮世繪的代表作。說起這幅畫就不得不提起一位人物。藝術家:葛飾北齋流派:浮世繪作品尺寸:高25.7釐米,寬37.9釐米當然畫名說的不是在神奈川那個地方衝浪,所以也不叫神奈川衝浪圖,正確的斷句是神奈川衝·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