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書杭個展——獨自叩門 | 無界展覽

2020-12-17 澎湃新聞

原創 三影堂廈門 三影堂攝影藝術中心

For English please scroll down

羅書杭個展——獨自叩⻔

主辦:三影堂廈門攝影藝術中心

藝術家:羅書杭

策展人:肖瑞昀

展期:2020年8月1日 - 8月30日

開幕時間:2020年8月1日 15:30

地點:廈門市集美區杏林灣商務營運中心2號裙樓301

(從連接1號樓、2號樓之間的大平臺進入)

前言

文/肖瑞昀

從《獨自叩門》到《開門見山》,羅書杭展開的是一段關於身體空間的敘事之旅。

《開門見山》讓繪畫圖像與影像之間產生了互文,甚至是一種跨越時間和空間的對話。這樣一種互文方式,形同傳統繪畫中的「題跋」。「題跋」的出現標誌著畫作的另外一個轉變,從單一的圖像,轉變為圖像和文本共同構成的一個捲軸。1 如果將一幅捲軸看作一個整體,歷代的藏家對畫作進行的題跋,便包含了跨越時間的文本內容。

《開門見山》系列 Once Upon a Land series, 2020

羅書杭的創作某種程度可以視為另一種題跋的方式,同樣是後來者對前人畫作的註解。只是題跋的內容不是以文學及書法,而是影像;也不是在原本作品的畫面之外,而是嵌入到了畫面之中。

因此,原本的語境被化解了。在傳統的山水畫中,自然景象與人物融為一體,而且通常是一些文人雅士。羅書杭作品中出現的卻是再普通不過的人:買菜的阿姨、做工的師傅、穿著睡衣的男子、站在山頭的女學生……這些融入其中的現實影像,重新構建了一個語境,讓傳統與當代形成一種極具張力的矛盾。

《開門見山》系列 Once Upon a Land series, 2020

羅書杭的另外幾組作品都表現了基於真實之物的虛幻之感:《下沉》是抽離日常經驗之後的物體樣貌,《青苔》則展示所見之景的重合。展覽的整體呈現是一種寧靜的氛圍,那是傳統繪畫元素以及宣紙材料帶來一種幽微的質感,以及展覽透過一個立軸的動態視頻,放置的那一輪若影若現的明月。然而,當細細觀賞這些作品,總有一個畫面成為觀看者的「刺點」2 ,甚至轉化成為某種不確定的情緒。在視頻作品《灰塵》中,觀者似乎化身為宇宙中的塵埃,這種不安感伴隨著現場聲音越加強烈。

《灰塵》系列 Dust series, 2020

攝影記錄的是時間的切片,羅書杭的作品則將時間的褶皺鋪展開來。 「獨自叩門」,歡迎到門內此間漫遊、駐足及觀賞。

註:

1 巫鴻《重屏——中國繪畫中的媒材與再現》

2 羅蘭·巴特《明室》

關於藝術家

羅書杭,出生於1997年,湖南長沙人。2015年參加阮義忠攝影工作坊。

2020年畢業於暨南大學影視系,獲學士學位。作品主要集中在圖像、影像創作,執導電影曾入圍第25屆ifva獨立短片及影像媒體比賽評審推薦單元。

《開門見山》系列 Once Upon a Land series, 2020

Luo Shuhang Solo Exhibition —— Outside The Door

Artist:Luo Shuhang

Curator:Xiao Ruiyun

Organizer: Three Shadows Xiamen Photography Art Centre

Duration: Aug 1, 2020– Aug 30, 2020

Opening:2020年8月1日 15:30

Venue: No. 301, Building 2, Xinglinwan Business Center, Jimei District, Xiamen

Preface

Text/ Xiao Ruiyun

From Outside the Door to Once Upon a Land, Luo Shuhang ventured into a narrative journey concerning body and space.

In his work, Once Upon a Land, there is intertextuality between the painting and the image, and even a dialogue that transcends space and time. Such kind of intertextuality is similar to the "colophons" in traditional paintings. The appearance of colophons demonstrates an important transformation of the painting: it no longer purely consists of pictorial images but integrates visual and textual portions in a single scroll. 1 If a single scroll is considered as a whole, the colophons on the paintings added by the collectors in the past include texts that traverse time.

To some extent, Luo’s work can be regarded as another form of the colophon, which is also a commentary made by the later generations on the paintings of their ancestors. The difference, however, is that the content of the colophons is not literature or calligraphy, but image; also, the colophons are not outside of the original work but embedded within.

《開門見山》系列 Once Upon a Land series, 2020

Therefore, the original context is resolved. In the traditional landscape paintings, nature and figures are very well integrated, and usually those figures represent the literati. Nevertheless, what appears in Luo’s work are ordinary people: women buying groceries, masters working, men in pajamas, female students standing on the top of the hill, etc. These realistic figures blend into the original paintings, reconstruct the context, and form a tension between the traditional and the contemporary.

《下沉》系列 Sink series, 2020

Luo’s other series of work all demonstrate the illusion that derives from things in reality: Sink shows the appearance of objects after stripping away from daily experience, and Moss shows the overlap of things we see. The overall presentation of the exhibition is immersed in a tranquil atmosphere, which is a subtle texture brought by the elements in traditional paintings and materials like Xuan paper. The ethereal moon demonstrated in the video on a vertical axis also contributes to the tranquility of this exhibition. However, when viewing these works carefully, there is always a frame that could turn to be the 「punctum」2 for the viewers, and it could even transform into some kind of uncertain emotion. In his video work, Dust, the viewer seems to be transformed into dust in the universe, and this sense of uneasiness is accompanied and augmented by the sound on the scene.

《青苔》系列 Moss series, 2020

The art of photography records the slices of time, and Luo’s work spreads out the folds of time. People Outside the Door, welcome in, and please enjoy.

Note:

1 Wu Hung, The Double Screen: Medium and Representation in Chinese Painting

2 Roland Barthes, Camera Lucida: Reflections on Photography

《開門見山》系列 Once Upon a Land series, 2020

Artist Biography

Luo Shuhang was born in Changsha, Hunan Province in 1997. He was selected for Ruan Yizhong Photography Workshop in 2015. Luo obtained a Bachelor’s degree in Film Production at Jinan University. Luo's works focus on image and video creation. A short film he directed was shortlisted for the Jury Recommendation, the 25th ifva award, 2020 Hong Kong Arts Center.

相關閱讀

原標題:《【展訊】羅書杭個展——獨自叩門 | 無界展覽》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好看的展覽好逛的市集,承包你的完美周末
    點擊展覽海報即可閱讀更多展覽信息!廈門01羅書杭個展——獨自叩門羅書杭個展——獨自叩門三影堂廈門攝影藝術中心8月1日-8月30日10:30-18:30(周一閉館)攝影記錄的是時間的切片,羅書杭的作品則將時間的褶皺鋪展開來。
  • 三影堂廈門攝影藝術中心 2020無界藝術周
    ——疫情下的創作與反思藝術家分享會參展藝術家作品分享9月12日-13日全天作品售賣藝術演出柒淘藝術市集「2020無界藝術周」是三影堂廈門攝影藝術中心「無界」項目首次的推出群展徵集。本次展覽將呈現一個多媒介混合的藝術現場,展出的作品類型包含攝影、視頻、裝置和繪畫等,既有強調概念藝術的觀念作品,也有注重視覺語言的圖像和影像。
  • 方圓無界 卡地亞展覽及派對之夜登陸上海
    圓中見方,自有天地;方圓無界,創意無限。為慶祝PASHA DE CARTIER系列成功回歸,2020年11月26日-29日,卡地亞在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呈現一場「方圓無界」的創意體驗。PASHA DE CARTIER卡地亞展覽外景Pasha de Cartier「方圓無界」展覽與所處時代的精神高度契合,讓PASHA DE CARTIER腕錶始終風靡。
  • 藝術家張洹個展在佩斯北京開幕
    張洹個展《放虎歸山》 展覽現場 張洹個展《放虎歸山》部分展覽作品 (18圖)【專題】張洹個展 2010年5月20日,佩斯北京舉辦了藝術家張洹第三次佩斯個展,名為《放虎歸山這是繼年初成功地舉辦上海「創世紀」個展及臺北「阿彌陀佛」個展後,藝術家首次在北京舉辦個人展覽。作為最具活力與影響力的當代藝術家之一,張洹因其多方位的藝術創作手法被世界所熟悉。90年代初期張洹以行為藝術開始了他的早期創作,很快引起了國際的關注。2006年創建上海工作室後,他的藝術創作開始傾向繪畫、雕塑及大型裝置。此次《放虎歸山》將展出多幅近期香灰畫作品及牛皮雕塑並發表同名畫冊。
  • NOBO無界「一滴水」公益展覽在北京今日美術館開幕
    十五國青少年兒童共繪「一滴水」NOBO無界「一滴水」公益展覽作為《第四屆NOBO無界國際藝術巡展》的第二站,由北京今日美術館、美國NOBO無界組委會和哥倫比亞大學全球中心等聯合主辦。——紐約展覽和NOBO無界「一滴水點亮夢想」特別展已在哥倫比亞大學地球觀測學院和紐約聯合國總部成功舉辦。
  • 書法家關山國內首辦個展
    原標題:書法家關山國內首辦個展京華時報訊(記者易小燕)近日,「有境無界——關山個人書法展」在保利藝術博物館啟幕。本次展覽分為4個部分,展出了關山個人作品38件,這是關山首次在國內舉辦個展。儘管年輕,但關山自3歲握筆,「小時候還曾有幸得到啟功先生的教誨,這次展覽的主題就是啟功先生生前為我題寫的」。
  • 《無界之界》藝術展在798勞特斯辰藝術空間開幕
    奧地利駐中國大使艾琳娜女士及丈夫、北京朝陽區僑聯主席曾旭、藍色光標副總裁孔晶、勞特斯辰藝術空間館長張培文、展覽策展人陳亞蓮及11位參展藝術家一同出席了展覽開幕式。這種逍遙自在的感覺,歡暢淋漓的表現,正是《無界之界》今日呈現的必然結果。
  • 2020藝術類展覽年終盤點
    2020藝術類展覽年終盤點2020是特殊的一年,但人們對於精神世界的追求卻沒有止步,藝術是可以跨越語言、地域和年代等因素,通過作品來溝通、傳遞特殊的時代精神文明訊息,東方網海外經濟文化中心將整理這一年落地上海的國內外知名藝術類展覽,通過中英文展覽介紹的形式來回顧經典詠流傳的精神食糧
  • 「文化回眸2020·展覽」走向「無界」之美
    物理的阻隔未能擋住藝術堅強的生長,從屏幕上的虛擬美術館,到艱難舉辦的線下藝術展覽活動,再到越來越多重磅展覽與觀眾見面,終迎來柳暗花明。2020,藝術還在,它爬出有形的美術館大門,走向「無界」的遠方。閉館不閉展 美術館在虛擬空間延伸時隔近一年,很多藝術愛好者都還記得2020春節前夕,短時間內感受到的驚喜和失落。
  • 2019 集美·阿爾勒 | 項目徵集——中國律動&無界影像
    更多信息請訪問攝影季官方網站: www.jimeiarles.com展覽項目徵集開始啦!  集美·阿爾勒攝影季呈現30多場展覽,分為以下單元:年度阿爾勒、中國律動、無界影像、集美·阿爾勒發現獎、藏家故事、在地行動以及一場聚焦於亞洲國家的展覽。
  • 藝術家陶鼎首次重慶個展亮相兩江新區 拿放大鏡看更有意思
    陶鼎 主辦方供圖  華龍網4月24日16時39分訊(首席記者 黃軍)4月22日,國際知名藝術家陶鼎先生在重慶兩江新區中交·中央公園藝術中心開啟自己在中國的第二次、在重慶的首次個展《色無界》。此次展覽無論是從現場布展到物料使用都屬於國際級水平,只為給重慶市民帶來頂級的藝術饕餮盛宴。  據悉,陶鼎先生僅於5年前在北京今日美術館個展過一次,引起藝術界廣泛關注。此次展覽從4月23日起對外開放,為期近一個月,市民可免費觀看。
  • 藝無界,行無界——威尼斯雙年展參展藝術家馬元的藝術實踐
    藝術,正是馬元修行的方式:從他通過油畫形式堅持創作了近20年關於西藏的宗教題材作品中,我們看到了那個曾經令人神往的西藏,如此肅穆祥和,仿佛直達佛國般純靜高遠;而從他近年來逐漸轉至觀念表達的裝置、影像、圖片、繪畫、文字、行為等多種形式的藝術作品中,我們感受到的則是一顆無界的禪心……藝無界,行無界。
  • 淘藝寶·展覽 「道隱無名」奧拉維爾·埃利亞松個展
    「道隱無名」奧拉維爾·埃利亞松個展展覽時間:2018.03.25-2018.08.12開幕時間:2018.03.25展覽機構:紅磚美術館展覽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崔各莊鄉何各莊主辦單位:紅磚美術館參展人員:奧拉維爾·埃利亞松策展人:閆士傑精華概述:藝術家奧拉維爾·埃利亞松迄今為止在中國最大規模個展。
  • 展覽名稱:仙鏡——黃鶯個展
    展覽名稱:仙鏡——黃鶯個展展覽日期:2012年01月01日—01月16日開幕酒會:2011年12月31日 下午15:00開放時間:周一至周日,上午10:00—下午17:00策展人:黃篤主辦單位:今日美術館協辦單位:北京矢量文化藝術有限公司(ICA)展覽地點:今日美術館1號館3層地址:北京市朝陽區百子灣路32號蘋果社區Exhibition:My Mirrored Realm——Huang Ying’s Solo ExhibitionDuration:December 31st ,2011
  • 珠海也有無界美術館哦
    珠海也有無界美術館哦,不過是個正經辦展的地方沒有teamlab。這次去的時間不湊巧,沒有趕上免費的Tango個展,而是收費參觀的博洛尼亞插畫展,不過門票的費用可以用於無界咖啡店的消費。無界美術館的管理和服務還是不錯,進場館會發鞋套,當天由於是工作日完全是包場觀展,空調也顯得尤為給力,好在工作人員及時提供了毯子,這個貼心服務必須給好評!說到這個插畫展,內容準備的十分豐富,但形式過分單一。
  • 重慶藝術家傅文俊個展在歐洲現代藝術博物館舉行
    日前,重慶當代藝術家傅文俊的個展《內心的自省:傅文俊數繪攝影的藝術表達》在位於西班牙巴塞隆納的歐洲現代藝術博物館開展,展覽展出了傅文俊近8年時間創作的20餘幅「數繪攝影」藝術作品,其中包括《昨夜西風》《無界》等系列,以及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榮昌夏布作為攝影介質創作而成的《哥德巴赫猜想》等數繪攝影藝術作品
  • 展覽丨「萬物是凝固的:蘇新平個展」在蘇博開展
    展覽丨「萬物是凝固的:蘇新平個展」在蘇博開展 2019-12-18 17: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展覽 |「裝可愛是一種毒藥」· 張天幕藝術個展
    · ///①<九層塔:空間與視覺的魔術政純辦個展>它將邀請9位/組藝術家提供作品,作為展覽的基礎素材,同時邀請9位建築師,9位設計師,組成九個臨時團隊。藝術家、建築師、設計師三方聯名合作,沒有「主次」和「中心」,只是分工與協作,最終形成9個全新類型的展覽。同期展出「陳列與重現」李青個展。
  • 叩門造句和解釋_叩門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叩門(kòu mén)。近義詞有:打門,敲門。敲門。[茅盾《虛驚》:「一叢巨大的黑影漸漸移近了,光景就是曾去叩門而且進去過的那所大房子。」]叩門參考例句:1、從今若許閒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2、聽!誰在叩門?出去看看。3、叩門蒼猿時獻果,門前老鶴夜聽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