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烈慶祝培華建校八十五周年1928-2013
校 訓:校譽至上 質量第一 自強不息 開拓前進
辦學理念:以人為本 以德為先
培華精神:科學 民主 自由 公平 創新
榮耀培華
■ 西部首家民辦本科普通高校
■ 西部首家擁有學士學位授予權的民辦高校
■ 西部首家納入二本招生的民辦高校
■ 中國十強民辦高校
■ 陝西誠信民辦高校
■ 中國愛心大使單位
■ 陝西省依法治校示範校
■ 全國青少年素質教育示範學校
■ 陝西省平安校園
■ 2010年陝西省教育系統「文明校園」
■ 全國先進社會組織
■ 中國西部教育顧問單位
■ 改革開放30年中國民辦教育名校
■ 2009年陝西省委組織部選調生考點
■ 改革開放30年中國民辦教育成功典範
■ 改革開放30年中國十大就業質量示範院校
■ 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單位
■ 陝西省「希望工程抗震救災貢獻獎」
■ 2010、2011年度「全國食品安全示範單位」
■ 陝西省教育系統穩定安全工作先進單位
■ 全國普通話等級考試測試站
■ 2006—2010年全省普法依法治理先進集體
■ 2011年陝西省社會實踐示範學校
■ 2012年陝西省創先爭優先進基層黨組織
■ 園林式單位
■ 第三屆黃炎培優秀學校獎
■ 中國最具社會責任單位
理事長寄語
「真正意義上的大學,必須是思想之獨立、學術之自由,而後為國家謀福祉。真正的教育不是灌輸,而是點燃火焰。教育就是要點燃學生追求真理的火焰,培養他們報效祖國的能力,激發他們的創新精神。在培華,他們就像一粒種子總要破土而出,經園丁培育終成大樹。」
西安培華學院理事長 姜波
姜波,漢族,1973年4月出生於西安,中國致公黨黨員。曾留學海外十年,為我國引進外資及高科技項目十餘項。博士畢業後毅然放棄國外的豐厚待遇,投身於西部民辦高等教育事業,成為我國本科普通高校中最年輕的領導人,為西安培華學院升格為西部十二省市區首家民辦本科院校,並一躍成為全國民辦高校中最具品牌影響力的高校之一作出了巨大貢獻。
2010年至2011年先後在中央社會主義學院、中共中央黨校、中國井岡山幹部學院學習,並先後擔任宣傳委員、學習委員、班級召集人。出版專著、教材15部,發表論文20餘篇,主持省部級課題6項,受到省級以上學術獎勵5項;主編的全國第一套民辦高校教學改革規劃教材(其中《大學生研究性學習教程》為國內第一本適合大學生使用的研究性學習教材)。
1997年起歷任西安培華女子大學董事兼秘書長、校長助理,西安培華學院副院長、常務副院長、執行院長、院長、理事長、法定代表人。先後榮獲「中國西安魅力青年」、「中國陝西百位中青年文化名人」、「陝西經濟十大風雲人物」、「中國改革十大新聞人物」、「中國十大公益模範人物」、「改革開放30年中國民辦教育30名人」、「陝西省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影響陝西、貢獻陝西文化名人」、「陝西經濟十大創業人物」、「中國西安最具經濟影響力人物」、「希望工程20年傑出公益人物」、「創業中國年度十大公益人物」、「新中國成立60周年突出貢獻人物」、「中國教育最具影響力人物」、「陝西青年五四獎章」、「黃炎培傑出校長獎」、「中國十大公益成就獎」、「首屆感動西部十大新聞人物」、「2012胡潤最受尊敬產業貢獻獎」、「中國愛國主義教育先進個人」、「中國敬老模範人物」、「2012陝西城市發展貢獻傑出人物獎」、「推動陝西教育發展傑出貢獻人物獎」、「陝西經濟推動力公益人物獎」等殊榮。
■政協陝西省委員會常委 ■世界弘揚關公文化協會名譽主席
■中國致公黨陝西省委員會(籌)副主委 ■陝西省紅色文化研究院理事長
■陝西省中華職業教育社副主任 ■陝西省中國畫研究院理事長
■陝西省青年聯合會副主席 ■陝西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副理事長
■中華教育家協會副理事長 ■陝西省高等教育學會副會長
■中華教育藝術研究會副理事長 ■陝西省民辦教育協會副會長
■中國學校規劃與建設協會副理事長 ■陝西省歸國華僑聯合會名譽副主席
■全國促進傳統文化發展工程工作委員會副主任 ■陝西省僑商聯合會副會長
■中國青少年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陝西省籃球協會副主席
■中國致公黨中央教育委員會委員 ■陝西省武術協會副主席
■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常務理事 ■陝西省紅十字會常務理事
目錄
■ 學校概況
■ 人才培養特色
■ 培華大事記
■ 名師薈萃 培育英才
■ 名師風採
■ 女子學院
■ 人文與藝術學院
■ 財會學院
■ 商學院
■ 國際語言文化學院
■ 中興電信學院
■ 醫學院
■ 建築工程學院
■ 機電信息學院
■ 職業教育學院
■ 校園文化 豐富多彩
■ 育無國界 海納百川
■ 校友風採 譽滿天下
■ 教產學研 就業寬泛
■ 大愛無疆 培華風範
■ 紅色文化 薪火相傳
■ 2011 / 2012年各省計劃內統招錄取分數統計表
■ 2013年分省分專業統招計劃一覽表
■ 2013年專本套讀及成人高等教育招生專業
■ 校園風光
學校概況
西安培華學院坐落於華夏文明的發祥地,風景秀麗的十三朝古都——西安,是經國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西部十二省市區首家民辦本科普通高等學校,也是西部首家擁有學士學位授予權的民辦高校。
培華歷史源遠流長,可以追溯到1928年由陝西女子職業教育促進會籌辦、陝西省教育廳批准設立的西安第一女子平民職業學校,其後幾經變遷,在發展過程中相繼更名為西安培華職業學校、培華財經學校(男女生兼收)、西安市財經學校。1984年由陝西省政協倡導,經陝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國家教委備案,由我國著名教育家姜維之教授在恢復原培華女職的基礎上創建西安培華女子大學(民辦公助),成為國內首家以專門招收女性學生、開展女性教育的普通高等院校。後於2003年經國家教育部批准升格為本科高校,並更名為西安培華學院(男女生兼收),2007年成為西部首家擁有學士學位授予權的民辦高校,2008年經政府批准成功舉辦建校八十周年慶典活動,2010年姜波理事長作為全國民辦高校唯一代表出席全國教育工作會議。
回眸過去,篳路藍縷,勵精圖治,玉汝於成。培華建校八十餘年來,始終以「培育英才、振興中華 」為己任,經過多年的不斷創新,已經揭開了學校改革發展的嶄新篇章,發展成為一所基礎堅實、實力雄厚、特色鮮明的創新型大學,她的發展史在國內乃至國際上享有極高的盛譽。
學校現有高新、長安、郭杜三個校區,開辦本、專科專業60餘個,涵蓋財經、商貿、文學、藝術、法律、醫學、電子、信息、建築等九大職業門類。現下設11個二級學院以及思政教學科研部、就業指導中心、網絡與軟體研發中心、實驗實訓中心、職業技能培訓與資格認證中心等教學機構,圖書館、電子閱覽室等教學輔助設施一應俱全。教學設施完善,擁有先進合格的實驗室及實訓基地百餘所,完善的機構及教學設施為學生的學習和學校的科研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學校始終堅持面向社會,面向市場的辦學定位,在人才培養方面,全面實施獨創的「各專業外語教育+營銷學教育+國際化教育+一貫制就業教育」等教育模式,因材施教。在對外交流方面,自1987年起,先後與日本、韓國、新加坡、美國、加拿大、德國、英國、泰國等國的一些大學結為友好學校,互派留學生和教師,如今已與國內外近百所知名院校建立了友好的交流與合作關係。
學校十分重視畢業生就業安置工作,長期堅持「走出去,請進來」的工作模式,每年在學校定期、不定期的召開大型畢業生就業洽談會,並按照國家「擇優推薦,雙向選擇」(持報到證)的政策指導學生就業,畢業生就業於各級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及外貿、合資企業、民營企業,得到各用人單位的廣泛讚譽。相信在培華人的共同努力下,定會將學校打造成一所「學生滿意、家長放心、社會認可」的現代化一流民辦大學。
培華人才培養特色
■ 獨創女性特色教育
學校秉承「培華女子大學」的女性教育光榮傳統,面向全體學生開辦女性特色課程輔修班和女性素質提升培訓項目;按照社會對女性專門人才的需求設置專業和課程,挖掘女性特長,發揮女性優勢,提升女性綜合素質,形成了多層次、多形式的女性教育模式,使女性學生成為內外兼修的魅力女性和高級專門人才。
■ 獨創紅色文化教育
學校設立紅色文化研究會、學生紅色文化社團組織,開設紅色文化課程、舉辦豐富多彩的紅色文化活動,廣泛開展「愛國、愛黨、愛家、愛校」的「四愛」教育,以激發學生的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堅定成才報國信念,培育愛國之情,激發報國之志,培養學生高尚的情懷、品格和志向。
■ 全面實施應用型人才教育
學校緊密結合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培養應用型人才,適時進行專業調整,突出實踐動手能力、應用知識技能和解決工作生活中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重視專業技能和職業素質教育,注重實驗、實訓和實踐設施及環境建設,著力開展實踐能力訓練和形式多樣的應用知識技能競賽,深入社會和各個職業崗位實踐、實習,提升專業能力。
■ 全面實施就業指導與創新創業教育
全面開設職業發展規劃與就業指導課程教育,定期聘請資深人力資源顧問、企業人事主管及畢業生就業明星來校做就業指導。省教育廳、省人才交流中心主辦的大型畢業生就業洽談會定期在學校舉行。建立了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制度,每年出資資助50多項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其中優秀項目被推薦為省級、國家級訓練項目。
■ 全面實施綜合素質教育
「有能力、素質好」是各行各業普遍歡迎的優秀人才。我校的人才定位是「高素質應用型」。「高素質」是通過全面實施綜合素質教育來實現的。通過必修課、選修課、課外活動和社會實踐四個渠道,對學生的道德素質、心理素質、創新素質、人文素質等11種素質進行強化培養,注重日常行為中的綜合素質引導與教育,開展綜合素質評價和豐富多彩的綜合素質教育活動,樹立綜合素質標兵和榜樣,培養學生的敬業精神、高尚的品格、正確的理念,成為熱愛生活、追求幸福的人。
■ 全面實施啟發式探究式教育
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愛護學生,讓學生主動學習,全面實施啟發式、探究式教育是我校極力倡導的理念。要求教師以飽滿的熱情、嚴謹的態度、充分的備課、精彩的講解、多媒介手段,實施啟發式、探究式、互動和案例教學,反對「滿堂灌」和「填鴨式」教學;重視全面調動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習興趣;重視學習結果,更重視學習過程和學習方法,各門課程均實施過程性考核;開設了內容豐富的專業選修課與公共選修課,滿足學生個性發展需要。
■ 全面實施國際化教育
學校與世界各國多所著名大學建立了長期合作培養關係,開展「國內2.5年+國外1.5年」雙學位,以及「國內3年+國外1年+國外1.5年」本碩連讀合作教育;連續多年派遣學生到國外開展帶薪實習;引進國外先進課程體系,通過出國深造、互派留學生、學分互認、獲取國外職業資格認證及高額獎學金等形式,為國際創新教育交流活動搭建了良好的平臺。
■ 獨創外語、法律、營銷通識課教育
各專業開設專業外語、法律、營銷通識課程。專業英語課程雙語教學,以語言和專業技能為媒介,培養學生具有較強的外語口語水平和溝通表達技巧;結合各專業特點開設法律必修課,培養法律意識,提高依法維權能力,提升在未來工作中運用法律知識開展工作的職業素質;開設營銷學原理課程,讓每一位培華學子充分掌握符合本專業特點的營銷技能,充分認識自我,展現自我,提升就業競爭力。
培華大事記
◎1928年2月21日 以吳雲芳女士為首的陝西女子職業教育促進會籌備成立了「西安第一女子平民職業學校」,校址位於西安市梁府街(即現在的青年路)。該校是受我國近代職業教育先驅、著名教育家黃炎培先生的職業教育思想影響,於1917年成立的中華職業教育社在陝西的唯一一所分校,也是解放前全國十大優秀職業學校之一。
◎1935年3月 由著名和平老人邵力子先生及夫人傅學文女士、著名愛國將領楊虎城將軍的夫人謝葆真女士以及宋美齡女士等社會名流捐資再次建校於西安市後宰門,並更名為「陝西省私立培華女子初級染織科職業學校」。校名「培華」取「基礎鞏固,前途發展」之意。
◎1937年2月 由陝西省建設廳廳長、我國著名水利專家李儀祉先生設計的後宰門 5號新校址落成。全校遷入。
◎1938年11月20日 抗戰期間,經省教育廳同意學校南遷至漢中地區。
◎1942年3月17日 學校由漢中遷回西安。應國民政府要求增設初中部,納入國民教育序列。
◎1945年3月 省教育廳批覆學校更名為「陝西培華職業學校」,男女兼收。
◎1949年5月20日 西安解放,隨後西安軍管會派員進入學校。同年八月姜維之先生任教於培華。
◎1951年7月11日 根據西北教育部指示,學校更名為「西安市私立培華財經學校」。
◎1952年3月 姜維之先生被任命為西安市私立培華財經學校常務副校長(主持工作)。同年11月,西安市(直轄市)人民政府接辦學校,改校名為「西安市第一財經學校」。
◎1956年7月 按國家計委、教育部指示,姜維之校長率教職工將學校遷往東北,始建「長春統計學校」,屬國家統計局管轄的中等專業學校,校址位於長春市開運街。
◎1958年 「反右」運動後期至「文革」期間學校停辦。
◎1983年 在50年代培華校友的大力支持下,西安培華高級職業中學成立,姜維之先生任校長。校址位於西安市大學南路(原西安市第十三中學)。
◎1984年5月4日 在陝西省政協五屆二次會議上,教育界委員提出「在陝西舉辦女子大學」的倡議,經省政協黨組擴大會議討論獲得通過。
◎1984年7月26日 西安培華女子大學董事會成立。
◎1984年8月6日 陝西省人民政府批准,由我國著名教育家姜維之先生在恢復原培華女職的基礎上成立民辦公助性質的「西安培華女子大學」,列入普通高等學校專科教育序列。校址位於西安市大學南路。標誌著新中國第一所女子普通高校的誕生。
◎1985年5月 經原全國人大副委員長習仲勳同志提議,聘請原全國政協常委傅學文女士擔任培華第一任名譽董事長。
◎1987年7月11日 培華女大舉行首屆畢業生典禮。
◎1991年 培華首批公派留學生赴日本學習。
◎1994年7月25日 學校遷入西安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白沙路南段2號新址。
◎2003年4月16日 國家教育部批准學校升格為本科學校,更名為「西安培華學院」。成為我國西部地區十二省市區首所民辦本科院校。
◎2004年9月4日 學校長安校區建成並投入使用。
◎2007年6月21日 經陝西省學位委員會批准,我校成為西部十二省市區首家擁有學士學位授予權的民辦本科高校。
◎2007年11月12日 西安培華學院理事會任命姜波先生為理事長、法定代表人併兼任院長。
◎2007年11月20日 敬愛的老校長姜維之教授與世長辭,享年82歲。
◎2008年10月19日 慶祝建校八十周年。
◎2009年11月4日 經姜波理事長提名,學校理事會研究決定聘任陳明華教授為西安培華學院院長。
◎2009年11月25日 西安培華學院第一屆教職工代表大會隆重召開。
◎2010年6月 西安培華學院女子學院成立。
◎2010年7月 姜波理事長作為全國民辦高校唯一代表出席全國教育工作會議。
◎2011年3月 在陝西省教育廳大力支持下,西安培華學院與西北大學籤署幫扶協議,實現資源互補,在研究生培養、學術研究和師資隊伍建設上積極開展廣泛合作。
◎2011年6月29日 陝西省省長趙正永、副省長朱靜芝到我校視察指導工作,對培華的優良傳統、教育改革和創新、大學生綜合素質培養、學風校風等給予高度評價。
◎2012年2月17日 我校隆重舉行姜維之先生銅像落成儀式。
◎2012年4月19日 西安培華學院第一次學生代表大會隆重召開。
◎2012年5月19日 我校隆重舉行陝西暨西安地區校友代表大會。
◎2012年6月6日 胡喬木同志誕辰100周年紀念大會在西安培華學院舉行。
◎2012年9月28日 中國致公黨陝西省委員會籌備委員會成立大會勝利召開,姜波理事長當選致公黨陝西省委員會(籌)副主委。
◎2012年10月23日 我校捐資200萬元啟動「培華敬老工程」。
◎2012年12月09日 我校參加陝西省學聯第九次代表大會。
◎2012年12月23日 第三屆柳青文學獎頒獎典禮在我校隆重舉行。
◎2013年1月07日 我校姜波理事長出席陝西省民辦教育協會籌備成立大會並當選為副會長。
◎2013年1月09日 我校首屆教代會第四次會議隆重召開。
◎2013年1月31日 我校理事長姜波當選為政協第十一屆陝西省委員會常委。
◎2013年3月8日 陝西省第十屆「三秦巾幗十傑」表彰會在我校舉行。
1935年3月之後建立的陝西省私立培華女子初級染織科職業學校早期校門位於西安市梁府街2號
1937年2月建成的陝西省私立培華女子初級染織科職業學校後宰門5號校區校門
長春市開運街統計學校教學樓1956-1958
名師薈萃 培育英才
國務院稽察特派員、中國國情調查研究中心主任、我校高級顧問劉吉部長與姜波理事長在一起
我校客座教授、鳳凰衛視主持人吳小莉女士與姜波理事長在一起
我校客座教授、中央電視臺著名主持人李瑞英女士與姜波理事長在一起
我校客座教授、著名教育藝術演講家李燕傑教授在我校作報告
毛澤東主席嫡孫毛新宇將軍受聘為我校客座教授
著名愛國將領楊虎城將軍的女兒楊拯美女士受聘為我校高級顧問
周恩來總理秘書紀東將軍受聘為我校客座教授
我國著名經濟學家何煉成教授受聘為我校客座教授
法制日報總編雷曉路先生受聘為我校客座教授
陝西省翻譯協會會長、省資深翻譯家安危先生受聘為我校客座教授
日本創價大學校長代表著名教育家池田大作先生接受我校名譽教授聘書
敦煌研究院第一任院長常書鴻先生之子常嘉煌受聘為我校客座教授
日本西陣織藝術館館長、西陣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蔦田文男先生受聘為我校佛教藝術研究院客座教授
陝西省文聯副主席、陝西省作家協會副主席、國家一級作家高建群受聘為我校客座教授
當代著名經濟學家左大培受聘為我校客座教授
著名播音與節目主持藝術家陳愛美女士受聘為我校客座教授
名師風採
薛鳴球,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博士生導師。西安培華學院名譽院長。
王德炳,教授,北京大學原黨委書記,博士生導師,全國高等醫學教育學會會長,中國醫師協會副會長。西安培華學院高級顧問。
王拴才,研究員。曾任西北大學黨委常委、西北大學副校長、西安美術學院黨委書記等職務。曾獲「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陝西省勞動模範」等稱號。2010年9月至今任西安培華學院副院長、常務副院長、代院長。
周慶華,研究員。原陝西教育學院黨委委員、黨委副書記、院長。曾擔任中國成人教育協會理事,陝西省高等教育學會理事等職。主持省級科研和教改項目5項,撰寫專著5部,公開發表論文30餘篇。現任陝西省教育廳駐西安培華學院督導專員兼黨委書記。
王鬥虎,高級工程師,碩士生導師,教育部全國高校設置委員會專家。曾任原西安礦業學院黨委書記、西安科技學院黨委書記、西安科技大學黨委委員、黨委書記。現任西安培華學院理事會理事、黨委副書記。
陳勝秋,教授,第四軍醫大學原副校長(副軍級、少將軍銜),國家級教學成果特等獎獲得者。現任西安培華學院理事會理事、副院長,高新校區管委會主任、醫學院院長。
楊定君,教授,先後任職於唐山鐵道學院、西安鐵道師範學院、西北紡織工學院(西安工程大學)等院校,並先後擔任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等職。現任西安培華學院理事會理事、副院長,主管教學工作。
段茂賢,研究員,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曾任中國計算機學會理事、中國計算機行業協會理事、中國計算機用戶協會理事、中國計算機學會微機專委常委、陝西省計算機學會常務理事,現為中國計算機學會高級會員、發表論文6篇。現任西安培華學院理事會理事、副院長,主管招生和就業工作。
王超,教授,原陝西電視臺臺長,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中國電視策劃委員會副主席,陝西電視藝術家協會主席,陝西省「有突出貢獻專家」,曾獲第一、第二屆中國新聞獎,兩次獲得國際獎項。現任西安培華學院人文與藝術學院院長。
歐陽中石,教授,博士生導師、著名學者、書法家、書法教育家、中國書法文化研究所所長、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畫研究院委員。曾獲中國書法蘭亭獎——終身成就獎、第六屆造型表演藝術成就獎。代表作品《歐陽中石書沈鵬詩詞選》、《中石夜讀詞鈔》等。現任西安培華學院人文與藝術學院名譽院長。
劉應南,教授,原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電子工程學院黨委書記、常務副院長,曾獲陝西省教學成果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被陝西省高教工委先後授予「優秀思想政治工作者」 和 「優秀黨務工作者」 稱號。現任西安培華學院副院長、電氣信息工程學院院長,主管科研工作。
葉廣芩,國家一級作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陝西省作家協會副主席。曾被陝西省委省政府授予「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稱號,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有特殊貢獻專家」稱號。當今中國文壇上最具有代表性的實力派女作家,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青木川》、《採桑子》及家庭題材小說《本是同根生》等。現任西安培華學院女子學院院長。
戴希斌,教授,原西安美術學院副院長,碩士生導師,著名國畫家,陝西省文史館館員,陝西省文史書畫研究會副會長,陝西省體育文化藝術協會主席,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收藏家協會會員,陝西國畫院兼職畫家,中國革命軍事博物館畫院兼職畫家。現任西安培華學院人文與藝術學院教授。
王聖學,教授,陝西省房地產研究會會長,陝西省決策諮詢委員會委員、陝西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委員、中國城市經濟學會理事、大城市專業委員會委員等。出版學術專著6部,發表論文120篇。主持和參與了國家及省重點課題15項,先後獲省部級和省級學會獎10多項。主持科研項目20多項,主持城市規劃項目8項。現任西安培華學院商學院院長。
鄭宏,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建築工程結構的研究工作,長期從事本科生、碩士和博士研究生的教學和培養工作,主持和參加科研項目10餘項。先後發表科技論文60餘篇、教學研究論文12篇,出版專著2部,編著教材2部,曾任陝西省青年教師工作委員會委員。現任西安培華學院建築工程學院院長。
張曉明,教授,博士生導師,西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西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會計學系主任、中國會計學會理事、陝西會計學會常務理事、西安總會計師學會常務理事、西北大學財務委員會委員、西北大學經營性資產管理公司董事等。2012年獲「中國MBA教育成就獎」。現任西安培華學院財會學院院長。
劉建強,教授,1980年畢業於大連外國語學院日語系,在日本完成碩士、博士課程。曾任西安外國語大學日語系副主任,科研處處長,東方語言文化學院院長等。專業方向為日本語學及日本歷史學。主要成果有著作《新編日本史》,論文《中國人學日語難點分析》、《鎖國時期的蘭學》、《日本在鎖國研究上的爭論》等。現任西安培華學院國際語言文化學院院長。
馬樹茂,教授,日本白馬國際藝術會會長,日本文化藝術國際協會理事長。先後任教於日本國際建築大學校、西安工程大學藝術設計學院、北京理工大學藝術設計學院。先後在國內外獲獎20餘次,於歐美日中舉辦個展30餘次。海外歸國專家。陝西省中國畫研究院副院長,現任西安培華學院佛教藝術研究院院長。
女子學院
西安培華學院其前身為西安培華女子大學,在80餘年的辦學歷史中積累了豐富的女性教育經驗,為了培養具有中華民族傳統美德,自尊、自信、自立、自強的女性高素質專門人才,在秉承和發揚優良女性教育辦學傳統的基礎上,於2010年正式成立 「西安培華學院女子學院」。
學院辦學資源雄厚,辦學特色鮮明,得到了全國婦聯、陝西省婦聯、陝西省委黨校和宋慶齡基金會的支持和幫助。為了突出辦學特色,不斷探索女性高等教育新路子,我校先後成立了「西安培華學院女子教育研究所」、「陝西省委黨校婦女/性別研究與培訓基地」,並設立了「女性文化大講堂」及專項獎學金。多年來與韓、日等國家的女子學校建立了廣泛聯繫,現有女性教育專職教師8名、外籍專家2名及一批優秀的兼職教師。
女子學院集專業教育、特色教育、開放式教育等辦學形式於一身,融教學、科研、職業培訓為一體;面向各專業男女在校生開設女性/性別課程,舉辦女性教育輔修班和女性素質提升培訓項目,形成女性特色教育、短期職業培訓、國外專項培訓、交換留學生等多層次、多形式的辦學模式,力求將女子學院打造成一所專業性、開放型、國際化的國內一流女子學院。
培養目標
努力為企事業單位培養適應現代社會要求、具有全面的現代文明和傳統美德的高素質實用型女性專門人才。
培養模式
女子班結合女性特點,採用「專業教育+女性素質教育+職業生活技能培養」,從新入學的大一女生中進行選拔,由專業學院和女子學院聯合培養。女子班學生在以專業學習的前提下,每學期輔修女子學院開設的2-3門女性特色課程,參加系統化的女性素質提升培訓項目,享受女子學院特設獎學金。
管理方式
女子班在各個二級學院是獨立小額配班建制,每班學生人數在30-40人之間,配備優秀的班主任進行思政教育、學習輔導和生活關懷。女子學院有專門的女子班協理員進行組織協調工作,開展特色業務培訓指導和一系列的女性特色活動。
就業優勢
1、搭建女子學院學生實習平臺;
2、選擇女性相關聯的就業崗位;
3、搭建涉外就業平臺。
系列課程
女性學
女性素質與修養
女性心理學
女性與法律
女性演講溝通藝術
形體訓練與舞蹈
女性社交禮儀
美容化妝與形象設計
茶 藝
書 法
服裝鑑賞
營養保健
插花藝術
美食烹飪
幼兒教育
成功女性案例
女性健康管理
手工編織
縫 紉
音樂藝術
珠寶鑑賞
人文與藝術學院
學院下設戲劇影視系、傳媒系、設計系、法學系和大學語文與應用文寫作基礎部。其中,本科法學專業2009年被陝西省教育廳批准為「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2011年經陝西省教育廳評審批准為「特色專業」;專科新聞採編與製作專業2009年被陝西省教育廳評審批准為省級高等職業教育重點專業。
學院擁有一批有較深學術造詣和較大學術影響的專家學者作為學科帶頭人,保證教學質量。有教師115人,其中教授、副教授37人,雙師型教師18人,教學和科研成果豐碩。
學院教學設施齊全,配備有先進的校園廣播電視臺、300多平方米的演播大廳、非線編實訓室、專業攝影棚、錄音室、網絡控制室、形體訓練室、影片拉片室、模擬法庭、服裝道具化妝室、專業畫室、計算機輔助設計實驗室、廣告綜合實驗室、立裁工作室、扎染蠟染工作室、服裝工藝室、動畫原畫實驗室、動畫配音室、定格動畫實驗室、雕刻實驗室、師生作品展示廳、時裝藝術表演廳和精品圖書資料室等。設有普通話等級測試站和國家中高級秘書、營銷師、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師培訓點等。
學院重視通過實踐提高學生的實際工作能力,建立了西安市人大、西安市政協、陝西廣播電視臺、《美文》編輯部、《延河》編輯部、法制日報社、勞動者報社、大唐律師事務所等30多個實訓基地。學院管理嚴格、教學紮實,培養的各類人才綜合素質高、專業功底紮實、實踐能力強,深受政府機關、媒體、司法系統和企事業單位的歡迎。
學院設備
學院教學設施齊全,配備有先進的校園廣播電視臺、演播大廳、模擬法庭、專業畫室、廣告綜合實驗室、服裝工藝室、動畫原畫實驗室、動畫配音室等。
專業優勢
本科法學專業被批准為「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及「特色專業」。
專科新聞採編與製作專業被批准為省級高等職業教育重點專業。
資格證書
普通話等級證、國家中高級秘書證、教師資格證、心理師資格證、營銷師證、人力資源管理師資格證等。
本科專業
漢語言文學
(含高級文秘、教育、文化等方向)
新聞學
法學
播音與主持藝術
廣告學
環境設計
服裝與服飾設計
視覺傳達設計
動畫
(影視動畫方向)
廣播電視編導
戲劇影視文學
專科專業
漢語
(含文秘、小學語文教育、對外漢語等方向)
新聞採編與製作
財會學院
學院現開設有會計學專業、財務管理專業及國際合作教育會計雙學位(中國和美國)教學班,招收國民教育本科和專科學生;會計學本科專業系「陝西省特色專業」和「陝西省重點扶持建設專業」;會計專科和財務管理專科專業均為「陝西省高職高專重點專業」。
學院學生在ERP沙盤大賽、會計信息化技能大賽中多次榮獲陝西及全國獎項,畢業生就業率一直保持在91%以上,畢業生考研、出國人數逐年上升。
學院現有教師216名,其中教授、副教授64人,雙師型教師41人。學院教學團隊主持完成多項縱向、橫向科研課題,榮獲「陝西省會計實務教學團隊」質量工程獎等。
學院擁有先進的會計信息化模擬實訓室、ERP經營管理沙盤模擬實訓室、手工會計實務實訓室、信息化企業綜合仿真實訓室以及校外專業實習基地15個,具有良好的實訓模擬條件。
專業優勢
會計學本科專業系「陝西省特色專業」和「陝西省重點扶持建設專業」。
會計專科和財務管理專科專業均為「陝西省高職高專重點專業」。
財務管理本科專業為校級重點專業。
教學改革
會計卓越人才教改班(以下簡稱會計教改班),俗稱會計精英班、會計特色班或重點班,面向大學一年級學生,進行考試選拔,配備教師,因材施教;強化學生的會計類專業主幹課程(針對中國註冊會計師-CPA及會計職稱的課程,具體包括《會計》、《財務成本管理》、《審計》、《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等以及實務能力、英語課程及高等數學課程等),旨在幫助學生考研、出國留學以及順利通過國家CPA專業段課程考試,打造培華會計專業精英人才,提升會計專業學生的就業質量。
學院榮譽
學院教學團隊主持完成多項縱向、橫向科研課題,榮獲「陝西省會計實務教學團隊」質量工程獎等。
資格證書
會計電算化證、會計從業資格證、註冊會計師等。
本科專業
會計學
(含註冊會計師)
財務管理
(註冊稅務師方向)
專科專業
會計
(含會計電算化方向)
財務管理
(含投資理財方向)
商學院
學院擁有一支結構合理、具有較高教學水平、科研水平和求實奮進的師資隊伍,有教師113人,其中教授、副教授40人,雙師型教師25人。
學院設有國際經濟與貿易、電子商務、物流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市場營銷、行政管理和旅遊管理七個本科專業,其中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為省級特色專業。專科專業有國際經濟與貿易、物流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工商企業管理、市場營銷和酒店管理。
學院人才培養定位明確,旨在培養高素質應用型(技能型)人才,擁有較完善的教學、實訓、實景工作體系的教學實踐設施和實訓基地。學院積極開展教育教學改革,初步形成了教育、培訓、職業資格認證相結合的辦學體系。學院按照學校的發展定位和辦學特色要求,著力打造特色優勢專業,凸顯服務行業發展功能,積極探索適合商科發展的新路子,力爭辦成在西北地區有較大影響的商學院。
辦學體系
積極開展教育教學改革,形成了教育、培訓、職業資格認證相結合的辦學體系。
培養目標
培養高素質應用型(技能型)人才。
特色專業
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為省級特色專業。
資格證書
國際貿易單證員證、國際貨運代理員證、外銷員從業資格證、報關員資格證、報檢員資格證、國際商務師執行資格證、物流師、電子商務設計師、人力資源管理師、導遊資格證、旅遊規劃師資格證、旅行社經理證、市場營銷總監資格證、市場營銷經理資格證、酒店管理師、項目管理師等。
本科專業
國際經濟與貿易
電子商務
物流管理
行政管理
(含高級行政秘書、房地產經營管理)
人力資源管理
市場營銷
旅遊管理
專科專業
人力資源管理
市場營銷
物流管理
工商企業管理
(含公司策劃方向)
酒店管理
國際經濟與貿易
國際語言文化學院
學院設英語系、日語系、漢語國際教育系和大學外語教學部。師資力量雄厚,有教師58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9人,雙師型教師6人,外教5人。
學院教學設施先進完備,擁有外語實驗中心以及6個語音實驗室,7個語音教學多媒體教室,2個外語教學廣播電臺和多功能語音製作系統等。並設有英、日語專業四、八級考點,全國國際商務英語考點及職場英語考點。學生在校期間可考取普通話等級證、教師資格證、國際漢語教師職業能力資格認證。
學院以培養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為主,同時注重學生的國際視野和國際交往人文素質的養成,學院在英語、日語為第二外語的基礎上,還開設韓語、法語等公共課程。學院始終堅持教學質量第一的目標,重視學科及專業特色建設,不斷探索和推進教學改革,確保教學質量不斷提高。在認真實施課程教學的同時,經常性地舉辦以傳播對象國國情文化以及中外交流為主的講座、研討會等,使學生們在語言交流能力提高的同時,真正成長為適應全球國際化需求的人才。學院與國外教育機構之間建立有合作辦學及交流渠道,學生可通過此渠道,赴海外短期留學、研修以及考研深造;近年來,學院已為孔子學院輸送數名對外漢語教師。多年來歷屆畢業生以良好的專業能力和國際人文素養,受到用人單位的讚譽和社會各界的好評。
培養目標
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語言交流能力,並具有國際視野和國際交往人文素質,適應國際化潮流的需求。
學院設備
擁有外語實驗中心以及6個語音實驗室,7個語音教學多媒體教室,2個外語教學廣播電臺等。
資格證書
大學英語四、六級,專業英、日語四、八級,普通話等級證書,國際漢語教師職業能力資格認證。
本科專業
漢語國際教育
英語
(含翻譯、教育、國貿、旅遊、
文學、外國語言學方向)
日語
(含翻譯、國貿、旅遊方向)
中興電信學院 中興通訊在西北地區唯一合作院校
校攜手世界第三大通信設備製造商——中興通訊,共同打造中西部地區通信類示範重點專業。中興通訊將企業的技術課程、設備平臺以及員工培養課程引入我校,與高等教育形成強烈的互補關係,校企雙方聯合培養通信企業當前緊缺的技能型人才。
中興通訊是全球領先的綜合通信解決方案提供商。公司通過為全球1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電信運營商提供創新技術與產品解決方案,讓全世界用戶享有語音、數據、多媒體、無線寬帶等全方位溝通。公司成立於1985年,在香港和深圳兩地上市,是中國最大的通信設備上市公司。中興通訊在全球擁有7萬多名員工,2011年,實現全年營業收入人民幣862.54億元,國內發明專利授權量與申請量均列國內企業第一位。
專業特色:
·與著名上市企業中興通訊聯合辦學,西北地區唯一一家;
·經驗豐富的企業師資到校授課,夯實基礎;
·企業安排帶薪頂崗實習,實現就業直通車;
·多個含金量極高的行業資格認證,增強就業競爭力;
·在校即可享用世界最新通信技術實訓平臺;
·直面全國15720家通信企業的挑選,求職零困擾;
·每年約800000人的行業人才缺口,就業前景好!
巨大的行業發展潛力和廣闊的就業前景
近年來,3G移動通信、三網融合等技術的飛躍發展,迅速膨脹了市場對於通信行業人才的需求,未來通信產業繼續迎來若干年的高速發展期,同時,也將進一步加劇通信專業人才的供應缺口,就業前景非常廣闊。
最優良的企業化教學培養模式
在專業技術教育上,採用與崗位需求一致的課程體系,真正實現大學教育和社會需求的完美對接。
在職業素質教育上,依託中興通訊多年的企業人才培養經驗,引入職業規劃教育體系,創造模擬職場環境,引導學生進行職業規劃設計、工程學習,完成學生到職業人的華麗轉變。
最先進的實訓設施
除擁有先進合格的計算機實驗室、國內領先水平的電路與電子線路實驗室、電子專業實驗室等20餘個的基礎實驗室以外,校企雙方共同投資一千餘萬元,組建13個通信行業世界前沿技術領域的專屬實訓平臺,涵蓋4G移動運營商(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所需的最新技術。
最具專業水平的師資
專業核心課程由具備多年項目經驗的企業工程師到校授課,以高質量就業為導向,重點培養技能型人才。
最完善的行業能力認證體系
畢業生可考取信息處理技術員、網絡工程、軟體設計師、資料庫系統設計師等專業證書,還可考取「中興通訊工程師證書」,被眾多通信企業所認可,大大增加就業競爭力。
本科專業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3G軟體開發及檢測方向、軟體服
務外包方向、數字媒體技術方向、
物聯網應用技術方向)
通信工程
(無線通信方向、光纖通信方向、
網絡通信方向)
電子信息工程
(電子應用技術方向、嵌入式
技術應用方向、電子信息管理
與系統方向)
專科專業
通信技術(3G方向)
醫學院
學院特聘北京大學原黨委書記、原北京醫科大學校長、博士生導師、全國高等醫學教育學會會長、中國醫師協會副會長王德炳教授為高級顧問。擁有一支學術造詣精深、教學經驗豐富、學歷層次高、高級職稱多的師資隊伍。他們曾長期任教於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院、第四軍醫大學等,其中多數教授為各學科的帶頭人,部分教師還曾赴哈佛大學醫學院等國際知名學府深造。
學院擁有設備先進、功能齊全的基礎醫學實驗室、專業實驗室,其中包括:機能學實驗室、形態學實驗室、藥物製劑學實驗室、護理學示教室、模擬重症監護室、人體解剖學實驗室、醫用化學實驗室、藥物化學實驗室、生物化學與免疫學實驗室等;同時擁有十一所規模較大、醫療儀器設備比較先進的綜合型教學醫院和六所實力雄厚的藥學實習基地。學院辦學基礎紮實,條件優越,能夠及時掌握社會動態,調整專業方向,為社會輸送一批又一批社會緊缺人才。
建院以來,始終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的辦學方向,不斷更新教育思想觀念,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推動學院科學發展。教職工同心同德、銳意改革、抓住機遇、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為培養適應新世紀需要具有創新精神的高素質醫藥學人才,為實現醫學院新的騰飛而不懈追求,努力奮鬥。
學院師資
擁有一支學術造詣精深、教學經驗豐富、學歷層次高、高級職稱多的師資隊伍。
學院設備
擁有設備先進、功能齊全的基礎醫學實驗室和專業實驗室。
實習就業
唐都醫院、西京醫院、銅川市人民醫院、銅川礦務局中心醫院、扶風縣醫院、武功縣醫院等20多家實習醫院及第四軍醫大學生物研究中心、第四軍醫大學藥物研究所、力邦製藥有限責任公司、博森製藥有限責任公司等多所醫藥機構。
資格證書
執業醫師資格證、執業藥師資格證、護士從業資格證、臨床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證等。
本科專業
藥學
(含製藥、營銷方向)
護理學
專科專業
護理
(含涉外護理方向)
臨床醫學
(含全科醫師方向)
建築工程學院
學院下設建築系、建築工程系和建築工程中心實驗室。擁有一支造詣精深,教學、實踐經驗豐富,教育理念先進的教師隊伍。堅持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根據社會需求,特別注重培養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將最新的學科發展和應用技術融入專業教學中,重視教學質量和科學規範化管理。
學院教學設施齊全,專業實驗室設備先進,包括:工程力學實驗室、測量儀器室、建築材料實驗室、巖土工程實驗室、結構實驗室、建築工程管理PMST和廣聯達軟體實訓室、計算機綜合實訓室、專業畫室等。學院注重教學改革並不斷引進本學科領域新的教學理念、教學成果和教學方法,近期承擔省級和校級教學研究項目4項,發表教學研究論文14篇,發表科研論文70餘篇,出版專著2部,編著教材4部。其中2篇教學研究論文獲得省級優秀論文一等獎。
學院探索「注重基礎、工學結合、培養能力、拓寬口徑」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健全質量保障機制,促進學生知識、能力和素質的全面提高。學生畢業後可就業於建築相關的企事業單位,就業市場廣闊,就業率高。
學生通過職業資格考試可取得:土建造價員、建築工程六大員(施工員、監理員、質量員、安全員、材料員、資料員)等相應的資格證書。
學院設備
工程力學實驗室、測量儀器室、建築材料實驗室、巖土工程實驗室、結構實驗室和廣聯達軟體實訓室等10餘個。
學生就業
學生畢業後可就業於建築相關的企事業單位,就業市場廣闊,前景看好,就業率高。
資格證書
土建造價員、建築工程六大員(施工員、監理員、質量員、安全員、材料員、資料員)
本科專業
建築學
工程造價
土木工程
專科專業
建築工程管理
(含工程造價方向)
機電信息學院
學院現有專業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印刷圖文信息處理兩個專科專業,學院堅持「就業、品質才是硬道理」的人才培養理念,通過建立校內實習工廠,使得學生在走出校門時,具備企業人才要求的大學生,鼓勵學生開展創新實踐活動,使之成為具備較強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技術人才。
學院擁有專兼職教師50餘人,「雙師型」教師佔67%,高級職稱的教師佔73%以上,歷屆畢業生就業率保持在98.3%以上。
學院現有汽車實訓實驗室5個、實訓設備380餘套,包括美系、德系、日系以及國產主流車型的配套實訓設備,其中大多數由我院汽車新技術研發中心自主研發生產。數控加工、數控模擬、數控系統維修、機械加工、PLC實驗、CAD/CAM、自動控制等綜合實驗(實訓)中心11個。印刷設備、圖文信息處理、印刷材料、包裝設計和藝術設計實驗室。主要有切紙機、北人08印刷機、北人05印刷機、上海光華四開四色印刷機、圖文寫真機、彩噴機、覆膜機,並同時配備280臺專業級計算機用於各種圖文信息輸出。
特色專業
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陝西省骨幹特色專業」
重點專業
印刷圖文信息處理專業「印刷行業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貢獻獎」
實習就業
與北京奔馳、北京現代、上海大眾、一汽大眾、利豐雅高印刷集團有限公司、西安印鈔有限公司、西安西正印製有限公司、中文印務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西安環球印務有限公司、西安新華印務有限公司等全國百餘家知名企業建立了穩定的校企戰略合作夥伴關係,聯合制定人才培養計劃和目標,開創了校企合作培養職業人才的創新模式。
資格證書
印刷圖文信息處理:電子圖像處理中、高級工程師;方正飛騰排版;Photoshop三級證書等。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中級汽車維修工程師、高級汽車維修電工、二手車評估師、汽車營銷師等。
專科專業
印刷圖文信息處理
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
職業教育學院
學院現有學生二千餘名,開設英語、漢語言文學、會計等十三個本科專業,由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大學、西北工業大學等主考院校中多年從事自學考試的專家學者授課。學院重視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堅持以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提高過關率為中心,大力促進學生在校期間取得國家承認的大專和本科雙學歷證書。成人高考過關率達95%以上,自學考試單科過關率高達90%,平均過關率高達66.4%。
學院湧現出一批優秀學生:04級學生馬傳浩以358分的成績考取青海大學碩士研究生;06級學生田友婷在大三就以439分的成績通過大學英語6級考試;07級學生張瀟傑成績優異,表現突出,被共青團陝西省委評為2008年「陝西省優秀共青團員」; 漢語言文學專業06級學生王景雲、金磊,07級學生李嬌嬌、孫瑩等9人用一年半的時間通過自考本科段的全部課程。
學院重視就業、創業指導,劉宗國、馮志龍等一批學生經過打拼,創建了自己的企業;特別是劉宗國所創辦的西安海納通訊有限責任公司,已在河南等七個省份設立分公司,因其突出的創業成績,在2007年入圍團中央學校部、中國青年報評選的「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
學院師資
由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大學、西北工業大學等主考院校中多年從事自學考試的專家學者授課。
通過率
成人高考過關率達95%以上,自學考試單科過關率高達90%,平均過關率高達66.4%。
學生創業
重視就業、創業指導,劉宗國、馮志龍等一批學生經過打拼,創建了自己的企業,其中劉宗國獲得「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稱號。
本科專業
漢語言文學
新聞學
英語
國際貿易
工商企業管理
會計
金融
物流管理
旅遊管理
電子商務
計算機應用
通信工程
建築工程
校園文化
為了培養出一專多能的優秀人才,豐富校園文化生活,團委和各院系在學校的支持下先後成立了38個學生社團,社團管理部直屬社團共38個,體育類社團5個,實踐類社團7個,興趣愛好類社團11個,文藝類社團7個,學術類社團8個。現共有會員逾萬人。
類別
社團名稱
學 術 類
英語口語協會、日語口語協會、言辯社、雨萌詩社、經緯學社、星霜閣古風社、會計協會、電子製作協會
文 藝 類
臺階文學社、螢火蟲劇團、新月棋社、茂林書畫協會、樂土音悅、星期八舞社、音樂部落
興 趣 類
綠園環保協會、魔術協會、攝影協會、輪滑協會 心理健康協會、漫跑協會、Da-corps社、Vivid推理社 、 梨園戲曲社、 思雅茶社 、陝北黃土風情社
實 踐 類
旭日法律協會、職業生涯發展協會、星空女子俱樂部、天成創業協會、支教協會、市場營銷、國際商務協會、市場營銷協會、國際商務協會
體 育 類
籃球俱樂部、乒羽協會、耀揚跆拳道、凌武協會、尚武武術協會
[ 育無國界 海納百川 ]
我校承辦教育創新與人才培養國際學術論壇
歐洲議會議員、歐中友好協會主席內倫賈·德瓦·阿蒂塔亞先生訪問我校
美國阿肯色州立大學校長一行訪問我校並建立友好學校關係
吉爾吉斯斯坦共和國前外長一行來我校訪問
美國著名漢學家巴頓·華茲生教授來我校作學術報告
紐西蘭—中國友好協會副主席榮大偉先生訪問我校
加拿大「西岸風」樂隊來我校演出
歐洲合唱研究院來我校採訪
美中合作發展委員會執行主席李建生博士訪問我校,並受聘為客座教授
英國紐卡斯爾學院高級代表團來我校訪問
英國劍橋大學學術管理委員會委員Dave Tasker教授來我校訪問
我校與韓國中部大學締結為友好學校開展多領域合作
哈薩克斯坦東幹協會主席安胡塞先生訪問我校
《胡潤百富》創刊人胡潤先生訪問我校
我校與泰國南邦如諾大學建立友好學校關係
我校與加拿大聯邦理工學院建立友好學校關係
我校與韓國培花女子大學籤署《友好學校諒解備忘錄》
我校國際交流中心秦泉安主任訪問英國蘇格蘭格拉斯哥城市學院受到Richard Spright副院長熱情接待
姜波理事長訪問日本創價大學
中國國民黨中央常委連勝文先生與姜波理事長在一起
法國婦女權利部代表團團長依韋特·魯蒂夫人攜全體成員來我校訪問
加拿大友好團體來我校訪問
世界銀行訪華團彼得斯·沙以德先生訪問我校
1988年赴日本與京都成安學園建立友好關係
大愛無疆 培華風範
我校在青海玉樹藏族自治州捐建「熊寧培華希望小學」
時任共青團陝西省委書記衛華為我校頒發希望工程榮譽獎牌
姜波理事長代表我校向陝西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捐款100萬元
共青團陝西省委「託起希望——災後學校重建行動」啟動儀式在我校舉行
我校與共青團陝西省委共同啟動「希望工程—培華愛心計劃」
教育部原副部長李滔和中國愛心工程委員會執行主任李憲梅為我校頒發中國愛心大使榮譽獎牌
陝西省政府副省長李金柱,陝西省婦女聯合會主席、黨組書記井劍萍出席學校捐建希望衛生室儀式
我校捐資200萬元啟動「培華敬老工程」
共青團陝西省委副書記徐永勝為我校頒發「2013希望工程緊急救災助學·雅安行動」先進單位榮譽獎牌
西安培華學院在扶貧幫困、捐資助學、關愛弱勢群體,資助青少年健康成長等方面做出了積極的表率。2008年4月21日學校攜手共青團陝西省委正式啟動「希望工程—培華愛心計劃」,向希望工程捐資255萬元,援建了「熊寧培華希望小學」等十所希望小學和11所希望衛生室;5·12汶川大地震後,由共青團陝西省委、省教育廳、陝西人民廣播電臺共同發起的「託起希望—災後學校重建行動」在西安培華學院舉行了啟動儀式,培華學院籌備100萬元專項「愛心基金」救助了那些在地震中家園嚴重受損的學子。2009年,姜波理事長又代表全校師生,出資10萬元幫助受災比較嚴重的寶雞陵原鄉紫原村建設村組織活動場所,還組織為四川汶川、青海玉樹、甘肅舟曲、陝西平利等受災地區捐款救災,並先後為陝北子洲縣準寧灣鄉杜家灣中學、略陽縣第二中學等貧困地區中小學校捐贈液晶電腦和印表機等教學儀器設備及資金。2011年姜波理事長代表學校向陝西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捐款100萬元,用於資助青少年健康成長。2012年10月23日,我校理事長姜波代表學校捐資200萬元啟動「培華敬老工程」,並累計拿出愛心善款1400多萬元用於關愛孤寡老人、社會弱勢群體及革命烈士後人。2013年4月23日,我校聯合共青團陝西省委,致公黨陝西省委員會(籌),陝西省青年聯合會,陝西省學生聯合會,陝西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陝西省實施希望工程辦公室舉辦「培華希望工程緊急救災助學·雅安行動」--培華愛心基金捐贈儀式,師生捐款50萬元,用以資助雅安震區學生和援建「抗震希望學校」。近年來,學校為社會公益事業累計捐款達三千二百五十萬元,為在校生減免學費累計逾5000萬元。
西安培華學院繼承中華民族扶貧濟困,助人為樂的優良傳統,倡導和光大培華愛心理念,踐行著一個高等學府的社會責任。雖是綿薄之力,但培華會「盡己所能」回饋社會,培華人永遠與中華民族榮辱相隨、休戚與共,並由此帶動更多人、更多企業投身社會公益事業,為中國教育和公共衛生事業貢獻一己之力。
紅色文化 薪火相傳
學校十分注重對學生的革命傳統教育和紅色文化教育,通過開展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的紀念活動,使教育者繼承和發揚無產階級在革命鬥爭中形成的優良作風和高尚品德,培養他們謙虛謹慎、實事求是、理論聯繫實際等良好品質。營造積極、健康、高雅、和諧的校園文化氛圍,增強每一位培華學子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把學習中國傳統教育、紅色教育和現代化教育融入到學生整個學習生涯之中,培養和激發他們的愛國熱情。
漫步在已具有八十五年輝煌歷史的培華校園,紅色文化在這裡繼續生根、開花、結果……
姜波理事長陪同原中央政治局委員、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李鐵映及夫人、秦邦憲同志之女秦新華女士參觀延安抗小遺址
胡喬木同志誕辰100周年紀念大會在我校舉行
姜波理事長與周恩來總理侄女周秉德、周秉宜女士在一起
我校師生和馮文彬同志之女馮延曦女士、胡喬木同志之女胡木英女士、劉瑞龍同志之女劉延淮女士等「安吳後人」在安吳青訓班紀念館前合影
中共陝西省委原書記安啟元、省人大常委會原主任李溪溥等領導參加我校清明節公祭革命先烈活動
開國大將徐海東之女徐文惠女士與姜波理事長在一起
周恩來總理秘書、武警指揮學院原副院長紀東少將與姜波理事長在一起
姜波理事長帶領我校師生參加楊虎城將軍遇難60周年紀念會
姜波理事長帶領我校師生參加「旬邑起義85周年」紀念活動
姜波理事長出席紀念趙伯平同志誕辰110周年座談會
姜波理事長參加「慶祝西安解放60周年」大型慶典活動
我校在八路軍辦事處紀念館建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校友風採 譽滿天下
春華秋實八十五載 桃李芬芳溢滿四海
學校認真貫徹「以人為本,以德為先」的教育理念,對「招進來、培養好、送出去」三個環節工作進行統籌兼顧和整體規劃,把就業工作作為學校建設和發展的重中之重,書寫了西部民辦高校學生就業的新傳奇!
數以萬計的培華畢業生在紮根西部、紮根基層、服務西部、服務陝西的各條戰線上鍛鍊成長,為西部經濟社會的發展默默的奉獻著自己的青春和才華。他們通過自身的努力成為各行各業的中堅力量,為西部乃至全國的建設和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同時也為學校贏得了良好的社會聲譽,創立了舉世公認的「培華」品牌,打造出了「學生滿意、家長放心、社會認可」的一流民辦大學。
二十世紀50年代培華師生合影(攝於1984年)
期待再相會(攝於1984年)
培華女大84級畢業生(部分)
2012年校友會,五十年代培華老校友在維之圖書館前合影
89屆畢業生返回母校
2012年校友會,培華女大時期校友們在維之圖書館前合影
2013年4月 第一屆校友月活動啟動儀式
楊拯英(楊虎城將軍之女 )
劉漢中
魏玉博
高來濟
王建鵬
姓 名
工作單位
現任或原任職務
姓 名
工作單位
現任或原任職務
楊拯英
陝西省政協
委 員
劉漢中
中國人民銀行西安市分行
行 長
張筱梅
中國工商銀行陝西省分行
副行長
龐錫珍
中國銀行陝西省分行
副行長
常定國
中國人民銀行總行稽核司
司 長
王孟源
中國人民銀行西安市分行
副行長
白益堅
中國工商銀行西安市分行
行 長
高煥芳
西安市物價局
黨委書記 局 長
王耀乾
中國建設銀行西安市分行
副行長
翟念祖
西安市科委
財務處長
吳連山
西安市計劃委員會
辦公室主任
周振乾
西安市工農教委
主 任
王相民
西安市文化局
局 長
吳惠珍
陝西省石化研究院
總會計師
王長水
西安市審計局
局 長
王宏哲
西安市勞動局
副局長
王炳瑞
西安市衛生局
財務處長
胡長印
西安市委辦公廳
秘書處長
魏玉博
西安市人大常委會 西安市人民檢察院
副主任 檢察長
楊佔喜
新疆喀什地區行政公署/新疆統計局
專 員/局長
洪俊忠
西安市農業局
副局長
邵 璐
西安工程大學
系主任
高來濟
西安市雁塔區人民法院
院 長
陳萬年
《人民中國》雜誌社
副主編
席德生
西北工業大學
系主任
李 舸
陝西廣播電視臺
製片人
王建鵬
西安市市容委
副主任
朱文洲
陝西廣播電視臺總編室
主 任
李金娜
西安交通大學 第二附屬醫院護理部
副主任
何國芹
西安航空動力控制公司國際公司
黨總支部書記
王 鍅
西安郵政旅行社
經 理
李 薇
美國應用材料西安全球研發中心
人力資源經理
蔡長虹
陝西省現代建築設計研究院
人事主任
邱程紅
希格瑪會計師事務所
副所長
韓彩娟
西安市護理協會
理事長
謝 紅
中國鐵通陝西分公司大客戶部
主 任
李維新
西安外國語大學
教 授
王 穎
西安市碑林區財政局
總會計師
袁 倩
《女友》雜誌社
主 編
高 鵬
西安今日餐飲娛樂有限公司
董事長
孟曉華
德睿輔導學校
校 長
席飛燕
西安市蓮湖區人力資源服務中心
部 長
劉 禮
陝西恆鼎投資集團公司
董事長
紀春燕
香港柏興龍包裝設計有限公司
銷售經理
林海君
陝西省婦聯權益部
部長
陳曉
上海軼凡健康管理諮詢有限公司
董事長
王聚寶
中國銀行陝西省分行
辦公室主任
丁寒秋
雁塔區紀檢委常委
常委
楊小青
陝西省工商聯經濟部
副部長
劉宗國
陝西天翼時代科技有限公司
董事長
曹麗平
陝西雙飛鳥傳媒集團公司
董事長
袁海鎮
深圳立方體科技有限公司
總經理
我校深圳校友會
陝西省十大創業明星曹麗平回母校做報告
中國平安上海總部就業的2011屆畢業生和我校就業指導中心老師
陳晗,內蒙古呼和浩特旅遊形象大使,內蒙古醫科大學團委老師,內蒙古電視臺嘉賓主持人。
雷立,發明的實用新型專利《一種自動識別失準、失效電錶》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證書授權。
馮詩韻,榮獲陝西省學生擊劍錦標賽女子佩劍比賽冠軍。
周盼,榮獲「陝西省大學生主持人大賽」冠軍。
王歡,《雲上的人》獲2011年第十八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大學生原創影片大賽「最佳紀錄長片獎」。圖為王歡與徐克導演合影。
教產學研 就業寬泛
就業明星(部分)
姓名
專業
工作單位
職位
司田
英語
優優假期國際旅行社
總經理
郭倩
建築學
北京市建築工程設計有限公司
設計助理
吳永剛
建築學
西安秦都建築設計有限公司
繪圖員
惠向坤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騰訊公司北京分公司
工程師
符黎鋼
電子信息工程
西安中興通訊公司
工程師
王君
播音與主持藝術
山西太原電視臺
主持人
彭超
播音與主持藝術
山西太原人民廣播電視臺
主持人
李雪峰
新聞學
巨石集團
新聞編輯
楊巧
新聞學
杭州商易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記者
吳勝輝
網絡工程
深圳晨星軟體公司
潛入式開發工程師
程哲
國際經濟與貿易
百度西北地區營銷服務中心
SEM顧問
張嘉明
電子商務
中國民生銀行西安東關正街支行
個人客戶助理
靳儲源
護理
第四軍醫大學口腔醫院
放射科技師
王甜
護理
第四軍醫大學西京學院
護士
蔣安華
會計
陝西建工集團第七建築工程有限公司
出納員
王小龍
金融
西安共創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總經理
劉宗國
工商管理
陝西天翼時代通訊科技有限公司
董事長
田鵬
動畫
迅雷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視頻部主編
2013屆畢業生考研名單(部分)
姓名
錄取院校
專業
李睿
西安交通大學
法律
王歡
西北工業大學
企業管理
夏曉廷
南開大學
馬克思主義哲學
張莎莎
長安大學
建設設計及其理論
袁曉羚
長安大學
建設設計及其理論
趙帥兵
北京建築工程大學
建築土木工程
程嘉鈞
陝西師範大學
新聞學
張田
陝西師範大學
傳播學
張維納
華中科技大學
新聞學
田麗
山西大學
新聞學
李博
西北大學
播音與主持
張靜
上海師範大學
電影學
周靜
西南大學
戲劇影視學
萬駒
西北大學
漢語
陳霈霓
天津師範大學
漢語
吳瓊
西北師範大學
漢語
高慧
延安大學
漢語言文學
孫皓晨
西北政法大學
刑法學
吳芳
西北政法大學
法學
魏瑋
西安財經學院
經濟法
劉洋
蘭州政法學院
法學
趙威
湖南大學
英語
聶振華
內蒙古大學
英語
馬蕊
西安外國語大學
英語
趙亞楠
瀋陽師範大學
英語
丁雪
電子科技大學
行政管理
王變霞
湖南大學
經濟學
李青翼
西安理工大學
會計
洪葉
西安石油大學
會計
張明晨
西安理工大學
管理科學與工程
何程
西安工程大學
信息號與信息處理
胡佳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
軟體工程
近年來,我校「專升本」招生考試上線率在陝西省名列前茅。
近年學生獲獎情況(部分)
競賽名稱
獲獎類別
獲獎數
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
一等獎
1
二等獎
1
三等獎
2
首屆全國大學生創業大賽
陝西省二等獎
1
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
全國一等獎
8
全國二等獎
26
全國三等獎
51
第二屆陝西省「新希望杯」高等職業院校學生英語演講比賽
陝西一等獎
1
「外研社杯」全國英語演講大賽
陝西賽區三等獎
2
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
全國二等獎
1
陝西一等獎
5
陝西二等獎
4
2010年中華誦經典朗讀大賽
優秀組織獎
1
個人優秀獎
1
一等獎
1
第六屆「用友杯」全國大學生創業設計暨沙盤模擬經營大賽
全國團隊優秀獎
1
陝西二等獎
8
全國大學生嵌入式設計競賽
全國三等獎
2
西北賽區二等獎
2
陝西賽區一等獎
1
陝西賽區二等獎
6
「崑山杯」全國大學生創業大賽
陝西二等獎
3
全國散文作家論壇徵文大賽
三等獎
1
中國散文華表獎
新銳獎
1
第七屆「博創杯」全國大學生嵌入式設計競賽
高職一等獎
2
二等獎
1
全國商科院校技能大賽品牌策劃專業競賽
三等獎
1
陝西省26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
陝西二等獎
1
「動感地帶」杯第二十二屆 「校園之春」陝西省大中學生文化藝術節大學生主持人大賽
一等獎
1
陝西「國際之星」大學生主持人大賽
冠軍
1
優勝獎
1
最佳口才獎
1
第二屆「愛上你主播」高校主持人大賽
冠軍
1
「黃河杯」全國文學藝術大賽
攝影類最佳主題獎
1
2012年陝西省大學生羽毛球團體比賽
省級本科一等獎
12
2012年陝西省大學生擊劍錦標賽
省級一等獎
1
人才輸送長期合作單位(部分)
2011 / 2012年各省計劃內統招錄取分數統計表
2013年分省分專業統招計劃
2013年專本套讀及成人高等教育招生專業
層次
專業
學制
招生對象
報名方式
培養方式
專本套讀(雙證書制度)
漢語言文學
四年
應往屆高中畢業生或同等學力者(中專、職高、中級)
A.報名者可直接到學校報名或到我校駐各地招生點填寫報名表(須帶本人身份證、畢業證複印件、一寸彩色免冠照片)。
B.將本人身份證及學歷證書複印件、報名登記表直接郵寄至我校招生辦公室。
C.可以通過電話、傳真或網上報名。
1、參加全國統一成人高考,一經錄取納入國家成人教育計劃內統招,成績合格者可取得成人教育專科畢業證書。
2、學校統一組織參加陝西省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成績合格者由陝西省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委員會和主考院校頒發國家承認的本科畢業證書,符合授予學位條件者可授予學士學位。
新聞學
英 語
國際貿易
工商企業管理
會 計
金 融
物流管理
旅遊管理
電子商務
計算機應用
通信工程
建築工程
連續28年高等學歷教育高通過率為學生解除因自考過關率低帶來的種種困擾。 與33000餘名統招生共同體驗大學生活,師資——深造鋪就綠色通道。
2013年成人教育學院招生專業一覽表
層次
專 業
學制
報名條件
高中起點本科
會計學
土木工程
通信工程
藝術設計
五年
①高中起點專科、高中起點本科各專業招收應(往)屆高中、中專、技校畢業生。
②報考臨床醫學、藥學和護理專業的人員,應當取得省級衛生行政部門頒發的,相應類別的執業助理醫師證書、執業藥師證書和執業護士證書,或取得國家認可的普通中專相應學歷。
③報名持身份證、畢業證複印件各一份,1寸免冠照片8張。
高中起點專科
護 理
藥 學
口腔醫學技術
醫學檢驗技術
三年
廣告設計與製作
服裝設計
影視動畫
工商行政管理
漢 語
會計電算化
計算機應用技術
通信技術
報關與國際貨運
臨床醫學
物流管理
建築工程技術
旅遊管理
應用英語
電子商務
物業管理
工程造價
印刷技術
機電一體化技術
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
專科起點本科
護理學
藥學
行政管理
物流管理
三年
藝術設計
會計學
國際經濟與貿易
市場營銷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英語
漢語言文學
※以上專業收費及退費,嚴格按照陝西省教育廳、財政廳、物價局的標準執行。
2013年附屬職業中等專業學校招生專業一覽表
層次
專 業
學制
招生對象
中專
會計
計算機應用
美術設計與製作
物業管理
三年
應(往)屆初中畢業生。
護理
工程造價
聯繫方式:
長安校區:西安市長安區培華南路 郵編:710125
高新校區:西安市高新區白沙路南段2號 郵編:710065
郭杜校區:西安市長安區學府大道西口 郵編:710118
聯繫電話:029-85680000 029-85680001(傳真)
網址:www.peihua.cn
乘車路線:
長安校區:從南門、小寨、電視塔乘323路到培華學院下車即到;
從火車站乘500路到培華學院下車即到;
從城西客運站乘324路到培華學院下車即到。
高新校區:從火車站乘14路、城西客運站乘210路到徐家莊站下車即到;
乘34、503、400、721、322路到太白花園站下車即到;
乘512、707路到徐家莊(西電科大)站下車,向南60米即到;
乘508路到培華學院下車即到;
乘35、312、211路到白沙路站下車,向北50米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