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新時代嶺南舞蹈藝術發展之路

2020-12-15 海外網

廣東舞蹈戲劇職業學院表演群舞《排排瑤寨舞起來》 (許建梅 攝)

新中國成立以來,廣東舞蹈界乘風破浪,創作了一批充滿濃鬱嶺南風情的作品,成為代代相傳的經典。面對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廣東舞蹈人如何在繼承優秀傳統的基礎上,用舞蹈講好廣東故事?2017年12月27日至28日,廣東省文化廳主辦了《舞動嶺南》——廣東優秀舞蹈精品晚會和廣東舞蹈工作座談會,引導新時期廣東舞蹈人創作出更多人民喜愛的優秀作品,推動文藝創作的大繁榮、大發展。

2017年12月27日晚,《舞動嶺南》——廣東優秀舞蹈精品晚會在廣州舉辦。晚會由廣東省文化廳主辦,復排、再現了11段廣東舞蹈精品,揭示廣東舞蹈人一脈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質、精神脈絡,展示廣東優秀舞蹈作品的藝術價值、文化內涵和所蘊含的時代精神。

晚會分三個篇章,以時間為軸,如展開一幅新中國成立以來廣東舞蹈發展脈絡的歷史畫卷。其中第一篇章「乘風破浪」通過群舞《阿細跳月》《英歌舞》《喜送糧》,展示新中國成立以來至改革開放前的廣東優秀舞蹈作品,主要表現以梁倫、陳翹、陳群等為代表的廣東舞蹈界的先驅者,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的創作道路;第二篇章「百舸爭流」選取群舞《雨打芭蕉》、雙人舞《萋萋長亭》、現代舞劇《臨池》選段、舞劇《星海·黃河》選段,演繹了1978年至2011年廣東優秀舞蹈作品,主要表現廣東舞蹈工作者繼承發揚敢為人先、兼收並蓄、解放思想、勇於實踐的精神;第三篇章「直掛雲帆」以三人舞《小巷·1937》、群舞《排排瑤寨舞起來》、群舞《圍屋女人》、舞劇《沙灣往事》選段,展示黨的十八大以來廣東優秀舞蹈作品,主要表現廣東舞蹈工作者通過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的舞蹈精品,書寫和記錄人民的偉大實踐、時代的進步,弘揚廣東精神、凝聚廣東力量,鼓舞廣東人民朝氣蓬勃邁向未來。

晚會的編排,著重在深度、廣度和溫度三個層面進行延展。深度上,找尋優秀舞蹈作品背後一脈相承的文化基因和與時俱進的時代精神;廣度上,體現廣東舞蹈作品的兼容並蓄、語彙豐富、地域特色突出等特點;溫度上,挖掘作品創作故事,體悟創作者紮根民間、志存高遠、孜孜以求、德藝雙馨的藝術情懷。

南京藝術學院舞蹈學院院長於平說,提起廣東舞蹈,首先讓人想到的是廣東音樂《賽龍奪錦》的磅礴氣勢和《雨打芭蕉》的溫暖情懷。在《舞動嶺南》這臺晚會中,我們感受到了視像化的《雨打芭蕉》,也看到了《英歌舞》產生的視覺衝擊力。

廣東省文化廳副廳長楊樹表示,這臺晚會是以廣東舞蹈為主題的一次難得的集結。在黨的十九大之後廣東舞蹈走進新時代的關鍵節點,廣東舞蹈要在新時代煥發出新面貌,推動廣東舞蹈夯實高原、勇攀高峰。

在2017年12月28日的座談會上,與會專家圍繞座談會主題進行了深入交流與探討。廣東省舞協主席張永祥表示:「要向老一輩藝術家學習,探討舞蹈創作如何出精品,如何有熱情、有願望、有能力挖掘和開拓豐富的嶺南地域文化資源,如何繼承和弘揚廣東舞蹈藝術優秀的文化基因,繼續尋找並落實新時代嶺南舞蹈藝術發展之路。」

中國舞蹈家協會原副主席陳翹說,廣東舞蹈界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這個初心就是堅持民族文化自信,這個使命就是用廣東舞蹈表現美好新時代。

廣東歌舞劇院副院長黃倩認為,廣東舞蹈人有責任和義務講好廣東故事。要結合時代性、地域性,圍繞嶺南元素抓創作,從創作的角度抓發展。(譚志紅)


責編:劉瓊

31226247,.探尋新時代嶺南舞蹈藝術發展之路,.2018-01-04 13:32:06,.204341,.劉瓊

相關焦點

  • 培養編創人才,推廣嶺南舞蹈
    信息時報訊(記者 孫小鵬)日前,由星海音樂學院主辦、該校舞蹈學院承辦的國家藝術基金項目《嶺南舞蹈編創人才培養》開班儀式舉行。據了解,舞蹈學院經過多年的實踐及理論探索,總結出一套適合地域舞蹈創作的經驗與方法,以星海音樂學院為基礎,聯合粵港澳臺地區優秀編導教師資源,旨在為內地及港澳臺地區培養民族舞蹈編創人才,著力促進嶺南舞蹈的推廣與普及。
  • 嶺南非遺舞蹈《粵舞中華》火啦,南粵風情不得不看
    前段時間,華南師範大學傾情奉獻的「嶺南非遺舞蹈」專場——《粵舞中華》,在廣州大劇院「周一星劇場」隆重上演,一票難求。   這是「周一星劇場」三季以來首個非遺舞蹈專場,踏著嶺南深厚的文化底蘊,探古尋根,帶大家看遍了南粵風情,深受廣大市民的熱愛。
  • 嶺南非遺舞蹈該怎麼保護?看看華師怎麼做
    原汁原味傳承嶺南特色非遺舞蹈時至今日,王海英還能清楚地回憶起華師舞蹈系初次接觸到非遺舞蹈的情景:「06年第一屆本科生畢業展演時,著名舞蹈家陳翹看到同學們的表演中唯獨沒有嶺南舞蹈,她說,華師應該傳承嶺南大地的舞蹈作品。
  • 星海開班培養30名嶺南舞蹈編創人才
    文/圖/視頻 金羊網記者 張璐瑤「彎彎月兒夜漸濃,月光伴清風,月色更朦朧……」嶺南「涼帽」+廣東音樂《彩雲追月》,會碰撞出怎樣的舞臺火花?7月6日上午,星海音樂學院國家藝術基金項目《嶺南舞蹈編創人才培養》正式開班。
  • 首屆中國舞蹈發展論壇——後疫情與5G時代的民族舞蹈在山東藝術...
    但危中有機,由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研究會藝術人類學專業委員會、山東藝術學院聯合發起的「首屆中國舞蹈發展論壇——後疫情與5G時代的民族舞蹈」,今天在山東藝術學院落幕。國內外30餘位知名專家學者參加論壇。「中國舞蹈藝術大展」總策劃、中國藝術研究院舞蹈研究所研究員江東在致辭中表示,第二屆舞蹈藝術大展用舞蹈的方式來闡釋生命的理念,將視點集中於民族豐富的舞蹈文化資源。在疫情突發狀況下,採用線上直播的方式傳播民間舞蹈文化,引發廣泛關注,期待各位專家學者共同探尋疫情後舞蹈藝術的傳承發展。
  • 山東藝術學院舉辦首屆中國舞蹈發展論壇
    11月27日至29日,由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研究會藝術人類學專業委員會、山東藝術學院聯合發起的「首屆中國舞蹈發展論壇——後疫情與5G時代的民族舞蹈」在山東藝術學院舉行。她表示,本屆論壇以第二屆中國舞蹈藝術大展於疫情期間《56個民族56種舞》在線上成功舉辦為基點,探索新技術手段和媒體平臺為舞蹈賦能,尋求舞蹈服務於社會的新途徑、新方法,向世界展示中國舞蹈,講述中國舞蹈故事,傳播優秀傳統文化,對推動舞蹈學科專業發展和舞蹈藝術傳播產生深遠的影響。
  • 新時代福建省優秀舞蹈作品展演舉行
    25日晚,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新時代福建省優秀舞蹈作品展演在福州大戲院舉行,副省長楊賢金、郭寧寧,省政協副主席劉獻祥出席。  本次展演由省委宣傳部、省文聯、省舞協主辦,旨在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展示近年來我省舞蹈創作的豐碩成果和舞蹈表演水平。
  • 嶺南書派的探尋之旅
    ,使我們對近兩千年的嶺南篆刻藝術發展史有了全面而清晰的了解。作者經過長期積累與艱苦搜尋,對嶺南篆刻的歷史資料佔有豐富,並注重學術考察和論證,能做到去偽存真、去粗存精,清晰地勾勒了嶺南篆刻之起源、發展、勃興、興盛、繁榮等不同階段的亮點與脈絡,使讀者系統地認識到嶺南篆刻發展的全部過程。」  廣西區書法家協會原副主席劉炳清先生在《廣西日報》中評曰:「《嶺南篆刻》做了大量史料調查、學術考究和論證。
  • 《2019中國藝術發展報告》發布—中國藝術展現新時代勃勃生機
    主題性戲劇創作嘗試新突破,在題材、結構和舞臺表現等多方面探索,努力建構新時代中國戲劇的典型故事和典型形象的多種可能。創作者側重於對新時代建設發展主題進行深度挖掘,展現重大時間節點背後的人物選擇與情感,書寫重要歷史事件的人文價值,呈現出多樣的中國故事。音樂藝術創作也貢獻出重要的大型原創主題作品。
  • 華師首設嶺南舞蹈研究生專業,創作舞臺作品近百個
    此後,王海英決定帶動全院搜集整理嶺南的民間舞蹈,當年便在研究生教育層面確定了以嶺南舞蹈文化研究的培養方向,並在2012年正式設立了音樂與舞蹈專業「嶺南民間舞蹈文化研究與教學」方向。這也是全國唯一的「嶺南舞蹈」研究生培養專業。
  • 遇見嶺南|承孝相:「貧者美學」中探尋鄉村不朽的記憶
    「嶺南國際建築師公社」美麗鄉村項目力求用長期的視角、全方位的思考方式,以建築教育產業為先導完成空間價值的再創造,創建「政府主導、企業運作、文化注入」的工作模式,用設計和創新的合力激活鄉村,同時以設計、文化、藝術的力量,為美麗鄉村建設找到可持續、系統性發展之路。
  • 功夫、陶藝、龍舟、非遺、粵菜……在佛山探尋嶺南文化,驚喜不斷
    陶藝文化,古鎮邁上「文化+設計+產業」發展之路「妙手匠心巧出神,泥沙水火見奇珍。藝精品美石灣瓦,名甲四方天下聞。」佛山石灣,素有「南國陶都」之稱,這裡有500年窯火不斷的南風古灶,如今被打造成4A級旅遊景區。在手工業時期,石灣就已有大量陶產品遠銷海內外。
  • ...2019粵港澳大灣區藝術精品巡演(肇慶站)舞蹈·音樂·戲曲·雜技...
    匯聚灣區藝術精品,展示嶺南文化魅力,傳統與現代完美結合,呈現新時代藝術盛宴!■協辦單位:肇慶學院為貫徹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推動「宜居宜業宜遊優質生活圈建設」和「人文灣區」,值建國70周年之際,由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的「2019粵港澳大灣區藝術精品巡演」將在大灣區城市群舉行巡演。
  • 5部作品摘得中國舞蹈「荷花獎」 彰顯新時代中國舞劇新氣象
    第十二屆中國舞蹈「荷花獎」舞劇評獎活動日前在上海落幕。該活動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中國舞蹈家協會主辦,上海市文化和旅遊局、上海市長寧區人民政府、上海市舞蹈家協會、上海國際舞蹈中心發展基金會和上海文廣演藝(集團)有限公司共同承辦。
  • 探尋嶺南文化,帶你了解佛山背後的獨特魅力
    探尋嶺南文化,帶你了解佛山背後的獨特魅力不知道小夥伴們對於佛山這個地方有什麼樣的印象呢?或者說有了解過這個城市嗎?今天就和小編一起來探尋下這個充滿嶺南文化的城市吧!來到佛山,祖廟必去。祖廟作為一個具有嶺南特色的博物館,當你一進館區,到處都是具備嶺南特色的古建築。博物館內有葉問和黃飛鴻兩位宗師的展示廳。首先,我們來到葉問堂,這裡收藏了許多關於葉問生前的資料和紀錄短片,看著這裡一件件文物,聯想到電影上映的《葉問》系列,葉問師傅果然真是可以「一打十個」。
  •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潘柏林藝術之路》在嶺南會開幕
    由廣東中華民族文化促進會主辦的「廣東文化人物系列展覽」第11年展《妙手神韻——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潘柏林的藝術之路》,於今年9月11日至10月11月在廣州二沙島嶺南會展覽館展出。據悉,展覽系統回顧和反映石灣陶塑領域的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潘柏林從痴心熱愛、奮鬥進取到成就斐然的藝術人生之路,展示他各個時期陶塑精品的藝術狀態和風格演變,展示他豐富的藝術創作成果。
  • 民族民間舞蹈藝術的傳承與發展
    這些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的舞蹈形式,千姿百態,異彩紛呈,大大豐富了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強了民族認同感。但是受現代經濟發展大潮的影響,人們生活條件和審美觀念發生改變,民族民間舞蹈賴以生存的經濟基礎、人文環境和文化土壤受到前所未有的消解,許多民族民間舞蹈藝術瀕於流失和消亡。在當前如何傳承與發展我國民族民間舞蹈藝術,顯得特別重要和緊迫。
  • 以《舞蹈風暴》第二季為案例探究舞蹈藝術新發展
    12月5日,國家大劇院舉辦了一場「舞·界——一場舞臺上下的對話」的藝術對談,邀請舞蹈編劇張昊對話沈偉、譚元元、洪嘯、黎星、華宵一、李昂、楊好等,共同探討如何採用電視、網際網路等形式拓寬舞蹈藝術呈現和激發公眾美育潛能的新可能。
  • 來自雲南的「舞蹈風暴」!首屆雲南原創舞蹈展演活動啟幕
    ,雲南省舞蹈家協會承辦的「謳歌新時代·共築中國夢」首屆雲南原創舞蹈展演活動,在雲南省歌舞劇院啟幕,41個原創舞蹈作品將分三天依次展演。既有高大上的弘揚主旋律、謳歌新時代、宣傳脫貧攻堅的作品,又有接地氣的反應雲南民族團結和民族風情、傳承雲南優秀舞蹈藝術、倡導民族民間舞蹈元素與現實題材相合的作品。舞種豐富,形式多樣,均為2019年1月1日以來創作的原創作品。
  • 藝術人類學與新時代的中國發展
    藝術人類學與新時代的中國發展 2018年中國藝術人類學學術研討會在東南大學成功召開 2018年10月03日 19:39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作者:項江濤 字號 內容摘要: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