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舞蹈戲劇職業學院表演群舞《排排瑤寨舞起來》 (許建梅 攝)
新中國成立以來,廣東舞蹈界乘風破浪,創作了一批充滿濃鬱嶺南風情的作品,成為代代相傳的經典。面對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廣東舞蹈人如何在繼承優秀傳統的基礎上,用舞蹈講好廣東故事?2017年12月27日至28日,廣東省文化廳主辦了《舞動嶺南》——廣東優秀舞蹈精品晚會和廣東舞蹈工作座談會,引導新時期廣東舞蹈人創作出更多人民喜愛的優秀作品,推動文藝創作的大繁榮、大發展。
2017年12月27日晚,《舞動嶺南》——廣東優秀舞蹈精品晚會在廣州舉辦。晚會由廣東省文化廳主辦,復排、再現了11段廣東舞蹈精品,揭示廣東舞蹈人一脈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質、精神脈絡,展示廣東優秀舞蹈作品的藝術價值、文化內涵和所蘊含的時代精神。
晚會分三個篇章,以時間為軸,如展開一幅新中國成立以來廣東舞蹈發展脈絡的歷史畫卷。其中第一篇章「乘風破浪」通過群舞《阿細跳月》《英歌舞》《喜送糧》,展示新中國成立以來至改革開放前的廣東優秀舞蹈作品,主要表現以梁倫、陳翹、陳群等為代表的廣東舞蹈界的先驅者,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的創作道路;第二篇章「百舸爭流」選取群舞《雨打芭蕉》、雙人舞《萋萋長亭》、現代舞劇《臨池》選段、舞劇《星海·黃河》選段,演繹了1978年至2011年廣東優秀舞蹈作品,主要表現廣東舞蹈工作者繼承發揚敢為人先、兼收並蓄、解放思想、勇於實踐的精神;第三篇章「直掛雲帆」以三人舞《小巷·1937》、群舞《排排瑤寨舞起來》、群舞《圍屋女人》、舞劇《沙灣往事》選段,展示黨的十八大以來廣東優秀舞蹈作品,主要表現廣東舞蹈工作者通過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的舞蹈精品,書寫和記錄人民的偉大實踐、時代的進步,弘揚廣東精神、凝聚廣東力量,鼓舞廣東人民朝氣蓬勃邁向未來。
晚會的編排,著重在深度、廣度和溫度三個層面進行延展。深度上,找尋優秀舞蹈作品背後一脈相承的文化基因和與時俱進的時代精神;廣度上,體現廣東舞蹈作品的兼容並蓄、語彙豐富、地域特色突出等特點;溫度上,挖掘作品創作故事,體悟創作者紮根民間、志存高遠、孜孜以求、德藝雙馨的藝術情懷。
南京藝術學院舞蹈學院院長於平說,提起廣東舞蹈,首先讓人想到的是廣東音樂《賽龍奪錦》的磅礴氣勢和《雨打芭蕉》的溫暖情懷。在《舞動嶺南》這臺晚會中,我們感受到了視像化的《雨打芭蕉》,也看到了《英歌舞》產生的視覺衝擊力。
廣東省文化廳副廳長楊樹表示,這臺晚會是以廣東舞蹈為主題的一次難得的集結。在黨的十九大之後廣東舞蹈走進新時代的關鍵節點,廣東舞蹈要在新時代煥發出新面貌,推動廣東舞蹈夯實高原、勇攀高峰。
在2017年12月28日的座談會上,與會專家圍繞座談會主題進行了深入交流與探討。廣東省舞協主席張永祥表示:「要向老一輩藝術家學習,探討舞蹈創作如何出精品,如何有熱情、有願望、有能力挖掘和開拓豐富的嶺南地域文化資源,如何繼承和弘揚廣東舞蹈藝術優秀的文化基因,繼續尋找並落實新時代嶺南舞蹈藝術發展之路。」
中國舞蹈家協會原副主席陳翹說,廣東舞蹈界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這個初心就是堅持民族文化自信,這個使命就是用廣東舞蹈表現美好新時代。
廣東歌舞劇院副院長黃倩認為,廣東舞蹈人有責任和義務講好廣東故事。要結合時代性、地域性,圍繞嶺南元素抓創作,從創作的角度抓發展。(譚志紅)
責編:劉瓊
31226247,.探尋新時代嶺南舞蹈藝術發展之路,.2018-01-04 13:32:06,.204341,.劉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