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邊框調出視頻工具條
這就是王家大院
古代「豪宅」在國內非常之多,我們所熟知的故宮也是其中一處,當然除了像故宮這樣的皇家豪宅之外,在山西,安徽等古代商人聚集的地方,也出現了不少的豪宅。其中最有名的是山西平遙古城附近的兩座古宅,一個是王家大院,1724年始建;一個是喬家大院,1756年始建。
福建作為沿海地區,在古代也有不少富商,他們也在福建到處建「豪宅」。在福建閩清縣坂東鎮,就有處被譽為「民間故宮」的豪宅,「宏琳厝」。
宏琳厝佔地面積17800平方米,號稱全國最大古民居。對此,山西的王家大院認為,他們才是全國最大古民居,王家大院建築面積比故宮還要大10萬平方米。
因此,一直以來,「民間故宮」指的是山西的王家大院,但我們認為閩清坂東鎮的的宏琳厝比王家大院更勝一籌,比起國內最輝煌燦爛的喬家大院也毫不遜色。
宏琳厝始建於1795年,耗費了28年才全部建成,歷史年限雖然說沒有喬家大院久遠,建築規模也不如王家大院,但其規模和氣勢,盡展閩浙地區的「豪氣」。
宏琳厝是在28年時間裡一氣建成,單體結構,為同一時代物品,而喬家大院、王家大院前前後後建了300年才最終建成,跨度達到恐怖的三個世紀,是不同時代古民居文化風格的雜揉兼濟。
在宏琳厝,你只能找到單一的清乾隆年間民居風格,一次性設計、一次性建成,但在喬家大院、王家大院龐大的建築群中,各個時代的建築風格都有,因此,拍電影,大家更喜歡到喬家大院、王家大院選景,而不是宏琳厝。
在閩清縣坂東鎮,還有一處古代「豪宅」,「四樂軒」。建於1754年,歷史比宏琳厝還早,佔地24500平方米,面積比宏琳厝多,也是單純清乾隆年間建築風格,本該四樂軒才是全國最大古民居,但四樂軒不是一次性設計、一次性建成,而是先設計建第一落,再逐次設計建第二、三、四落,儘管如此,四樂軒仍然是全國最大群體結構古民居,是同一時代物品。
有人賦《坂東賦》,文章寫道「耕讀之家宏琳厝,文如泉湧五重案。書香盡溢四樂軒,子孫猶耕書燈田。」,說的就是宏琳厝、四樂軒為坂東鎮、閩清縣、福州市和福建省最致「命」二張旅遊名片,誰讀到這《坂東賦》,誰都會直奔福建而來,直奔福州、閩清、坂東鎮而來,一睹風採。未睹宏琳厝、四樂軒,不算到過福建,不算見過全國最大單體、群體古民居。
參考福州晚報《閩清宏琳厝和四樂軒並列為全國最大古民居》
宏琳厝正秣馬厲兵
準備本月開放景區
9月3日,宏琳厝景區正在加緊厝外環境整治,上、左:宏琳厝停車場平整、上、右:宏琳厝宏琳古街正在裝修沿街店面。
宏琳厝景區開放後,設置的展點有:收藏品展示區、古典家具展示區、閩清紅色旅遊區、閩清非遺展示區、閩清農耕文化展示區、閩清禮樂文化展示區、閩清名人展示區、閩清古厝展示區、閩清旅遊展示區、梅花網紅打卡點、演藝區、茶藝區、土特產展示區。
這是
宏琳厝景區
總平面規劃圖
點擊邊框調出視頻工具條
宏琳厝景區將在本月開放,
具體開放日,
會在相關媒體公告於眾。
公路建設 ·
S202李坂連接線
這一公路上的李坂宗堂
S202李坂村連接線,起於S202坂中村與坂東鎮區街道交叉處,穿過坂中村、陶瓷機械廠,新建李坂大橋跨越梅溪,抵達李坂村,終點與X128相接,路線總長為0.938公裡。
(說明:X代表縣道,S代表省道)
李坂連接線途經李坂宗祠,祠堂名為北京大學首任校長、五四運動發起人蔡元培親筆書寫,與宏琳厝郭沫若手跡、溪西村張氏宗祠張學良手跡,並稱坂東鎮三大名人手跡,書法愛好者可前往一遊。
李坂連接線按二級公路兼城市次幹道標準設計,設計時速40Km/h,路基設計寬度24m,工程總造價為 5988萬元,建築安裝工程費 3749萬元。
柯洋仙閣進山公路
這一公路上的柯洋仙閣
這一公路上的獅公殿
柯洋仙閣進山公路,又稱X120坂西至限頭公路,起於坂東鎮X128線、X120交叉處,之後,一路爬坡,途經版西村、嶺頭坪、獅公殿、沙帽隔、格停灣、貝蘭村,至柯洋仙到達最高點,之後順舊路改建,途徑坑尾中及限頭村至終點,路線全長 11.856公裡。
柯洋仙閣進山公路途經的獅公殿、柯洋仙閣,均為坂東鎮著名的旅遊景區,限頭村的糯米飯、野山茶、燉雞,蜂蜜,聞名遐邇。
柯洋仙閣的閣名,是道教金丹派(南宗)第五代掌門人、宋代的白玉蟾題寫。白玉蟾原名葛長庚,祖籍閩清縣奉政鄉宣政裡葛陂村,今閩清縣城附近,也有人說葛陂村就是今天的坂東鎮朱厝村。
柯洋仙閣進山公路,設計時速30Km/h,路基設計寬度7.5m,建安工程合同造價為 1億998萬元。這一公路連接坂東鎮、池園鎮、金沙鎮,因此,又稱X120坂金線。
(說明:X代表縣道,S代表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