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規模王家大院全國第一,因何宏琳厝更勝一籌?

2020-12-17 騰訊網

點擊邊框調出視頻工具條

這就是王家大院

古代「豪宅」在國內非常之多,我們所熟知的故宮也是其中一處,當然除了像故宮這樣的皇家豪宅之外,在山西,安徽等古代商人聚集的地方,也出現了不少的豪宅。其中最有名的是山西平遙古城附近的兩座古宅,一個是王家大院,1724年始建;一個是喬家大院,1756年始建。

福建作為沿海地區,在古代也有不少富商,他們也在福建到處建「豪宅」。在福建閩清縣坂東鎮,就有處被譽為「民間故宮」的豪宅,「宏琳厝」。

宏琳厝佔地面積17800平方米,號稱全國最大古民居。對此,山西的王家大院認為,他們才是全國最大古民居,王家大院建築面積比故宮還要大10萬平方米。

因此,一直以來,「民間故宮」指的是山西的王家大院,但我們認為閩清坂東鎮的的宏琳厝比王家大院更勝一籌,比起國內最輝煌燦爛的喬家大院也毫不遜色。

宏琳厝始建於1795年,耗費了28年才全部建成,歷史年限雖然說沒有喬家大院久遠,建築規模也不如王家大院,但其規模和氣勢,盡展閩浙地區的「豪氣」。

宏琳厝是在28年時間裡一氣建成,單體結構,為同一時代物品,而喬家大院、王家大院前前後後建了300年才最終建成,跨度達到恐怖的三個世紀,是不同時代古民居文化風格的雜揉兼濟。

在宏琳厝,你只能找到單一的清乾隆年間民居風格,一次性設計、一次性建成,但在喬家大院、王家大院龐大的建築群中,各個時代的建築風格都有,因此,拍電影,大家更喜歡到喬家大院、王家大院選景,而不是宏琳厝。

在閩清縣坂東鎮,還有一處古代「豪宅」,「四樂軒」。建於1754年,歷史比宏琳厝還早,佔地24500平方米,面積比宏琳厝多,也是單純清乾隆年間建築風格,本該四樂軒才是全國最大古民居,但四樂軒不是一次性設計、一次性建成,而是先設計建第一落,再逐次設計建第二、三、四落,儘管如此,四樂軒仍然是全國最大群體結構古民居,是同一時代物品。

有人賦《坂東賦》,文章寫道「耕讀之家宏琳厝,文如泉湧五重案。書香盡溢四樂軒,子孫猶耕書燈田。」,說的就是宏琳厝、四樂軒為坂東鎮、閩清縣、福州市和福建省最致「命」二張旅遊名片,誰讀到這《坂東賦》,誰都會直奔福建而來,直奔福州、閩清、坂東鎮而來,一睹風採。未睹宏琳厝、四樂軒,不算到過福建,不算見過全國最大單體、群體古民居。

參考福州晚報《閩清宏琳厝和四樂軒並列為全國最大古民居》

宏琳厝正秣馬厲兵

準備本月開放景區

9月3日,宏琳厝景區正在加緊厝外環境整治,上、左:宏琳厝停車場平整、上、右:宏琳厝宏琳古街正在裝修沿街店面。

宏琳厝景區開放後,設置的展點有:收藏品展示區、古典家具展示區、閩清紅色旅遊區、閩清非遺展示區、閩清農耕文化展示區、閩清禮樂文化展示區、閩清名人展示區、閩清古厝展示區、閩清旅遊展示區、梅花網紅打卡點、演藝區、茶藝區、土特產展示區。

這是

宏琳厝景區

總平面規劃圖

點擊邊框調出視頻工具條

宏琳厝景區將在本月開放,

具體開放日,

會在相關媒體公告於眾。

公路建設 ·

S202李坂連接線

這一公路上的李坂宗堂

S202李坂村連接線,起於S202坂中村與坂東鎮區街道交叉處,穿過坂中村、陶瓷機械廠,新建李坂大橋跨越梅溪,抵達李坂村,終點與X128相接,路線總長為0.938公裡。

(說明:X代表縣道,S代表省道)

李坂連接線途經李坂宗祠,祠堂名為北京大學首任校長、五四運動發起人蔡元培親筆書寫,與宏琳厝郭沫若手跡、溪西村張氏宗祠張學良手跡,並稱坂東鎮三大名人手跡,書法愛好者可前往一遊。

李坂連接線按二級公路兼城市次幹道標準設計,設計時速40Km/h,路基設計寬度24m,工程總造價為 5988萬元,建築安裝工程費 3749萬元。

柯洋仙閣進山公路

這一公路上的柯洋仙閣

這一公路上的獅公殿

柯洋仙閣進山公路,又稱X120坂西至限頭公路,起於坂東鎮X128線、X120交叉處,之後,一路爬坡,途經版西村、嶺頭坪、獅公殿、沙帽隔、格停灣、貝蘭村,至柯洋仙到達最高點,之後順舊路改建,途徑坑尾中及限頭村至終點,路線全長 11.856公裡。

柯洋仙閣進山公路途經的獅公殿、柯洋仙閣,均為坂東鎮著名的旅遊景區,限頭村的糯米飯、野山茶、燉雞,蜂蜜,聞名遐邇。

柯洋仙閣的閣名,是道教金丹派(南宗)第五代掌門人、宋代的白玉蟾題寫。白玉蟾原名葛長庚,祖籍閩清縣奉政鄉宣政裡葛陂村,今閩清縣城附近,也有人說葛陂村就是今天的坂東鎮朱厝村。

柯洋仙閣進山公路,設計時速30Km/h,路基設計寬度7.5m,建安工程合同造價為 1億998萬元。這一公路連接坂東鎮、池園鎮、金沙鎮,因此,又稱X120坂金線。

(說明:X代表縣道,S代表省道)

相關焦點

  • 王家大院、喬家大院,哪個是山西晉商大院裡最有名的?為什麼?
    富可敵國的晉商也為中國留下了豐富的建築遺產,著名的喬家大院、常家莊園、曹家三多堂、王家大院等等。現在提到山西的大院,首先想到的應該就是王家大院和喬家大院了。那這兩家大院哪個更勝一籌呢?而另一座王家大院則因為佔地面積巨大,建築規模恢宏,被稱為「華夏民居第一宅」,更有「王家歸來不看院」的稱謂!
  • 不是喬家大院,而是王家大院,規模堪比故宮
    作為皇家行宮,北京的宏偉令人印象深刻,而不遠處的山西,也有宏偉的古建築,它們構成了山西乃至全國最大的民居建築群。也許你會認為它就是著名電視劇中的喬家大院,但它不是,這座規模堪比故宮的宅院是山西晉中王家大院,始建於明清,歷經300多年。以如此宏大的規模完整地保存下來,這一定是一座非凡的房子。
  • 華夏民居第一宅——王家大院
    王家大院位於山西省靈石縣城東12公裡處的中國歷史文化名鎮靜升鎮。王家大院以其雄渾磅礴的規模氣勢,嘆為觀止的建築藝術,深沉厚重的文化品位,被國內外眾多專家學者譽為「中國民間故宮」、「華夏民居第一宅」和「山西的紫禁城」,並贏得了一個流傳很廣的口碑「王家歸來不看院」。
  • 山西王家大院,比喬家大院歷史更久規模更大,只是4A景區
    除了名氣最大的喬家大院以外,靈石縣的王家大院也很值得遊覽,雖然名氣不如喬家大院大,但王家大院無論是歷史還是規模都超過喬家大院許多,目前只是4A景區。 王家大院位於靈石縣靜升鎮,距離平遙古城大約30多公裡。王氏家族出自太原,自元朝時遷居至靈石縣靜升村,以耕種為主,兼營豆腐坊,後來規模逐漸擴大,成了晉商的代表。
  • 山西王家大院,比喬家大院大十倍
    說起山西大院,人們首先想到的是喬家大院,因影視片《大紅燈籠高高掛》《喬家大院》等而名揚天下,喬家大院名氣很響,但其實真正的晉商大家,當屬王家排第一。王家歸來不看院,王家大院是晉商大院群體中的傑出代表,其地處晉中盆地,是依山而建的全封閉城堡式建築群,素有「華夏民居第一宅」之美譽。
  • 華夏民居第一宅—王家大院
    其實在山西,王家大院歷來就比喬家大院有名。王家先祖王實元末遷至靜升,以豆腐起家,到明代中葉家業漸大,家資漸厚,聲名漸高,其後大興土木,營造宅第,光耀門楣。包括五巷六堡一街,總面積達25萬平方米(明清皇宮紫禁城為72萬平方米),而聞名天下的喬家大院僅萬餘平方米。對遊人開放的僅是建於乾隆、嘉慶年間的紅門堡、高家崖兩組建築群,雖只佔整個王家大院約五分之一,竟已容納了百餘座院落、千餘間房屋。
  • 山西王家大院天下第一
    王家大院位於山西省晉中市靈石縣,距離平遙古城35公裡。建築規模宏大,擁有「五巷」、「五堡」、「五祠堂」。其中,五座古堡的院落布局分別被喻為「龍」、「鳳」、「龜」、「麟」、「虎」五瑞獸造型,總面積達25萬平方米以上。有人說過,在王家大院,「王是一個姓,姓是半個國,家是一個院,院是半座城」。王家大院的建築,有著「貴精而不貴麗,貴新奇大雅而不貴纖巧爛熳」的特徵。凝結著自然質樸、清新典雅、明麗簡潔的鄉土氣息。
  • 在王家大院中尋找靈石王氏的興衰痕跡
    據2005年的某統計數據,唐、五代、宋、遼、金時期的古建築,全國共存146座,僅山西一省,就保存有106座;而山西的元明清建築更是數目繁多。這回,筆者來到晉中市靈石縣的王家大院,目的之一是尋找有關靈石王氏家族興衰的痕跡。
  • 山西旅遊景點簡介:晉商中規模最大、三雕藝術最精美的王家大院
    山西旅遊景點簡介:晉商中規模最大、三雕藝術最精美的王家大院靈石王家大院王家大院是清代靈石縣四大家族之靜升鎮王氏住宅群的主體建築,佔地面積為45萬平方米,是喬家大院的4倍,為晉商中規模最大、三雕藝術最精美的一所宅第,堪稱「三晉第院」。
  • 古代中國的八大豪宅,山西有王家大院、喬家大院、皇城相府
    王家大院位於山西省靈石縣城東,恐怕中國沒有哪一家有王家那麼大了,王家大院的院子總面積在25萬平方米以上,容納了百餘座院落、千餘間房屋,真不愧「民間故宮」的雅號。牟氏莊園,又稱牟二黑莊園,坐落於山東省棲霞市城北古鎮都村。
  • 為什麼山西王家大院,比喬家大院低一個檔次?
    而在山西旅遊,隨處可見建造精美,規模宏大的民居院落。   山西著名民居院落有:喬家大院、王家大院、曹家大院、何家大院、李家大院等等。在山西眾多院落當中,王家大院和王喬家大院最為出名。
  • 王家大院:家是一個院,院是半座城
    王家大院有多大王家大院總面積達25萬平方米,包括五巷六堡一條街。現在已經知道的民間住宅,規模面積,肯定中國第一。王家大院多驕傲當地人是這樣介紹王家大院:王是一個姓,姓是半個國,家是一個院,院是半座城。王家大院內雕藝精湛,題材繁多、內容豐富,自然質樸、清新典雅、具有明麗簡潔的鄉土氣息。靜升鎮王家興起歷經明清兩朝。王家在興旺了300多年裡,幾代人將大院修建完畢。花無百日紅,真的不容易,一個家庭300多年興旺發達。
  • 山西王氏家族的院落群,雖名為王家大院,規模卻更似一座城
    山西行第一篇  山西的大院何其多!  明清晉商輝煌一時,駝幫運茶,經營鹽業,開據票號,留下一代傳奇故事,也留下了豐富的建築遺產。  晉中的大院,名氣最響亮。「民俗博物館」喬家大院,「晉商文化博物館」渠家大院,「顯赫家族」曹家三多堂,「中國第一儒商舊居」常家莊園,當然,還有人稱「三晉第一宅」,山西最大的一座保存完好的建築群——「王家大院」。
  • 民間的故宮,話說王家大院
    前些年,有一部電視劇很火,是陳建斌和蔣勤勤主演的《喬家大院》,看過之後我們對喬家大院的興衰史有了初步了解。但是在山西,有另外一所大院和喬家大院並駕齊驅,在建築規模方面,喬家大院只有他的1/10,被稱作為「民間的故宮」,它就是我們今天要說的王家大院。
  • 山西王氏是什麼樣的存在,王家大院憑什麼被稱為「三晉第一宅」?
    01三晉第一宅王家大院是由靜升王氏家族歷經明清兩朝,花費300餘年修建而成的。整個王家大院建築群包括五巷六堡一條街,總面積達25萬平方米。如今對外開放的高家崖堡、紅門堡及王氏宗祠三組建築群,佔地4.5萬平方米,有院落123套、房屋1118間。
  • 王家大院:山西首屈一指的古代晉商宅院
    王家大院一百多個院子的一千多個房間在古鎮北山山坡上形成浩浩蕩蕩的氣勢。看這座山時,人們的注意力就在這裡了。這一大片古老的灰色在古鎮紅紅綠綠的現代建築間顯得那麼特別,與眾不同,卓然醒目。所有屋簷、牆壁連在一起形成的這片濃鬱灰色構成一個巨大的整體,給人一種震撼與驚嘆:在哪裡還能見到這樣一個規模的古鎮、古宅?用數也數不清房屋數量的一大片古建築告訴你這裡是一個真正的北方歷史文化古鎮!
  • 三謁山西王家大院
    三謁山西王家大院作者:全景山西大槐樹尋根問祖園山西省晉中市洪洞縣大槐樹是炎黃子孫巡根問祖之地。到了大槐樹,自然而然要去靈石縣王家大院。但凡參觀了王家大院的人,幾乎沒有人認為它是一個居民院落那麼簡單。王家大院被譽為「華夏民居第一宅」、「中國民間故宮」、「山西的紫禁城」之稱,素有「王家歸來不看院」之說。據記載,靈石縣靜升鎮王氏家族,源出太原,元仁宗皇慶年間(1312年—1313年),先祖王實遷至靜升村後,以耕作與兼營豆腐業開始,由農及商,由商到官,家業漸大,家資漸厚,聲名漸高。
  • 到「王家大院」攀親戚
    雖然他跟山西這個王家要攀親至少也得上溯到五百年前,但王家大院就這樣成了我一心想要去見識的地方。  從太原往王家大院的車程大概2個小時左右,車子穿行在晉中平原開闊的田野,路兩邊綠油油的玉米已經長到一米多高了,遠處是連綿起伏的綿山山脈。遠遠地,就看到了一片青灰色的建築群依著黃土坡由低向高鋪展開來———王家大院到了。
  • 看王家大院穿越時間 品大院文化在歷史中的延續
    山西新聞網11月20日訊(記者 王琪)有一種氣勢恢宏叫大院文化,有一種匠心獨運叫院落藝術,有一種百年滄桑叫王家大院。今日,網絡媒體山西行的記者團來到了山西靈石縣的王家大院,去感受這片熱土上的古老與深沉。
  • 景致記錄:山西第一豪宅——王家大院
    山西省王家大院的靜升王氏家族,就源自太原王氏宗裔,他們是在元朝皇慶年間,遷到靈石縣靜升村定居的。從明朝起,靜升王氏一族,逐漸從耕讀世家向商宦之家轉型。靜升王氏一族,經過300多年,陸續建成了一座城堡式民居,面積大約相當於6個喬家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