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中國智慧通航發展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 主辦方供圖 攝
中新網北京1月12日電 (記者 周音)首屆中國智慧通航發展高峰論壇12日在北京舉行。此次論壇是國內第一次全面研討新一代信息技術與通航產業全面融合發展的大會。
由中國信息協會通用航空分會,北京東進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的本屆論壇,得到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民航局等國家有關主管部門和軍方有關單位的支持。來自國家有關部門、軍隊有關主管機關、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相關地方政府和通用航空相關企事業單位的400多人參加了論壇。
與會專家學者圍繞數字經濟與通航產業的結合、新一代通航智能化運控指揮平臺的建設、通航機場與園區開發運營、低空飛行服務保障體系建設與空域管理、無人機應用與管控等內容發表演講、進行了交流。
中國科學院無人機應用與管控研究中心主任廖小罕介紹了中科天路項目實施情況,提出無人機航路規劃的構想。國家空域技術重點實驗室副主任朱永文介紹了我國低空空域技術發展情況。東進航科董事長張寧結合企業在空管、飛行服務、無人機監管方面的實踐,生動地說明走軍民融合共同發展之路是通用航空發展的一條有效途徑。
論壇期間還舉行了低空飛行服務保障體系建設與空域管理論壇、無人機應用與管控論壇。分別圍繞低空飛行保障體系總體方案和空域管理、新一輪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試點、無人機產業發展和安全監管、5G在無人機中的應用等方面,與會代表進行了演講和交流。
記者從論壇上獲悉,截至2018年12月,全國無人機實名登記已達27.2萬架,無人機廠家超過1100家,無人機型號超過3300個,頒發無人機駕駛員執照42992本,共有4049家企業在線取得了無人機經營許可證。
據民航局通用航空管理系統數據統計顯示,截至2018年12月29日,我國通航企業數量達436家,飛行小時數達86.8萬小時,通用航空器數量2581架,取證通用機場202座,發布通航政策130條。
與會者表示,「智慧通航」就是促進大數據、人工智慧、網際網路、雲計算等信息技術與通用航空全產業鏈的深度融合,為智能飛行器研發生產、通用機場運營管理、通航公司運營服務、低空飛行保障體系建設、通航市場開發和行業應用等場景提供技術和產品支撐,提升全產業鏈運行效率,創新通航業務模式,實現通航產業的智慧式運行和管理,助力我國通航產業實現跨越式發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