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錢鍾書先生誕辰110周年,這位著有《圍城》《管錐編》《談藝錄》等影響力巨大著作的作家、學者,還有體量龐大的《錢鍾書手稿集》尚未得到充分解讀。他的人生經歷、他的學術究竟有沒有體系等問題,也一直備受關注。
日前,中華書局、人民文學出版社相繼推出《錢鍾書的學術人生》《錢鍾書選唐詩》,為讀者走近錢鍾書提供了更多秘鑰。「有同學說我晚年學術有三個面向,其中一個是錢學,而錢學則是我最牽掛的,此言不虛。」紀念錢鍾書誕辰110周年學術座談會暨《錢鍾書的學術人生》新書發布會上,該書著者、王水照教授自謙小書是「一份不合格的作業」,內容大致包含錢先生其人、其事、其學三項。活動由復旦大學中文系、復旦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研究中心、中華書局舉辦。
關於新書,王水照一一道來——關於其人,我從歷史和記憶中記錄一些錢先生的風採、個性和趣味;關於其事,我選擇「清華間諜案」、參加《毛選》英譯的經過、《宋詩選注》的一段榮辱升沉為重點,材料似比一般傳記豐富,有些分析也較深入;關於其學,主要關涉宋代文學,而以《手稿集》為重點。王水照寄希望於更多新生代「錢學」學人參與,產生更多更好成果;提倡學術研究的大方向,從中國學術史、文化史的層面來看,對錢鍾書的學習和研究,重中之重還應該在於他的學術創造、他學問豐富無比的內涵以及學術影響力,而不僅僅聚焦於「錢氏幽默」「個人性格」;希望手稿集得到儘快整理研究,從而進一步提升「錢學」隊伍的研究水準。
王水照自1960年畢業於北京大學,進入中國社科院,即長期跟隨錢鍾書先生治學與工作,二人雖無師生之名,而有師生之實。王水照對錢鍾書的學術、生活有深入的了解,他在宋代文學領域取得的卓越成果,亦曾受錢鍾書啟發。王水照認為,錢鍾書手稿中尚有大量相關研究未及整理發表,實為學界之憾。
他舉起一張特別的藏書票,這張舊學部大院全景圖,是一位文學所同事的孩子所繪,尺寸比例頗為準確。它背後有不同尋常的故事,圖上標出的7號樓,有間房子正是錢先生《管錐編》和楊先生《堂吉訶德》完成的「陋室」。「錢、楊兩位於1974年5月到1977年2月在此屋住了兩年九個月。屋子僅十多平方米,放了兩張行軍床,兩個三屜桌,冷冰冰的水泥地,斑駁的牆壁,陰暗的北窗。楊先生在給我的信中說到我曾替他們在屋內拉了一根鉛絲,供晾曬毛巾、溼衣服之用。陋室的北窗外是濃密樹蔭,遮蔽了陽光,一到下午,室內就光線黯淡,無法看書、寫作,我還曾經替錢先生的檯燈換了個大燈泡。就是在這種環境中,錢先生完成皇皇巨著《管錐編》,真可謂是感天地、泣鬼神。」
《錢鍾書的學術人生》分四輯,涉及錢鍾書的生平曲折、為人處世、學術成就尤其是宋詩方面的成就、對錢鍾書手稿集的解讀與探討等多個領域,既有作為學界同仁對錢鍾書學術上的解讀探討,亦有作為朋友、學生的溫情緬懷,多一手材料。
復旦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研究中心主任陳尚君教授提到「三個致敬」——向錢鍾書先生致敬,震撼於一個人可以如此廣博而精深地讀書;向王水照先生致敬,王先生在宋代文學以及文章學等許多領域的開拓和成就令全國矚目;向中華書局致敬,「目錄出到每一篇文章中小標題的做法,是當年周振甫先生給錢鍾書先生出書的舊例。」
《錢鍾書選唐詩》則是近四十年來從未對外公布的重要文獻,也是一部可供大眾品讀唐詩的獨特選本。通過《錢鍾書選唐詩》,讀者朋友不僅可以欣賞到唐詩的多樣全貌,也可以了解錢、楊兩位學人雋永美好的詩書生活。這部由錢鍾書選定、楊絳抄錄的唐詩手稿,經人民文學出版社整理排印成書。
錢鍾書在中國古典文學研究方面著述豐贍,其中《宋詩選注》一書出版發行60餘年,是受到學術界讚譽和大眾讀者好評的經典選本。作為品讀唐詩和書法習字的「日課」,自20世紀80年代起,錢楊伉儷以《全唐詩》為底本,進行唐詩選錄,最終形成了「錢選楊抄」的「全唐詩錄」九冊手稿,在塵封數十年後得以正式出版。
《錢鍾書選唐詩》共選錄308位詩人的1997首(句)作品,其中,白居易以184首作品超過杜甫(選錄174首)位列第一;既選了大量以創作聞名的詩人的作品,也選了像唐明皇、章懷太子等非詩人的作品;既選了思想性強的如杜甫的《新安吏》《石壕吏》和「三別」等詩作,也選了像韓愈的《嘲鼾睡》這類有趣味性的作品。全書比較全面地呈現了唐代詩歌的藝術特徵和風格狀貌,也為大眾讀者研讀欣賞唐詩這座中國文學史上的高峰,提供了更完備的選本。
「唐詩多以丰神情韻擅長,宋詩多以筋骨思理見勝」;「詩之情韻氣脈須厚實,如刀之有背也,而思理語意必須銳易,如刀之有鋒也……」這些被看成他選詩的主要依據。專家認為,該書充分體現了錢選唐詩的主觀立場和獨特視角,是相關領域研究的重要文獻。
作者:許暘
圖片:出版方供圖
編輯:陸紓文
責任編輯:範昕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