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正是讀書天,一年一度的「4·23世界讀書日」在即,這個春天的讀書方式頗有些不同。隨著新媒體技術的發展,同時受全球疫情所限,線下各類文化活動悄無聲息,線上讀書活動卻方興未艾,各大出版社、圖書館、書店等轉戰網絡平臺,打破地域阻隔,與全世界讀者一起共享雲端讀書之樂,讀者坐在家裡就可以與文化名家面對面交流,時空距離仿佛在瞬間消失了。
推介讀好書,作家成主播
作家與主播,看似遙不相及的兩個身份,卻在這個春天裡合二為一。4月17日,茅盾文學獎得主、中國現代文學館副館長李洱化身主播,在人民文學出版社抖音號平臺做了個人直播首秀,這也是茅盾文學獎得主在抖音平臺上的第一次直播,吸引近萬名讀者觀看。李洱談到《應物兄》的創作,並分享了獨家書單,向讀者推薦了《紅樓夢》《紅星照耀中國》《圍城》《格列佛遊記》《駱駝祥子》等經典作品。李洱說,疫情期間很多人讀歷史上關於疫情的書,如加繆、薩拉馬戈等的作品,「書能夠給讀者提供一些經驗和教訓,你在跟前人對話,從主人公身上看到自己,這是讀書的其中一個意義所在」。
青年作家王威廉、陳崇正也走進了抖音直播間,受廣西文聯《南國文藝》邀請,4月19日舉行「文學青年,你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了嗎?」直播,暢談疫情期間作家如何生活以及碎片化時代如何閱讀更高效等話題。王威廉告訴本報記者,世界讀書日要到了,在直播中很多網友在問,在這個時代,為什麼還要讀書?「我認為書籍不僅僅是知識的載體,它主要體現為知識的形態、知識的結構。所有的書都有完整的結構,從開頭經過起承轉合再到結尾,這其實是一種思想的方式和方法。所以在今天這個時代,我們更是要讀書,而且完整地讀書,讀好書,既要讀從歷史上傳承下來的經典,還要讀對於我們這個時代比較重要的書,讓自己能夠做到對歷史、時代的雙向思考。」
線上新書分享,出版社直播忙
線上開圖書分享會並帶領讀者探索書籍背後的秘密,也成為出版社的選擇。人民文學出版社抖音號粉絲已達44.2萬,每次直播吸引無數讀者。人民文學出版社策劃部主任宋強告訴記者,世界讀書日前後人民文學出版社將在抖音、快手、京東、噹噹、天貓等多平臺舉辦「女性作家的寫作記憶」「什麼樣的小說能夠被搬上熒幕」「《紅樓夢》怎麼讀」「巨變來臨,如何調整我們的身心」等近二十場活動,雪漠、詹丹、李凱等眾多專家將現身與讀者線上相聚。推廣閱讀之外,直播也帶來一定效益,「直播活動希望以內容取勝,不追求銷量,但每場活動帶來的銷量並不少,一般在三四千碼洋,好的時候會超過一萬,李洱直播時《應物兄》限量銷售50多套,加上他推薦的書碼洋在一萬左右。」中華書局同樣藉助網絡,以「天下之大,我們遠隔千裡;書為紐帶,讓心與心相連」的期待與讀者相約,其中「讀者開放日」主題為「書連天下中華」,通過抖音直播,帶領讀者足不出戶逛書局,走進編輯室、圖書館,觀看新書和加工中的書稿,此外還舉辦多場專場直播。網絡不僅拉近了讀者和作家,還拉近了讀者與出版人之間的距離。
4月18日,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世界·觀與新京報文化雲客廳聯合主辦的「別來無恙——邱志傑新書線上發布會」舉行,中央美術學院實驗藝術學院院長邱志傑的《劇透》《無知者》《失敗者》《實驗主義者》四本新書與讀者見面,李敬澤、範迪安、陳嘉映、楊念群等評論家、藝術家、哲學家、歷史學家戴著口罩在北京虛苑美術館與作者座談,美術史家範景中以視頻連線方式出席。活動現場,邱志傑還帶領觀眾參觀了版畫創作流程,直播在線觀看人數達到20餘萬人。據悉,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啟動了2020年觀文館「4·23經典共讀」活動,聯合廣西100所大中小學校及各地市縣公共圖書館同時同步開展主題為「致青春為家國」的經典詩詞「雲共讀」,由作家、文化名人及從廣西走出去的優秀青年代表擔任活動倡導者,帶領青年學生以社群讀書會、視頻閱讀等形式在線共讀蘊含「青春」「奉獻」「家國」的中華傳統文化經典詩詞作品,以此銘記此次疫情防控阻擊戰中無數抗疫英雄和大眾體現出的愛國、奉獻、團結、奮鬥、擔當的中國精神。
直播賣書做內容,書店「抖」起來
不久前單向空間創始人許知遠出現在薇婭直播間,引起廣泛關注。當下各類書店都在不斷探索轉型之路,藉助網絡平臺成為路徑之一,世界讀書日期間也在加大力度進行閱讀推廣。4月18日,小眾書坊聯合騰訊文化邀請陳福民、李修文、周曉楓等20位作家連線,舉辦「與你遙遙相望——20位作家雲暢談新媒體與散文寫作」,作家們身處家中與讀者雲暢談,更接地氣,平添幾分親切。小眾書坊創始人、出版人彭明榜告訴記者,世界讀書日期間還將開展幾場線上分享活動,同時近兩個月來,小眾書坊一直在探索線上方式,開通了抖音號「看詩歌」,目前上傳詩歌相關視頻百餘件,獲贊8.8萬次。「直播和視頻對書店運營短期內不會有太大幫助,但是這些新技術的使用會是下一波書店運營的基本工具,這需要一個過程,不可能一直播馬上就帶來效益,所以我一直主張書店要擁抱視頻技術,要擁抱現在的直播平臺。從長遠考慮,書店是一個內容行業,必須在線上也有實打實的內容傳播,線上線下真正進行互動融合。我們本身是一個詩歌主題書店,也是做詩歌出版的一個機構,所以在抖音做視頻詩歌是我們的一個長期的戰略選擇」。
圖書活動走到線上去已逐漸成為一種趨勢。據4月20日由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最新發布的第十七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成果顯示,2019年我國成年國民各類數位化閱讀方式的接觸率均有所增長,數位化閱讀包括網絡在線閱讀、手機閱讀、電子閱讀器閱讀、Pad閱讀等接觸率達79.3%,手機和網際網路成為重要閱讀途徑。作家藝術家、出版業、書店等共同探索線上傳播路徑,與時尚的直播形式合力助推閱讀,在這個春天裡讓書香在雲端飄逸,為讀者帶來一束束溫暖的光。(文\何瑞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