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石刻群擁有數量龐大的石刻雕像,多達5萬餘尊宗教雕像在山水之間星羅棋布。他們表情生動,造型古典,雕刻精美,栩栩如生。其完整的程度和依舊可見的靚麗色彩,讓人很難相信他們是來自一千年前的唐宋時期。大足石刻集佛、道、儒三種題材為一身,內涵豐富,令人驚嘆。其中以寶頂山和北山摩崖石刻最為著名。除了精美的雕刻群,還留下了多達10萬多字的銘文資料,為後世研究唐宋文化留下了珍貴的遺產。
大足石刻源於山體,因此其摩崖石刻最為著名。匠人們利用山體的走勢,直接在山體上開鑿出一尊尊精美非常的雕像。巧奪天工的造型技藝雕刻的作品與天然的山崖連成一片,給人一種突破約束的自由感。與一般沉悶的一個個塑像有非常不同的感受。
雕刻形式也多種多樣,如圓雕、高浮雕、淺浮雕、凸浮雕等,主要以高浮雕為主。大足石刻也不僅僅是雕刻佛祖聖人,更有許許多多的各階層人物的形象,如百姓、官員等,還有各種各樣的社會生活場面,如嫁娶、出遊等等。再配以大足石刻大量的文字記載,生動形象地還原了一幅幅活靈活現的歷史畫卷。讓人仿佛可以回到過去,親眼見證歷史的變遷。
重慶大足石刻自唐代開鑿,歷經520多年,直到南宋才完成修建。其間無數匠人日夜凝聚的心血和汗水,充分體現了唐宋石刻技藝的最高水準。最幸運的是,因為大足地處中國內陸,多次的戰亂都未曾對大足石刻群造成影響,大足石刻成為了保存最為完好,雕刻最為精美的石刻群之一。大足石刻可與敦煌莫高窟、雲岡石窟、龍門石窟齊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