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渴望幸福嗎?
每個人都渴望吧!那你認為什麼才是幸福呢?是吃了一塊巧克力?是和愛的人看一場電影?還是和兄弟們開局遊戲?亦或是自己一個人享受一下午的電視時光?
誠然,做這些事的當時當刻,能讓我們感到愉悅、舒適。但是你們發現了嗎?做完這些事的那一刻,愉悅感、舒適感都慢慢的消失了,甚至會漸漸感到空虛,繼而有點沮喪。如果想要繼續獲得「幸福」,就只能不斷的去做這些事,就像上癮了一樣!所以這些事只能算作「暫時性幸福」,那什麼才是真實的幸福呢?
馬丁·塞利格曼在《真實的幸福》裡定義幸福是來自於自己的優勢和美德。只有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的幸福才會是真正的幸福!似乎有很多坐擁億萬家產的人幸福指數並不高,大概是因為,雖然他們什麼都有了,巧克力要吃多少可以買多少,電影隨時都可以去看,遊戲也有時間打,但是他們缺失了努力!所以心靈一片空虛。
《真實的幸福》,這本書的作者馬丁塞利格曼是最早開始研究積極心理學的專家,世界公認的「積極心理學之父」。他是個擅長創造歷史的傳奇人物,在美國的心理學界地位很高,全票當選美國心理協會主席,也是同時獲得美國心理協會威廉詹姆斯獎、詹姆斯卡特爾獎兩大獎項的第一人。他在26歲就獲得了終身教職,成為美國歷史上最年輕的心理學教授;發現並證明了「習得性無助」的存在,轟動了心裡學界,因而入選20世紀100位心理學家行列,並成為排位最高的積極心理學家。
所以這本書是厲害的人寫的真誠的書,清華大學心理學系列主任彭凱平傾力推薦。此書並不是心理雞湯類的書籍,不是單純的告訴你,不管怎樣我們都要幸福,還給你了獲得幸福的方法,而且方法都是在大量的科學研究後總結出的。馬丁塞利格曼提到,雖然幸福感一半決定於基因,無法改變,但剩下的一半掌握在自己手中。書中詳細講了我們應該如何牢牢地把握住這一半的決定權,提升幸福感!
此書讀來,覺得作者文筆甚佳,娓娓道來,語言優美,敘述精彩,而且邏輯嚴謹,通俗易懂。每一章的最後,作者還做了小結,讓你一口氣讀下去,好像沒記住什麼內容的時候,再幫你梳理了一下要點。就好像聽音樂,還有餘音迴轉,甚是喜悅!
《真實的幸福》幫我們鋪了一條兩側布滿鮮花,通向幸福的平坦大道。走在道上,讓過去過去,讓未來慢慢來,活在當下,珍惜當下,你就離幸福越來越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