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勝利玉雕實踐|用玉石製作魯班鎖—讓文化賦予傳統工藝以靈魂

2020-10-28 脈搏藝術網

由玉石孕育的中華玉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一脈相承,貫穿於中華文明與中國傳統文化發展的全過程,是世界文明發展歷史上極其獨特的文化現象。以玉石為載體,以仿古玉雕創作與藝術創新為主要途徑,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華,傳承中國玉雕藝術精粹是我的不懈追求。用玉石創製玉石魯班鎖,是我從事玉雕藝術創作以來,一次重要的創新實踐。

王勝利創新實踐作品|玉石魯班鎖

一、玉石魯班鎖創作的創意主題

文化創意與題材表現主題是玉雕作品的靈魂。我經過長期的深入思考,確定了玉石魯班鎖創意主題:就是在傳統工藝與玉雕技法融合中,弘揚與傳承中華文化精粹,賦予作品文化靈魂。

在當代玉雕創作中,賦予作品豐富文化內涵與藝術特色,是當代中國玉雕藝術創作追求的境界。春秋戰國是我國文化發展歷史上最為活躍和繁榮的時期之一。我從事玉雕創作三十餘年,認真研究這個時期諸子百家的文化思想與形成的中華傳統文化精粹,主要創作表現中華傳統文化內涵的仿古玉雕作品。在這一時期,我們的祖先用他們超凡的智慧,奠定了中華傳統文化的主要根基,以他們靈巧的雙手,創造了無數巧奪天工的實用技藝與妙造自然的文化遺產。魯班鎖就是這一時期中國傳統工藝的精華與典型代表,一直傳承至今,並發揚光大。2014年10月,在德國柏林舉辦的第七屆中德經濟技術合作論壇上,李克強總理將天津中德職業技術學院師生創作的一件精美魯班鎖作品,贈送給德國總理默克爾女士。國家領導人以魯班鎖作為國禮贈送外國政府首腦,充分說明其意涵豐富而深遠。多年來,我一直在思考,如何用豐富文化承載的玉石,創作魯班鎖工藝與形制的玉雕作品,用中華文化精粹,賦予這一傳統工藝精華更豐富的文化內涵,賦予魯班鎖以文化靈魂。

王勝利創作的魯班鎖六塊三維凹凸玉石構件

魯班鎖是由可拼可拆的六塊三維凹凸木構件構成,拼插嚴絲合縫,結合十分巧妙。其基本原理是中國古代傳統土木建築固定結合工藝的精華——榫卯的工藝與結構,相傳由春秋戰國時期的魯班發明。傳統木質魯班鎖,融入了陰陽原始哲學與傳統美學思想和前人的技藝智慧。其古樸的外觀,對稱的形態,神奇的結構,以及拼拆之中的樂趣,古往今來一直受到世人的喜愛。當今,我們傳承魯班鎖這一技藝精華,更要賦予其更豐富的文化內涵,使這一傳統技藝精華,成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新載體,用玉石創作魯班鎖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二、玉石魯班鎖的題材文化元素

我創作的玉石魯班鎖,以傳統木製魯班鎖的「六構件」結構為造型基礎,在每個玉石構件單元的五個面,融入了不同題材文化特色,但有相輔相成的中華傳統文化元素,並在不同的拼接組合中,構成一個完整的文化題材主題。通過這些文化題材與元素,賦予玉石魯班鎖豐富的文化內涵。

我創作的玉石魯班鎖題材文化元素,除充分表現魯班鎖工藝內涵和本身的歷史文化承載之外,融入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粹的題材元素,具體有以下六個方面:

一是玉文化。由玉石孕育的玉文化是中華傳統文化的根文化,是中華民族最具道德高度、最有文化深度、最富藝術審美力的優秀文化,是中華傳統文化的核心價值觀的重要組成部分。用玉石創作魯班鎖,以表達我對築牢玉雕藝術創作的文化根基、傳承中華玉文化的「血脈」、堅守中華文化核心價值等方面探索與期待。

二是《孫子兵法》。出自春秋時期的《孫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軍事著作,被譽為「兵學聖典」,是古代軍事思想精華的集中體現,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當代仍有非常重要的軍事與文化價值。在玉雕創作中表現《孫子兵法》,更能激發文化自信與文化自強,提升中華文化影響力。

三是漢字文化。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最獨特的以形表意的文字,是中國文化最主要的文化符號和重要基石。漢字書法,既是文化又是藝術。篆書、隸書、行書、草書和楷書等書法,也是傳承與弘揚中華優秀文化重要形式與途徑。在玉石魯班鎖的玉石構件上,用不同的字體雕刻不同的題材內容,把豐富的漢字文化內涵,賦予有豐厚文化蘊涵的玉石與傳統工藝精粹的魯班鎖。

四是榫卯文化。榫卯是中國傳統木作(建築與家具)之魂。魯班鎖的基本原理是榫卯結構,其構造與易經理論中的「陰陽學說」相契合,凝聚著中華祖先匠心獨運的力學、數學、美學和哲學智慧,是中國傳統工藝與文化精粹之一。用玉石表現榫卯文化與精神,更有其現實文化價值。

五是中國象棋文化。中國象棋啟迪思維,鬥巧鬥智,趣味濃厚,集文化、科學、藝術、競技於一身,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瑰寶之一。中國象棋的棋盤的縱橫之間,蘊含中華文化智慧與「仁、義、智、禮、信、忠、勇」的精髓。在玉石魯班鎖創作中表現中國象棋文化元素,與玉文化蘊涵高度契合,相得益彰。

六是仿古圖騰文化。圖騰崇拜是人類歷史上最古老的、最普遍的文化現象。中國圖騰文化豐富多彩,源遠流長。在玉石魯班鎖中融入中國仿古圖騰文化元素,並與玉文化、漢字文化、《孫子兵法》、象棋文化、榫卯文化等中國傳統文化精粹相融合,豐富了玉石魯班鎖的文化蘊涵,增強了玉石魯班鎖的文化魅力。

三、玉石魯班鎖的主要創新點

中國玉雕的歷史就是一部傳承創新的發展史。引領、推動、支撐中國玉雕藝術傳承創新發展的生命與靈魂就是文化。我探索玉雕創新的基本遵循就是:以弘揚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主題,以題材文化創新與藝術表現手法創新為主要發展方向,以新的視角與文化觀,融合優秀傳統工藝與文化藝術元素,賦予玉雕作品更豐富的文化內涵和藝術魅力。

我創作的玉石魯班鎖,把歷史悠久的魯班鎖與博大精深的玉文化、豐富多彩的傳統文化題材精華、跨界工藝與玉雕藝術的表現手法相融合,充分彰顯仿古玉雕創作的獨特技藝、文化智慧與藝術特色。玉石魯班鎖是我在玉雕藝術創作中的一次創新,也是我對傳承中華傳統文化與玉雕藝術的探索與貢獻。

不同的傳統文化元素交織在魯班鎖中

我創作玉石魯班鎖的主要創新點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文化融合與題材運用創新。在玉石魯班鎖創作中,我以弘揚中華傳統優秀文化精粹為主線,融合運用了中華玉文化、漢字文化、《孫子兵法》、象棋文化、榫卯文化、圖騰文化等中國傳統文化元素,是當代玉雕創作的題材文化創新。玉石魯班鎖的題材文化元素、造型結構特徵與玉雕藝術表現手法相得益彰,完美融合,是玉石魯班鎖創作成功的關鍵。

二是造型結構與工藝技法創新。自古以來,中國玉雕作品的造型結構多以「單件單體」或「一套多件」為主。我用玉石創作魯班鎖,其造型結構為「六構件凹凸扣合一體」,是當代玉雕造型結構的創新。由於玉石與木材的特性差異巨大,玉石魯班鎖工藝難度極大。我通過反覆改進創新技法,為圓滿完成玉石魯班鎖創作提供了工藝保障。

三是跨界融合與表現手法創新。在玉雕創作中,從中國傳統木作(建築與家具)工藝跨界汲取工藝精華,從榫卯結構的魯班鎖獲取創作靈感,用玉石雕刻把中華玉文化與榫卯文化完美融合在一起,並賦予玉石魯班鎖豐富的傳統文化內涵。在玉石魯班鎖的創作中,「分與合」、「單件與一體」的藝術處理是難點,經巧妙處理得以較好藝術表現。

我創作的玉石魯班鎖,用中國傳統工藝精華與玉石雕刻,在具有豐富文化蘊涵的玉石載體上,展現中國傳統文化的經典和精粹,彰顯中華文化之魂和中國玉雕藝術之美,為弘揚和傳承優秀文化盡我的綿薄之力。(作者:設雕印象傳玉雕工作室王勝利)

玉石魯班鎖作品登記證書

關於玉雕創作人王勝利:

王勝利現系中國玉雕大工匠、廣東省玉石雕刻大師,中國玉文化研究會副秘書長,中國玉文化研究會玉雕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金銀珠寶商會理事、中國工藝美術學會玉文化專業委員會會員、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玉石雕刻專業委員會會員,廣東省珠寶首飾行業協會理事、廣東省雕刻藝術研究會常務理事、晉江市工藝美術協會理事,CCTV發現之旅在藝術的道路上特邀錄製嘉賓。

匠心歷程:

共青團中央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中華兒女》雜誌2016年11期「工匠精神,用心堅守」專訪。

2017年經文化部文化藝術人才中心專家組審核,錄入文化部文化藝術人才中心藝術人才庫。2018年入選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金銀珠寶業商會2018年度珠寶行業民企科技創新人才庫(文創類)。

2019年《中華兒女》雜誌第5期解讀「新時代的追夢人」專題報導。作品、肖像等作為設計素材的相關資料,正式被「一帶一路中國夢"珍藏版郵冊收錄。

相關焦點

  • 魯班鎖,王勝利玉雕創新實踐,並非多重傳統元素揉捏組合那麼簡單
    ,依舊秉承著古人優良的玉雕技藝,以玉石為載體,融中華傳統文化於玉雕藝術的創新與創作之中。,玉雕師王勝利以一件瑪諾魯班鎖驚豔眼球。其作品將中華玉文化、漢字文化、《孫子兵法》、象棋文化、榫卯文化、圖騰文化等中國傳統文化元素融為一體,作品簡潔卻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與獨特的藝術特色。
  • 王勝利:形神兼備,相映成輝
    而在文化層面,如何做到在傳統基礎上的創新,如何提高玉雕者的人文素養和傳統文化的積澱,如何實現玉雕產業的轉型升級和玉文化的『走出去』等,都是如今玉雕行業亟待解決的問題。」多年來,王勝利始終追求精益求精的技藝和更高的藝術境界。一件好的藝術作品是有靈魂的,這裡除了有信仰和追求、有苦有樂、有孤獨和苦悶,更有著孜孜不倦的匠心獨具和創新精神。
  • 根植於傳統文化演繹玉雕技藝—王勝利論玉雕的傳承、融合、創新
    玉雕技藝是中國傳統手工技藝中的國粹,始終伴隨著中華文明的綿延,是根植於華夏沃土之上的文化精髓和文明見證,那玉石是怎麼被發現並被賦予文明內涵的?我們的祖祖輩輩又是怎樣雕刻玉石並傳承下這門技藝的?玉器在我們的生活中扮演著怎樣的角色?玉雕發展的未來又在哪裡?帶著這些問題,讓我們一起走進玉雕的物質與精神世界,去感受玉雕的文化魅力。
  • 玉雕大師陳華:探索玉雕文化的當下內涵
    蘇派玉雕以雋永、清雅、書卷氣而名震全國,並融入到傳統的江南文化中,成為了它的一部分。也因此,自古以來蘇州玉雕界名家輩出,為推動蘇派玉雕乃至整個中國玉雕文化的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陳華大師便是其中極具代表性的一位。
  • 傳統文化潤澤玉雕匠心
    因為喜愛,所以熱愛,18歲開始,王鎮跟隨南陽市玉雕師段龍,開始學習花鳥魚蟲雕刻,隨後去廣州進修工藝,後面又回到河南跟隨玉雕大師陳康學習俏色雕刻技藝。俏色即雕刻玉石過程中,按照玉石自身顏色依石而雕,通過這種雕刻作品能夠提高其藝術價值及經濟價值。所以玉石雕刻中,常要處理玉石原料的各種瑕疵,其中最為關鍵在於處理玉石的顏色。比如在白色玉石中有一點黑斑,就必須要採用俏色技法將黑斑處理掉,才能展示出玉石晶瑩剔透的本面目。依照雕刻工匠的思想及構思開展雕刻,並賦予一種靈魂。
  • 第三屆廣東省玉石雕刻大師授牌儀式舉行 5位平洲玉雕大師獲此殊榮
    5位來自平洲的「第三屆廣東省玉石雕刻大師」獲獎大師簡介(排名不分先後)王勝利1988年,王勝利開始學習玉雕,先後得到中國玉雕大師瀋水富、中國玉雕大師顏桂明親傳千禧之年的到來,王勝利創立了自己的工作室——設雕印象傳(王勝利)玉雕工作室。以創作寓意深刻的仿古雕件為獨特風格,經過多年的探索和實踐,設雕印象傳(王勝利)玉雕工作室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 論傳統翡翠玉雕工藝的創新突破,玉雕師時華龍這樣說
    如何在翡翠玉雕中發掘文化內涵?這要在系統學習,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完善玉雕師自身的文化修養、藝術理論。筆者認為,要想傳承傳統的玉雕文化,就必須善於發現,頭腦靈活。比如,總結傳統文化中與當代潮流氣質相符的、深受消費者喜愛的元素。傳統和流行從來不是對立的兩面,而是密不可分的,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中,隱藏著太多既原汁原味,有符合當代消費需求的「寶藏」,因此作為玉雕家,要善於在傳統文化中發現新元素、新亮點。
  • 趣談現代玉雕工藝之玉圓珠玉圓球製作工藝
    玉雕作為一門傳統的工藝,流傳至今已經有著七千多年的傳統歷史了。傳統技藝的沿襲承接有著深遠的意義,傳統文化不僅僅有相聲戲曲,玉雕更是傳統文化的一種。玉雕的分類有許多種,今天說的是玉圓珠和與圓球的製作工藝。其實這兩種製作工藝的用途並不一樣,但是製作工藝卻是一樣的,所以也就把他們歸納在了一起。
  • 王勝利:設雕印象傳
    王勝利現系中國玉雕大工匠、廣東省玉石雕刻大師,中國玉文化研究會副秘書長,中國玉文化研究會玉雕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金銀珠寶商會理事、中國工藝美術學會玉文化專業委員會會員、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玉石雕刻專業委員會會員,廣東省珠寶首飾行業協會理事、廣東省雕刻藝術研究會常務理事、CCTV發現之旅在藝術的道路上特邀錄製嘉賓。
  • 萬玉山|有文化韻味的作品才有靈魂
    中國玉石雕藝術大師、中華玉雕藝術大師、開封大學客座教授、中國工藝美術師、中國一級/高級工藝品雕刻師、中國一級/高級貴金屬首飾珠寶玉石鑑定師、中國輕工珠寶玉石鑑定師、評估師、河南省工藝美術大師,河南省玉石雕刻大師、國家一級美術師。
  • 談談傳統玉雕工藝的發展
    中國是用玉最早的國家,至今已有七千多年的歷史,而傳統的玉雕工藝承襲至今已有數千年。玉雕工藝最早於新石器時代就已經存在了,只是當時的玉和石不甚分明,當時的玉器多以祭奠儀式的禮器與生產所用的工具為主。而玉石在夏商周三代時期便成了貴重之物,中國玉石工藝品時代也就此開啟了。
  • 一榫過去,一卯未來——鞏義魯班鎖
    一榫卯既可轟轟烈烈建塔寺蜃樓,亦能細細碎碎琢千年之鎖。近日,我們洛陽師範學院「發掘黃河文明,實現鄉村振興」暑期實踐團隊有幸採訪到了魯莊鎮「魯班鎖」的傳承人常躍辰老先生,一起探討魯班鎖的過去,現在與將來。
  • 盤點,一般玉雕師所害怕的工藝
    和田玉作為一種底蘊深厚的文化載體,早已走出過去那種地域性傳統工藝的小圈子,不再孤芳自賞。白玉玉石雕刻的題材也不斷拓寬,玉雕技法也不斷豐富發展,白玉品種和石雕技藝都呈現多元化發展趨勢。而這也對白玉藝術家提出了新的挑戰,當代白玉藝術家不但需要綜合渾厚的文化素養,還須兼備敏銳、新穎的藝術思維,才能讓作品表現鮮活的藝術魅力。
  • 以線條作譜,吟唱玉石的靈魂脈絡!精彩
    本文來自玉雕名家官網倘有人問中國藝術的靈魂是什麼,線條一定是其中至關重要的部分。中國的書法文字以線條為骨,書寫著文人的精神氣韻;中國的圖騰、畫作亦以線條為根,它是作者創作的語言。線條支撐著玉雕作品的整個畫面。
  • 從古承襲至今的玉雕工藝,你可知幾種?
    玉石自古以來便獨具自身魅力,其所承載的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豐富的精神內涵,一直是濟興成向大家所傳遞的玉文化核心。 將玉石加工雕琢成為精美的工藝品,稱為玉雕。
  • 李浩:非遺魯班鎖代表性傳承人
    一把小小的魯班鎖,集合了中國匠人的大智慧。這種大智慧,體現在製作工藝上,則是矩矱飛揚間的毫秒精準,體現在營銷策略上,便是在傳承與發揚的基礎上與時俱進。,也是出於他對魯班傳統技藝的喜愛。現在來滕州遊玩的外地人、來山東遊玩的外省人、來中國遊玩的外國人,都會想要購買一把魯班鎖,作為紀念,魯班鎖,儼然已經成為了我們本地的「代表性特產」。就連我們的李克強總理在訪問德國期間,也曾向德國總理默克爾贈送了一把精緻的魯班鎖作為國禮呢。魯班鎖系列文化產品已被山東省外事辦推選為了傳統文化特色外交禮物。
  • 「華夏匠人」王勝利:設雕印象傳
    王勝利現系中國玉雕大工匠、廣東省玉石雕刻大師,中國玉文化研究會副秘書長,中國玉文化研究會玉雕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金銀珠寶商會理事、中國工藝美術學會玉文化專業委員會會員、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玉石雕刻專業委員會會員,廣東省珠寶首飾行業協會理事、廣東省雕刻藝術研究會常務理事、
  • 走進玉石靈魂雕刻之家—永恆翠寶雕刻工作室
    後經10多年的苦心拜師學藝,精通了拉坯、雕刻高難技術,其作品造型務實、嚴謹、質感強烈,並恰當地運用了線條中的表現力,從立意到表現手段,在繼承傳統製作工藝基礎上敢於創新。其作品多次在評比大賽中榮獲金、銀、銅獎,深受廣大藝術愛好者喜愛。
  • ...一個魯班鎖讓他開始鑽研中國木作文化,傳承榫卯工藝!他就是匠人...
    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一種充滿中國智慧的傳統木匠工藝——榫卯。有人說,榫卯工藝是中國傳統家具工藝的靈魂,凸出來的部分稱為榫,凹進去的部分叫做卯,榫卯相契合,成就了一種驚豔了千年的中國美。牛曉霆,終其一生都在做一件事兒,就是如何把榫卯,把中國傳統木製家具傳承發揚下去。 全文共2365字,閱讀大約需要6分。
  • 傳統玉石雕刻都有哪些工藝?
    對於玉石的喜愛,中國人從來不缺乏熱情,從過至今,無論時代怎樣變遷,玉文化總是經久不衰。玉文化需要好的雕刻作品作為承載,玉雕手藝也便成了一門傳承千年的藝術。現代玉雕,早已不是古時純手工的雕刻打磨,為了減少勞動量,提高雕刻速度,現代化的雕刻工具早已司空見慣。但這也成為很多玉石愛好者最大的詬病之處,電動工具總是無法呈現出古玉所獨有的匠心與韻味。那麼古代玉雕,或者說傳統玉雕,又有哪些獨特的工藝呢?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