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緣起於這樣一類宣傳海報。
9月13日,一張「學而來思迎新班」的海報在眾多家長群、線下教學點刷屏宣傳。不細看,其與學而思logo相似度極高,但學而思方面似乎並不知情。此行為系豆神大語文單方面所為。
9月14日,學而思、豆神網校官方微信公眾號先後發布聲明,表明對此事態度。學而思方面認為此次「學而來思」是惡意營銷,是一場有策劃的公司行為;而豆神大語文則表示這只是一場烏龍事件。雙方第一回合告一段落。
9月15日,中文未來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立刻做出正整改,不再使用任何有歧義的宣傳語及誤導性言論。截至目前,學而思暫未繼續發聲。
宣傳海報引爭議
9月14日,學而思官方微信發布《鄙視:無節操的「豆竇dou神」》聲明稱,有家長、線下教學點反應,「豆神大語文」 使用虛假和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已構成不正當競爭行為。同時學而思強調,雙方不存在任何形式的課程合作,相反,該機構高度山寨學而思的LOGO和品牌名,冒用我司的名義進行招生。
聲明稱,一張名為「學而來思迎新班」的海報宣傳在眾多家長群、線下教學點傳播,並以「XES專屬福利」進行大語文課程的招生宣傳。海報上稱,掃碼即可0.1元報名,並倒送330。
經掃描「學而來思」宣傳海報上的二維碼後,出現企業認證為「中文未來教育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進行課程營銷推廣。企業信息顯示,該公司為「豆神大語文」公司認證。
對此,學而思表示,學而思與該機構不存在任何形式的課程合作。
另外,學而思表示,此次「學而來思」的惡意營銷行為,是一場有策劃的公司行為。其通過使用虛假和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混淆性詞彙及與事實嚴重不符的信息,欺騙、誤導學生和家長,已構成不正當競爭行為。
同時,其使用的商標標識與我司「學而思」等商標構成高度近似,應該說,是直接冒用,已構成侵犯註冊商標專用權行為。對於此類罔顧用戶利益的行徑,還有王法嗎?編造子虛烏有的所謂與學而思數學家長聯合打造的合作,睜著眼,說瞎話,我的天啊?
最後,學而思要求,豆神大語文的管理者堂堂正正地招生,別再欺騙和誤導家長;
請豆神大語文的管理者學習自尊自愛,你的行為映射著你的人品;
請豆神大語文的管理者別把一線老師推出去挨罵,讓他們替這次惡意營銷背鍋!
也奉勸「豆竇dou神」,別為了蹭流量什麼招數都使;
別再反覆做讓家長和自己老師都鄙視的小動作;
別忘了自己母校的校訓:學為人師,行為世範!
豆神教育賠禮道歉
對於學而思的聲明,豆神教育在官方微信「豆神網校」發布《回應尊敬的學而思:退避三舍,我錯了。》稱,已進行內部自查,系對渠道與合作方監管不力,造成宣傳標語混淆雙方品牌的尷尬,並對學而思表示歉意。
「我們絕無惡意,我們主要是做語文學科的,目標是招收更多數學資優的學生,我們並無衝突。我們同時會進行源頭排查,堅決避免混淆雙方品牌的行為。」豆神教育表示。
對於為何取名「學而來思」,豆神教育稱,學而不思則罔,不能學而不思,要學而思。但學而思已經是商標,市場部同事為避免侵權,在廣告語中加了一個來字,以期「學而來思」與「學而不思」對應。
豆神教育也再次聲明,「豆神大語文迎新班」絕不是與學而思合作的項目,是其獨立打造。
回應稱,早在2019年1月15日,好未來旗下的「未來魔法校」曾與豆神合作,由後者完成語文項目的教學工作。
豆神教育還貼出了此前兩家合作的協議內容,2015年,學而思與中文未來已籤訂了向我們購買大語文教學、教研內容的合同。
豆神教育進一步表示,目前上述項目已順利實施完畢,尾款也已結清。且大語文從來都不為曾經在學而思校區認真培訓大語文新老師而感到後悔,我們從來不相信教會徒弟餓死師傅這樣的老話。
此外,豆神教育還表示,其實學而思和豆神教育的關係很好。好未來集團的董事長也曾擔任過中文未來的董事,學而思也是中文未來的早期投資人。
那麼學而思與中文未來是否曾如此親密,雙方又為何從合作轉向現在的公然開撕?
公開信息顯示,中文未來由竇昕創立於2015年5月,推出了大語文在線直播平臺諸葛學堂。2018年,立思辰(300010,股吧)斥資12.9億元收購中文未來100%股權後,K12語文學科培訓才逐漸成為其主營賽道。2019年,該公司大語文業務負責人竇昕被任命為總裁。竇昕為中文未來創始人,此前在巨人教育、高思教育等企業負責語文學科運營等。
北京市某機構運營管理人員表示,據了解,北京市今年秋季招生中,依舊靠低價營銷的教育機構寥寥無幾,豆神是其中一個。疫情趨於平靜,各家機構在暑期營銷戰中,招生情況理想,續費率高,所以秋季招生不存在問題。但或許因為種種原因,豆神用戶留存率不高,才導致需要跟進新一輪低價營銷獲取用戶。教育圈內如此蹭熱度並不常見,或許豆神此次是想劍走偏鋒,但沒想到走得太偏了。
業內一資深教育從業者表示,無論是從海報標識,還是豆神方面已經專門為學而來思網校成立公司,都表明了此事蓄謀已久,歸咎為「末端行為」或許有些牽強。雖然目前豆神更改了海報內容,但是相關學而來思小程序依舊存在,問題還沒有根除。如果學而思不從重處理、訴之公堂,那麼未來碰瓷事件會越來越多。經此事,縱使豆神方面可能會產生負面影響,但機構也因此得到了極高的曝光度,如此得來的用戶轉化量是否客觀未可知。
(責任編輯:王剛 HF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