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究竟吃了多少個「種子」?

2021-01-09 上遊新聞

冬季是一個吃種子的季節

在生活當中,我們都在和種子打交道

種子如何來到我們身邊?

中國人又都吃了哪些種子?

今天地理君就帶大家走進中國人的種子盛宴

自然世界裡,植物的種子有很多類別

我們常見到的幾種,只是冰山一角

千萬不要小看了這些種子

正是它們勾勒出了中國的食物文化地圖

穀子:種子和人類的馴化博弈

在中國人吃的所有種子類別中

佔比重最大的一類是穀子

像常見的水稻、小麥、高粱等穀類作物

因其含糖量最多,提供人體所需熱量

從而成為人們較受歡迎的主食

在我國,分隔人們吃米還是吃麥的

著名的地理分界線秦嶺淮河一線

但這些穀物由原來野生種粒的狂野模樣

變成今天人類所期望的飽圓之胖

脫離不了物種馴化的手段

糯米做的黃金切糕

人們把野生植物種子馴化成可以栽培的農作物

使得它們脫離野草隊伍,優生優育

成為味道好、產量高、易採收的心頭好

然而在整個馴化種子的過程中

人類自身似乎也在被種子進行馴化

比如因為三餐穩定溫飽

人類逐漸進入到一種定居的生活方式

開始馴化畜禽動物,進入農耕時代

飲食結構由原來的肉類變成以碳水化合物為主

同時因為多素少肉,再加上熟食烹飪

使得人類牙齒的咬合力明顯下降

身體上的變化只是人類被馴化的一部分

而價值觀的形成似乎也和種子有關

一些學者研究發現

亞洲多種植水稻,水田的分工合作

促進了亞洲的集體主義價值觀形成

而在小麥的種植耕作方式中

分工協作元素相對較弱

於是逐漸形成了歐洲注重個體力量的文化準則

當然,種植水稻讓人團結,種小麥讓人孤立

這種大米理論其背後實際上是有前提和條件的

但它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

種子與人的相互影響關係

說完了主食種子

我們來說一說中國人的零食種子

瓜子:吃瓜群眾or瓜子群眾?

顧名思義,瓜子即為瓜的種子、孩子

中國人歷來喜食瓜子

嗑瓜子傳統習俗雖不知始於何時

但很明確在明清時期已經非常流行

 西 瓜 子 

西瓜子是葫蘆科西瓜屬

一年生藤蔓草本植物西瓜乾燥成熟的種子

作為夏天備受喜愛的瓜果

西瓜青綠翡翠的外衣,鮮紅甜潤的瓤肉

無論是顏值還是才華都一直在線

它在我國的栽培歷史十分悠久

有史料記載,秦漢時期我國就開始種植西瓜

如今我國種植西瓜的範圍很廣

大江南北都有它的蹤跡

然而真正會吃瓜的群眾

絕不會錯過鑲嵌在香甜中的黑珍珠

西瓜子作為零食食用最遲在元代就已經開始

甚至有可能追溯到北宋初年

中國人最早嗑的瓜子是西瓜子

元代《王禎農書》是最早記錄西瓜子食用的文獻

「(西瓜)其子爆幹取仁,用薦茶易得」

人們為了追求這一平價的美味

元代開始培育了以食用種子為主的西瓜品種

冠上「打瓜」、「籽瓜」、「瓜子瓜」等多種名稱

也開發出了西瓜子的多種吃法

除了加鹽、香料烘焙,製作出多種口味食用外

還製作糕點,熬製米粥

清末黃雲鵠的《粥譜》中就記載:

「西瓜子仁粥,清心解內熱」

由此看來,中國人對瓜子的喜愛自古而傳

  葵 花 籽  

葵花籽是向日葵植物的種子

據史記載,向日葵和南瓜都是美洲作物

1492年,哥倫布美洲大發現後才輾轉來到中國

其花朵碩大而美麗,舌狀花金黃色

管狀花棕色或者紫色

若成片開放,在天邊能浸染出濃烈熱情的海洋

再加上其似乎永遠朝著太陽旋轉

被人們賦予了愛慕、沉默的愛等寓意

但工具書上所說花朵常朝著太陽轉是不正確的

應該說向日葵從發芽到盛開之前是朝日

成熟的向日葵因植物自我保護機制並不朝日

最早記錄葵花子可食的是康熙的《桃源鄉志》:

「葵花,又名向日葵,色有紫黃白,其子老可食」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在電視劇《康熙王朝》中

康熙皇帝在孝莊和蘇麻喇姑身死後

對著牌位,嗑著瓜子,果仁早已沒過一碟

人卻磕著磕著,失落悲痛越甚

嗑瓜子本來是一件閒事閒心

編劇卻用來表達悲傷,大概是痛到極致吧

雖然葵花籽較於西瓜子出現的時間晚

但從七十年代末,在市場上就迅速壓倒了西瓜子

都說嗑瓜子的技能沒有哪個國家能比上中國

輕輕在嘴巴裡一丟,然後吐皮留仁

能幹淨利索地保留殼和仁的完整性

才是瓜子界真正的高手

  南 瓜 子  

我國有冬瓜、西瓜、南瓜,自然少不了北瓜

其實南瓜就是北瓜

它還有倭瓜、番瓜、陰瓜、金冬瓜等名稱

南瓜本身形態多樣、美觀、可愛

在西方南瓜燈未傳入我國時

聰明的古人就已經將南瓜用於雕刻觀賞

可就算模樣長得如此令人憐愛

其軟糯的口感讓它仍逃不了被吃的命運

南瓜糕被賦名「萬年高」的寓意

將成熟的南瓜煮熟後和上米粉就是南瓜餅

還有南瓜粥、南瓜飯、南瓜乾等其他美食

每個去超市購買南瓜的人

肯定不會錯過隨贈的零食—南瓜子

從時間來看,南瓜子要比葵花子流行得早些

最早南瓜售賣的記載來自《植物名實圖考》

同時自晚清以來,南瓜子可食的記載也較多

如鹹豐《興義府志》中記載:

「郡產南瓜最多,尤多絕大者

郡人以瓜充蔬,收其子炒食,以代西瓜子」

南瓜子製作簡單,只需掏籽、洗淨絲絡

挑個陽光充足的日子曬乾,然後烘炒

一盤酥脆的南瓜子就可以磕食了

不過南瓜子的磕食技巧和其他瓜子相比

難度應該升級了一層

 吊 瓜 子 

除了以上三個大家比較熟悉的瓜子以外

吊瓜的種子也能食用

吊瓜是「栝(guā)樓」的俗稱

也稱「瓜蔞」、「野葫蘆」

早在先秦時期,吊瓜就以野草的形象出現

它在我國的遼寧、華北、華東、陝西

甘肅、四川、浙江、雲南等多地都有分布

如今吊瓜的知名度似乎並不太高

而且其主要產區分布在浙江、安徽一帶

但這絲毫阻擋不了它在吃貨界的受歡迎程度

吊瓜子粒大、肉多,風味獨特

除富含油脂、蛋白質、多種維生素等營養價值外

還具有性涼,多吃不上火的獨特個性

妥妥的高檔零食一枚

同時它也是中國最本土的一種瓜子

果子:不長胖的種子是好零食

說完了可食用瓜的種子

我們就來說一說堅果類的種子零食

  核 桃  

印象中,大人似乎一直勸著孩子說:

「多吃核桃能補腦」

這是因為核桃所含有的豐富亞油酸甘油脂

確實能夠為大腦提供基質所需

 但大多數人只見過褐色的成熟核果

很少人知道它掛在樹上的青色樣子

核桃是胡桃屬植物的核果

在植物學上,則為胡桃屬植物核果中的種子

它味道鬆脆,可以直接吃

我國有著名的核桃產地,產品各有其特點

山西汾陽市的汾州核桃,成色黃白,油潤光亮

含油量高達80%,被稱為「油料大王」

陝西商洛因位於河南、湖北、陝西三省交界地帶

秦嶺土石山區,連綿群山,溼潤氣候

讓這裡自古就生產優質核桃

有圓棉仁、大圓光、光皮露仁、串子等核桃類型

新疆的紙皮核桃產於阿克蘇、庫車等地

雲南漾濞核桃果大、仁厚、味香

是製作月餅、元宵等小吃的重要食材

貴州省的畢節麻核桃殼薄如紙,手能捏開

而浙江省昌化名產山核桃也是馳名全國

這種核桃形似胡桃,但比胡桃要小

  花 生  

花生其實指雙子葉植物綱豆科的一種植物

但通常人們也把其所結的果實稱為花生

其果實也是該種植物的種子

不同的地方對花生的稱呼各不相同

在中國有落花生、落生、地豆、豆仁、長果

果子、塗豆、番豆等多種叫法

日本多稱為落花生,俗稱唐人豆或南京豆

歐洲一些國家則稱它為中國堅果

一般認為花生的原產地在南美的巴西和秘魯

大約公元15世紀晚期或16世紀初期引入我國

最初只在沿海各省種植

從「麻屋子、紅帳子,裡面住著白胖子」的歌謠

到夜市攤上伴隨著酒的一盤花生米

可以說中國人對花生的情節絲毫不少於瓜子

盛產花生的河南、山東最了解花生原味道的鮮美

紹興寧波一帶將花生開發出了鹽水煮的風味

到以醋聞名的山西,自然少不了老醋花生的禮遇

而廣東人用滷水燉出了花生的燒鵝肉香

福建泉州的花生湯、河南開封的麻辣花生

東北的花生糖包,潮汕的素炒花生芽

浙江的苔條花生米,閩南的花生酪

就是被號稱「美食荒漠」的北京

花生酥糖也為其增加了一份甜蜜酥脆

花生在中國美食界的地位早已根深蒂固

    腰 果   

不像其他堅果,有強硬可以崩掉門牙的外殼

我們似乎從來沒有見過腰果的帶殼版本

腰果雖然名稱為果子

但實際上我們吃的是漆樹科植物的種子

它的原產地在巴西東北部的雨林中

16世紀才被傳播到亞、非等地

我國種植的區域主要集中在海南省

腰果的果仁和果肉是一種分離狀態

腰果的果實被稱為「腰果蘋果」,形似大梨

柔軟多汁,口味酸甜,營養比較豐富

通常被榨成果汁、化身美酒來食用

我們常見的白白胖胖,形似月牙的腰果

因其外殼含有毒性,所以在食用前需脫殼處理

這種漆樹植物的「防身」利器—腰果殼油

含有腰果酚為代表的一些化學物質

可以侵蝕人的皮膚

所以給腰果去殼是一件艱巨的任務

看來人家賣得貴,是有道理的

   慄 子   

慄子是地道的中國土著

在6000多年前,我們祖先就開始採食野生慄子

3000多年前,中國人就開始種植它

在我國分布甚廣,基本上北起遼寧的千山

向西經河北北部、西部往南

包括黃河流域、長江流域

直至南方浙江、福建、江西等多地區都有種植

不過南北不同地區的慄子其外形、口味有所差別

河北遷西慄子的名氣從古流傳至今

成熟後自然落果,雖個頭不大

但水分少,糖分十足,味道甜糯

屬燕山山脈的懷柔,其氣候、海拔適宜種植慄子

北京懷柔的慄子肉質細膩,口味甘甜

被稱為「世界板慄的基因庫」的湖北羅田

其慄子個頭大,澱粉含量高,口感較面

福建建甌的錐慄,除肉質細膩以外

脆甜也是其最大特點

陝西寧陝縣具有「慄鄉」的美譽

    松 子   

松子是松樹的種子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紅松松子生產國

以紅松、華山松、新疆五針松、馬尾松

偃松、雲南松為主

其中紅松子是我國古代進奉的貢品

也載入了中國古代貢品的史冊

分布在我國的黑龍江小興安嶺及吉林長白山

松子去殼後,味道脆甜,可以烘炒後食用

也可以成為某些可口菜餚的點綴配料

   榛 子   

榛子應該算得上是植物界最堅硬的果實

它的屬名Corylus,就有頭盔的意思

對於愛吃這類食物的松鼠來說

似乎它們的門牙更硬

去掉榛子堅硬的果皮以及種皮後

就可以看到其中可食用種子的子葉

榛子種子子葉的含油量較高

其中所含的榛子酮化學物質

構成了榛子特有的香氣和口感

我國北方山上多出現毛榛和平榛兩個種類

也是我國最早被食用的榛子

根據史料記載,我們祖先食用榛子的歷史悠久

清代,有專門為皇室提供高質量榛子的御榛園

但因榛子果小,殼厚,產量低

作為主食有點難度

所以註定只能成為人們消閒的零嘴

或者是糕點上的配料,無法佔據C位

奇子:不獵奇不是好吃家

除了堅果界的扛把子種子零食以外

中國人還開發出了其他奇特的種子食物

你吃過幾種?

  豆 子  

我國可食用的豆類種子有很多,

而蠶豆是零食界的小精靈,

又名胡豆、佛豆、川豆、倭豆、羅漢豆,

原產亞洲西南部和非洲北部,

相傳西漢張騫出使西域時期傳入中國。

   蓮 子   

蓮花的種子,可鮮食。

  西 蘭 花 種 子  

2017年國家衛生計生委第7號公告中,

公布了西蘭花種子水提物為食品新資源。

  榴 蓮 種 子  

將榴槤種子煮熟可以食用,

據說口感有點像大芸豆、慄子、芋頭。

在盤列中國人所吃的種子食物後

不由地感慨到

像一些創新獎類別應該頒給美食界

從發現、認識這種植物的種子到能夠食用

並隨之開發出眾多的相關美食

這背後究竟藏了怎樣的智慧呢?

為愛吃的我們點讚!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鐵原種子山之戰,夜裡的月亮是屬於中國人的!
    而且此時的4連的戰士們也已經斷糧很久了,老兵們這樣回憶道:「從洪川江後撤以來,只收到一次補給,吃了三四天就沒了,就再沒送上來。」「五次戰役最難熬的就是沒吃的,後方給運上的炒麵,運一次只能夠吃三四天,等打種子山的時候,早就吃完了!」
  • 中國人的故事:雷鋒精神是種子
    6個月後,年僅22歲的解放軍戰士雷鋒因公殉職。1963年2月初,《人民日報》《解放軍報》等媒體相繼報導了雷鋒的事跡,同時摘發了雷鋒的部分日記。毛澤東仔細閱讀後,在一次談話時對時任國務院副總理、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羅瑞卿說:「雷鋒值得學習啊!向雷鋒學習,也包括我自己,我也向雷鋒學習。」
  • 中國身價千萬的人究竟有多少?不敢相信!
    根據據瑞士信貸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中旬,有1億中國人位居全球財富榜前10%,而美國為9900萬人,中國的富裕階層人數已首次超過美國!其實,身價百萬(美元)在如今這個時代已經算不什麼,因為如今的百萬美元還買不起一線城市的一套房子。那麼,我們就來看一下如今身價千萬的人究竟有多少?
  • 心理陰暗的魯迅,究竟是拯救了中國人,還是禍害了中國人?
    這其實是在禍害中國人吧?要想毀掉一個人,最好的方式,就是毀滅這個人的自尊心,讓ta覺得自己一無是處。要想毀掉一種文化,最好的方式,也就是讓所有人都相信這種文化一無是處,從而拋棄該文化。民族的崛起需要文化的強盛,而魯迅恰恰要做的就是把中華文化扼死。魯迅生活的時代是個什麼時代?
  • 非洲有個「懶散」部落:就得有種子也不種,而是把送的種子都煮了吃
    現在很多人看到乞丐在路上不願意給錢,不是因為冷血的原因,而是因為有手有腳的成年人找不到謀生的方法,只能靠乞討為生,這真的很可恥,所以,每天看到那些健康的人無所事事的活著,真的讓人很生氣,今天老陳給大家說一下非洲有個"懶散"部落:就得有種子也不種,而是把送的種子都煮了吃。
  • 沙僧在拜師唐僧之前,竟然是吃人的妖怪,你看他究竟吃了多少人?
    雖說影視劇只是說了沙僧是在這流沙河等候取經人,但是其實也是說得很明白了,那就是觀音菩薩早就安排好了,將此人收服,給唐僧做個徒弟。那麼這沙僧在流沙河究竟是幹什麼的呢?難道只是因為被貶下凡,在此受過不成?其實不全是。
  • 花生種子多少錢一斤?種植前景及效益怎麼樣?
    花生又叫做落花生,是一種蛋白質含量非常高的食物,在我國種植非常廣泛,尤其在農村幾乎每家每戶都有種植花生地,很多種植戶也想種植花生來獲得收益但是不太清楚相關情況,那麼花生種子多少錢一斤?種植前景及效益怎麼樣?
  • 為了保健,中國人吃了多少性器官?
    根據國家食藥監總局發布的信息: 目前中國只有26個膠原蛋白品種獲「衛食健字」批號,市場上絕大多數膠原蛋白都是食品當保健品,虛假廣告滿天飛。 這是國產保健品的現狀,至於國外進口膠原蛋白的效果也尚存爭議,至少談不上美顏神器。
  • 專訪龔鵬程:中國人的文化自信究竟來自哪裡?
    積弱不振,受到人家的欺負,遂不斷自怨自艾,說中國雖地大而其實物薄,中國人國民性有問題、文化基因不良等。2.「全盤西化」的聲音曾甚囂塵上,傳統文化和現代性之間發生的爭議不斷,您認為傳統文化和現代化之間的關係究竟是什麼樣的?在向現代化邁進的過程中,傳統文化到底扮演著什麼角色?
  • 我的世界:手遊版三個「天選開局」的種子
    在生存遊戲《我的世界》中,種子系統大大增加了遊戲的可玩性。不管是奇葩的種子,還是優秀的種子,都吸引了不少玩家,其中"天選開局"的種子最受歡迎。所謂的天選開局,就是前期該有的資源都有,而且野外威脅比較少,玩家不愁吃不愁穿,可以放心生存。
  • 中國人的筷子究竟有什麼含義?看完之後,趕緊告訴家人吧!
    中國人的筷子究竟有什麼含義?看完之後,趕緊告訴家人吧!筷子相信大家都知道,因為在我們中國人日常生活中,可以說天天與筷子打交道,但是筷子到底有什麼含義呢?難道就是為了讓人們吃飯?其實中國人的筷子也是非常有講究的,雖然現在有很多花裡胡哨的筷子,甚至有很長的筷子,但是大多數人用的還是老祖宗流傳下來的筷子,筷子長七寸六分,代表著人類的七情六慾,很多地方也不說七情六慾,但是對於中國人來說這是非常認同的,而筷子也是根據很多東西才製作出來,不是憑空製作,七寸六分就是一個定數!
  • 中國人究竟發明了什麼
    2013年華先生又在《自然科學史研究》第32卷第4期發表《中國古代究竟有哪幾項大發明?》,引起學界關注,華先生也覺得有深入研究和宣傳的必要。此事得到了中華文化促進會的大力支持,於是就有了2014年3月29日和30日,在北京梅地亞中心由中華文化促進會主持召開的題為「中國人發明了什麼?」的諮詢會和新聞發布會。
  • 美國人吃雞蛋,日本人吃雞蛋,中國人吃雞蛋,差距一目了然
    美國人吃雞蛋,日本人吃雞蛋,中國人吃雞蛋,差距一目了然雞蛋是我們大家都喜歡吃的美食,是冰箱裡最不能少的食材,營養豐富,每天吃一個雞蛋可以滿足人體需要的營養,而且我們在製作麵食,甜點一類的美食更是少不了它,每個國家都是如此,雞蛋好吃,食用的方法也是多種多樣的
  • 重樓種子多少錢一公斤如何育苗
    重樓種子多少錢一公斤如何育苗 2018/07/02 11:51:25 來源:金農網用戶中心 重樓種子多少錢一公斤如何育苗,三亞造林速生樹種有哪些根據用途購買種子,用途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是綠&nbsp化用的,一種是觀賞盆花。
  • 孫悟空到底吃了多少仙丹?喝了多少仙酒?盜了多少蟠桃?
    題:孫悟空到底吃了多少仙丹?喝了多少仙酒?盜了多少蟠桃?  孫悟空究竟偷吃了多少蟠桃  眾所周知,孫悟空監守自盜,偷吃了蟠桃園的蟠桃,據玉皇大帝等人所說,整個蟠桃園的老樹大桃都被孫悟空一個人偷吃光了。
  • 香味濃鬱的百香果,一粒種子就能種,果實想吃多少長多少!
    盆栽百香果一、百香果種子的播種方法首先,把百香果放在通風的位置一周左右,然後切開取出種子;百香果的種子很像西瓜種,取出來之後,先用水清洗一下,再拿出來晾1-2天;把百香果種子放在溼紙巾上催芽,放在遮光位置,大概2-3天就可以了;百香果育苗可以用沙子,或者營養土都可以。
  • 八十年代的中國人都吃什麼?
    作者:我方團隊張嶔說起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國人都吃什麼」的話題,身為「80後」的中國籃協主席姚明,相信就有難忘的記憶。1984年,這位未來的「美職籃巨星」,還是個4歲的「小吃貨」。飯量奇大無比:每天要吃兩個雞蛋喝兩瓶牛奶,而且「吃飯離不開魚」。
  • 這個南方水果的種子千萬別吃!
    在吃之前,大美姥姥問大美媽,釋迦果是熱性的還是寒性的?確定了她才好吃。 什麼是釋迦果? 很多北方人可能沒吃過釋迦果,它需要種植環境的溫度比較高,所以一般在我國臺灣、浙江、福建、廣東、廣西、雲南一帶才有種植,其中臺灣種植的最多。
  • 被大學食堂逼出的堅強,「妙蛙種子」女生都愛,第8個是秀兒嗎?
    推薦語:現在的學生在吃飯方面更加講究,無論是食物種類還是味道口感,都有嚴格的要求,這比起十多年前的大學不知了好多少倍,不過那個時候大學食堂更便宜一些。多數大學的夥食都不差,基本上每個大學都是一個美食城,大學生都是吃貨群體。
  • 韓國人吃活章魚,日本人吃生雞蛋,看到中國人吃的:你們贏了,甘拜下風
    而像日韓一些國家就喜歡吃壽司,生魚片,德國人喜歡大塊吃肉大口喝酒,美國人喜歡吃漢堡等這些快餐,而印度人卻非常喜歡咖喱。各國之間除了美食不一樣,在餐具上有很大的差別,像中國人吃飯用的都是筷子,而西方人大多用刀叉,印度人直接用手吃飯。這是因為各國之間的文化不同,所以才讓世界文化這麼豐富多彩。今天就為大家分享一下日本人吃生雞蛋,看到中國人吃的:你們贏了,甘拜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