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3日,世界讀書日如期而至。作為喜愛讀書的我,最近的時間也相對自由,買了不少往日沒有時間細讀的書,更是在讀書日優惠購得《莎士比亞全集一套》。只是作為重慶方所店的一名會員,在方所公眾號得知方所將離開重慶的消息,也是很遺憾,趕緊在方所撤離之前,今天又去位於我的民宿附近的觀音橋商圈奧特萊斯商場裡的重慶方所再淘一些設計類的書籍。寬敞的書店因為是夜晚,和相鄰的觀音橋熱鬧的好吃街比起來,是特別的幽靜。這正式讀書人喜歡的環境,只是到處貼著的7折、5折,甚至3折的標籤,熱鬧地宣示著這家5年前重慶人期盼的的書店將要離開這裡。對我來說很是不舍,疫情的影響應該也是加快了這家書店撤離的步伐。
不管怎麼樣,書想讀還是要讀的,看著最近入手的這麼多書籍,我想在接下來的一段日子裡,有書為伴的日子還是很美好的。讀書到底對人生有什麼意義呢?我想用自己的經歷來談一談感受吧。
第一:書的海洋裡充滿樂趣,那些生動的故事讓我們充滿期盼,後來的結果會是怎麼樣?
對讀書的喜愛應該在讀書前就已經形成,這得益於一個常在我家裡來玩的親戚,我的二外公的影響。他是一位愛看書的慈祥有耐心的老人,每次到我家裡來玩,就深情並茂地給我們講故事,而且不是什麼童話故事,而是跌宕起伏的歷史故事,比如《狸貓換太子》等。這些故事很長,不是一會就能講完的,所以我很盼望二外公到家裡來,因為有故事可以聽。所以家裡有位愛讀書的人,對童年的影響蠻大的。果然從小學開始,我的語文成績,特別是作文,就是班裡比較優秀的,得益於小的時候聽書的影響和愛寫日子的習慣吧。
『童年因為母親的病情,導致她脾氣不好,父親也因為對母親無原則的縱容,口頭禪:「你媽錯的都是對的」,導致童年、少女時代都不夠快樂。但是因為我喜歡看書的習慣,讓生活也有了另外的樂趣。只是那個學生時代,是瓊瑤的愛情小說、金庸的武俠小說伴隨我們長大的。
還有舒婷、北島、徐志摩等詩人也影響著我們。今天依然記得放學回家的路燈下、睡覺的被窩裡、邊做作業邊偷偷閱讀藏在抽屜裡的書籍的樂趣。好一個痴字了得。
第二,書籍對人生價值觀的形成有非同一般的影響。
就我自己而言,瓊瑤的小說我幾乎都讀過,所以感情是單純而浪漫,有點不食人間煙火的味道,感覺愛不在了,生命的意義都沒有了。而現實的戀愛,遠沒有故事裡的忠貞。也沒有遇到故事裡不顧現實,愛得山無稜,天地絕的愛情。結果我所謂的初戀結果有點狗血,但是我仍然痴心不改地認為,他沒有在身邊,往後餘生都沒有意義。知道慢慢成熟,才明白,我們不過是懷念青春年少的自己,被自己的瓊瑤式的專情所打動。
而金庸小說則培養了自己愛打抱不平的俠女情懷,只是現實社會裡沒有遇到武俠高人指點,遇到壞人,保護自己都難。
當然少女時代也讀了一些《飄》《紅與黑》等世界名著和《紅樓夢》、《水滸傳》等中國名著,也更多是從故事情結裡去收穫閱讀的快感。也許由於年齡、閱歷的原因,讀書對我的意義還沒有明顯表現出來。但是我能感受到的是除了父母、周邊的同學,對你的影響最大的應該就是書籍這個朋友了。
第三、養成愛讀書的習慣後,自然會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對寫作能力的提高遠比參加作文補習班見效得多。縱觀很多有名的作家,比如《王小波》、《張愛玲》等都是從小喜愛讀書的人。而良好的寫作能力和表達能力,是一生受用無窮的;
第四、隨著年齡的越來越成熟,讀的書更廣、更有深度,你會發現書籍對人的意義非同一般,能理解毛澤東為什麼沒有上過什麼軍事學校,卻能帶領中國共產黨取得革命的勝利,他老人家就是一個書不離手的人。從《孫子兵法》等歷史書籍裡找到戰爭的方式方法。用今天去重慶方所購書時看到的一句話來形容讀書的意義吧:看圖

「因為閱讀,我們經歷無數人生,窮盡古今智慧,世界在我心中,我在世界心中!」
世界讀書日,讓我們都愛上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