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說一個人要讀書才有出息,很多人都自動理解為,要去學校讀書才有出息。不可否認這樣的理解其實從另一個角度去理解其實也沒錯,但是卻曲解了讀書意思。讀書不是或者不僅是在學校的學習,更多的是自身的修養與提升。而現在真正讀書的人已經愈來愈少了。你還記得世界讀書日是什麼時候嗎?2018世界讀書日是幾月幾日?今年世界讀書日是幾月幾號?我們一起讀書吧!
2018世界讀書日是幾月幾日
4月23日 世界讀書日
世界讀書日全稱為世界圖書與版權日,又稱"世界圖書日",最初的創意來自於國際出版商協會。1995年正式確定每年4月23日為"世界圖書與版權日",設立目的是推動更多的人去閱讀和寫作,希望所有人都能尊重和感謝為人類文明做出過巨大貢獻的文學、文化、科學、思想大師們,保護智慧財產權。每年的這一天,世界100多個國家都會舉辦各種各樣的慶祝和圖書宣傳活動 。
世界讀書日的由來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選擇4月23日成為世界讀書日的靈感來自於一個美麗的傳說。4月23日是西班牙文豪塞萬提斯的忌日,也是加泰隆尼亞地區大眾節日「聖喬治節」。實際上,同一天也是莎士比亞出生和去世的紀念日,又是美國作家納博科夫、法國作家莫裡斯 德魯昂、冰島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拉克斯內斯等多位文學家的生日,所以這一天成為全球性圖書日看來「名正言順」。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1972年向全世界發出「走向閱讀社會」的召喚,要求社會成員人人讀書,圖書成為生活的必需品,讀書成為每個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99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4月23日為「世界讀書日」,致力於向全世界推廣閱讀、出版和對智慧財產權的保護。
「我們必須能夠讓每一個地方每一個人都獲得圖書。」這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創意、文化產業與版權部主任兼教科文組織出版社社長米拉格羅斯 德爾 科羅爾女士曾多次強調的一句話。自「世界讀書日」宣布以來,得到了全球社會各界的熱切響應,並發展為尤其重視針對青少年的活動,目的是培養孩子們的閱讀習慣、人文精神,引導他們尊重知識。因此,在每年的4月23日,作家、出版商、教師、圖書管理員、私立或公立學校的教育工作者、學生、人道主義者、大眾媒體,以及全球各國愛書的人已經把讀書日的宣傳活動演變成一個熱鬧的歡樂節日。
世界讀書日的意義
199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通過決議,將每年的4月23日定為「世界讀書日」,從那以後,人們越來越認識到讀書、愛書的重要性,也開始樹立尊重智慧財產權的意識、開始加強智慧財產權和版權保護。那麼今天就讓我們進一步來挖掘世界讀書日的意義。
世界讀書日的意義,享受讀書樂趣
199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通過決議,將每年的4月23日定為「世界讀書日」,並呼籲:「希望散居在全球各地的人們,無論是年老還是年輕,無論是貧窮還是富有,無論是患病還是健康,都能享受閱讀的樂趣,都能尊重和感謝為人類文明作出巨大貢獻的文學、文化、科學思想大師們,都能保護智慧財產權。」
自那時以來,這個獨樹一幟、墨香洋溢的節日聲譽日隆,受到全世界人們的關注和歡迎,其宗旨和意義也逐漸深入人心。世界讀書日以節日的形式,讓人們向健康、高尚、純粹的生活方式回歸,向那些為人類開拓了自由、豐富的精神世界的偉人致敬。
這是真情的呼喚,這是深沉的緬懷。不論膚色,無分國別,人們在這個節日裡表達對人類文明發展的信心和希望。在這一世界潮流之中,我們的熱情也日趨高漲——多讀書、讀好書,正成為今天我們全社會的共識與需求,一股股清新的讀書之風撲面而來。
作為千年文明古國,我國的偉大傳統之一就是以讀書為尊為貴。「積財千萬,無過讀書。」讀書可以明理得道,可以修身養性。「為學之道,莫先於窮理;窮理之要,必在於讀書。」讀書人在閱讀之中,「手披目視,口詠其言,心惟其義」,「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這種身心合一的閱讀歷程,賦予了讀書極為厚重的神聖性和愉悅性。
讀書使炎黃子孫能夠思接千載,縱橫萬裡,窺天地之妙,得萬物之靈。文化的血脈、思想的精髓、國家的道統……都在讀書中綿延不絕,久傳於世。讀書的傳統早已沉澱在民族性格的深處。鑿壁偷光,懸梁刺股,囊螢映雪……一個個動人故事形象地體現出中華民族對讀書的酷愛。
古人甚至有云:「飢讀之以當肉,寒讀之以當裘,孤寂讀之以當友朋,幽憂讀之以當金石琴瑟也!」更可驚嘆者,我們的祖先曾設計出一整套完備而行之久遠的制度,讓讀書成為國人治國安邦的進階。讀書之興衰實與我們個體與民族的命運轉折息息相關,須臾不可分離。
當今時代,信息爆炸,潮湧而來,種種現代傳播媒體在拓展人們視野的同時,亦在擠佔人們讀書的時間。尤令人關切者,社會浮躁之風、快餐文化等諸種不利因素,也阻礙了全民閱讀的展開與深入。近年來,一些社會調查所顯示的國民閱讀率的下降,正說明重申並弘揚讀書傳統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在知識經濟時代,現代化建設比以往更倚重於知識的力量,更依靠於全民文化素質的提高。在全社會大力倡導讀書之風,有助於提升國民的知識水平和自我學習、發展能力,特別是青少年,培養他們閱讀的興趣,讓讀書成為他們終身追求的「時尚」,十分有利於建設學習型社會和創新型社會,有利於實施科教興國、人才強國的國家戰略。
「世界讀書日」每年只有一天,但它的意義在於使每一天都成為「讀書日」。身在熱愛讀書的國度,我們更應該在每一天享受讀書帶來的進步和樂趣。願每一個人愛讀書、多讀書、讀好書。
相關閱讀:
4月23日世界讀書日 2018我國閱讀指數首次發布
原標題:2018世界讀書日是幾月幾日 2018世界讀書日的由來及意義
責任編輯:柯金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