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導語
中華文化之中最被人津津樂道的就是愛情這個東西了,它雖然看不見摸不著,卻能夠讓無數的人為之著迷,中國古代很早的時候就有了許多關於愛情故事的記載,而這些愛情故事也成為了後人們爭先模仿的經典事例,甚至在這種古代愛情文化的氛圍之中還誕生了獨屬於中國人的七夕情人節。可在中國流傳了幾千年的七夕情人節到了現代之後卻不是很適應,更多的人都選擇了過西方的情人節。
02古代七夕情人節產生的歷史
中國情人節原名叫做七夕節,據說是發源於上古時代。可是那個時代連文字都還沒有真正的普及,又有誰能夠了解到那段歷史呢?這個節日真正被推廣到整個中國是在西漢時期,那個時候的大漢十分統一,能夠把文化的影響力擴大到最大,而漢王朝在各個方面也是十分的優秀,使得底層百姓願意去信仰這種被朝廷推廣的節日。
「七夕」最早的時候是源自於對星宿的崇拜,後來就慢慢的演變成為了專門屬於中國女子的節日。那一天的女子會聚集在一起,向上天祈福能夠使自己女紅技術更進一步,還會在祈福完畢之後舉行各種慶祝活動,這大概就是那個時候「七夕節」的真實寫照了。
因為中國古代一直是一個農業社會,老百姓的各種慶祝節日都充滿著農業色彩,古代女子的生活環境十分壓抑,所謂的「七夕節」除去對星宿的崇拜之外,其實更大的作用是給那些深閨女子提供一個休息娛樂的場所。
而在這個節日之中的女紅技術才是節日的重中之重,雖然說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夠得到祈福的,但在節日之中的女紅技術比賽卻能夠達到增強技術的實際用處,因此古代的「七夕節」一直受到哪些女兒家的歡迎。
03古代七夕情人節不受現代人歡迎
古代七夕作為舊時代的產物,它並沒有隨著時間的消亡而消亡,相反的是,七夕還存活到了現在,並一度作為中國的情人節和西方的情人節分庭抗禮,這本來是一件好事情,可壞就壞在這個對抗只是暫時性的,更多的人還是願意過西方的情人節,他們都不願意過中國傳統七夕情人節。
主要原因無非有三,第一個原因就是七夕情人節是古代社會的產物,在古代大家都知道這個節日的重要性,也知道這個節日的流程,可是隨著近代社會傳統文化的一些斷層讓很多人都不知道該怎麼過七夕傳統情人節了,裡面過節所需要準備的物品以及慶祝方式都沒幾個人知道,更別說讓大家大張旗鼓的慶祝了。
第二個原因就是七夕情人節作為古代社會的產物,在古代面對的是一些年輕人,那個時代的年輕人十分保守,過節的時候也是中規中矩,而到現代社會之後,七夕情人節並沒有做出傳新,它依舊是過去那一套,他雖然有他的固執,可是他的現代受眾都是一些年輕人,這些年輕人都是一些追求時髦的精神小夥,在他們心中認為七夕情人節是一個老土的代名詞,而這種心理使得許多年輕人不願意過自己國家的節日。
最後一個原因我個人認為是七夕的時間實在是不太適合,因為七夕情人節是在農曆的七月七號,這一天在古代社會是比較合適的,那個時候的農業耕種都已經完成了一大半,一些女兒家出來過一過屬於她們都節日也實在是無可厚非,可是在現代社會之後卻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這一天正是炎熱的夏天,也沒有放假,所謂的中國式情侶根本抽不出時間來過節。這一點就是一個十分現實的原因。
04西方情人節受中國年輕人歡迎的原因
文化影響力是影響一的根本,近代社會從大清閉關鎖國開始,中國就已經落後於世界,後面更是不思進取,使得我們國家落後挨打,而傳統文化也是跟著遭殃,那個時候的中國人都對自己的文化失去了信心,在一連串的失敗打擊之下,大家都覺得西方文化是最好的,這種模仿西方文化所帶來的優越感一直延續到現在。
現在社會之中的許多年輕人都是比較喜歡追求西方文化之中的那種快節奏,他們對自己國家的文化失去了信心,認為中國古代遺傳下來的七夕情人節是落後無知的象徵,誰要是過這種節日就是落後,老土的表現,這種文化自卑心理在廣大青年心裡滋生,並不斷的影響下一代,因此越到後面就越沒有人願意過中國傳統的七夕情人節。相反的是,他們認為過西方情人節是十分拉風,時髦的表現。
05作者寄語
中國的七夕情人節並不比外國的情人節差,也不是年輕人所認為的時尚,相同的是,中西雙方的節日都是來自於古代的傳統。年輕人過西方節日是明星中國傳統文化影響力跟不上的結果。相反的是,中國傳統七夕情人節裡面蘊含著多重文化元素,是真正的實用與浪漫並存的好節日。
不知道大家過的是中國傳統的七夕情人節,還是西方的情人節?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