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記憶中,好像沒有任何一個展覽能給我如此震懾的力量。」用新晉「網紅展」來形容《「召喚」——上海市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美術、攝影主題展》並不為過。由上海市文化和旅遊局、上海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員會、解放日報社共同主辦,上海市美術家協會、上海市攝影家協會、上海民間文藝家協會、中華藝術宮(上海美術館)等單位聯合承辦的該展覽,4月8日在中華藝術宮五米層展廳展出至今,在做好嚴格防疫措施的前提下,日均觀展人數屢次刷新疫情之後中華藝術宮觀眾人數記錄。
數據顯示:截至4月26日,累計觀眾超過20800人,其中連續9天超過1000人,4月24日、4月26日近2000人。值得一提的是,各行各業及市民群眾預約觀展熱情高漲,每日市民預約團隊(10人以上)呈現大幅度增長,從開展以來的3-5批到如今日均超過50批,掀起了「觀召喚展、學抗疫精神」的熱潮。
一組各援鄂醫療隊的海報吸引觀眾眼球。
此次展覽是全面復工復產復市、上海各文化場館陸續恢復開放後的首個以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為主題的大型實體展覽,展出的800餘件作品,是從以上海為主的1800餘位一線抗疫勇士、文藝工作者及各界人士自發創作的13000餘件視覺藝術作品中遴選而來,其中美術作品250餘件,攝影作品480餘幅,民間藝術、雕塑、裝置等形式的藝術作品70餘件/組。所有作品均為原創新作,其中80%以上是第一次向公眾亮相。
畫家李磊認為,本次「召喚」展集美術、攝影、民間藝術、當代藝術為一體,策劃精密,藝術性強,充分反映了藝術創作離不開生活,反映了上海這座城市的精神。
觀眾在高3.8米的美術作品《逆行者》前駐足。
「在這次展覽中,逆行的醫護工作者成為了主角,奉獻成為了中心。展覽從各個視角彙編成了一幅幅生動的故事集,向觀眾訴說著一個個偉大的靈魂。上海的藝術工作者對這次疫情中所出現的人文情感觀察細緻入微,巧妙的藝術誇張與對畫作形式的精準構建,將整個展覽的主旋律緊緊扣住了奉獻的意義,尤其是巨幅作品《召喚》,畫作中的每一個生動人物的塑造都是藝術家向每一個為民族為國家而奉獻的靈魂致敬。」 畫家萬芾說。
走進「召喚」展,震撼是觀眾的共同觀感。從掛在牆上的一幅幅作品當中,人們看到了身處抗「疫」中那些艱辛又感人的時刻。
觀眾在欣賞抗「疫」畫作。
南京西路街道基層工作者代表近百人觀展後表示,那些勇敢與悲喜交織、犧牲與奉獻共存的抗疫場景令大家心生感動,社區一線工作者在戰「疫」鬥爭中承擔著「看家護院」、維護居民生命安全的重要職責,每一個人都聽見了「召喚」。
而作為展出作品中的「主角」,上海援鄂醫療隊代表在參觀展覽後表示,每一幅作品都特別震撼,都特別美,每一幅作品都能看到滿滿的愛。上海市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張文宏應邀觀展,在接受畫家吳正恭為他創作的肖像畫後表示,醫術治癒身體,藝術滋養心靈,展覽讓醫術與藝術在「召喚」中相遇。
來自華山醫院、東方醫院、瑞金醫院援鄂醫療隊的醫護人員作為首批觀眾觀展,背後是由20餘位畫家日以繼夜創作的寬18米、高2.2米巨幅大作《召喚》。這是目前為止國內最大的一幅以抗疫為主題的美術集體創作,再現抗疫一線人物群像。
上海文藝家代表在觀展後表示,在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中,上海文聯的各個文藝家協會,都在第一時間,以自己的方式和專業投入其中,做了力所能及的奉獻。讓藝術家辛麗麗觀展後特別有感觸的是,那麼短的時間裡,藝術家們用鏡頭、用畫筆留下了時代的烙印、時代的記憶。「展覽上很多照片,是攝影記者們奔赴一線記錄下來的,讓人感動。本地的藝術家們雖然不在一線,但我們也是有職責、有擔當、有使命的,那就是文藝創作,把自己所熱愛的事業做到極致。我相信,對我們每個人來說,觀展的收穫都是很大的。回團後,正在創排作品的編導和演員就要將參觀的感觸投入創作中。」
本次主題展嚴格落實市委、市政府關於進一步加強我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有關工作要求,嚴格做好展覽舉辦期間的各項疫情防控工作。一是提前做好預案,採取網上實名預約、總量控制、分時分流等具體措施,避免觀展人員集中到場;二是嚴格進場預檢。中華藝術宮針對三個進口的具體情況採取相應措施,嚴格做好觀展人員的身體證登記、健康碼驗證、體溫檢測,既嚴格防控措施又確保快速進場;三是切實做好現場引導。嚴格要求佩戴口罩觀展,明確人員之間的安全距離;四是嚴格做好展廳工作人員的健康檢查、場所高頻次消毒等安全防控工作,確保了展覽舉辦期間的保障措施有力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