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阿彌陀佛」聖號時,牢記這2句話,功德無量!

2020-12-06 明月天心

許多信眾都有到寺院燒香拜佛、誦經念佛的習慣,尤其我們會注意到,自己接觸佛教以後聽得最多的便是那句「阿彌陀佛」。為什麼要念「阿彌陀佛」呢?難道「阿彌陀佛」是佛教裡最大的佛嗎?稱念「阿彌陀佛」名號的功德最大嗎?不是的。首先,我們應了解一下關於「阿彌陀佛」的一些常識問題。

阿彌陀佛是西方極樂世界最大的佛,是佛教淨土宗的專修對象,信眾若能一心稱念「阿彌陀佛」名號,臨命終時,即可得阿彌陀佛與諸聖眾慈悲接引,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離苦得樂。阿彌陀佛與他的兩脅侍「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合稱「西方三聖」。阿彌陀佛因其無量的光明、無量的壽命,故而亦被稱為「無量光佛」、「無量壽佛」。

阿彌陀佛在過去無量劫前,即還在因地修行的時候,就曾發下四十八大願,要廣度無邊受苦眾生,成就無量莊嚴功德。「阿彌陀佛」常被僧眾稱誦,以莊嚴功德、消業修福。「阿彌陀佛」也常用在僧眾之間打招呼用語,以表恭敬和對佛菩薩的虔誠。但是,佛號不可隨意念,是有講究的,如何稱念才能功不唐捐呢?牢記這2句話,功德無量!

一、要做到一心清淨,攝心不亂。

佛門裡常說一句話:口念彌陀心散亂,喊破喉嚨也枉然。誦經念佛貴在用心、攝心,不能嘴上念著佛號,心裡妄想雜念一堆。我們念佛修行之真正功用就在於通過念誦佛號收攝身心,消除煩惱,以達到清淨自在無我之境地。如果心中顛倒妄想、雜念太多,就是念上萬遍佛號,感動的也不過是自己。「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若想真正與佛菩薩感應道交,不是看你供養越多越有用,而是你是否用真心,「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

隨其心淨,則佛土淨」,真正的極樂世界不在乎十萬億國土之遙,一個念頭即可到達。內心清淨,無處不是極樂世界。「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人人心中有座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佛不住在寺廟,佛菩薩就在我們的清淨自性裡、我們的善念裡,心中有佛佛自在、心中無佛佛難求。

佛說一切法,為度一切心」,不論我們念哪尊佛菩薩名號,其功德利益都是一樣的,貴在一心清淨、心不散亂,不動任何妄念,功德才不會散亂。《佛說阿彌陀經》中提到信眾若能一心不亂執持阿彌陀佛名號,臨命終時,即可得諸聖眾接引......這其中有一最關鍵的點就是要「一心不亂」,心若亂了,一切皆亂,守好真心、如如不動,才是功德圓滿。

二、要懺悔罪業,敬畏因果。

佛前一拜,罪滅河沙;念佛一聲,增福無量」,我們今生能遇到佛法而得渡,能幸聞佛經而覺悟解脫,實在是擁有無量的善根與福報,一定要好好珍惜,不可懈怠放逸。拜佛不要盲修瞎練,拜佛不是求取神通,不是念念叨叨、神秘兮兮,而是發心懺悔、改過自新,是敬畏因果、誓不造業,在低下頭的那一刻真正地清醒和悔過

真誠念佛消業障、培福報,如《懺悔偈》裡所寫的: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嗔痴;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亡時罪亦滅;心亡罪滅兩俱空,是則名為真懺悔」,念佛號的同時要生起清淨心、懺悔意,決心改掉貪嗔痴等一切惡習,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如此,才能令功德更加圓滿。

佛法究其根本是什麼?是「因果」,正所謂「萬法皆空,因果不空」,學佛明因識果,才能究竟地認識人生、改變命運。用此真心,縱使念佛一句,也能增福無量,若能令他人聞之心生法喜,更是無邊利益福德。希望大家如理如法念佛,心生恭敬和至誠清淨,圓滿功德。感恩您的閱讀與分享,南無阿彌陀佛。

相關焦點

  • 念「阿彌陀佛」聖號,牢記這2句話,功德無量!
    多數學佛人,可能都聽過這句偈語,不過你是否想過,念佛的功德和福報,究竟從何而來呢?漢地淨土宗盛行,平日念佛的人為數眾多,而淨宗的信眾,則專念阿彌陀佛,把佛號當成日常功課。儘管我們常見到學佛人見面便念「阿彌陀佛」,甚至把佛號變成了口頭禪,可是真正明白彌陀聖號的功德所在者,可能並不多。
  • 佛教:念「阿彌陀佛」聖號時,牢記這兩點,功德無量!
    阿彌陀佛主要是佛教淨土宗專修的對象,認為信眾若能一心不亂持誦「阿彌陀佛」聖號,臨命終時即可得諸聖眾接引,往生極樂淨土。《佛說阿彌陀經》中便有關於此的詳述。有人問,念佛號只能念「阿彌陀佛」嗎?可不可以念其他佛菩薩名號?其功德大小一樣嗎?小編告訴大家,無論念哪尊佛菩薩名號,功德利益都是一樣的,無二無分別。
  • 念誦「阿彌陀佛」聖號時,牢記這3句話,功德無量!
    「阿彌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無等倫;白毫宛轉五須彌,紺目澄清四大海;光中化佛無數億,化菩薩眾亦無邊;四十八願度眾生,九品鹹令登彼岸」,這首著名的《贊佛偈》大家應該都非常熟悉,阿彌陀佛曾在過去無量劫因地修行時就發下大願,要建立西方極樂世界,廣度無邊受苦眾生,成就無量莊嚴功德。
  • 佛教:念「阿彌陀佛」聖號,牢記這兩點,功德無量!
    正因如此,阿彌陀佛也被稱作無量光佛與無量壽佛,代表著光明和智慧無量。佛家認為,十方三世有無量諸佛,為何世人專念「阿彌陀佛」呢?阿彌陀佛在因地修行時,曾經發下利益眾生的四十八大願,誓願成就稀有淨土,度化無邊苦難眾生。阿彌陀佛即諸佛之王,光明極尊,念阿彌陀佛即念一切佛,見阿彌陀佛即見一切佛。
  • 念「阿彌陀佛」聖號時,心中默念2個字,功德無量!
    提起「阿彌陀佛」,大家應該非常熟悉。「阿彌陀佛」在佛教裡的地位極高,寺院裡處處可見其蹤跡,僧眾之間見面打招呼也總是一聲「阿彌陀佛」不離口。為什麼要念「阿彌陀佛」?念其名號有何功德?「阿彌陀佛」到底是什麼意思?許多初入佛門的信眾往往很迷惑。
  • 佛教:念「阿彌陀佛」時,牢記這一句話,功德無量!
    在我看來,念佛絕對不是念出幾個音節,經中有言,「得生與否,全憑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淺深」,不懂這個道理,哪怕念佛百年,恐怕也毫無結果。所以說,念阿彌陀佛時,牢記「真信切願肯行」這句話,則功德無量,佛果可期。「信願行」三者,在淨宗稱作三資糧,它們名為三,實際是同一整體。由信啟願,由願導行,由行落實信願。
  • 念誦阿彌陀佛時,牢記這3句話,福報無量!
    佛教中有一個《贊佛偈》非常著名:「阿彌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無等倫。白毫宛轉五須彌,甘目澄清四大海。光中化佛無數億,化菩薩眾亦無邊。四十八願度眾生,九品鹹令登彼岸。」這首詩讚頌的,就是阿彌陀佛的四十八大願,為度眾生,建立了西方極樂世界。令無量眾生,前往佛國淨土,享無量福報。
  • 念「阿彌陀佛」名號時,牢記這2點,福報無量!
    提到「阿彌陀佛」,大家應該都非常熟悉,也叫「西方接引佛」。阿彌陀佛和釋迦牟尼佛、藥師佛合稱「三寶佛」,分別是西方極樂世界、中央娑婆世界、東方淨琉璃世界的教主。許多人學佛修行喜歡念佛號,一是方便念誦,二是可以淨心,消業修福,有那麼句話:禮佛一拜,罪滅河沙;念佛一聲,增福無量。
  • 佛教:念「阿彌陀佛」,牢記這一句話,功德無量!
    阿彌陀佛為極樂世界眾生說法,不像娑婆世界眾苦充滿,極樂世界沒有任何疾苦,儘是安樂,一念即達。裡面七寶池、八功德水,充滿其中,是諸多念佛修行人畢生的夙願。阿彌陀佛大慈大悲,他在過去無量劫因地修行時,就曾發下大願,要建立西方極樂世界,度盡無邊眾生,成就無量莊嚴功德。
  • 念「阿彌陀佛」聖號,牢記這3點,功德更圓滿!
    提到「阿彌陀佛」,大家應該非常熟悉,他似乎是佛教的一個代表。我們在寺院裡會經常看到這幾個字被寫在各個角落,也會常常從出家僧人以及信眾口中聽到這句佛號不離口。本篇文章,小編就和大家簡要介紹一下關於「阿彌陀佛」的一些佛教常識,讓您對佛門的了解更深入,以及念這句佛號時應該注意的3點事項,讓您念佛的功德更圓滿。阿彌陀佛,梵文音譯,是西方極樂世界最大的佛,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並非我們所生活的這個娑婆世界的教主,我們所生活的世界由釋迦牟尼佛說法。
  • 念「阿彌陀佛」時,牢記這一句話,功德更圓滿!
    淨土一宗聲震東土,「阿彌陀佛」的聖號幾乎婦孺皆知,民間歷來也有「家家彌陀佛,戶戶觀世音」的說法。不管是影視劇還是現實中,我們經常看到出家人見面第一句話,就是合掌互道「阿彌陀佛」。念佛者,得福無量,若平日念佛時,能牢記「隨其心淨,則佛土淨」一語,功德則會更加圓滿。為何這樣講呢?古德云:「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佛法歸根結底是心法,一切功德福報,都離不開一顆清淨、善良的內心。同樣的道理,念佛人若想與佛法相應,乃至與諸佛菩薩感應道交,當下一念心就應當是清淨慈悲的。
  • 聖號念誦,是念「阿彌陀佛」還是「南無阿彌陀佛」?
    如此愚人,臨命終時,遇善知識,種種安慰,為說妙法,教令念佛,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應稱無量壽佛。經文中,即便是在臨終十念往生時,佛亦說應念「六字名號」,佛語真實無偽。此外,在何種情況下可以念「四字佛號」,大師亦在《示華權師病中法語》中開示道:「人生在世,皆不能免疾病死亡之苦。當此等苦事發現之時,唯有放下萬緣,一心念南無阿彌陀佛。若氣促,則只念阿彌陀佛四字。一心求佛慈悲,接引你往生西方。」
  • 念誦「阿彌陀佛」名號時,注意這2點,功德無量!
    提起「阿彌陀佛」,大家應該都不陌生,許多信眾也經常嘴裡念這句佛號。常去寺院的人,會發現寺院處處都可見「阿彌陀佛」的身影。雖然許多人常念「阿彌陀佛」,但對「阿彌陀佛」的了解知之甚少,念誦其名號,也往往追逐表面形式主義,使念佛的功德漏了、散了,這就不好了。
  • 禪師教你在禪修靜坐時如何調息念「阿彌陀佛」聖號
    這一法門以深信、切願來執持一句彌陀聖號為綱要,不但下手簡易易學,隨時隨地提起就可以修行,便於任何人的學習,而且即淺即深,能圓攝一切法門。我們念一句彌陀聖號,若能至誠懇切,驀直念去,不管妄想紛飛,一念提起則一念覺,念念提起念念覺,久而久之純熟自然,就能使煩惱妄想潛移默化。徹悟禪師曾說:「清珠下於濁水,濁水不得不清,佛號投入亂心,亂心不得不佛。」
  • 念「阿彌陀佛」時,心中牢記這2個字,福德無量!
    「阿彌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無等倫;白毫宛轉五須彌,紺目澄清四大海;光中化佛無數億, 化菩薩眾亦無邊;四十八願度眾生,九品鹹令登彼岸」,提起阿彌陀佛,最先想到的應是阿彌陀佛的無量慈悲,堪稱「世間大慈悲父」。
  • 觀音菩薩救苦救難,為什麼要念南無阿彌陀佛?到底念哪個聖號好?
    」南無阿彌陀佛「這句阿彌陀佛的聖號無論你信不信佛,想必你都聽說過,都知道是佛教常誦的。可是我們沒有聽說過多少阿彌陀佛救度眾生的故事,卻知道很多觀音菩薩大慈大悲、救度眾生的故事,那麼我們為什麼要念南無阿彌陀佛呢,你知道嗎?
  • 佛教:天天念「阿彌陀佛」,牢記這3點,功德更圓滿!
    法藏於因地修行時,勇猛精進,難行能行,難忍能忍。他熟知諸佛之淨土,揀擇其精要勝妙之處,歷經五劫的深遠思慮,宏發四十八大願。在這之後,他又廣修六度萬行,不斷累積功德,終於在距今十劫之前,圓成佛果,佛號「阿彌陀佛」。
  • 道教常念的聖號可不只是「福生無量天尊」哦
    關於道教常念的聖號,最廣泛流傳的應該就是「福生無量天尊」了,聖號是三清弟子在施禮的時候念誦的,與佛教的「阿彌陀佛」其實是一個道理的,算作是一句口頭禪,那我們今天就來看一下,在道教中都有哪些常念的聖號,他們的出處是在哪裡?代表的含義都是什麼?
  • 到寺院拜「觀音菩薩」,牢記這2點,功德無量!
    觀音菩薩以「大慈大悲」著稱,眾生凡逢苦難,只要一心稱念菩薩名號,觀音菩薩隨即觀其音聲、應緣救助。觀音菩薩的形象有多種,我們常見的一般是手持淨瓶柳枝甘露水的觀音菩薩,其實觀音菩薩有三十三種化身,還有我們熟知的「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那麼,觀音菩薩有如此大慈悲心、大功德力,為何不是佛呢?
  • 佛教:念誦阿彌陀佛時,牢記這2點,功德無量!
    只要一個人能堅持念誦阿彌陀佛的名號,就能得無量福報,一切智慧功德,悉皆具足。不僅如此,佛經中還說,只要一個人一心不亂念誦阿彌陀佛的名號,其人臨命終時,就能得到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的「接引」,就能花開見佛,前往極樂世界享福。千百年來,念誦阿彌陀佛名號的人,數不勝數。但是,真正能「花開見佛」的人,卻少之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