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天天念「阿彌陀佛」,牢記這3點,功德更圓滿!

2020-12-04 蓮荷居士

隨緣,結緣,點點「關注」吧!此文「一千五百餘字」閱讀預計需要7分鐘!

古德有言:「念經不如誦咒,誦咒不如念佛。」眾所周知,佛家接引眾生的八萬四千法門,念佛一法可以說最為方便。

畢竟,娑婆眾生「耳根最利,意根功德最全」,因而心易散亂,也容易生執著。唯有念佛法門,串點成線,又連線成面,一聲佛號念到綿綿密密,風雨不透,佛法一切妙用不求自得。而且,念佛法門三根普被,不管是上根利器之人,還是凡夫眾生,只要具足信願行,則萬人修萬人去,是利鈍全收之法。

最近,有初入佛門的師兄問到,既然佛經中講十方三世有無量諸佛,那麼我們為何要專念「阿彌陀佛」,他究竟是誰?再者,我們又該如何念佛,才能達到「一心不亂」的境地。本文就對這些疑惑,一一做出解答。

其一,阿彌陀佛究竟是誰?

有心的同參大概會發現,經典中記載諸佛成道時,多是國王、王子的身份。譬如,釋迦牟尼佛即為迦毗羅衛國的悉達多太子。

根據《無量壽經》中記載,阿彌陀佛之成道本緣,與佛陀有著相似之處。過去久遠劫前,有位年輕且富有才幹的國王,他在見到世自在王如來之後,深感如來的莊嚴相好十分難得,遂舍國捐王,發心出家,皈依於世自在王佛座下,得號法藏比丘。

法藏於因地修行時,勇猛精進,難行能行,難忍能忍。他熟知諸佛之淨土,揀擇其精要勝妙之處,歷經五劫的深遠思慮,宏發四十八大願。在這之後,他又廣修六度萬行,不斷累積功德,終於在距今十劫之前,圓成佛果,佛號「阿彌陀佛」。

也就是說,阿彌陀佛即西方極樂淨土的住世佛,因其能接引念佛眾生,故而也被稱為「接引佛」。

其二,為何專念阿彌陀佛?

可能很多人都與上文的師兄一樣,對念佛時稱念的佛號心存疑惑,也即為何專念阿彌陀佛。實際上,念佛並不單念六字洪名,譬如有修藥師法門的善信,會念藥師佛的名號;修觀音法門和地藏法門的善信,則分別稱念觀音和地藏菩薩的名號。

之所以提倡專念阿彌陀佛,是因為這一聲佛號,可以說是一切諸佛的本名。而諸佛的聖號,則可稱為「阿彌陀」的別名或異名。為何這樣講呢?

「阿彌陀」來源於梵文,從整個名號來看,鳩摩羅什法師在翻譯《阿彌陀》經時說:「此佛光明無量,壽命無量,故名阿彌陀。」光明表法智慧,壽命表法福德,故而阿彌陀可理解為福慧兩足。而事實上,一切佛都是福慧兩足尊。

再從單字來講,梵音「阿」意為「無」,「彌陀」意為「量」,佛意為「覺者」。所以,阿彌陀佛又表示無量覺。試想,又有哪一尊佛不是無量覺呢?所以,專念阿彌陀佛,即念十方三世諸佛之本名。

其三,如何念佛才能一心不亂?

淨宗藕益大師曾說:「能否往生,在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在念佛功夫之深淺。」而《阿彌陀經》中又言,「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像這樣一日、二日……,念到「一心不亂」,則蒙佛接引。

所謂一心不亂,即專注無散亂,它是念佛人所追求的境界。《念佛圓通章》當中,大勢至菩薩告訴世人,一心不亂的要訣,在於「都攝六根,淨念相繼」。

儘管念佛法門如此殊勝、方便,然而祖師卻講「念佛者多如牛毛,往生者稀如牛角」,在我看來,其中原因就是我們念佛人的六根不清淨,常在俗世中攀緣。譬如過去我隨眾打念佛七,就有同參因為身旁人念佛聲大,於是自己也提高嗓音與他「競賽」。

執持名號,不論出聲念,還是靜默念,都要「念」得清楚,「聽」得明白。娑婆眾生,耳根最利,意根功德最全,把耳、意兩根攝伏了,其餘四根也就容易降伏。單單圍繞一聲佛號,不間斷,無夾雜,行住坐臥不離稍許,如此就是「一心不亂」。

念佛法門之所以被稱作「易行道」,是因為能夠乘佛願力,橫超三世,不需三劫修福慧,只憑六字出乾坤。故而,念誦彌陀聖號時,牢記文中三點,功德也將更為圓滿。敬請常念阿彌陀佛。

嘈雜紛擾的塵世間,人生需要一雙看透假象的慧眼。

蓮荷居士每天帶你一起學佛悟道,破解人生迷局。

圖片來自於網絡,侵聯刪。作品均為作者原創,隨喜轉發。

相關焦點

  • 念「阿彌陀佛」聖號,牢記這3點,功德更圓滿!
    提到「阿彌陀佛」,大家應該非常熟悉,他似乎是佛教的一個代表。我們在寺院裡會經常看到這幾個字被寫在各個角落,也會常常從出家僧人以及信眾口中聽到這句佛號不離口。本篇文章,小編就和大家簡要介紹一下關於「阿彌陀佛」的一些佛教常識,讓您對佛門的了解更深入,以及念這句佛號時應該注意的3點事項,讓您念佛的功德更圓滿。阿彌陀佛,梵文音譯,是西方極樂世界最大的佛,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並非我們所生活的這個娑婆世界的教主,我們所生活的世界由釋迦牟尼佛說法。
  • 佛教:念誦「阿彌陀佛」,牢記這2個字,功德更圓滿!
    《佛說阿彌陀經》中記載,只要一個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念誦,就能達到一心不亂。到了一定的程度,阿彌陀佛與諸聖眾,就能「現在其前」,接他前往佛國世界享受他念佛所積累的無量福報了。念誦「阿彌陀佛」時,只要你能做到牢記這2個字,你所獲得的功德,就會更圓滿!大家不妨來看看,是哪兩個字呢?
  • 念誦「阿彌陀佛」,牢記這3點,你的功德更圓滿!
    有善根之人,因此而功德圓滿,花開見佛。佛說於八萬四千法門中,有一法門最為方便,是「最方便法門」。這個法門,僅僅需要執持佛的名號即可達到修行的要求,甚至達到圓滿的程度。這個法門,就是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淨土法門。淨土法門中,只要你一心念佛,就能得到佛的加被。當你能達到一心不亂的時候。「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
  • 念「阿彌陀佛」時,牢記這一句話,功德更圓滿!
    淨土一宗聲震東土,「阿彌陀佛」的聖號幾乎婦孺皆知,民間歷來也有「家家彌陀佛,戶戶觀世音」的說法。不管是影視劇還是現實中,我們經常看到出家人見面第一句話,就是合掌互道「阿彌陀佛」。念佛者,得福無量,若平日念佛時,能牢記「隨其心淨,則佛土淨」一語,功德則會更加圓滿。為何這樣講呢?古德云:「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佛法歸根結底是心法,一切功德福報,都離不開一顆清淨、善良的內心。同樣的道理,念佛人若想與佛法相應,乃至與諸佛菩薩感應道交,當下一念心就應當是清淨慈悲的。
  • 念誦「阿彌陀佛」名號,牢記這2個字,功德更圓滿!
    提起「阿彌陀佛」四個大字,大家應該再熟悉不過了,阿彌陀佛似乎是佛教的象徵,我們在寺院的各個角落都能尋找到這句佛號的蹤影,僧眾也常常嘴裡不停地念它,然而「阿彌陀佛」究竟是誰?念「阿彌陀佛」的功德到底有多大?如何念誦才能功不唐捐?本篇文章小編就來為大家簡單普及一下這個佛教常識。
  • 念「觀音菩薩」名號時,牢記這兩點,功德更圓滿!
    每當世人遇到困境,自己又無能為力時,心中常有一個救苦救難的形象,故而念「觀音菩薩」名號,也就成為我們心靈的寄託。當我們念觀音名號時,牢記下面兩點,功德更為圓滿,也更易與諸佛感應道交, 轉愁為喜。觀音菩薩名號由來「觀音」的由來,大約有兩種說法。
  • 佛教:佛前供水,牢記這3點,功德更圓滿!
    佛前供香,是點心靈之香,是「戒定慧」真香,也是對「佛法僧」三寶的虔誠皈依。佛前供燈,代表照破眾生內心的無明黑暗,點燃智慧之燈。那麼,佛前供水又有什麼深刻含義呢?佛前供水,牢記這3點,功德更圓滿!一、供佛的水要清淨無染「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水代表人內心的清淨平和、無爭。
  • 佛教:供養花果時,牢記這2點,功德更圓滿!
    本篇文章,小編就來 和大家談談佛前供養花果的無上功德。佛前供養花果時,牢記這2點,功德更圓滿。一、供養花果,要敬畏因果佛前供養花果,並不是佛菩薩需要,而是它們代表著一種深意,用來表佛法,是佛教度化世人的一種方便法。
  • 念「觀音菩薩」名號,牢記這2點,功德更圓滿!
    「家家彌勒佛,戶戶觀世音」,這句話想必大家都非常熟悉。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威名早已婦孺皆知、家喻戶曉。觀世音菩薩自傳入中國,男性的形象也被改造成女性,因為其慈悲柔和的特徵更符合女性形象,能夠更方便救渡眾生的心。但其實,佛菩薩是沒有性別之分,一切都是我們的分別心在起作用。
  • 佛教:念「阿彌陀佛」,這3點做不到,再念也無用!
    提到「阿彌陀佛」,大家應該都不陌生,許多信眾也非常喜歡念誦「阿彌陀佛」名號,阿彌陀佛更是佛教淨土宗的專修對象。我們常常會在寺院各處看到寫有「阿彌陀佛」標識的大字,就連僧眾之間見面打招呼也會一句「阿彌陀佛」不離口。小編在這裡先給大家簡要介紹一下與「阿彌陀佛」有關的佛學常識。
  • 佛教:念「阿彌陀佛」,牢記這一句話,功德無量!
    提起「阿彌陀佛」,大家應該再熟悉不過了。阿彌陀佛是佛教裡名氣最大的佛菩薩之一,他也是佛經中所說的西方極樂世界最大的佛。阿彌陀佛和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合稱「西方三聖」,共同接引無量受苦眾生往生到極樂淨土。
  • 念「阿彌陀佛」聖號時,牢記這2句話,功德無量!
    許多信眾都有到寺院燒香拜佛、誦經念佛的習慣,尤其我們會注意到,自己接觸佛教以後聽得最多的便是那句「阿彌陀佛」。為什麼要念「阿彌陀佛」呢?難道「阿彌陀佛」是佛教裡最大的佛嗎?稱念「阿彌陀佛」名號的功德最大嗎?不是的。
  • 念「阿彌陀佛」名號時,牢記這2點,福報無量!
    其實,佛教裡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無論念哪尊佛菩薩名號,其功德利益都是一樣殊勝無量的,沒有什麼大小分別。我們大家可以選擇一尊與自己有緣,自己特別歡喜的佛菩薩名號來修持。但阿彌陀佛所建立的西方極樂世界是眾多念佛人最渴望的往生之地,是信仰人數最多的佛菩薩之一。《法華經·譬喻經》上講: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
  • 佛教:誦經念佛時,牢記這2點,功德圓滿!
    不論是佛教寺院裡出家修行的僧人,還是皈依佛門的善信居士,亦或是信仰佛教的在家信眾,燒香拜佛我們都司空見慣,除此,誦經念佛也是一位正信佛弟子精進修學所必備的功課。然而,現實生活中有太多的人誦經念佛過於功利化、表面化,嘴上雖然念叨著佛號,心思卻早都飛了十萬八千裡。
  • 拜「觀世音菩薩」,牢記這3點,令你功德更圓滿!
    「家家彌勒佛,戶戶觀世音」,觀世音菩薩在我國的影響力和威德美名非常大,正如佛教裡稱讚觀音菩薩的偈語所寫的:觀音菩薩妙難酬,清淨莊嚴累劫修;三十二應周塵剎,百千萬劫化閻浮;瓶中甘露常遍灑,手內楊枝不計秋;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作渡人舟。
  • 佛教:拜觀音菩薩時,牢記這一點,讓你的功德更圓滿!
    她同大勢至菩薩一起,協助阿彌陀佛弘法利生,分別為左右脅侍,三者並稱為「西方三聖」。觀音菩薩在僧俗兩眾弟子當中,受到極為普遍和廣泛的信仰,幾乎大小寺院當中,都設有觀音殿供世人禮拜。並且,觀音菩薩因其千百億無量化身,菩薩像的種類也變化萬千,種類繁多。譬如,常見的就有白衣觀音、魚籃觀音、楊柳觀音等等。
  • 佛教:拜觀音菩薩時,牢記這一點,讓你的功德更圓滿
    她同大勢至菩薩一起,協助阿彌陀佛弘法利生,分別為左右脅侍,三者並稱為「西方三聖」。觀音菩薩在僧俗兩眾弟子當中,受到極為普遍和廣泛的信仰,幾乎大小寺院當中,都設有觀音殿供世人禮拜。並且,觀音菩薩因其千百億無量化身,菩薩像的種類也變化萬千,種類繁多。譬如,常見的就有白衣觀音、魚籃觀音、楊柳觀音等等。
  • 佛前上供水果,牢記這4點,功德圓滿!
    供養不是做樣子,不是做給佛菩薩看自己的功德,更不是拿此與菩薩交易,不是誰供養得越多越貴重,功德就越大。功德的大小不是以此衡量的,而在人心。這些供養最終利益的是我們自己,是讓我們自己受益。每種供養都有不同的表法,也有不同的注意事項。本篇文章,小編就其中的佛前「供果」 ,與大家分享,希望大家法喜充滿。
  • 佛教:佛前「燒香」,牢記這2點,使你的功德更圓滿!
    你燒不燒香、做不做供養,都由你自己而定,功德在心不在形。一切供養不是在於佛菩薩「交易」,其目的在於培養大眾的布施心、慈悲心、清淨心、平等心,而不是在攀比,看誰更有功德。如果你心地不清淨,燒再好的香也無用。如果你真誠恭敬,不用燒香,也福報很大。我們也不要去迷信民間所說的「高香」、「頭香」,香燒的再好,如果不存良善,不過是自欺欺人罷了。
  • 佛教:念「阿彌陀佛」時,牢記這一句話,功德無量!
    在我看來,念佛絕對不是念出幾個音節,經中有言,「得生與否,全憑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淺深」,不懂這個道理,哪怕念佛百年,恐怕也毫無結果。所以說,念阿彌陀佛時,牢記「真信切願肯行」這句話,則功德無量,佛果可期。「信願行」三者,在淨宗稱作三資糧,它們名為三,實際是同一整體。由信啟願,由願導行,由行落實信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