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誦「阿彌陀佛」名號,牢記這2個字,功德更圓滿!

2020-12-04 明月天心

提起「阿彌陀佛」四個大字,大家應該再熟悉不過了,阿彌陀佛似乎是佛教的象徵,我們在寺院的各個角落都能尋找到這句佛號的蹤影,僧眾也常常嘴裡不停地念它,然而「阿彌陀佛」究竟是誰?念「阿彌陀佛」的功德到底有多大?如何念誦才能功不唐捐?本篇文章小編就來為大家簡單普及一下這個佛教常識。念誦「阿彌陀佛」名號時,牢記「淨心」兩個字,功德更圓滿!

首先,我們大家一起來認識一下「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是西方極樂世界最大的佛,他和他的兩位侍者「觀世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合稱「西方三聖」,與其它諸佛菩薩共同接引眾生往生西方淨土。因此,阿彌陀佛也被稱為「接引佛」,因其十三個名號中,十二個與「光」有關,一個與「壽」有關,故而又被稱為「無量光佛」、「無量壽佛」,代表無量的光明與智慧。

念佛法門是佛教淨土宗的專修,「南無阿彌陀佛」又被淨土宗稱為「六字大洪明」。一心稱念「阿彌陀佛」名號,其人臨命終時即可得阿彌陀佛接引,解脫生天、離苦得樂。阿彌陀佛所在的西方極樂世界到底有多美,以及如何得阿彌陀佛接引,《佛說阿彌陀經》中有詳說,大家可以參閱,增進智慧。

阿彌陀佛曾在過去無量劫因地修行時即發願,要建立西方極樂世界,廣度無邊苦難眾生,成就無量莊嚴功德。「阿彌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無等倫;白毫宛轉五須彌,紺目澄清四大海;光中化佛無數億,化菩薩眾亦無邊;四十八願度眾生,九品鹹令登彼岸」,這是稱讚阿彌陀佛功德的著名的「贊佛偈」。

阿彌陀佛是世間大慈悲父,解救眾生脫離娑婆苦海,我們看「阿彌陀佛」的佛像,一手持蓮花,一手呈接引狀,仿佛在接受苦的孩子回家。因此我們說念佛就是回家,極樂世界就是我們共同的歸宿。那麼念佛的功德到底有多大呢?佛家言:禮佛一拜,罪滅河沙;念佛一聲,增福無量。念佛了生死、脫輪迴,是末法眾生的對症良藥。

念「阿彌陀佛」的功德有多大?《阿彌陀經》中說:是諸善男子、善女人,皆為一切諸佛之所護念,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從中可見,念佛的人,受到一切諸佛的護佑和加持。念誦「阿彌陀佛」者,常得一切天神隱形守護,常得一切菩薩常隨守護,常得一切諸佛晝夜護念,阿彌陀佛大放光明、攝受此人。念佛的人,一切惡鬼冤債皆不能害,一切毒蟲遠離等等。

「生死海中,念佛第一」,今生若能幸聞佛法,並且生信心發願求生淨土,即是大福報。我們念誦佛號不止是為了臨命終往生淨土,其功德利益也體現在平時的修行中。念佛是為了淨心,心若清淨,當下即是極樂淨土;心若掛礙,處處都是地獄火坑。「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人人心中有座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淨土和極樂世界在我們的心裡,解脫也在我們的心裡,莫向外求。

「佛說一切法,為度一切心」,我們念佛佛號絕不可拘泥於形式主義,認為自己念佛念的越勤快,聲音越大、遍數越多,就越有功德,不見得。有句話叫:口念彌陀心散亂,喊破喉嚨也枉然。如果你的心中有雜念、煩惱,那麼念多少佛號,功德也是散的。念佛一定要攝心,「離心一寸,即是紅塵」。師父也常告訴我,念佛的力量來源於沒有任何雜念,一旦心有妄想、雜念紛飛,離佛就越來越遠了。

「若人心散亂,入於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共成佛道」,我們念佛的最終目的就是斷心中的雜念,達到念念清淨、心無掛礙,時時刻刻心在清涼世界。不論是日常修行,還是臨命終往生,一定要淨心念佛,才能得究竟利益。敬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

功德回向:

願生西方淨土中,九品蓮花為父母;

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

相關焦點

  • 佛教:念誦「阿彌陀佛」,牢記這2個字,功德更圓滿!
    在與大家分享了念佛能積累自己的功德後,有人就問,到底要怎樣念佛,才能以「更快的速度」積累自己的福德?我們一般所說的念佛,指的是念誦阿彌陀佛的名號。佛經中講,只要一個人有心去念誦「阿彌陀佛」,就能積累無量無際的福德了。
  • 念誦「阿彌陀佛」,牢記這3點,你的功德更圓滿!
    有善根之人,因此而功德圓滿,花開見佛。佛說於八萬四千法門中,有一法門最為方便,是「最方便法門」。這個法門,僅僅需要執持佛的名號即可達到修行的要求,甚至達到圓滿的程度。這個法門,就是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淨土法門。淨土法門中,只要你一心念佛,就能得到佛的加被。當你能達到一心不亂的時候。「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
  • 念「觀音菩薩」名號,牢記這2點,功德更圓滿!
    「家家彌勒佛,戶戶觀世音」,這句話想必大家都非常熟悉。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威名早已婦孺皆知、家喻戶曉。觀世音菩薩自傳入中國,男性的形象也被改造成女性,因為其慈悲柔和的特徵更符合女性形象,能夠更方便救渡眾生的心。但其實,佛菩薩是沒有性別之分,一切都是我們的分別心在起作用。
  • 佛教:天天念「阿彌陀佛」,牢記這3點,功德更圓滿!
    在這之後,他又廣修六度萬行,不斷累積功德,終於在距今十劫之前,圓成佛果,佛號「阿彌陀佛」。也就是說,阿彌陀佛即西方極樂淨土的住世佛,因其能接引念佛眾生,故而也被稱為「接引佛」。其二,為何專念阿彌陀佛?可能很多人都與上文的師兄一樣,對念佛時稱念的佛號心存疑惑,也即為何專念阿彌陀佛。
  • 念「觀音菩薩」名號時,牢記這兩點,功德更圓滿!
    每當世人遇到困境,自己又無能為力時,心中常有一個救苦救難的形象,故而念「觀音菩薩」名號,也就成為我們心靈的寄託。當我們念觀音名號時,牢記下面兩點,功德更為圓滿,也更易與諸佛感應道交, 轉愁為喜。觀音菩薩名號由來「觀音」的由來,大約有兩種說法。
  • 念誦「阿彌陀佛」名號時,注意這2點,功德無量!
    提起「阿彌陀佛」,大家應該都不陌生,許多信眾也經常嘴裡念這句佛號。常去寺院的人,會發現寺院處處都可見「阿彌陀佛」的身影。雖然許多人常念「阿彌陀佛」,但對「阿彌陀佛」的了解知之甚少,念誦其名號,也往往追逐表面形式主義,使念佛的功德漏了、散了,這就不好了。
  • 佛教:念誦阿彌陀佛時,牢記這2點,功德無量!
    佛經云:「阿字十方三世佛,彌字一切諸菩薩,陀字八萬諸聖教,三字之中是具足。」只要一個人能堅持念誦阿彌陀佛的名號,就能得無量福報,一切智慧功德,悉皆具足。不僅如此,佛經中還說,只要一個人一心不亂念誦阿彌陀佛的名號,其人臨命終時,就能得到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的「接引」,就能花開見佛,前往極樂世界享福。千百年來,念誦阿彌陀佛名號的人,數不勝數。但是,真正能「花開見佛」的人,卻少之又少。其原因,是不懂得念佛的真正方法。
  • 念「阿彌陀佛」聖號,牢記這3點,功德更圓滿!
    本篇文章,小編就和大家簡要介紹一下關於「阿彌陀佛」的一些佛教常識,讓您對佛門的了解更深入,以及念這句佛號時應該注意的3點事項,讓您念佛的功德更圓滿。阿彌陀佛,梵文音譯,是西方極樂世界最大的佛,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並非我們所生活的這個娑婆世界的教主,我們所生活的世界由釋迦牟尼佛說法。
  • 念誦「阿彌陀佛」聖號時,牢記這3句話,功德無量!
    「阿彌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無等倫;白毫宛轉五須彌,紺目澄清四大海;光中化佛無數億,化菩薩眾亦無邊;四十八願度眾生,九品鹹令登彼岸」,這首著名的《贊佛偈》大家應該都非常熟悉,阿彌陀佛曾在過去無量劫因地修行時就發下大願,要建立西方極樂世界,廣度無邊受苦眾生,成就無量莊嚴功德。
  • 念「阿彌陀佛」名號時,牢記這2點,福報無量!
    提到「阿彌陀佛」,大家應該都非常熟悉,也叫「西方接引佛」。阿彌陀佛和釋迦牟尼佛、藥師佛合稱「三寶佛」,分別是西方極樂世界、中央娑婆世界、東方淨琉璃世界的教主。許多人學佛修行喜歡念佛號,一是方便念誦,二是可以淨心,消業修福,有那麼句話:禮佛一拜,罪滅河沙;念佛一聲,增福無量。
  • 念「阿彌陀佛」時,心中牢記這2個字,福德無量!
    「阿彌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無等倫;白毫宛轉五須彌,紺目澄清四大海;光中化佛無數億, 化菩薩眾亦無邊;四十八願度眾生,九品鹹令登彼岸」,提起阿彌陀佛,最先想到的應是阿彌陀佛的無量慈悲,堪稱「世間大慈悲父」。
  • 念「觀世音菩薩」名號時,牢記這2個字,功德無量!
    「家家彌勒佛,戶戶觀世音」,這名號可不是子虛烏有。觀世音菩薩因其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無量慈悲精神而為眾生廣為傳唱和弘揚。許多人喜歡拜觀音菩薩,也有人在家裡設佛堂,供奉觀音菩薩寶像,人人都喜歡念觀音菩薩名號,人人都希望與菩薩感應道交,那麼如何做,才能使念菩薩名號更有功德呢?牢記「慈悲」這2個字。
  • 念「阿彌陀佛」聖號時,牢記這2句話,功德無量!
    許多信眾都有到寺院燒香拜佛、誦經念佛的習慣,尤其我們會注意到,自己接觸佛教以後聽得最多的便是那句「阿彌陀佛」。為什麼要念「阿彌陀佛」呢?難道「阿彌陀佛」是佛教裡最大的佛嗎?稱念「阿彌陀佛」名號的功德最大嗎?不是的。
  • 聖號念誦,是念「阿彌陀佛」還是「南無阿彌陀佛」?
    我們在念誦佛號時,是念誦「六字」還是「四字」,因為六字名號中「南無」二字除歸命之義外,還含有:歸依、恭敬、頂禮、度我等義,為讓自己增上對怙主阿彌陀佛皈投與恭敬之心,就當「四字名號」。他老人家用這段開示告訴後人,其一生的修行,都可以歸納在 「南無阿彌陀佛」的六字洪名中。
  • 念「阿彌陀佛」時,牢記這2個字,能獲無量福報,花開見佛!
    阿彌陀佛是極樂世界的教主,他與大勢至菩薩,觀世音菩薩合稱為「西方三聖」。在阿彌陀佛的下,大勢至菩薩與觀世音菩薩,將有心念佛、有心修佛者,度化到西方極樂世界。佛經云:「阿彌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無等倫,白毫宛轉五須彌,紺目澄清四大海。」阿彌陀佛有極大的威德,所以相貌無等倫,威嚴無等倫。
  • 念「阿彌陀佛」時,牢記這一句話,功德更圓滿!
    淨土一宗聲震東土,「阿彌陀佛」的聖號幾乎婦孺皆知,民間歷來也有「家家彌陀佛,戶戶觀世音」的說法。不管是影視劇還是現實中,我們經常看到出家人見面第一句話,就是合掌互道「阿彌陀佛」。念佛者,得福無量,若平日念佛時,能牢記「隨其心淨,則佛土淨」一語,功德則會更加圓滿。為何這樣講呢?古德云:「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佛法歸根結底是心法,一切功德福報,都離不開一顆清淨、善良的內心。同樣的道理,念佛人若想與佛法相應,乃至與諸佛菩薩感應道交,當下一念心就應當是清淨慈悲的。
  • 「阿彌陀佛」名號的功德
    「阿彌陀佛」名號的功德(圖片來源:資料圖)有個禪師正在開示「阿彌陀佛」名號的功德,眾中有個青年不屑地反問禪師:「一句『阿彌陀佛』只有四個字,怎麼有那麼大的威力呢?」
  • 地藏菩薩名號的功德利益
    名號是指諸佛、菩薩的稱號。名號因為可以表彰諸佛菩薩之功德,以及顯示眾生對諸佛菩薩之讚嘆、敬仰,故又可稱為寶號、尊號、德號、嘉號等;又因為名號為諸佛菩提之名,故又稱果名、果號、果上名號等。名號依字數的不同,有四字名號、六字名號、九字名號、十字名號等稱呼。
  • 佛教:拜觀音菩薩時,牢記這一點,讓你的功德更圓滿!
    此文「一千一百餘字」閱讀預計需要4分鐘!觀音菩薩,來源於梵文意譯與音譯的結合,鳩摩羅什法師所譯的《法華經》中,稱觀音菩薩為觀世音,而玄奘法師所譯的《心經》,則稱觀音菩薩為觀自在。兩種方式各有側重,前者在於「聞聲救苦」,體現出菩薩的大悲;後者則在於體現菩薩的無量智慧。
  • 佛教:拜觀音菩薩時,牢記這一點,讓你的功德更圓滿
    此文「一千一百餘字」閱讀預計需要4分鐘!觀音菩薩,來源於梵文意譯與音譯的結合,鳩摩羅什法師所譯的《法華經》中,稱觀音菩薩為觀世音,而玄奘法師所譯的《心經》,則稱觀音菩薩為觀自在。兩種方式各有側重,前者在於「聞聲救苦」,體現出菩薩的大悲;後者則在於體現菩薩的無量智慧。故而,菩薩也被冠以「觀世音自在」的名號,用以說明其悲智雙運,救苦救難的發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