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來聊聊春秋時期的一個「熱搜榜第一」的故事——齊國公子小白的的稱霸之路。
也是今年全國Ⅰ卷的作文題目,要求考生圍繞著這一話題進行討論,齊桓公、管仲和鮑叔三人,你對哪個感觸最深?請結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寫一篇發言稿。
要求:結合材料,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洩露個人信息;不少於800字。
相信考生釋卷喟然,整個古文形式的題目交代了一個春秋時期的小故事。
整個故事還促成了中國古代歷史上八拜之交其一的「管鮑之交。」
管仲與鮑叔牙的故事相信不少人都知道,兩人都是潁上人。
在兩人年輕的時候,因為管仲的家裡很窮,還要去奉養老母親,結果鮑叔牙知道了一句,就去跟管仲一起去做生意。
結果由於管仲的家裡實在是沒錢,所以長期以來真正掏錢投資的都是鮑叔牙。
但是,最後賺了錢之後卻是管仲拿到的最多。
鮑叔牙的下人就看不下去了,就問:這個鮑叔牙怎麼能這樣?本錢出的比我們少這麼多,分錢的時候倒是拿的比誰都多!
鮑叔牙心平氣和的講到:不能這樣說他,管仲家裡窮,還要照顧老母親,讓他多那點也沒關係的。
這是他們倆做生意的故事。
後來的時候,管仲和鮑叔牙到了參軍的年紀,他跟鮑叔牙一起參軍打仗,每次打折的時候都躲在鮑叔牙的後面。
將士們都罵管仲是一個膽小怕死的人。
鮑叔牙立刻站出來給管仲解圍:大家都誤會了,管仲的為人處世我最清楚不過了,他的家裡還有80歲的老母親需要封樣,他並不怕死,只是害怕沒人給老母親盡孝了啊!
隨後的兩年裡,管仲的母親去世,他上戰場打仗也變得英勇了起來,很快也得道了提拔。
這是二人參軍的故事。
最後的時候,兩人又從政,鮑叔牙侍奉齊國管仲小白,管仲侍奉的是公子糾,兩人各奉其主。
之後齊國的國王死了,太子當上了國王,每天不理朝政,成天花天酒地。
鮑叔牙預感到齊國將來一定會發生內患,於是帶著公子小白向莒縣逃亡。
而管仲這帶著公子糾向魯國逃亡。
過了不久,齊國現任國王被人刺殺,這回是真的發生了內患。
管仲想殺掉公子小白 ,好讓公子糾順利的當上國王,一統天下。
可惜鮑叔牙和小白比管仲和公子糾還早回到齊國,立小白為齊桓公。
公子糾被殺後,管仲也被關了起來。
齊桓公念及鮑叔牙有功勞,決定封鮑叔牙為國相。
結果鮑叔牙卻說:「以前我幫君王做了些事情,那全是憑我對您的忠心而竭盡全力的,現在您要把國相這麼重要的職務交給我,這絕不僅僅憑我的忠心就可以做好的,您該找個比我更有才能的人才行啊!」
齊桓公說:「在我手下的大臣中,還沒發現比你更出眾的人才呢!」
鮑叔牙卻是向齊桓公舉薦管仲,並稱只有管仲能助王成就霸業。
齊桓公一聽::「這小子拿箭射過我,這一箭之仇我還沒報呢,你居然叫我請他來當宰相!"
鮑叔牙經過了充分的說服,最後終於還是把在牢獄中的管仲提拔到了齊國做了國相。
管仲也很感激鮑叔牙和齊桓公,官拜國相後力圖改革,大力發展齊國的經濟,把土地分給農民,極大的加強了齊國的經濟水平。
他還創辦軍隊,在他的管理之下,很快的建立了一支戰鬥力極強的軍隊。
管仲很有才幹,桓公也推誠相待,君臣相得益彰。
相信,看完之後才覺得自己讀書太少了。
也不知道當時在考場上的考生是如何從容發揮的。
你是否也注意到,很多優秀的孩子都喜歡讀書
2018年,來自河北的農村女生王心儀憑藉理科707分的優異成績考取北京大學中文系,她在採訪中說:
雖然我是理科生,但我喜歡文史,在這樣一個比較重要的十字路口,我還是會想要聽從自己的內心,跟我的心意走,做一些真正想做的事情。
無獨有偶,河北高考文科狀元袁嘉瑋,非常喜歡看歷史小說,他說:
這些歷史小說激發了自己對歷史的興趣,也讓自己放鬆了心情。
孩子去讀歷史,對他的幫助有多大?
讓孩子能有思考的習慣
以人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
孩子從小學習歷史,能夠從前人那裡習得經驗,開拓視野,擴大格局,通過自己的思考進而從容面對成長過程中遇到的未知世變。
慢慢的,孩子就會學會在事情還沒發生時進行深思熟慮,也就具備了全面了解信息、思考和解決複雜問題的能力。
經常有不少的網友想給孩子買一些歷史的書籍,但又不知道該選擇什麼樣類型的,像《史記》、《資治通鑑》這樣的過於深奧的書,買回家家長閱讀起來還有些吃力,更何況給孩子讀呢。
而能跟隨高考大流的讀本就更少了,因此我想大家推薦這本《智囊全集》。
2020年全國一卷語文作文的題目就是選自於這套《智囊全集》,這本書也是清朝大才子馮夢龍的著作,講盡了中國歷史上幾乎所有的大事件。
而令馮夢龍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在幾百年後的今天,居然壓中了高考題目。
既能開拓孩子視野,沒準還能壓中高考題目,讓您的孩子更上一層樓。
現在平臺搞活動,兩本《智囊全集》僅售75塊錢,平均一本不到一件襯衫的價格,可以說是非常划算了!
想了解的朋友點擊下方連結即可參加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