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河明明在上海,為什麼叫「蘇州河」?

2020-12-19 騰訊網

說起「蘇州河」,

很多人會以為這是蘇州境內的一條河,

其實,蘇州河不在蘇州,在上海。

不知你有沒有聽過那句扎心的歌詞:

蘇州河不在蘇州,南京路不在南京,

就好像你不在我心裡一樣……

自古「套路」扎人心!大寫的「服」

一直以來,關於上海的「母親河」

到底是黃浦江還是蘇州河,頗有爭議。

蘇州河,又名吳淞江,

吳淞江是太湖流域最重要的水系之一,

黃浦江原本也只是其下遊的一條支流,

某種程度上,蘇州河才是上海的「母親河」。

那麼,上海與吳淞江淵源到底有多深?

吳淞江是如何變身「蘇州河」?

蘇州河/邊走邊拍

上海的名稱

丨與吳淞江有直接關係

上海的名稱與吳淞江有直接關係。

古代民間把吳淞江上遊稱為「上海浦」,下遊稱為「下海浦」。隨著年代的推移,「下海浦」因長期不用而被摒棄,而「上海浦」三字卻一直沿襲下來,之後「浦」字被省略,留下了「上海」這個地名。

公元前221年的上海地區及周邊水道示意圖/網絡

說起來,上海與吳淞江的淵源頗深。

松江府:吳淞江別稱「松江」,這是上海地區古代行政建置,「松江府」的命名來源。

蘇州河:上海的崛起與發展,離不開黃浦江,但同時也離不開「蘇州河」。

滬瀆:吳淞江下遊近海處,古代被稱為「滬瀆」。這是上海市簡稱「滬」的命名來源。

公元1730年的上海地區及周邊水道示意圖/網絡

丨黃埔奪淞

丨吳淞江成就了今天的黃浦江

黃浦江與長江的匯流處,為何名叫「 吳淞口 」?很多上海人不明白。「吳淞江口」實際已是「黃浦江口」,但古地名被保留,因此仍叫作「吳淞口」。

吳淞江,古稱松江或吳江,發源於吳江區松陵鎮的太湖瓜涇口。宋時,吳淞江邊出現許多小支流,其中就有一條名為「黃浦塘」,它就是黃浦江的前身。

《吳江水考》瓜涇口/旗袍小鎮

明永樂年間吳淞江一帶水患成災。戶部尚書夏原吉去治理太湖水患。夏原吉提出了「以浦代淞」的治水方法。將太湖水引入黃埔塘後匯入長江,從此,黃浦塘取代了吳淞江成了幹流。

「黃浦奪淞」示意圖/網絡

丨蘇州河是小名

丨官方從未承認這一名稱

首先明確「蘇州河」,其實只是吳淞江的一段。

上海開埠以後,來滬的外國人發現,溯河往上,乘船可以直達蘇州府城,於是,他們稱之為「Soochow Greek」,而「蘇州河」正是其漢譯。

近代英文地圖中標註的蘇州河/黃浦江的前世今生

1848年,上海道臺與英國駐滬領事籤訂展拓英租界條約時,首度在正式文本中將吳淞江稱為蘇州河,後來上海市區的民眾也逐漸接受並習慣了這一稱謂。

1848年法文上海地圖中蘇州河標註/方志上海

不過,說到底蘇州河也只是吳淞江進入上海市區後的小名而已。今天的地名目錄中也沒有採用「蘇州河」作為正式稱謂,一般寫作「吳淞江(蘇州河)」。

1870年前後的蘇州河黃浦江口/網絡

丨上海開埠後

丨蘇州河兩岸開啟了近代的繁榮

蘇州河的重要之處在於,它是連通富庶江南地區和上海海上貿易的河道。開埠之後,蘇州河打破了以往的寧靜,變得越來越擁擠、嘈雜、繁忙。

蘇州河舊景/網絡

隨著殖民者在蘇州河的兩岸拓展他們的勢力,河邊密密的農田、蘆葦、蒿草、雜樹慢慢地消退,代之而起的是英國領事館、禮查飯店、百老匯大廈、文匯博物院、新天安堂、光陸大戲院、公濟醫院大檔、郵政局大樓、自來水廠、天后宮、河濱大樓、自來火房、聖約翰書院(後為聖約翰大學)等等各擅勝場的建築。

蘇州河舊景/網絡

蘇州河,見證了上海發展的漫長曆程,成為近代中國工業化和都市化的象徵。

曾經清澈見魚

曾經「黑緞帶」陰魂不散

蘇州河,一條「沉澱了這個城的繁華、往事、傳說」的河,同樣也沉澱了這座城的所有垃圾。

20世紀初,蘇州河水質非常乾淨。英國工程師曾專門從蘇州河11個取水口取出水樣化驗,結論是蘇州河的水質比泰晤士河要乾淨,稍加處理就可以飲用。

20世紀初的蘇州河某段影像/方志上海

自20世紀20年代早期起,蘇州河水質開始惡化。兩岸工商業蓬勃發展,大量的工業廢水和生活汙水未經處理就直接排入,至1978年,蘇州河全線黑臭。

20世紀80年代蘇州河黃浦江口水域/方志上海

早在20世紀50年代,上海就開始嘗試各種方法治理河水。經過多年的整治,同時,隨著上海城市定位和功能的轉變,如今蘇州河由汙變清,成了上海的名片!

如今的蘇州河/在滬

蘇州河雖然不在蘇州,但與蘇州的淵源也算頗深。有人說她是上海的母親河,也有人說她是上海的外婆河,不管怎樣,她永遠是上海的興亡起落見證者!

*部分圖文資料來自方志上海、黃浦江的前世今生、在滬、愛上海、旗袍小鎮等,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看見蘇州綜合整理,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這條河叫蘇州河,它的故事你知道嗎
    上海,大家都知道有黃浦江,另一條很有歷史淵源的河就是蘇州河了。很奇怪,在上海這條河起了一個另一個城市的名字,叫蘇州河。俺的行程是跨過蘇州河,到武寧路地鐵站,坐13號線到新天地換10號線到豫園下,然後逛城隍廟。
  • 讓蘇州河熱鬧起來 讓蘇州河生龍活虎起來
    一江一河是上蒼賜予上海的兩大優質自然旅遊資源。作為一名市民,在我的印象中,我們對黃浦江的開發還可以,對於蘇州河利用卻還很不夠。流經上海市區的黃浦江比流經英國倫敦市區的泰晤士河、流經法國巴黎市區的塞納河寬闊得多,江上遊輪、貨船來來往往十分熱鬧。可惜的是,黃浦江流經市中心的一段不那麼長:大體上就是從楊浦大橋至盧浦大橋吧。再則,由於江面寬闊,遊人若在兩岸欣賞船隻,白天的觀感並不醒目。而蘇州河自西向東橫穿整個上海市區,幾乎全是繁華區域。
  • 上海人,你知道為什麼蘇州河上沒有輪渡嗎?
    上海人,你知道為什麼蘇州河上沒有輪渡嗎?完成了它的最後一渡自此,蘇州河市區段渡船歷史徹底結束強家角渡——蘇州河上的最後一個渡口退出了歷史的舞臺△20世紀40年代的蘇州河今天,二十三載後的12月16日就讓小紅帶你回顧上海蘇州河上最後一個渡口——強家角渡口的故事
  • 上海開始大規模治理蘇州河
    中新社上海十二月二十五日電 上海兩項重大的治汙工程今天分別建成和開工。其中,上海汙水治理二期工程建成通水,沿途每天百餘萬立方米的汙水將不再直接排入河道汙染水系;蘇州河綜合整治一期工程今天全線開工,這將是上海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環境整治工程。  上海每天產生的各類汙水約五百萬立方米。
  • 沿蘇州河而行·貫通|17位漫步者的蘇州河關鍵詞
    漫步者的蘇州河關鍵詞。 編導:董懌翎  拍攝:劉懿琛 周天鳴  剪輯:劉懿琛  策劃、採訪:沈健文(05:25)剛搬來上海第一年彭可(視覺藝術家):幸運我在湖南出生,在深圳長大,去年才搬到上海,住在南蘇州路。
  • 蘇州河,上海故事的開始
    百年老橋不久將修葺的消息傳出後,受到諸多關注,連以畫上海老建築出名的畫家洪健也為之水墨傾情。一座老橋為何帶來無盡矚目?緣於這裡是幾代上海人夢開始的地方,也是百年上海故事的華彩開篇。作家程乃珊曾這樣描述過:上海的城市文明是由東向西推進的,而蘇州河的流向則是由西向東匯入黃浦江,最後百川歸一。或許正是因為這強烈的逆向,才碰撞出層出不窮的上海傳奇。
  • 「魔都」上海為何有條「蘇州河」?
    ▲ 靜謐的蘇州河每天見證著魔都的古樸與繁華。圖/圖蟲·創意這一江一河,一縱一橫地流淌過大半個上海,賦予這座城市江海的壯闊與水鄉的柔情。▲ 跨越了黃浦江的楊浦大橋,是上海的門戶象徵之一。圖/視覺中國而吳淞江,卻在「黃浦奪淞」之後逐漸化作黃浦江的支流,低調地隱居幕後。直至上海開埠,這條論起輩分來說算是上海「外婆河」的古老河流,才重新煥發了生機,並擁有了現在這個如同少女般溫婉動人的名字——蘇州河。
  • 沿蘇州河而行·貫通|慢船長話:消逝的蘇州河人群和場景
    第一個故事:福德路上飄來果香正巧,撰稿之前幾天遇到一件小事,覺得挺有意思,不妨當作文章的線索,就是後來題目叫《香蕉船來的日子》的一篇。也巧,文章裡這段敘述發生的場景,正好跟我們這次的蘇州河行走的路段有重合——上海大廈周邊。
  • 上海閒話|吳淞江如何變身"蘇州河"
    換個角度想,這恰說明兩條水道對上海城市、文化發展影響之深。不過,要追溯兩者的來源,還是要說吳淞江。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滿志敏在一則題為「前世今緣:吳淞江(蘇州河)的演變」的演講中曾說:如果說黃浦江是上海的「母親河」,那麼,吳淞江就可以說是上海的「外婆河」了。
  • 沿蘇州河而行·貫通|蘇州河的治水歷史與未來發展
    12月18日,以「漫步蘇州河:濱水區域發展與公眾參與」為題,「澎湃下午茶」邀請了上海市「一江一河」辦蘇州河貫通項目負責人陳麗紅、上海市水務規劃研究院副總工程師趙敏華、同濟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湯惟傑、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博士後朱怡晨和作家、譯者、影像創作者btr,同部分「沿蘇州河而行」參與者一起分享與思考:蘇州河對生活在上海的人究竟有何意義?
  • 蘇州河航道促進了民族工業的興起與上海的發展
    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戴鞍鋼談及蘇州河航運的歷史變遷與上海城市發展關係時說。工廠之後,緊接著而來的便是繁華的城市。 ■ 歷史學者戴鞍鋼談蘇州河航運要道與城市繁榮「哪裡有寬闊的通往江河的水道,哪裡就會有工廠。」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戴鞍鋼談及蘇州河航運的歷史變遷與上海城市發展關係時說。工廠之後,緊接著而來的便是繁華的城市。
  • 蘇州河
    蘇州河沒有在蘇州 在上海。直到我經過那段灰頭土臉的河道時,才意識到這件事。哦原來在這裡,我當時是這樣想的。一個上海的客人同我講,那個電影博主們都還在西祠胡同的年代,上海有一家頗傳奇的碟片店,老闆不懂電影卻什麼都看,有天進門,發現在看《四百下》。我一下子就想到了《蘇州河》裡那個周迅要貓著腰走出去的小破屋和她身上的亮晶晶的衣服。
  • 蘇州河的前世與今生
    蘇州河,是吳淞江上海段的別稱,它源於東太湖,流經吳江、崑山、青浦、嘉定等地,一路自西向東,至上海市區與黃浦江匯合,全長125公裡。這條今天看來曲折狹窄的小河流,在歷史上曾經「歷盡滄桑」,即將出版的《上海城市地圖集成》,首次披露不少深藏多年的珍稀上海老地圖,這些老地圖生動展現了蘇州河的戲劇性演變歷程。
  • 《蘇州河》在蘇州河旁開始,也在蘇州河旁結束的一個故事
    看蘇州河這部電影,對我來說是一個偶然。這個名字,我已經聽聞過太多次了,卻從來未親眼見識過。等我看完的時候,卻沉默了。雖然看這部電影到現在,已經有一段時間了,但上面的那一段對話,依舊如在我耳邊縈繞。電影的故事,在蘇州河旁開始,也在蘇州河旁結束。
  • 沿蘇州河而行·循聲|蘇州河的水質治理和城市人的自然觀
    ,「沿蘇州河而行」的參與者們針對蘇州河的水質治理、代表物種、蘇州河邊的自然教育以及現代人的自然觀等方面進行了一番探討。 城市荒野工作室創始人郭陶然參與編纂的《尋夢清源——上海蘇州河夢清園自然導覽》是世界自然基金會出版的自然導賞系列讀本之一。在編寫過程中,他和工作室成員做了大量調查,以圖鑑的形式展示了夢清園中的生物物種,書中也梳理了蘇州河治理的全過程。此次漫步夢清園,嘉賓們的討論首先從蘇州河的水質治理和夢清園的誕生開始。
  • 沿蘇州河而行·循聲|青春在蘇州河邊
    澎湃新聞記者 周平浪 圖二蘇州河三個字就像記憶的錨點。我並無法講述關於這條河以及河邊發生過的經過考證的歷史或事實,我能講述的都是我以為我記得的事。這些事也只在我的回憶中能被蘇州河這三個字喚起,它們與這條河的連接或許在你看來是稀鬆的,甚至毫無關係。然而對現在的我來說,蘇州河三個字就像鑰匙,如此精準地打開記憶的閥門。
  • 蘇州河:連著故鄉,靜望大海
    蘇州河連著家鄉,這份濃鬱鄉情,讓我家也搬至蘇州河邊。現在河邊已不見碼頭,但望著母親河靜靜從窗前流過,這感覺還是挺美。吳淞江因為直通蘇州,開埠後,被外國人叫成了蘇州河;也因通蘇州,就連上了京杭大運河,連接上中國更多的城鄉。早年,水路便宜發達,許多來滬闖蕩的人都是坐船來的,使蘇州河一度成了上海通往許多地方的主航道。如上海至杭、嘉、湖和蘇、錫、常等地,均有客輪航班來來往往。
  • 《八佰》大幕落下,蘇州河的真相
    一個炎熱的周日午後,在四行倉庫外排隊的人群 圖片提供 btr 只不過四行倉庫段的蘇州河南岸,幾乎都是倉庫與貨物堆棧,真實的1937年,河對岸並不能看到沿河的酒吧夜店的霓虹。《八佰》中人們觀望蘇州河對岸的場景在現實中並不存在「蘇州河」的大名是被外國人叫響的,因為溯流而上可以直抵蘇州,原系太湖洪水入海的主要河流。
  • --寫在上海蘇州河環境綜合整治一期工程竣工之際
    凡來過上海見過蘇州河的外賓回去有的寫文章或口頭傳播:上海有條黑河,汙染嚴重。使有的外賓來上海時自己帶水,不敢喝上海的水。其他省、市的人見到上海人就說:你們上海的蘇州河真黑啊!蘇州河的"黑臭"國內外出了名,成了上海城市汙染嚴重的象徵,給靚麗的上海抹上了烏黑的一筆。
  • 新刊|蘇州河
    12月12日 第1117期《新民周刊》提前看 封面故事 百年嬗變, 永遠的母親河 「 蘇州河終究還是上海的母親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