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滿寄相思:支教老師對大涼山孩子的思念

2020-12-17 騰訊網

中秋

從前的日子很慢,從前,在見字如面的信件裡,充滿著回憶與感動。這個中秋節,曾赴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支教的郝小雨,用一 封書信,寄託自己對那裡孩子的思念。

在東勝區第一小學分校萬利小學,今年五月赴大涼山支教的教師郝小雨正在給孩子們上課。雖然回到崗位工作已經兩個月了,但她回憶起剛到大涼山的情形還是歷歷在目。

今年,26歲的郝小雨被派往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喜德縣思源實驗小學支教,依託東勝區豐富的教學方法和先進的教育理念,郝小雨和當地老師進行溝通交流。在支教的六十多天裡,她也和大涼山的孩子也結下了不解之緣。

東勝區第一小學分校萬利小學老師 郝小雨:回來之後總是在課餘的時候看著我們的孩子就想到了那裡的孩子,就會記得那些孩子跟我聊天的時候,眼神中就透露著對外邊世界的渴望,然後從他們的眼神中,可以看出來他們很想去改變自己的命運,很想走出大涼山,去看看外邊的世界是什麼樣子。

思念

今年的中秋節,郝老師多了一份對大涼山老師和孩子的牽掛,她寫下一份書信,寄託著對他們的思念。

親愛的同學們:你們好!

千裡大涼山、秋色意正濃!想必路邊的花椒樹已溢滿芳香,而這般美景,卻只能想像,卻不能同你們欣賞。孩子們,你我與你們雖相處時短,但你們上課時的認真、舞臺上的姿態、操場上的微笑,永遠烙在我心裡。在思源的日子,是我教學生涯中最快樂最具色彩的時光,你們就像一支彩色的蠟筆,將我的支教生活描繪得五彩繽紛。孩子們,把最好的中秋祝福給你。我會永遠記的你們純真的笑臉,我會永遠思念你們。

牽掛

記者:高鶯 李周

編輯:楊幀 審核:張偉

關注百姓冷暖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揚州支教老師劉春陽:他將雲南孩子領出大山 又重返大涼山支教
    而讓他們夢想成真的,是從揚州前往雲南支教的作家劉春陽。支教期間結下緣分幫助少年實現夢想從去年8月到今年1月,劉春陽一直在麗江市寧蒗縣永寧鎮溫泉完小支教,擔任四年級的語文老師。在任教期間,他對每位學生都進行了家訪。山路崎嶇,夜晚,只有手電筒的光,照射著他從學校到學生家中的山路。
  • 走出大涼山走進「趣口才」支教老師劉金歌攜大涼山孩子進京上直播
    2020年9月10日上午,時值第36個教師節之際,「趣口才」創始人王赫先生、知名兒童文學作家、公益支教老師劉金歌、高考語文滿分北大堯堯學姐,攜金歌老師支教所在地大涼山的彝族孩子們與張振生校長一起走進北京趣口才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共同開展了一堂別開生面的直播公開課。
  • 走出大涼山 走進「趣口才」 支教老師劉金歌攜大涼山孩子進京上直播
    2020年9月10日上午,時值第36個教師節之際,「趣口才」創始人王赫先生、知名兒童文學作家、公益支教老師劉金歌、高考語文滿分北大堯堯學姐,攜金歌老師支教所在地大涼山的彝族孩子們與張振生校長一起走進北京趣口才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共同開展了一堂別開生面的直播公開課。
  • 老兵支教大涼山
    有了堅定的信念和家人的支持,2014年2月,謝彬蓉像當初大步邁進軍營一樣,毅然背起行囊,走向海拔3000多米的大涼山。最初,謝彬蓉並沒想過要在支教這條路上「長跑」,原以為盡心盡力完成一個學期的志願服務,就可以安心離開。孰料,一次期末監考打亂了她的計劃。她被安排到鄉裡一所軟硬體條件較好的中心小學監考。
  • 四川大涼山貧困山區學校孩子採蘑菇,支教老師胡秋根與村民圖片
    貧困山區孩子貧困山區孩子貧困山區孩子在家自己做飯的孩子。貧困山區孩子背著書包,在山裡找蘑菇,找到了給父母去縣城換零錢。四川大涼山作為中國最貧困的山區,物華天寶,歡迎來體驗生活,作客,大涼山志願者胡秋根支教老師,很樂意成為您的嚮導。
  • 畢節兩位教師支教大涼山
    2020年8月31日 畢節市實驗學校派出的 第三批支教老師 張芸 在採訪張芸老師時,中途她一直不停地發信息、回信息,這引起了記者的好奇。原來,張老師的孩子正在畢節梁才學校上初二,由於老大欣燁比較調皮,孩子的班主任正在和她信息溝通一些事情。
  • 他們在大涼山自費建驛站 為支教老師安家
    大涼山位於四川省西南部,是師資極為匱乏的貧困地區之一,近些年來,為幫助孩子走出大山,許許多多的志願者、愛心人士自願前來支教,以一己之力奉獻大涼山。然而每月僅能拿到600-3000元工資的支教老師們,面對山下動輒高達200元的酒店費用也是苦不堪言。
  • 寧海80後女生的大涼山支教故事
    這個高個子、白皮膚,笑容溫和的女孩向記者講述了她在大涼山的支教故事。超乎想像的艱苦生活謝雲霞說,支教是她一直都想做的一件事,就想趁著年輕將它付諸實踐。2016年4月,她毅然辭去了某公司總裁助理這份優渥的工作。通過網絡聯繫了四川涼山州美姑縣某小學的校長,表達了自己想要去支教的意願。談妥後,她便獨自踏上了去四川大涼山的路途。
  • 「最美退役軍人」謝彬蓉支教大涼山的故事
    5年來,謝彬蓉放得下城市的繁華,卻放不下彝村的孩子,像一隻「候鳥」,給大涼山的孩子「銜」去知識和愛,幫他們張開夢想的羽翼——老兵支教大涼山■杜怡瓊 鄧長江有了堅定的信念和家人的支持,2014年2月,謝彬蓉像當初大步邁進軍營一樣,毅然背起行囊,走向海拔3000多米的大涼山。最初,謝彬蓉並沒想過要在支教這條路上「長跑」,原以為盡心盡力完成一個學期的志願服務,就可以安心離開。孰料,一次期末監考打亂了她的計劃。
  • 一封來自大涼山支教老師的「求助信」:你願意給孩子們一個夢想的...
    這一天,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收到了一封來自大涼山深處的來信。寫信的人名叫黃雯,是一個漂亮的重慶女孩。 黃雯在信中講述了自己在大涼山支教的經歷,也說出了一個「新年願望」:想給孩子們一個夢想的籃球場。「我是一名普通的支教志願者老師,這是我來到大涼山的第4個月,經歷了山裡秋冬兩季,跟孩子們從陌生到熟悉。」黃雯在信中寫道,這次支教從今年年初開始準備,到後續辭去城市裡的工作,經歷了許多掙扎和選擇。
  • 當大涼山支教成為產生網紅的集中營,網友嚷著要去支教,你也去嗎
    這個美女光頭等基於一身的支教老師很快就會成為網紅,而大涼山支教也必將會成為社會議論的熱點,為什麼?是什麼會讓一個美女能夠來到大山深處為山區孩子上課呢?是精神動力、還是某種名利的趨勢、還是藉此炒作增加自己的榮譽感,其實不管是出於何種目的,大涼山支教現在都成為一種時髦。
  • 一封來自大涼山支教重慶老師的「求助信」:誰能給我們一個驚喜的...
    12月20日,重慶又迎來了冬日暖陽。  在離重慶500多公裡遠的四川大涼山,陽光一樣燦爛。  這一天,重慶晨報·上遊新聞收到了一封來自大涼山深處的來信。  寫信的人名叫黃雯,一個漂亮的重慶女孩。  黃雯在信中講述了自己在大涼山支教的經歷,也說出了一個「新年願望」:想給孩子們一個「夢想的籃球場」。
  • 紮根大涼山支教的「鏗鏘玫瑰」
    第七屆全國道德模範、退役軍人謝彬蓉已在此堅守支教5年多,成為紮根大涼山的一朵「鏗鏘玫瑰」,給大涼山深處帶來了新的生機和希望。為夢想而來,成為對扎甘洛村影響最大的老師一身迷彩服,一頭齊耳短髮,謝彬蓉隨時都保持著軍人的乾淨利落。
  • 51名志願者輔導315個學生 南京大學生為大涼山孩子辦起「雲支教」
    龍虎網訊(記者 袁健)「這段時間多虧各位老師對孩子們的線上輔導,要是沒你們,不知道娃在家咋過呢」「向最可愛的志願者致敬,辛苦你們了」「歡迎你們四個月後再來,永遠歡迎你們來做客」…… 近日,南京林業大學水杉支教協會的志願者們收到了來自大涼山深處的數百條感謝信息。
  • 異地支教 助力大涼山「失依少年」求學夢
    您選擇「異地支教」有哪些考慮?成立大涼山彝族『失依少年』愛心班的初衷是什麼?
  • 「最美時代新人」飛越千裡支教幫扶大涼山
    近日,太原市小店區發布2020年第二期「最美時代新人榜」,排在榜首的就是「勇挑重擔,跨越千裡,遠赴四川大涼山支教,用愛與責任點亮彝區孩子們幸福人生的小店區沙河街小學教師劉敬」,作為教育部中小學名校長工程清華大學基地史鳳山名校長工作室第二批支教教師,劉敬與王惠芳、陳晶3位老師,於5月
  • 華圖教育教師節赴大涼山支教捐錢捐物不如捐贈"希望"
    中國網教育頻道9月8日訊,"世間事,唯其難,方顯珍貴",在公益支教的路上,華圖教育"精準扶貧"計劃已經走過了六年光陰。教師節前夕,華圖教師再次走進四川大涼山,為支教教師進行開學前的系統培訓。是的,在四川大涼山地區,孩子們的生活遠不如我們所想的模樣。
  • 陳冠:衝出大涼山,一位90後支教老師的極限奔波
    與微信的熱鬧相比,他所任教的學校卻有些世外山林的感覺——千哈博愛小學,一所藏在四川大涼山深處、2600米海拔的支教學校。這裡是整個涼山彝族自治州最後實現脫貧攻堅的7個縣之一,但天南海北匯聚而成的支教團隊,讓孩子們的眼裡不只有身後的大山,更有山外的世界。「90後」校長陳冠,通過開展最「平價」的體育活動,讓24個孩子走出了大山。
  • 揚州作家再赴大涼山支教 跋山涉水的他有個「5年計劃」
    從去年8月,到今年1月,劉春陽一直在麗江市寧蒗縣永寧鎮溫泉完小支教,擔任四年級的語文老師。在任教期間,他對每位學生,都進行了家訪。山路崎嶇,深更半夜,只有手電筒的光電,照射著他從學校到學生家中的山路。   在家訪過程中,他就發現,那裡很多家庭都有好幾位孩子,這些孩子在上完初中後,如果沒有考上高中,要麼外出打工,要麼在家務農。何雲海、何東軍、劉智勇就是他幾位學生的哥哥。
  • 一個人的畢業證 青島學生大涼山支教院長千裡送證
    原標題:一個人的畢業證  青島學生涼山支教院長千裡送證  7月7日,青島職業技術學院的王思佳同學,卻在大涼山的一所村小裡完成了學院專門為她一個人舉行的特殊畢業典禮。原來,王思佳在大三實習期間,通過「大涼山支教聯盟」公益組織來到涼山州西昌市的「金新小學」支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