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制裁他國的大棒平均每天「揮舞」三次_國際新聞_新聞_湘潭...

2020-12-17 湘潭在線

日前,多家媒體援引美國格信律師事務所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本屆美國政府自2017年上臺以來,已實施超過3900項制裁措施,相當於每天要揮舞3次「制裁大棒」。

△彭博社報導截圖

近年來,美國制裁的對象不僅有伊朗、敘利亞、古巴和委內瑞拉等國,還包括英國、德國、法國、日本等盟友,可以說是「不分敵我」的無差別攻擊。美國如此這般到底意欲何為?  

制裁不分「敵友」 美國政府無差別打擊

就在最近幾天,美國政府又出臺了一系列針對俄羅斯、土耳其、伊朗等國家的制裁措施。在離政府換屆不到六周的時間裡,本屆美國政府正在上演「最後的瘋狂」。

△美國國務院網站截圖

美國對伊朗、敘利亞、古巴和委內瑞拉等國實施一系列系統性制裁,包括控制資金流動、凍結美元資產和外匯儲備、連帶打壓與之有貿易往來的第三方等,不僅危害這些國家的國計民生,也嚴重阻礙了他們自由參與國際經貿活動。

而美國的制裁大棒,即便對自己的盟友也不手軟。因為認定連接俄羅斯與德國的「北溪-2」項目對美天然氣行業造成影響並有損其在歐亞地區的地緣政治利益,過去幾年,美國對該項目實施了多輪制裁,導致這項原定於今年底投入運營的工程至今未能完工。

△德國之聲報導截圖

對於美國的施壓,德國總理默克爾表示,不認為美國的制裁有效。

同樣,俄羅斯對美國的制裁也持堅決抵制態度。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10日表示,俄不會就此屈服。

扎哈羅娃:「我們非常清楚,美國不會停止阻撓俄羅斯實施『北溪-2』項目及俄實施外交政策和開展國際活動。我們一直以來都注意到這種情況。這是所謂的對俄遏制政策,該政策有很多組成部分。比如實施制裁、下達黑名單,對俄羅斯企業和公司採取限制性措施等。但是,『北溪-2』項目的建設計劃不會被打斷,俄方有確保項目實施的具體計劃和舉措。」 

扎哈羅娃強調,美國在許多領域無法基於普遍的商業規則開展競爭,無法「保持良性競爭和協作」,因而需要對一些國家人為地製造障礙和限制。俄羅斯只是美國在全球實行遏制政策的「起點」。

同樣在10日,美國財政部宣布對3名俄羅斯公民和6個組織實施制裁,指責他們「侵犯人權」。這些組織和個人在美國的資產將被凍結,禁止美國公民與其開展業務。

俄羅斯駐美大使阿納託利·安東諾夫在社交媒體上稱,12月10日宣布的美國對俄新制裁具有破壞性且毫無根據。

△俄羅斯駐美大使阿納託利·安東諾夫

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當天回應表示,美國制裁的理由顯然具有編造的性質,是沒有充分證據的。

扎哈羅娃:「很顯然,對俄羅斯的無端威脅是美國國內矛盾的產物。我們一直希望,美國杜撰的情節最終不復存在,他們的編造者停止對雙邊關係氣氛的毒害。俄美間的對話早就應當回到具有建設性的軌道,為的是共同解決全球更加迫切和嚴肅的問題,對此我們已經做好了準備。」 

美國肆意對主權國家和他國合法經營企業進行單邊制裁,對正常的全球經貿合作造成巨大阻礙。

在眾多被美國制裁的國家中,伊朗是被本屆美國政府制裁次數最多的國家之一。

美國政府2018年退出伊核問題全面協議,恢復對伊朗實施多項制裁措施,過去三年多,美國已經對伊朗實施了77輪、針對超過1500名個人或實體的制裁措施,即使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美國政府仍繼續對伊朗揮舞制裁大棒,使伊朗陷入人道主義危機。 

△彭博社報導截圖

截至目前,伊朗累計確診病例已超過108萬例,累計死亡病例超5萬例。然而,在美國不斷施加的經濟制裁下,伊朗無法及時獲得防疫物資、醫療設備和藥品等,這讓伊朗的疫情形勢變得雪上加霜。

△《華盛頓郵報》報導截圖

新冠肺炎患者法拉哈尼是伊朗一所學校的退休教師,他認為,美國對伊朗的制裁非常殘忍。

法拉哈尼:「我的肺部非常疼痛,那些制裁、制裁,是美國殘忍的行為,太殘忍了。」

美國逆潮流而動終將使自己孤立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郭憲綱指出,當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肆虐,全球化進程遭遇逆風,唯有加強合作,融通市場,維護規則,全球經濟的蛋糕才能越做越大。美方打著所謂「美國優先」的旗號,肆意揮舞制裁大棒,其實是逆潮流而動的,其用霸凌手段謀求私利的企圖註定不會得逞。

郭憲綱:「這屆美國政府把制裁作為一個大棒,經常去揮舞,目的是使被打壓的國家屈服,但這樣做其實並沒有達到目的。比如說對伊朗打壓的最狠,但是伊朗也並沒有如它所願,政權崩潰、向美國屈服,反而是伊朗現在依然是非常的強硬對美國,所以說它的這種『制裁外交』是行不通的。應該通過其他的合法的手段來解決和被制裁國家之間的分歧,而不是一味的靠這種經濟制裁或者政治制裁來達到目的。美國再這樣繼續做下去,只能使自己受到孤立,因為我們看到美國的制裁實際上引起越來越多的國家的反對、批評和指責。所以說它認為它是世界老大,它無所不能,但實際上不是這樣,因為任何一個主權國家都不會向美國的這種高壓手段來屈服,因為這涉及到一個國家的尊嚴、涉及到一個國家的利益,任何一個國家都會對它的制裁進行堅決的抵制。」

原稿作者丨阮佳聞 李俊翔 王紅嶺

編輯丨單立娟 郭曉明 林維

籤審丨劉鵬 鄒浩宇

監製丨關娟娟

>>返回湘潭在線首頁

相關焦點

  • 這次已眾叛親離,美國破罐破摔直接六親不認,制裁大棒猛砸盟友
    美國最近可謂是火力全開,將「制裁大棒」無情揮向昔日盟友,不僅阻礙「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項目的順利進行,還打算對法國空客公司民用飛機徵收關稅,重新加徵對加拿大出口關稅,凍結阿聯企業在美資產等。據海外網8月25日報導,連日來,美國此起彼伏的「制裁大戲」不斷上演。分析認為,在新冠疫情持續在全美範圍內蔓延,經濟也日漸消退,美國只能「劍走偏鋒」,將制裁作為殺手鐧,但如今看來,並沒有起到顯著效果,反而將美國推向「朋友圈」的外圍。
  • 它掌控全球銀行交易,卻淪為美國制裁他國的幫兇
    2007年,美國制裁澳門匯業銀行,導致該行發生大規模擠兌,其他銀行被迫中斷與其進行金融交易。該禁令後來成為美國在朝鮮核問題六方會談中的一個砝碼。(新聞報導)領教SWIFT威力最深的,是伊朗。2012年,美歐制裁伊朗的核工業,直接將4家伊朗銀行從SWIFT中踢出去,徹底隔絕伊朗同他國的金融往來。最終迫使伊朗坐到談判桌上,達成伊朗核協議。2018年11月,美國正式對伊朗實施了川普政府所稱的「有史以來最嚴厲」的制裁。隨即,SWIFT表示,將暫停一些伊朗銀行使用其服務。
  • 【人民日報海外版:美國制裁影響不了香港】美國日前又宣布「制裁...
    【人民日報海外版:美國制裁影響不了香港】美國日前又宣布「制裁」中方官員,理由是他們「負責執行香港國安法,威脅了香港的和平、安全與自治」。然而,現實恰恰相反:正是因為香港國安法的實施,香港街頭燃燒彈橫飛的亂象才得以終結,和平與安全才回到了香港。美國關心的顯然不是香港的利益,而是自己搞亂香港的如意算盤。
  • 不制裁就是最好的制裁?作為超級大國的美國最怕什麼制裁?
    就像「對一個人最好的報復不是仇恨,而是遺忘」一樣,美國作為世界上絕大多數制裁的發起者,對「制裁」的熟悉程度無人可及。某種程度上說,「制裁」是美國維持霸權的重要手段。通過對不服氣的國家和地區舉起制裁大棒,真正實現了「以德服人」。
  • 求購S400失敗後,美再次揮舞制裁大棒,對土耳其下達最後通牒
    根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早前美國向土耳其求購S400失敗之後,美國再次對其揮舞制裁大棒,一份《打擊俄羅斯武器出口法》草案被提交至國會,雖然名為打擊俄羅斯,但實際上是針對俄羅斯武器購買者,這也被認為是美國對土耳其下達的最後通牒。
  • 國際銳評丨「脅迫外交」終會讓美國政客陷入極限孤立
    據日本《讀賣新聞》16日報導,多名政府官員透露,日本已通知美國目前不會參加美方將中國企業排除在電信網絡之外的計劃。而在此前,韓聯社報導稱,在14日舉行的第五次韓美戰略經濟對話中,韓國官員以「企業說了算」為由,拒絕了美方提出的將華為排除出韓國5G網絡建設的蠻橫要求。
  • 疫後歐盟復工復產,美國又抓緊制裁「北溪2號」|京釀館
    美國頻繁舉起制裁大棒,不止是打壓他國的政治宣言,還有更實際的經濟考量,對華為的打壓是如此,對「北溪2號」項目亦然。▲圖片來自德國國家電視臺。美國「制裁」是否有效,還有待觀察對於「北溪2號」項目,美國一次又一次舉起制裁的大棒。本來,這個項目在去年年底就能完工,結果,在鋪設管道僅剩下100公裡左右的時候,美國則通過威逼利誘,嚇退了個別參與公司。
  • 被說成心臟病發作後,川普再懟CNN並怒吼:美國沒有新聞自由
    前幾天,美國總統川普去醫院做了一次例行體檢,可誰承想卻被CNN說成了心臟病發作。川普氣不打一處來,直接斥責道「這些人有病」,還怒吼「在這個國家,媒體真的很危險。我們國家沒有新聞自由!」川普和CNN互撕不是什麼新鮮事。從「通俄門」到「通烏門」,近些年雙方恩怨不斷升級,「總統大戰媒體」續集連連。
  • ——回應美英制裁,車臣總統寫了篇戰鬥檄文
    這一輪制裁相當「應景」,因為12月10日這一天正是「國際人權日」。這麼重大的日子,國際「人權衛士」們必須有所動作。他們揮舞起了制裁的大刀,而車臣共和國不幸成了「祭刀者」。無端挨刀,車臣舉國上下都很憤怒。
  • 誰在世界上揮舞大棒強取豪奪?
    原標題:破壞合作共贏必為時代所棄(鐘聲)「作為美國國務卿,能談談美國嗎?」聽完蓬佩奧喋喋不休抹黑中國的謬論,國際人士如是直白相問,不失為耐人尋味的一個情節。蓬佩奧近日接連污衊中國進行「掠奪性的經濟行為」,到處鼓吹「中國經濟威脅」,這個美國首席外交官揣著種種惡念「惦記」中國,成為兜售謊言的「專業戶」。他翻來覆去的陳詞濫調,除了暴露其破壞中美合作共贏大局的險惡用心之外,還能起到什麼作用?針對美國一些政客給中國貼上所謂「掠奪」的標籤,國際有識之士頻頻搖頭。究竟是誰在世界上揮舞大棒強取豪奪?
  • 川普「被心臟病」再懟CNN:我們國家沒有新聞自由
    前幾天,美國總統川普去醫院做了一次例行體檢,可誰承想卻被CNN說成了心臟病發作。川普氣不打一處來,直接斥責道「這些人有病」,還怒吼「在這個國家,媒體真的很危險。我們國家沒有新聞自由!」「假新聞」也好,「爛總統」也罷,已然成了一筆亂帳。不過這次川普的發飆,倒意外引出另一個話題,那就是「新聞自由」。長期以來,西方特別是美國言必「言論自由」「新聞自由」,一副大義凜然的姿態。平日裡更熱衷高高在上指責中國「不自由」,比如鼓搗「世界新聞自由指數」等,攻擊中國政治制度。
  • 美國對盟友揮下制裁大棒,正式拉開了北約內訌的序幕
    在鬧了一年後,美國終於揮下了制裁大棒,敲在了盟友土耳其頭上。制裁理由,則是土耳其買了俄羅斯的S-400防空系統。美國很不高興,作為北約盟友,你土耳其非要花幾十億美元買俄制武器,這是不把美國放在眼裡!此前因為這個事,美國就把土耳其踢出了F-35戰機的項目。現在,土耳其重要官員被制裁,無法購買美國的武器,其國防工業也被制裁。美國國務卿蓬佩奧說,土耳其不顧美國多次反對,執意要買S-400。因此,美國將使用《以制裁反擊美國敵人法案》,對土耳其國防工業發起制裁。
  • 川普揮舞制裁大棒,給下一任總統拜登埋雷
    在連續多次揮動制裁大棒砸向一直和美國關係緊張的伊朗,導致伊朗深陷困境,連購買包括新冠疫苗在內的一系列應對新冠疫情的物資都嚴重受阻,遭到伊朗總統魯哈尼痛斥後,近日美國開始調轉槍口,將矛頭對準昔日和美國關係交好,且同為北約成員國的土耳其。
  • 【新聞】國際明愛會:經濟制裁使窮人受到打擊
    取消貧窮國家債務,重新考慮經濟制裁手段,因為它不僅沒有效果,反而使平民受到打擊。國際明愛會在介紹年度報告的新聞發布會上提出了上述要求,期望全世界建立「重新連接、團結互助」的未來。
  • 美又對國際刑事法院祭出制裁大棒,華春瑩:美所作所為,完美地展示了...
    【環球時報記者 王盼盼 王逸】慣於指責其他國家「違反國際法、侵犯人權」的美國,當國際刑事法院(ICC)調查美軍在阿富汗戰爭中的罪行時,祭出了制裁大棒。美國國務卿蓬佩奧2日宣布,凍結ICC首席檢察官法本蘇達等官員在美國的金融資產,並禁止美國人與其合作。
  • 中國一位派出所民警被美國制裁了【三分鐘法治新聞全知道】
    每天3分鐘,速覽全國法治新聞12月12日星期六,農曆十月廿八封面新聞中國一位派出所民警被美國制裁了 本周四,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宣布了一份對外國政府現任和前官方人員的制裁名單。這份名單中壓軸出場的,是來自中國廈門市的基層民警黃元雄。制裁理由是黃元雄「侵犯」邪教法X功分子的「宗教自由」。
  • 美國制裁俄羅斯是什麼邏輯?解答制裁與否都是俄羅斯的自我安慰!
    受到美國制裁的國家有很多,無一不是被排除在國際市場體系之外,對一些看客而言,這確實是一件好事,自己生產的東西賣不出去了,放到本國市場,由於商品過多,肯定會使價錢更便宜,但對於一個國家的長遠發展而言,這確實是一杯毒酒,而且你喝不喝並不在於你?
  • 歐美再次揮動「制裁大棒」
    導讀:據俄羅斯衛星網報導,歐盟領導人同意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再延長六個月。這表明,俄羅斯盼望西方解除制裁,使經濟得到恢復還是毫無希望,俄羅斯國內的經濟壓力還是得不到減緩。而克裡米亞入俄,西方認為俄羅斯背叛了這一承諾,使世界秩序受到破壞,由此在2014年7月31日開始了對俄羅斯實施嚴厲的經濟和金融制裁,禁止向俄提供貸款,禁止向俄羅斯出口貨品。後來多次延長制裁期限。而今,俄羅斯還將被繼續制裁,看不到與歐盟平等對話的希望。近日,美國財政部再次對俄羅斯3個公民和6家公司揮動「制裁大棒」。
  • 疫情下美國仍加大對古巴制裁 古巴人的生活怎麼樣了?
    美國制裁不公平 古巴人苦不堪言在美國長達數十年的制裁下,古巴人的生活十分困苦。根據2019年的統計數據,古巴人的平均月收入約為37美元。在古巴,雖然米麵蛋奶等部分生活必需品由政府配給,但是古巴的物價對於普通人來說仍然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