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原合戰,島津義弘戰隊錯誤,島津家為何沒受懲罰?原因有2個!
島津義弘西軍戰敗後,島津義久也以加入西軍是島津義弘的個人行為為由和德川家進行了長達1年的交涉,並最終交涉成功,保住了島津家的領地,此時的德川家康究竟有什麼顧忌怎麼會輕易放過島津家呢?島津家在關原合戰之後之所以沒有受到什麼懲罰的原因有2個。第1個原因當然是因為島津家的認錯態度很不錯。島津家將關原合戰的站隊問題歸結為島津義弘的個人行為是比較中肯的,因為島津家參戰關原的部隊也就島津義弘帶的1500人,義弘不是島津家的家主代表不了島津家。更何況,義弘在戰後還出家了,將家督之位傳給其子島津忠恆(亦是島津義久的女婿和養子)。
-
島津義弘85年生涯解說
根據傳說中的戰鬥樣子和人品等,受歡迎和知名度都是非常高(貴)的戰國武將之一。因為戰歷太華麗難以想像,不過,那樣的他年輕的時候也經歷過失敗和苦戰。讓我們一起來追尋一下義弘的一生吧,一個個的都是濃厚的小故事。島津義弘從一開始就不是戰鬼,義弘是在天文四年(15355年)作為島津貴久的次子出生的。和哥哥義久2歲,和弟弟歲久5歲,和家久相距12歲。
-
露梁海戰島津家損失不大,關原合戰為何只有義弘帶了1500人參戰?
島津義弘露梁海戰中,島津家是非常重要的戰力,島津家族看似損失慘重,事實卻正好相反,奇怪的是,損失不大的島津家到了關原合戰的時候只有島津義弘率1500人參戰,這是為什麼呢?島津義弘所謂的義弘得賴豐臣政權成為家督的說法就是這麼來的,當然義弘是否擔任過家督存疑。
-
關原合戰,島津義弘轉投石田三成的西軍,卻一直按兵不動,為啥
家康對島津家並不完全信任,所以在出發時也沒有對後續義弘的安排下達明確指令。 負責防守伏見城的德川氏重臣鳥居元忠因為沒有得到家康的指示不放島津軍進城,而此時正是石田三成、大谷吉繼、毛利輝元及其他三奉行決定崛起之時,島津義弘於是加入了德川家康的對立面石田三成的西軍。
-
關原之戰後,德川家康對西軍大名進行改易減封,他們為何不反抗?
關原之戰關原之戰,石田三成為首的西軍戰敗,除了必死的石田三成之外,德川家康對其他的西軍大名的處置方式基本就是改易和減封。關原之戰還有,關原之戰實際上是豐臣秀吉手下文臣派和武將派之間的對決,只不過武將派比如福島正則、加藤清正被德川感化利用而已,西軍雖然是豐臣正氏,但秀吉死後秀賴年幼威信不高,而且秀吉本人統一日本也並沒有讓所有人從心底心悅誠服
-
關原之戰前,為何德川家康從按兵不動,到10天急行軍350公裡?
摘要:關原之戰前,為何德川家康從按兵不動,到十天行軍350公裡?昔日織田信長用心打造的名城岐阜城不到三天便失守,西軍第二道防線大垣城直接面對威脅,可以想像這個消息使西軍感到何等震驚。岐阜城之戰失敗的最大原因,是因為當時西軍的兵力只有部分集結在大垣城內,但主力則因為要處理田邊、大津和安濃津三地的反抗,無法及時集結,加上對手東軍的福島正則等人熟知地理,掃除北上的不少障礙。但西軍在八月底攻破伊勢的安濃津城後,增田長盛立即要求那裡的宇喜多秀家、吉川廣家、毛利秀元等人北上支援。
-
聯合諸侯,「偷襲」德川,西軍關原合戰戰敗是命中注定還是意料之外?
兵敗關原,天命所歸西軍在一開始的優勢很強,石田三成聯合了大谷吉繼、增田長盛和安國寺惠瓊還有宇喜多秀等各方勢力。駐守在伏見城的鳥居元忠身邊只有不過一千八百餘人,而西軍則有整整九萬大軍。他派人趕忙向會見諸侯的家康報信,而島津氏也投靠了西軍。
-
逐鹿日本,就在今天——關原之戰
這場戰役勝利之後的200年,一直到近代的十九世紀為止,日本一直被德川家康的後人所統治。外國人只知道有德川將軍而不知道有天皇。石田三成VS德川家康關原之戰的雙方是召集各地大名(諸侯),以豐臣秀吉遺子豐臣秀賴的名義討伐德川家康的石田三成,以及從織田信長的時代便明哲保身,暗謀發展,逐步做大的德川家康。
-
家康知道義弘的實力,所以不能放過他
著名歷史島津義弘中的島津的退路」一起來看看吧本來應該跟著東軍的鳥居元忠被…拒絕那個活躍,是有名的島津的退路」的意思島津家本來就很遠,所以並不打算積極參與三成vs家康的戰鬥。但是,因為偶然島津義弘來到中央的時候二人顯示了開始donpachi的跡象,逃返回的事也不能iyai參加了。家康知道義弘的實力,所以不能放過他。
-
島津義弘的成名之戰是哪一戰?是木崎原合戰嗎?
1572年的木崎原合戰則是島津義弘的成名之戰。
-
石田三成:因三碗茶受到賞識,卻被武將視為奸臣之首
慶長四年,加藤清正,福島正則,黑田長政等七名武將在大坂城內追殺石田三成,石田三成出乎所有人意料直接跑到死敵德川家康的住所,德川家康出面制止了武將們的追殺。三慶長五年(1600)六月, 德川家康因為關東大名上杉景勝的不遵號令,率領武功派大名進攻上杉家,而實際上這次關東之役就是天下大戰的前兆 。
-
關原之戰後,德川家康斬首了3個人,最該死的不是石田三成!
德川家康關原之戰,石田三成為首的西軍戰敗石田三成發動關原之戰,打的是豐臣秀賴的旗幟,他的死一個是為豐臣秀賴背鍋,同時他和武功派矛盾尖銳,可以給武功派一個交代,也給天下有二心的一個警示。小西行長可以說是文武矛盾的另外一個焦點,他在侵朝戰爭中屢戰屢敗卻從未受罰,而加藤小早川等因為「濫殺無辜」就被隱居減封,因此武將集團大多對小西是恨之入骨,所以必須死。斬首小西行長是給不安分的西國大名一個榜樣,同時收買武功派,當時九州的東西軍也打得不可開交。
-
關原合戰誰代表正義:德川家康東軍勝之不武,西軍雖輸卻贏得尊重
因而石田三成這種因為朋友和私人友誼聚集的西軍,比德川家康靠著利益拉攏起來的東軍更讓人的信服。就算是於在戰敗之後石田三成,慷慨就義口渴拒絕吃柿子,展現了當時武士的忠義,相比德川家康,起碼在關原合戰的時候,石田三成更像是英雄。
-
為什麼福島正則、加藤清正等人在關原合戰中為德川家效力?
不僅僅是與之前,更重要地是與之後的歷史進行比較才讓我們認識到了關原之戰對於家康奪取天下的重要意義。因此,我們自然而言地也就把關原之戰當作了德川家與豐臣家的權力對決。我個人覺得,這,或多或少地帶有一點「事後諸葛亮」的意味。
-
司馬遼太郎《關原之戰》搬銀幕 岡田準一飾男主角
、有村架純演初芽 1905電影網訊 已故歷史小說大家司馬遼太郎所著名著《關原之戰》將被改編搬上銀幕,據悉影片導演原田真人歷經25年終於完成了其電影化之路。演員方面,主人公石田三成將由岡田準一主演,與之相對的德川家康由役所廣司擔當,侍奉石田三成的伊賀忍者初芽由有村架純出演。 與原田真人首次搭檔的岡田準一所出演的石田三成在該片中是位強烈堅信個人正義、秉信愛的「純粹武將」的設定。這與此前多將其塑造成狡猾的形象不同,該片中的石田三成重視正義卻不會隨機應變的充滿人情味的形象。
-
關原之戰:一場由三個男人決定天下大勢的戰役(上)
而日本文祿・慶長之役(即大明萬曆援朝戰爭)的戰敗,使得這些親豐臣氏大名的實力普遍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削弱(而德川家康藉口監視北條家餘黨,並未參戰,保存了實力),為關原之戰的結局埋下了些許的伏筆。這樣在關原之戰爆發前,德川家康已經是一個坐擁256萬石的大大名了,而秀吉幼子秀賴(天下人)直轄領地也不過222萬石。
-
關原合戰中,福島正則、加藤正清等人為何加入德川家康的東軍
福島正則、加藤正清等人都是豐臣秀吉提拔的武將,出身低微的他們能夠成為一方諸侯是豐臣秀吉給的機會,所以豐臣秀吉對他們可謂恩重如山。可是,豐臣秀吉死後,關原合戰爆發,福島正則、加藤正清等人卻加入了德川家康的東軍,為德川家效力,這是為什麼呢?
-
關原合戰後,島津家沒被改易,井伊直政也有1份功勞
井伊直政是德川家的家臣,德川四天王之一,他在關原合戰中作為德川家的將領積極作戰,不過卻在追討島津義弘的時候被鐵炮射中右肩,此後更因此病逝。 關原合戰戰爭尾聲,井伊軍和島津軍展開激戰。在西軍島津義弘所部狂命撤退東軍無人敢攔的情況下,井伊直政帶著所部奮勇截擊。
-
大谷吉繼在關原之戰中,為何明知必敗,依然堅持討伐德川家康
豐臣秀吉於慶長3年死後,由於死前委託之監護人前田利家病重離世,使五大老之一德川家康成為實力最強的諸侯,後來家康以討伐留在國內不肯上京輪值的五大老之一上杉景勝為號召,向全日本大名發出動員令,出兵會津。大谷吉繼原本起兵是要響應家康的動員令,途中拜訪失勢的好友石田三成,三成卻邀請吉繼一同對德川舉兵,大谷連說三次三成啊,沒有勝機。雖然明知沒有勝算,但吉繼仍然不忍背叛好友三成,加入西軍。實際上在關原之戰爆發前幾年裡,吉繼罹患麻風病,早就雙眼失明。
-
德川家康為什麼只殺了石田三成、小西行長和安國寺惠瓊?
慶長五年(1600年),德川家康在關原之戰中打敗了西軍,取得了歷史性的勝利,坐上了日本實際最高統治者的寶座。西軍的主要將領石田三成、小西行長和安國寺惠瓊則在戰後被德川家康斬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