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王峰
秦牛正威,這個1998年出生於河南南陽的姑娘在娛樂圈越來越出名,只是當初她是以「吳亦凡緋聞女友」的名號闖進人們視野,如今通過綜藝節目《青春有你2》,越來越多的人們熟悉了這張青春的臉。
然而,熟人越多,關於她的問號也越來越多,「她為什麼叫秦牛正威?」這個很不瑪麗蘇的名字配上她嬌小的身形,讓人們產生恍如隔世的魔幻感,就像你聊了一年的女網友見面,懷著激動的心,伸出顫抖的手牽著她,叫一聲,「大壯,我們去看電影好嗎?」般總覺得有哪裡不對。
不但網友們奇怪,連《青春有你2》中的導師Jony J初見秦牛正威時,就對她的名字產生好奇,他直接發問,「你到底姓秦還是姓秦牛?」
得到的回答也很乾脆,「我爸爸姓秦,媽媽姓牛,再加上我屬虎,正在發威。」
你看,父母的浪漫中是不是也摻雜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像「秦牛正威」這樣的複姓還真不少
類似的名字還有孫楊、馬蘇、胡夏等,不過他們的名字是兩個字的,簡單易懂,讓人們有意無意忽視了「父姓+母姓」的風格。另外,陳小春和應採兒的兒子陳胤捷是取了父親「陳」和母親「應」的諧音組合而成。
複姓文化在中國源遠流長,據資料顯示,在我國歷史文獻的6363個姓氏中,複姓有2633個,現存複姓約有81個,大多數複姓詞都是專有名詞,比如歐陽、令狐、司馬、司徒,除了起名字,並沒有其它可用之地。
中國的「複姓」從何而來?
熟悉武俠小說的人們對「複姓」都不陌生,在古龍、金庸的筆下,能擁有複姓的往往都是男一號或者重要任務,如果你姓的是張王李趙這樣的「百家姓榜首」,那麼對不起,估計就只能給「令狐衝」「獨孤九劍」「司空摘星」「慕容復」他們跑龍套了。
不少人可能會有疑問,複姓是從何而來呢?主要是以下幾個原因——
一是從官職而來,比如司馬、司徒、司孔、左丘等。二是從長輩之字而來,比如公羊、子車等源於先祖名字,公孫等由爵系而來。
還有一種是地名演變,這種情況在中國,日本都很常見,日本的松下、井邊、小泉等就是類似代表,在中國有令狐,東郭等姓氏,以令狐為例,周朝時有個叫魏顆的人戰功累累,受封於令狐邑,後人遂以「令狐」為姓。
另一種情況是由方位方向而來,比如人們都熟悉的「東方不敗」,東方這個複姓,據《風俗通》記載伏羲氏「出于震,位主東方」,子孫遂以東方為氏,大致是指上古時期伏羲創製了八卦,八卦方位以東方為尊,伏羲氏裔孫中有一個人叫羲仲的,出于震位(震位在八卦中主東方),他的後代子孫遂以東方為姓,稱東方氏。
最後一種情況就是少數民族的姓氏文化演變而來了,其中有赫連,單于,呼延,宇文,慕容,獨孤,拓跋等等。
人們肯定還會注意到流行於港澳臺地區的一種女性「複姓」,比如熟悉的範徐麗泰、陳方安生等,這種是自己的姓加上夫姓而來,比如林鄭月娥,原名鄭月娥,丈夫林兆波是香港中文大學歷史教授,她的名字就是原名加上夫姓林而來。
這種複姓並不是學自西方,而是有悠久歷史淵源的,據史料記載,如陳方氏,,見於明人宋滾《宋學士全集·補遺·卷四鳳陽陳方氏封贈二代碑銘》「於時則有陳方將軍亮, 即隨大駕飛渡長江。追封穎川郡君。穎川公本姓陳氏……公少年時神爽秀髮, 行事允蹈規矩。同裡方翁無嗣, 唯育一女, 見公賢, 竟以一女妻之。翁遇公不音親子, 然公亦深感其恩。翁段, 祀之於別室。皇上聞之, 賜姓曰陳方。所以繼二家之宗。」
「新複姓」能成為潮流嗎?
有專家認為,現在人們流行的雙姓制只是隨便將父母的姓氏簡單相加,並無太深的淵源,流傳下去的可能性也比較小。
不過這種姓氏風格卻反映了男女地位的日益平等,有專家認為,傳統的姓氏文化是以丈夫為主的婚嫁制度上形成的,基本傳承男方的姓氏,隨著男女平等觀念的潛移默化,再加上國家相關法律規定,孩子有隨父姓或母姓的自由,尤其是「全面二胎」後,家裡兩個孩子一個隨父姓,一個隨母姓的情況很常見,而父母姓疊加的複姓也是這種觀念的一種反映。
據2019年發布的《姓名全景報告》中顯示,從2014年到2017年,新生兒嘗試「新複姓」的比例快速增長,四年即實現了翻倍,男寶寶已經超過了兩個百分點,達到了2.51%。女寶寶也上升到了1.73%。
所以,類似於「秦牛正威」「楊柳依依」這樣別具一格的名字,只要你想給孩子起,是受法律保護的,也能避免重名。只是也不能太尬,夫妻秀恩愛也好,彰顯個性也好,孩子以後別被自己的名字影響到成長才是最好的。
來源:大河客戶端 編輯:任華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