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十堰中小學入學儀式亮點多:愛國主義、家風孝行進校園

2020-12-06 中國文明網

  9月1日,湖北省十堰市全市50多萬中小學生正式開學。新學年開學之際,十堰市各學校組織了入學儀式、開學典禮、升旗儀式等,讓學生快速收心,開啟美好學習生活。

  開學第一天,十堰市中小學舉行升國旗儀式

  十堰市柳林小學升旗儀式,學生們向國旗行禮。

  9月1日,全市50多萬中小學生正式開學。在上課前,舉行升旗儀式是每所學校不可缺少的慣例。今年適逢新中國成立70周年,各學校都舉行了「同升國旗,共唱國歌」的愛國主義教育活動。

  上午9時,十堰市柳林小學舉行開學典禮。隨著莊嚴的國歌響起,校國旗班升旗手熟練地將五星紅旗拋向天空舒展,隨著國旗緩緩升起,在場的同學、老師一邊齊聲高唱國歌,一邊向國旗敬禮。

  記者從城區各個學校了解到,在新學期,各學校都開展了升旗儀式,舉行了「同升國旗,共唱國歌」的愛國主義教育活動。「大家要以祖國為榮,以實際行動當好一名光榮的護旗手。」不少校長在國旗下講話中如是說。各學校通過「開學第一課」升旗、護旗的儀式感,在學生心中播下愛國的種子,為培養出合格人才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科統編教材今秋覆蓋全年級

  和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秋季義務教育階段的道德與法治、語文、歷史三科統編教材實現所有年級全覆蓋。

  之前,十堰市各學校使用的教材有人教版、鄂教版。2017年,由教育部組織編寫的義務教育階段道德與法治、語文、歷史三科統編教材,開始在全國小學和初中的起始年級使用。歷經兩年多,今年推廣到所有年級。

  在市柳林小學等學校門口,拿到新教材的孩子們正在文具店挑選書皮。相比1—3年級,4—6年級的學生對新教材的感受更不一樣。有的說「大開本,看得更清楚」,有的說「插畫很美」。

  以語文教材為例。增加了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內容,小學語文有古詩文129篇,初中語文古詩文選入132篇;同時增設了專題欄目,如小學的「日積月累」欄目,安排了楹聯、成語、諺語、歇後語、蒙學讀物等傳統文化內容。

  記者了解到,目前,十堰市已對相關科目教師進行了統編教材培訓,以保證新教材順利實施。

  學子著漢服行拜師禮

 

  十堰市文錦學校一年級新生穿漢服行禮。

  伸出雙臂、拱手、彎腰、作揖……舊時入讀私塾,都要先舉行一個簡樸隆重的拜師儀式。9月1日,十堰市文錦學校操場上的一幕,讓人仿佛穿越到了古代,一群小學生們也身穿漢服,向老師們行拜師禮。

  「泱泱華夏五千年,尊師重道自古就是我們中華民族傳承的美德。今天,我們將學習古人,在孔子像前完成這場莊嚴的拜師儀式。」隨著主持人的開場解說,該校一年級180多名新生,在家長的見證下行拜師禮。

  「弟子向師者行大禮。一拜曰:師道尊崇,立人立德;二拜曰:傳學授業,教化解惑;三拜曰:感念師恩,天地為鑑。」隨後師者回禮,並為學子點砂啟智。

  拜師禮在古代是一個極其隆重的典禮,對於每個讀書人來說都有著重要意義。「舉行這項儀式,我們的初衷並非簡單的模仿。這是一個雙向的儀式,無論是對老師還是學生及家長,都有一定的教化作用。」十堰市文錦學校校長劉勇表示,這也是儀式行使教育功能的深意所在。

  新生一人一個福袋,禮物寓意滿滿

  東風51小學新生入學領到福袋很開心。

  今年,東風51小學一年級新生220多名。在新生入學禮上,進行了「擊鼓鳴志、開筆獻字、正衣冠、點硃砂、拜師禮」等入學禮儀教育。

  新生們用稚嫩的小手,在老師指導下一筆一划寫下「人」字,聽著老師說「一撇一捺方為人」,簡單的筆畫蘊含著深刻的內涵,也提醒學生「為學要先學會做人」的諄諄教誨。

  在入學禮上,最讓新生們開心地是學校給每個新生一個福袋,裡面裝了「五個一」:一支彩筆、一塊橡皮、一包面紙、一張祝福卡片、一根棒棒糖。孩子們拿到福袋後,都迫不及地打開。

  東風51小學老師為學生點硃砂啟智。

  為什麼給新生送這樣的禮物,東風51小學校長曾輝表示,一支彩筆是希望新生們畫出自己美好的人生;一塊橡皮代表著人都會犯錯,只要能改就沒有關係,你還可以更加優秀;一包面紙希望學生們,當你身邊的朋友沮喪、不開心時,請給予安慰、鼓勵;一張祝福卡,是班主任老師寫給孩子們的話,懷揣著老師對你的美好祝願;一根棒棒糖,是祝願孩子們的小學生活甜甜蜜蜜,越來越棒。

  學校贈新生一人一本《弟子規》

  

東風43小學新生行拜師禮。

  「弟子規,聖人訓……」8月31日,東風43小學的操場上,110名一年級新生,跟著學校副校長鍾利園齊聲誦讀著《弟子規》。他們正在這裡接受一場傳統啟蒙禮,為即將到來的小學生活開啟智慧。

  當天,110名一年級新生在家長的帶領下走上紅毯,學校校長程義才和副校長鍾利園在拱門處為每一位新生點硃砂,並每人贈送一本《弟子規》。學生們還要在背景牆上鄭重留下自己的籤名。

  「這種儀式挺好的,讓小孩子從小接觸國學文化,讓他們有儀式感。」一年一班杜新平家長說。

  家風孝行進入學儀式

  孝文化是火車站小學的特色教育,為讓孝道教育落實到生活中,學校還制定了孝文化教育記錄手冊,記錄學生們每天的孝行,比如要求學生每天送爸媽一句問候、或者每天為爸媽泡一杯清茶、或者每天為爸媽捶一次背,每天幫爸媽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等。手冊中,不僅有學生自己的孝行體會,還有家長的評價,從而達到家校互動開展孝道教育。

  在今年的新生入學儀式上,火車站小學對新生進行了拜師禮、拜父母禮等多個頗具家風孝行的活動。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穿越五千年悠悠歲月,成為我們生生不息的脈搏。百善孝為先。孝道,是一種責任,是一種傳承,更是一種文化。」火車站校長王娜表示,她希望同學們謹記家風、家訓和孝行,從小事做起,每天行一點小「孝道」,學習主動一點,生活自立一點。

  王娜說,通過此次家風孝行入學儀式,讓學生們從小積「小孝」為「大孝」,孝敬長輩、感恩社會、報效祖國,讓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薪火相傳、發揚光大。(十堰晚報 文、圖/記者 張貞林 劉成臣 周侖 通訊員 徐偉 袁豔 全猛 何春 楊豔麗)

相關焦點

  • 重慶小學生曬家風研國學 孝誠善儉傳統人文回歸
    重慶小學生曬家風研國學 孝誠善儉傳統人文回歸   中新社重慶2月28日電 題:重慶小學生曬家風研國學 孝誠善儉傳統人文回歸  作者 劉相琳  尊老愛幼、勤儉節約、誠實守信、孝敬父母、樂於助人……28日,在重慶九龍坡區第一實驗小學,中新社記者見到了兩千餘份家風調查表,「孝順」、「誠信」、「善良」、「節儉」等傳統美德成為此次家風調查的關鍵詞。
  • 【面試熱點解析】強化中小學愛國主義教育
    、循序漸進的愛國主義教育體系,強化政府、學校、家庭、社會協同作用,在中小學紮實開展深入、持久、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 二是豐富德育活動內涵,組織開展以「我和我的祖國」為主題的愛國主義教育活動,發揮儀式教育作用,注重節慶紀念日教育,發揮團隊組織教育功能,激發情感共鳴,強化國家意識和集體觀念,增進民族自豪感和文化歸屬感。
  • 【亮點】湖北十堰:「四化聯動」構築疫情防控堅強堡壘
    來源: 中國組織人事報 中國組織人事報 在新冠肺炎防控阻擊戰中,湖北省十堰市堅持把黨的組織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和密切群眾優勢轉化打贏疫情阻擊戰的工作優勢,最大程度細化戰鬥單元、最大力度強化戰鬥堡壘、最大強度優化戰鬥力量、最大限度深化戰鬥服務,充分組織和調動廣大黨員幹部站在最前線、衝在最前沿、擔在最難處,同舟共濟、眾志成誠打好打贏疫情防控十堰保衛戰
  • 湖北十堰綠松石探究
    據統計,中國的綠松石儲量佔世界綠松石資源總量的70%,主要分布在湖北十堰而這其中,湖北十堰屬於世界罕見的綠松石富礦區,中國70%的綠松石都源於此地,被譽為「中國綠松石之鄉」。中國的綠松石在國際上享有盛名,湖北十堰也因而被稱為
  • 十堰2019年「清明祭英烈」活動正式啟動 將持續至4月7日
    十堰2019年「清明祭英烈」活動正式啟動 將持續至4月7日 2019-03-29 14:34:00
  • 十堰各學校組織豐富多彩的閱讀活動 引導學生多讀書讀好書
    今年的4月23日,恰逢「世界讀書日」設立二十一周年,為了讓「全民閱讀」理念深入孩子心中,十堰各學校組織了豐富多彩的閱讀活動,引導學生養成多讀書這一系列活動掀起讀書熱潮,讓「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成為共識,讓更多的老師,幼兒,家長參與到閱讀活動中,共同感受書香的濃鬱,感受讀書帶給我們的美好!
  • 無論身在何處,湖北足球人王文華的心,都在湖北足球
    回到武漢,稍事休整,王文華馬不停蹄奔赴山城十堰。此行,他有兩個重要的任務。其一是應十堰億盛足球俱樂部負責人張冰的邀約進行業務交流,就十堰當地的校園足球,結合體育總局聯手教育部最新推出的體教融合政策,從自身多年豐富的實踐經驗出發,探討最好的升級版教程,助力十堰在新的五年周期內,打造校園足球先進示範體系。
  • 上海市中小學在線教育第一天第一項:升旗儀式
    3月2日起,上海市中小學12個年級的143.5萬學生在線上課了。在線教育時間表的第一項,便是「升旗儀式」,中學8點20分起、小學8點50分起開始升旗儀式。在家裡升旗,沒有了學校寬闊的操場、整齊的隊伍,面對這樣與眾不同的「雲升旗」,學生們表現出了強烈的儀式感。「我認為無論是在家還是在學校,我們是有著深切的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情懷的新時代少先隊員,這一點始終不變!」上海市風華初級中學八(6)班學生俞林君穿著校服、佩戴好紅領巾,跟著屏幕一起唱國歌,向國旗敬禮。
  • 梧州第二批「白衣戰士」接力馳援湖北十堰
    ____2月11日下午,短短數小時內梧州市第二批援助湖北醫療隊集結完畢。9位來自梧州市工人醫院、梧州市紅十字會醫院的醫生、護士,在簡單的出徵授旗儀式後連夜出發到南寧,與其他廣西選派隊員馳援湖北十堰醫療隊伍。
  • 湖北多地最新消息
    要放寒假啦湖北多地發布了關於高校、中小學放假的最新消息一起來看看!湖北醫藥學院藥護學院湖北醫藥學院和湖北醫藥學院藥護學院學生寒假放假時間為2021年1月16日,開課時間初定為2021年3月1日,寒假時長44天。
  • 湖北11地市在校大學生,荊州遙遙領先,宜昌襄陽和十堰不相上下
    荊 門 1.87孝 感 3.64荊9.26黃 岡 4.12鹹 寧 3.30隨0.75以上表格中並未包含恩施和天門、仙桃、潛江3個省直管市,因為統計資料中並未公開這些城市的信息可以看出,在湖北11個地市中,荊州市以9.26萬名在校大學生位居各地市第一。其次是襄陽和十堰,均為6.01萬人,並列第2。宜昌市6萬人,這3個城市可謂是不相上下。人口就是黃石和黃岡超過了4萬人;孝感和鹹寧超過3萬人;鄂州和荊門不到2萬人;隨州為0.75萬人。
  • 臨沂多舉措創建「文明校園」培育青少年道德價值觀
    臨沂中小學開展清明主題活動  臨沂中小學開展清明主題活動 緬懷先烈詮釋清明內涵期間,各學校組織廣大師生前往革命烈士陵園、博物館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舉行緬懷先烈、文明祭掃、經典誦讀、志願服務等不同形式的紀念活動緬懷英烈,銘記歷史,傳承民族精神,激發愛國熱情。
  • 孝親尊師 孝行天下 湖北孝道文化進校園活動拉開序幕
    湖北日報網訊(全媒體記者周壽江)10月11日上午,一場主題為「知孝、行孝、揚孝」的講壇在湖北工業大學舉行,由此拉開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湖北孝悌文化主題故事會暨第二屆湖北省孝道文化進校園活動」的序幕。
  • 裝上智能設備的校舍、新穎別致的入學儀式……全省中小學喜迎暖心...
    張 敏攝9月2日,江蘇各地中小學迎來新學期。記者分別探訪南京、蘇州、徐州等地學校,記錄一組開學「暖心」鏡頭。教室裡裝上智能「護眼燈」新學期,南京龍江小學、南師附中秦淮科技高中等一批中小學教室裡的燈「變樣」了,裝上了智能「護眼燈」。
  • 廈門家風故事圖書進校園 弘揚優良家風家訓
    事實上,透過這一場又一場家風家訓宣傳系列活動,不少人不難留意到馬巷鎮隱藏其中的「深意」——讓好家訓、好家風走向基層、深入校園、進入社區,根植到廣大黨員群眾身邊,進而加快營造家風良好、民風淳樸、鄰裡和諧的良好社會氛圍。
  • 宿遷華夏孝善博物館、崇孝苑入選首批「江蘇省新時代家教家風實踐...
    宿遷網訊(記者 孫軍賢)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的重要指示精神,進一步推動「家家幸福安康工程」的落地落實以及《江蘇省家庭教育促進條例》的貫徹實施,省婦聯開展首批「江蘇省新時代家教家風實踐基地」申報工作。
  • 十堰火車站、漢十高鐵十堰東站,同時傳出!
    ——十堰臨客,5: 58終到十堰站。 今日凌晨 武鐵首趟加開的列車 已經放空開赴東莞接湖北老鄉 票價還不到平時的一半
  • 15部愛國主義電影即將進校園展映
    昨日,記者從市中小學愛國主義影視教育工作領導小組會議上獲悉,合肥市第九屆愛國主義主題電影展映及影評徵文活動從本月起正式啟動。活動由市委宣傳部、市教育局、市文旅局、團市委主辦,將持續至明年6月。據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自2012年開始,我市就積極打造學生「第二課堂」,每年舉辦一屆「愛國主義電影進校園」活動,讓廣大學生領略電影藝術魅力,同時充分發揮愛國電影在中小學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 湖北千億級城市大角逐!荊州、孝感、十堰誰是最有潛力的城市?
    眾所周知,湖北作為典型的內陸省份,經濟發展較好,除此之外,湖北省的人情味也很濃厚,有很多歷經人世的名勝古蹟,走在湖北,也許只是一個角落,也許有先人留下的古蹟,所以今天我們就來說說湖北省那些被人瞧不起的城市吧!
  • 小切口做出好家風大文章——焦作市塔南路小學開展「廉潔從家出發...
    近年來,在努力構建「家文化」的校園文化基礎上,該校大力豐富廉潔文化,進一步豐富提升校園文化的內涵和品位。製作圖文並茂的「廉潔從家出發」大幅牆體宣傳版面,懸掛中華民族傳統十德「仁、義、禮、智、信、忠、孝、節、勇、和」學習匾額,建設生動有趣、內容豐富的法制教育長廊,讓廉潔文化與校園文化有機結合。  廉潔是師道之前提,師道是立教之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