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小學生曬家風研國學 孝誠善儉傳統人文回歸

2020-12-11 中國新聞網

重慶小學生曬家風研國學 孝誠善儉傳統人文回歸

  中新社重慶2月28日電 題:重慶小學生曬家風研國學 孝誠善儉傳統人文回歸

  作者 劉相琳

  尊老愛幼、勤儉節約、誠實守信、孝敬父母、樂於助人……28日,在重慶九龍坡區第一實驗小學,中新社記者見到了兩千餘份家風調查表,「孝順」、「誠信」、「善良」、「節儉」等傳統美德成為此次家風調查的關鍵詞。

  「家風是一個家庭的風氣、習俗,是一個家庭代代相傳的規矩,是中國傳統教育子女的方式。」九龍坡第一實驗小學校長陳光培說,這學期學校將開展「家風訪談、家風展示、家風交流、家風評比」活動,在學生和家長中長期開展「家風教育」,傳承傳統美德。

  近年來,書法、九章算術……這些傳統文化正陸續進入重慶中小學校園,引導當代中小學生從中華傳統文化中汲取道德和文化營養。

  在重慶沙坪垻區鳳鳴山小學,許多學生都能畫一手漂亮的國畫。「學校圍繞國畫教育進行了十多年探索,從2000年開始,全校學生實行分層教學,學校還建立了專門的國畫室。」校長楊紅說,國畫傳統強調人品、畫品,實質上是重視人文精神。該校從小學一年級開始,每周至少有兩節美術課教學生畫國畫。

  在重慶渝北區的鄉村小學多寶完小,學校還為孩子布置了三個一「特殊作業」,即為給家長一聲親切的問候,為家裡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家務。「百善孝為先,讓學生明白『慈孝』不僅是一種精神,也培養學生良好的『慈孝』行為,形成傳承傳統文化教育的良好氛圍。」周軍說。

  記者連日走訪中了解到,傳統文化教育在重慶中小學遍地開花,習書法、畫國畫、唱京劇在校園並不鮮見。重慶教育部門也多舉措推進特色學校建設,開設版畫、書法、毽球、剪紙、山歌等特色項目,其中不乏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如今,不少家長也意識到傳統文化教育的重要性,選擇將孩子送往國學培訓班,入學拜孔子、執師禮,修學圍棋、太極,習國粹,育德性,讓孩子從傳統文化中樹立良好的價值觀。

  中共重慶市委教育工委書記趙為糧說:「弘揚傳統文化是一項長期工程,要從『娃娃』抓起,傳統文化教育能在滿足學生文化需求的同時,發揮文化薰陶人、教育人的作用,增強下一代對中國歷史文化的認同感和皈依感。」(完)

相關焦點

  • 武夷山中小學生習茶道研國學 孝誠善儉傳統人文回歸
    武夷山中小學生習茶道研國學 孝誠善儉傳統人文回歸 2014-11-14 17:40:30作者:責任編輯:   中新網武夷山11月14日電 題:武夷山中小學生習茶道研國學孝誠善儉傳統人文回歸
  • 弘揚傳統文化 海口秀英區「傳家風 曬家訓」國學課堂正式開講
    海口網9月26日消息(記者劉傑 特約記者陳創淼 通訊員鄭峻敬 攝影報導)26日,以「傳家風 曬家訓」為主題的海口秀英區國學課堂在美富村家風家訓館正式開講。本次國學課堂旨在弘揚傳統文化,宣傳好家風、好家訓,讓良好的行為習慣家喻戶曉。
  • 海口秀英區將開展「傳家風 曬家訓」國學課堂活動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9月24日消息(記者 石祖波 通訊員 陳創淼)為更好地傳承經典家訓,傳播優良家風,海口市秀英區將於9月26日開展一場以「傳家風 曬家訓」為主題的國學課堂活動,在轄區群眾中營造良好社會風尚。
  • 傳家風曬家訓 海口秀英區國學課堂9月26日開講
    海口網9月24日消息(通訊員陳創淼 記者劉傑)為更好地傳承經典家訓,傳播優良家風,海口秀英區將於9月26日開展一場以「傳家風 曬家訓」為主題的國學課堂活動。國學課堂將於9月26日開講。(秀英區供圖)此次活動地點設在海口秀英區石山鎮美富村的中國村莊家訓家風施茶館。該場館以火山民居建築風格打造,是中國村莊首個規模化、系統化的家訓家風館。場館分為家訓、家風板塊,共8個篇章,收錄家訓家風106條。
  • 曬家風,傳家訓,揚美德 促和諧
    為了進一步增強「家國情懷、崇德向善、孝老愛親10月31日,由鄂州市鄂城區鳳凰街道百子畈經聯社組織開展的「曬家風、傳家訓"文化傳承活動,在鄂州市「輔人書院"拉開帷幕。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聚在一起共傳家風、崇德向善。而今天的「曬家風"活動也是我們家族文化傳承生生不息的動力源泉,通過正能量的傳遞,我們堅信,明天一定會更好!"。
  • 德行天下海口開講:四千人次群眾聆聽學習善德家風文化
    北京德行天下公益基金會理事長、德行天下總發起人譚進北京人文大學國學院院長蔡恆奇接受海南日報客戶端採訪著名國學教育專家、北京人文大學國學院院長、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中華傳統文化誦讀工程秘書長蔡恆奇,北京樂和社會工作服務中心主任、中國社會工作聯合會「2016年度中國十大社工人物」廖曉義,世界家風大會執委會副主席、北京德行天下公益基金會理事長、德行天下總發起人譚進(明誠先生)攜手德行天下傳承師長守量、守若、守宗等擔綱主講老師。
  • 禮孝傳家風丨金科·集美陽光禮儀篇完美落幕
    中國,自古便是禮儀之邦,人們聚族而居,重視家風世澤,將良好的家風家訓內化於心外化於行,光照子孫後代。本著對中華東方文化的最大致敬,以及對青少年兒童教育的關注,7月21日,金科集美陽光營銷中心舉辦了一場以「禮孝傳家風」為主題的活動,為少兒量身訂造的禮孝教學,國學大師親自授課,共同領略古人國學精粹,傳遞中華傳統文化的美德與魅力。
  • 曬村民家訓 尋最美家庭 講家族故事 重慶百姓傳承家風清民風
    優秀文化浸潤家風  「文化是家風的根和魂。」《三字經》《弟子規》、諸子百家等經典教義影響千年,承載著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永川將博大精深的優秀文化融入家風之中,廣泛弘揚傳承:松溉羅家祠堂將孝文化、和文化、禮文化納入羅氏家風之中,將「敬孝悌以重人倫,篤宗親以昭雍穆,嚴家教以育子女,辯尊卑以明禮讓。」
  • 寧波中小學生興起曬家風家訓風尚 推廣「知禮傳家」
    這幾天,江東區21所中小學的學生曬出了萬餘條「家風家訓」和6500多個「家訓故事」,優秀的家風家訓及全家福照片通過校園展板、微博、微信展示,推廣「知禮傳家」。  結合徵集的「我的家訓故事」,江東區還充分挖掘家風家訓內涵,發動學生、家長參與,尋根問祖翻家譜,刨根問底尋祖籍成了熱門話題,也激起了孩子的家長,特別是祖輩的熱情。「我們魯氏,是古代魯公的後代,從我太爺爺太奶奶那時起,就把『百事孝為先,尊師如種親』這句話一代代地傳承下來,變成如今的傳家寶。」
  • 海澱區迎「國際家庭日」曬家風講故事誦美德
    中科啟元學校重視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國學課上孩子們學習了蒙學經典《弟子規》,當天,他們不僅通過誦讀,展現「百善孝為先」,「言必信,行必果」的傳統美德和家風,而且自編自演了小品,告訴同學們在日常生活中更要踐行《弟子規》中的要求,做一個敬愛長輩、言行有禮的好孩子。孩子們繪聲繪色的表演感染了參會的家長和嘉賓。
  • 小夫子國學給小學生開展系統的國學課程
    如何打破德育工作這一僵局,結合青少年身心發展特點實施德育滲透,培養他們淳厚天性、良好品行,我們把目光投向了具有極大教育能量的國學典籍。 嚴格意義上講,到目前為止學術界還沒有給「國學」做出統一明確的界定。一般來說,中國以孔孟儒學為核心的傳統文化與學術被稱為國學,其外延還包括中醫、戲劇、書畫、古樂、民俗禮儀等多種表現形式。
  • 反腐倡廉+和美家風 重慶大渡口遍響清風廉政協奏曲
    今(12)日,沿著大渡口區紀委吹響的「清風義渡」衝鋒號角,上遊慢新聞-重慶晚報記者來到了基層「廉潔家園」的第一站:春暉路街道錦鳳社區。除了尋找基層創新推動廉潔個人、家庭和集體的新舉措與好方法,還要見證廉政教育和家風建設的新成果。
  • 曬家風:好一支揚州新清曲--24小時滾動新聞-人民網
    原標題:曬家風:好一支揚州新清曲今年4月份以來,揚州市文明辦開展了家風故事徵集活動,鼓勵市民以講故事的形式「曬」出各自的家風。「想通過此舉讓全社會參與和關注,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細落小落實,引導城鄉居民從自身做起,從家庭做起」,揚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盧桂平這樣評價「曬家風」,「最終集結成冊的這幾十個故事,都是身邊人家中事,全是樸實的語言,我們希望通過這種形式讓中華傳統家庭美德既固化為字,又內化於心。」
  • 國學熱升溫 專家:靠一朝熱度彌補文化斷層易出問題
    他們的主要課程是誦讀《詩經》、《論語》等傳統經典,同時接受禮儀、形體、茶道方面的薰陶。  在重慶沙坪垻區樹人小學,專門開設了國學「微課堂」,每期為15分鐘,傳授內容以詩詞歌賦等為主。「別說孩子喜歡,我們家長也覺得有意思。」學生家長說。  不止是公辦學校和民間書院,在一些普遍使用外語教學的國際學校,傳統文化經典照樣受到歡迎。
  • 寧波五方面推進家風家訓培育工作 弘揚核心價值觀
    ,以身作則的主題是德與孝。」  寧波:城市職業技術學院2000多名學生談家風 促學風   這學期,寧波城市職業技術學院也將「談家風」話題帶入學校,並轉型升級成一門第二課堂的實踐課,2000多名學生參與課程學習。在談家風中,孝、德、義、禮、善、誠、勤等詞頻出現最多,中華傳統美德成為現代家風的根基。
  • 誦讀國學經典 傳承傳統美德
    開展國學經典誦讀 優秀傳統文化入腦入心 國學經典具有「蒙童養正、幼兒養性、少年養志、成人養德」的巨大教育功能,學習國學經典,學生可以學到做人做事的基本準則,建立和諧的倫理觀念,增強其民族意識和愛國情感,進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及價值觀。
  • 湖北十堰中小學入學儀式亮點多:愛國主義、家風孝行進校園
    增加了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內容,小學語文有古詩文129篇,初中語文古詩文選入132篇;同時增設了專題欄目,如小學的「日積月累」欄目,安排了楹聯、成語、諺語、歇後語、蒙學讀物等傳統文化內容。  記者了解到,目前,十堰市已對相關科目教師進行了統編教材培訓,以保證新教材順利實施。
  • 2020年家風家教主題宣傳活動優秀作品展播/(九)家風故事——讓誠...
    、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的指示精神,團結引領廣大家庭傳承和弘揚「愛國愛家、相親相愛、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會主體家庭文明新風尚,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家庭落地生根,林區黨委文明辦、林區婦聯在全區範圍內開展家風家教主題宣傳活動,活動自7月底啟動以來,得到了全區各單位各部門的大力支持,推送了許多優秀作品,我們擇優陸續在平臺上展播,帶您一起學習感受良好家風文化。
  • 盡孝是家風傳承中的傳統美德——孝媳賢妻良母典範惠安輞川潘秀卿
    孝文為教 盡孝是家風傳承中的傳統美德——孝媳賢妻良母典範惠安輞川潘秀卿女士「盡孝道,講傳承,一輩做給一輩看,一輩講給一輩聽,一輩跟著一輩學,一輩一輩傳家風。」孝親猶如一面鏡子,折射出了一個家庭優良的傳統美德。在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上,孝敬父母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家風對子女成長的影響之大,有史可鑑,有口皆碑。而子女對父母的深愛與崇敬,也是刻骨銘心,感人肺腑。丈夫常年忙於工作,家住泉州惠安縣輞川鎮的潘秀卿挑起了照顧一家老小的重擔。她盡心盡力照顧年邁的公婆,孝敬父母,對待鄉裡有困難的老小也是及時伸出援手。
  • 山東寧陽縣鶴山鎮:擦亮「誠孝鶴山」品牌 讓傳統美德煥發生機
    漫步在牌坊街村的大街小巷,「孝感動天」「百裡負米」「臥冰求鯉」等二十四孝故事都被「搬」上牆面,鮮活的圖案、靈動的筆觸,在保留傳統孝文化精髓的同時,又增添了通俗易懂的時代氣息。鶴山鎮牌坊街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李成鋼:「牌坊街自古以來就有尊老孝老的光榮傳統,為了再進一步加強村民尊老孝老的氛圍,我們又成立了道德講堂,讓老師每個周六晚上都講授傳統文化,主要是講授孝道這一塊,通過這兩年的傳統文化教育,我村裡村風有了很大的改善。」在學校,鶴山鎮的孝文化同樣開展的有聲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