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就美麗鄉村新畫卷——祁縣打造「水、文、綠」鄉村振興融合廊帶

2020-12-06 澎湃新聞

繪就美麗鄉村新畫卷——祁縣打造「水、文、綠」鄉村振興融合廊帶

2020-11-26 18:00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今年以來,祁縣按照全市2020年建設鄉村振興「一縣一片」示範廊帶的工作要求,立足資源稟賦,挖掘地域特色,聘請江蘇山水集團進行項目高起點規劃,以昌源河生態走廊為帶,重點打造「一軸一帶四點、六位一體」的25公裡鄉村振興「水韻、文化、綠色」特色廊帶(一軸即以濱河生態景觀道為軸;一帶即昌源河生態走廊為帶;四點即打造苗家堡村、修善村、劉家堡村、河灣村4個精品示範村;六位一體即集道路、村莊、產業、園林、水利、文化為一體),努力打造「科學規劃布局美、村容整潔環境美、村強民富生活美、鄉風文明和諧美」的鄉村振興示範片區。

立足項目抓整合

打造產業興旺新典範

祁縣按照資源整合、元素融合的推進思路,實施廊帶生態景觀項目、節水灌溉項目、省級酥梨現代農業產業園項目等10大項目,打造萬畝生態溼地、萬畝蔬菜、萬畝藥茶等6個萬畝基地,新建祁縣修善村酥梨產業示範園3000畝,為農業規模化、智能化、標準化、品牌化發展做示範、當樣板。

按照因村制宜的發展思路,重點圍繞「四個精品示範村」產業發展,進行提檔升級、提質增效。打造「酥梨飄香,水韻苗堡」,積極推進梨園觀光綜合體與休閒農業相結合,進一步發展梨花節、採摘節、梨園戲院、手工作坊等項目,帶動苗家堡村產業發展;打造「三賢故裡,修善聖地」,建設深加工車間,發展酥梨新品種展示區,智能溫室大棚,高效節水灌溉等具有科技示範引領的項目,改變原始落後種植模式提升修善村農業科技含量,帶動產業發展;打造「康養福地,詩意劉堡」,依託王維詩苑增加文化設施,形成獨特的帶有北方特色的村落風格,發展水墨詩國小鎮、詩藝文旅度假、民宿康養等,帶動劉家堡鄉村旅遊產業發展;打造「貫中故裡,魅力河灣」,依託羅貫中故裡發展三國文化、葫蘆園、三國戲劇,羅氏祭祖、康養藥茶等項目,打造河灣的康養度假中心。通過資源整合,推動產業集聚發展,構築「產學研結合、農科教一體、種養加循環、農工貿促進」的新型農業發展新高地。

通過元素融合,祁縣以王維水墨詩國小鎮、中華梨園、省級酥梨現代農業產業園為載體,將「農業、旅遊、文化」三種元素串聯起來,大力發展休閒農業、鄉村旅遊、創意農業、農耕體驗等新產業,不斷豐富鄉村旅遊業態和產品,著力打造各類主題鄉村旅遊目的地和精品線路,深度推進三產融合。

瞄準亮化抓治理

打造美麗鄉村新樣板

祁縣圍繞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提高村民生活品質,建立城鄉統一的保潔機制,實現「一把掃帚掃到底」;四個精品示範村共完成1004戶的農村改廁任務,垃圾治理1763噸,汙水處理廠1座,立面改造4.2萬立方米,道路硬化21.7公裡,綠化69.5萬株,創建「美麗人家」暨示範戶80戶。同時,挖掘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結合昌源河國家溼地公園,高顏值展現「水韻悠悠賞美景、詩畫篇篇逐古風」的美麗宜居村莊和全線碧水環繞、綠樹成陰的美麗鄉村風景線。

緊盯善治抓創新,激活鄉村治理新動能。農村富不富,關鍵看支部;支部強不強,關鍵看頭羊;鄉村振興示範廊帶建設根本在於黨組織的堅強領導和黨員幹部的擔當作為。基層黨員幹部充分發揮示範作用,講政策、疏難點、強信心,引導群眾積極參與。挖掘「善」文化等傳統文化內涵,加強群眾法治意識和道德自覺,營造鄉風文明、鄰裡和睦的良好氛圍,構建起德治、法治、自治「三治」。

立足融合謀升級

爭創鄉村振興試驗田

通過廊帶建設,祁縣初步打造了一批鄉村振興的試驗田和村莊建設的示範樣板,帶動了全縣五大振興任務的融合升級。

打造了三產融合試驗田。通過實施鄉村振興示範廊帶項目,改善沿線環境面貌,提升4個精品示範村顏值,串點連線成面為整體推進昌源河沿線村的環境面貌樹立標杆。推進三產融合,實施王維水墨詩國小鎮項目、昌源康養生態旅遊小鎮等項目,打造集生態農業、休閒旅遊、文化體驗、康養服務、特色住宿等功能於一體的休閒農旅目的地。

打造了節水灌溉新標杆。實施萬畝節水灌溉項目,建設了節水灌溉信息化管理中心、信息化管理系統及農業氣象與高效節水灌溉物聯網公共服務平臺,區域內的6000 畝大田作物園區和5000 畝梨園苗木園區實現管灌節水26 、噴灌節水36 、滴灌節水51 目標,為全市乃至全省農業節水灌溉樹立標杆。

打造了特色產業的示範區。立足「特、優」,打造萬畝生態溼地、萬畝蔬菜、萬畝藥茶、萬畝苗木、萬畝酥梨、萬畝節水灌溉六個萬畝工程,著力在調整產業結構、優化區域布局、產業提檔升級上大膽實踐。

打造了傳統文化體驗地。立足對傳統文化遺址保護和開發,挖掘貫中文化、「善」文化、王維詩歌文化等特色文化,延續千年的「精神血脈」,通過舞龍、旱船、牛鬥虎、二鬼扳跤等傳統民俗文化表演,讓傳統文化通過鄉村振興示範廊帶這個平臺充分展示。

(劉俊清)

圖為碧水環繞、綠樹成陰的美麗鄉村風景線。吳遵民 攝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繪就美麗鄉村新畫卷——祁縣打造「水、文、綠」鄉村振興融合廊帶》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晉中市祁縣打造「水、文、綠」鄉村振興融合廊帶
    吳遵民 攝今年以來,祁縣按照全市2020年建設鄉村振興「一縣一片」示範廊帶的工作要求,立足資源稟賦,挖掘地域特色,聘請江蘇山水集團進行項目高起點規劃,以昌源河生態走廊為帶,重點打造「一軸一帶四點、六位一體」的25公裡鄉村振興「水韻、文化、綠色」特色廊帶(一軸即以濱河生態景觀道為軸;一帶即昌源河生態走廊為帶;四點即打造苗家堡村、修善村、劉家堡村、河灣村4個精品示範村
  • 我縣高標準打造示範帶 鄉村振興美麗畫卷正徐徐展開
    我縣高標準打造示範帶 鄉村振興美麗畫卷正徐徐展開 發布時間:2020年08月25日 來源:蒼南新聞網2018年起,蒼南繪出一張新時代藍圖:以鄉村振興示範帶建設為主抓手,圍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總要求,全面謀劃「一帶十線百村」建設,用5年時間在全縣布局建設12條示範帶,把原有散落在鄉村的精品和亮點串點成線,連線成片,聚片成帶,打造全域旅遊大格局。
  • 祁縣:羅貫中故裡打造鄉村旅遊樣板
    村「兩委」高度重視貫中文化開發工作,整合了貫中塑像、鎮河鐵牛、文峰塔、羅家祠堂等傳統文化旅遊資源,大力推動鄉村旅遊發展,積極變文化優勢為經濟優勢,掀開了河灣村鄉村振興的新篇章。今年以來,河灣村以貫中文化為核心,加快鄉村旅遊基礎設施建設,對貫中文化苑進行了全面改造提升,投資100餘萬元在村南新建了湖海生態園,集中了貫中文化展廳、農耕文化展廳、野生動物觀賞園等景點,把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有機融合在一起,打造鄉村旅遊樣板。
  • 晉中市百裡鄉村振興示範廊帶建設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綜述
    向世人展示出美麗村莊、美麗公路、美麗河道、美麗生態、美麗田園、美麗經濟的「六美元素」;8月的晉中農民,把發展有機旱作農業作為產業振興的主攻方向,把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作為鄉村振興的首場硬仗,把增收致富作為走向小康的根本著力點,憑藉敢為人先的精神、勤勞致富的雙手,精心描繪出一幅幅「鄉村振興示範村展示區、現代農業產業引領區、新型職業農民創業創新區、鄉村旅遊生態標杆區」
  • 威海市環翠區:繪就鄉村振興新畫卷
    橋頭鎮突出龍頭項目引領帶動作用,重點推動威海七彩生物科技進行規模擴展和業態升級,由傳統、單一的苗木生產銷售,轉向「產業+觀光+文旅+研學」的融合發展模式,整合國內外新優冷涼園藝植物優質資源,打造集生態觀光、休閒度假、科研育種及冷涼植物引種馴化推廣、高端園藝交流研學教育於一體的綜合自然生態觀光園和現代農業產業園。
  • 醉美鄉村入畫來!吉水縣美麗鄉村畫卷正徐徐展開!
    一個個精細、秀美的新村猶如一顆顆璀璨明珠,鑲嵌在廣袤的吉水大地上,繪就了一幅醉美鄉村、宜居家園全景畫卷。吉水美麗鄉村建設秉承著這種工匠精神,精心規劃、精緻建設、精細管理、精美呈現,採取(EPC)總承包模式,對美麗示範風景線和美麗示範村莊高標準打造。醪橋鎮壩溪村就是其中的一個典型代表。」
  • 以點連線 看榮昌如何繪就鄉村振興美麗畫卷
    正如榮昌區委書記曹清堯在致辭中所說,「舉辦鄉村復興論壇·榮昌峰會,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和國家城鄉融合發展工作的有機結合,是榮昌近年來積極探索、大膽創新統籌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舉措的一個縮影。」思想碰撞 共話鄉村振興峰會圍繞「融匯巴蜀·天下榮昌」主題,專設「綜合、文旅實踐、鄉村運營、基層有話說」四大主題版塊,邀請30餘位建築規劃、藝術設計、民宿運營、文旅融合、社區營造等領域專家學者與基層幹部,聚焦鄉村振興之要,從鄉村價值、文化活化、文旅升級、城鄉融合等多個議題探討鄉村建設新路徑。2021年即將到來,新的五年計劃即將開啟,鄉村建設迎來新的發展階段。
  • 努力打造美麗鄉村建設新樣板 東陽市以「戰」促贏激活鄉村振興新動能
    努力打造美麗鄉村建設新樣板 東陽市以「戰」促贏激活鄉村振興新動能源稿:東陽市融媒體中心 | 發布時間:2020年12月04日 14:53:18 | 作者:呂晶晶 | 編輯:劉海傑  田野裡廢棄的水塔經過改造變身為可以俯瞰全景的地標建築;阡陌間連片綻放的向日葵讓鄉村富有詩意
  • 打造文旅融合美麗城鎮 平陽縣山門鎮繪就「小而美」的精緻畫卷
    房前屋後,還有頭頂上純淨蔚藍的天空,這些色彩仿佛經過畫家有意的調和,淡雅和諧,構成一幅詩意優美的畫卷。這翻天覆地的變化,敲動了我回家創業的心坎。」在杭州畢業的小胡來自山門鎮亭後村。  今年,平陽縣山門鎮開展文旅型美麗城鎮樣板鎮創建。經過環境衛生、城鎮面貌、秩序整治和宣傳發動四方面創建,「環境美、生活美、產業美、人文美、治理美」的新時代「五美」城鎮的美好願景正在逐步變成現實。
  • 融媒觀察|崑山千燈:「五部曲」繪就鄉村振興新畫卷
    這是千燈鎮在今年5月30日召開的推進鄉村振興暨農村人居環境大整治大提升工作會議上公布的數據。依託天藍、水清、牆白的村美優勢,綠色科創發展的強大動力,黨建帶動引領的治理模式等,千燈鎮深刻踐行「四闖四責」,勇當熱血尖兵,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繪就鄉村振興新畫卷。
  • 打造美麗生態馮河 繪出美麗鄉村畫卷
    秋日的清晨,站在北辛街道馮河居內的小橋上放眼望去:翠竹掩映的河道兩岸、綠樹環繞的農家院落、平坦整潔的村道街巷、煥然一新的居容居貌……一幅美麗鄉村畫卷正徐徐展開。目之所及的鄉村美景映襯出的是北辛街道積極貫徹落實我市第六號總河長令,全力推進美麗示範河湖的建設的實際行動。
  • 玉林:鄉村振興加速跑 書寫新時代美麗畫卷
    ▲請點擊觀看視頻 十三五以來,玉林市積極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機銜接,以「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為戰略目標,以創新精神書寫美麗鄉村新畫卷。
  • 打造文化IP,賦能鄉村振興!梅州梅縣區深挖鄉村文化底蘊,讓美麗鄉村...
    初秋,梅縣區大地上悄然展開一幅「田園幽美、人文醇美、經濟富美、生活和美、村莊秀美」的美麗畫卷。 梅縣區遍布眾多山清水秀、民風淳樸的美麗鄉村。近年來,梅縣區找準鄉村特色資源優勢,發掘鄉村吸引人的獨特魅力和文化底蘊,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鄉村文化IP,為美麗鄉村建設注入文化內涵。
  • 鄉村振興|福建建陽:「三美」考亭繪新景 鄉村振興煥新顏
    近年來,考亭村搶抓南平市行政中心搬遷機遇,立足自身資源優勢,創新融合綠色、旅遊、文化、育人為一體的發展模式,著力打造「黨建美、民風美、產業美」的城市後花園,描繪出一幅鄉村振興新圖景。「去年第三屆旅發大會成功舉辦之後,考亭村就成為很多遊客的打卡點。
  • 【鄉村振興】「蘇」寫雙新雙創,夢圓鄉村振興
    勤勞奮進的江蘇農民,用汗水澆灌出豐收碩果,用創意打造出魅力田園,用激情奮鬥出幸福生活。近年來,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全省上下堅持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新時代「三農」工作總抓手,大力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促進新農民新技術創業創新,為江蘇鄉村發展帶來強勁動能。
  • 繪就「富春山居圖」——山東「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行動紀實
    如何做好鄉村振興戰略這片大文章?山東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託,把推動鄉村振興作為重大政治任務,統籌謀劃、全力推進。兩年歲月如歌,兩年接續奮鬥,山東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取得積極進展,山東版美麗鄉村「富春山居圖」正在繪就 。
  • 【鄉村振興】黃龍縣瓦子街鎮:美麗鄉村「催熱」美麗經濟
    >如珍珠般散落在多彩大地上的一個個美麗鄉村,不僅能看得見山,望得到水,還能品得到鄉愁……內外兼修「妝點」美麗鄉村 清晨的田野蜂蝶翩翩,黃昏的青瓦炊煙依依。東南山坐擁的這座小鎮吸引著四面八方的遊客,朝隨晨光,晚伴斜陽,看雲捲雲舒,聽蟲叫鳥鳴。
  • 晉中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就「鄉村振興」暢所欲言
    以祁縣的農業產業發展為例,近幾年緊緊圍繞《祁縣鄉村振興示範村及廊帶建設方案》和《祁縣鄉村振興戰略總體規劃》精準發力,鄉村振興戰略進一步落地落實。產業振興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重點。為此,我建議,一要堅持思想引領,立足長遠謀發展。
  • 濰坊青州市:推進鄉村景區化 繪就鄉村振興美麗畫卷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齊魯網·閃電新聞8月16日訊濰坊青州市進一步完善村莊基礎設施,美化村莊環境,豐富鄉村發展業態,加快村莊景區化建設。走進青州市王墳鎮侯王村,街巷整潔、綠意盎然,一幅生機勃勃的鄉村振興畫卷展現在眼前。侯王村圍繞「孝美鄉村」核心理念,深入挖掘歷史及孝文化底蘊,將孝親文化與村莊建設、農民致富、產業發展相結合,逐步打造國內最佳鄉村旅遊目的地,每年都吸引了大批遊客前來。看到了收益,村兩委對侯王村發展的信心更足了。
  • 德嶺山鎮:描繪鄉村振興新畫卷
    花生加工生產線金秋時節,烏拉特中旗德嶺山鎮境內,金燦燦的葵花張開笑臉迎著太陽,火紅的辣椒點綴在綠葉間格外引人矚目,花生、紅薯也是一派豐收的景象,田間地頭忙碌的村民一臉喜悅……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之年,德嶺山鎮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