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禮都不會你還能幹什麼?禮尚往來,還不重視?

2020-12-13 七點半雜談

導語:禮尚往來是中國禮儀中的一部分,送禮同樣是一門學問。但是因為社會風氣的原因,現在「送禮」這個詞逐漸的成為了收受賄賂的代名詞。其實送禮不過是拉近人際關係的一種手段,會送禮也是一個人熟練社交的標誌,很多人覺得簡單,送禮不就是買了禮物送給別人嗎?這有什麼難的。如果這麼想那就大錯特錯了。別的不說,無功不受祿,別人無緣無故的為什麼要收你的禮物?難道沒聽過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嗎?所以說送禮並非那麼簡單的。

禮物可以說是生活的一種調劑,我們收到禮物會驚喜興奮,送禮物也會很有成就感,俗話說,送人玫瑰,手有餘香,就是這個道理,然而很多人卻不會送禮。沒錯,就是不會送禮,禮物送的不合時宜,收禮物的人會尷尬,送禮物被拒絕,送禮的人會尷尬。所以說如何送禮也是一門學問,那麼,你知道該如何送禮嗎?首先,我們要搞清楚,問什麼要送禮,送禮物可以加深友誼,請求別人幫助也需要送禮,答謝別人的恩情自然也要送禮,禮尚往來正是這個道理,還不重視嗎?小編告訴你送禮的竅門。

很多人都聽過一句話,千裡送鵝毛,禮輕情意重,送給朋友的禮物很大程度上不一定是非常有價值的東西,要具體分析送禮物的對象,對於朋友,送稱心的禮物往往比送貴重的禮物更能達到效果。而對於領導或者請求別人幫助的時候,送貴重的,有價值的東西往往要更有力度,而平時和上級或者領導走動關係,就可以適當的送一些小禮物。當然,說道送禮物,很多人會想到「土特產」,小編勸你還是省省吧,市面上一些東西打著土特產的招牌,大多數都是些華而不實的玩意兒,沒有什麼實際用途,真的很雞肋。

送給對方禮物,對方不接受怎麼辦?如果對方不接受你的禮物,那麼很大程度上是有顧慮,或者你送禮物的時間、場合和送禮的對象不正確,這一點很多人都能理解,畢竟私下裡走動關係,鬧得人盡皆知就不好了。其次送禮對象很重要,送禮總要有一個原因的,否則平白無故的,別人憑什麼接受你的禮物?孩子過生日就是一個非常不錯的理由,送給孩子的東西,是最不容易被拒絕的,這也是中國自古以來默認的習俗,長者賜不敢辭。所以送禮一定要把握好對方的心理。

總之,不要以為送禮是很簡單的事情,你以為你送的禮物,別人就一定會收下,即便收下就會承你的情?所以送禮要送對人,還要送到心坎上,自古以來,禮物就是拉近人們之間關係最快的方法。外出訪友還要帶上伴手禮,遠遊歸來也要給朋友帶紀念品,這都是人際關係必要的步驟。都說禮多人不怪,如果這個禮送的不到位,可就是禮多惹人煩了,現在學習還不晚,希望對你有幫助哦。

相關焦點

  • 今日話題 | 禮尚往來的邊界在哪?春節安全送禮指南
    今天中國人重視有來有往,更加重視具體禮物的安排。交往中準備對等適當的禮物,這是傳統。但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社會關係的日益複雜,送禮也逐漸成為一門深奧的學問。過去理所當然的習俗,如今卻有可能是遊走在犯罪的邊緣。
  • 無奈的送禮文化:如何送禮才不失禮?
    中國歷來是禮儀之邦,大到國與國之間的禮尚往來,小到平頭老百姓之間的禮物相贈,都是日常禮儀的一部分。不過我們生活中的送禮文化,卻讓不少人頭疼不已,甚至有人稱之為無奈的送禮文化,不知道如何送禮才不失禮。送什麼禮,怎麼送禮才不失禮,確實是一道難題。因為禮物的重點不在於物,而在於禮。就如古人送禮三條規矩之一的輕財重禮一樣,至於收到的禮物是否貴重倒在其次,讓對方感到禮是重的才是關鍵。不過送禮的細節再講究,也繞不開禮尚往來這個話題。
  • 透過今天的禮尚往來,看古人如何送禮
    現在逢年過節都講究一個禮尚往來,而且給什麼人送多重的禮都是有講究的,那麼在當時的古代送禮是怎麼個送法呢?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小編在這說的古人送禮就是秦始皇之前,為什麼呢?因為秦始皇之後,國家大一統了,基本上和其他國家的交流,就變成是萬邦來朝。
  • 禮尚往來:一隻烤乳豬的社會關係學
    這其中隱藏著「禮尚往來」的終極奧義。 從古至今,我們都把「禮尚往來」著用於人際關係。當今社會,像陽虎一樣送禮的人數不勝數,同樣他們都得到了回報。 人際關係就是社會關係,凡是關係學,其中一定是心理學的巧妙運用。 我們都有這種心理:不想欠人錢、欠人情。
  • 人和人之間,禮尚往來需注意些什麼
    人與人的交往,如果僅僅重在禮尚往來,未免過於膚淺和世俗。我認為所謂的禮尚往來的交往,只是因為互相交往的雙方彼此並不了解,或者關係都比較一般,才會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比如走親戚,比如過年過節的送禮,這都算是禮尚往來的交往,但是這種交往卻並不是那麼的心甘情願,卻不得不為之。
  • 禮尚往來,中國的傳統送禮已成為日本的文化現象
    你去過日本嗎?你體驗過日本當地的習俗嗎?今天小編就帶著你體驗一下日本的習俗,去感受一下當地不一樣的風土人情。日本人有一個重要的習俗,這個習俗就是送禮,他們用送禮來表達自己對別人的感謝之情。在夏天送禮稱為中元禮品,在年終歲尾送禮稱為歲暮禮品,這種你來我往的習俗成為了日本人際關係的紐帶。它的形式和種類繁多,如今已經成為一種文化現象。送禮是指將自己的心意用禮物的形式傳遞給對方,生日或聖誕節送禮在世界各地都很普遍,但是日本人送禮的原因遠超於我們的想像,送禮已經成為日本的一種文化現象了。
  • 禮尚往來,現在比較流行什麼送什麼禮物?
    送禮,是普遍存在的社會現象,它存在於人類社會的各個時期、各個地區。一件理想的禮品對贈送者和接受者來說,都能表達出某種特殊的願望,傳遞出特殊的信息。  人們相互饋贈禮物,是人類社會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交往內容。中國人一向崇尚禮尚往來。《禮記》中也有這樣的話:「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
  • 關於節日送禮很多講究你知道多少
    俗話說禮尚往來,送禮在很早之前就已經存在,人與人之間相處通過送禮物來增進感情。沒有必要的小人就不說了。現代人更加重視社交,在日常生活,送禮物已經成為普遍社交形式。。當然,送禮也是一門學問,一門藝術,送錯了是多麼的尷尬,在眾多紛亂的禮品中,如果挑選出最適合的那一個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不同人群,事情送禮有不同的技巧。那麼對於不同的人,什麼才是最適合的禮品?
  • 你不會喝酒,還能幹什麼?
    平常生活中,總能聽到說你除了喝酒還能幹嗎?你以為喝酒那麼簡單啊?(小編想說:「你不會喝酒,還能幹什麼」?)1喝酒喝的是一種氣氛,如若酒中一言不發,不能把氣氛搞活,那只能是尷了又尷,尬了又尬。單純的喝酒買醉在「老司機」看來那都不叫喝酒,想買醉那還簡單,出門右拐小賣部一瓶酒下肚(小編就準備說:「你除了喝酒,還能幹嗎」)就不用考慮選什麼飯店喝酒,那些人員喝酒,喝什麼酒吃什麼飯等等。這些方方面面都要安排好,那個環節出現問題,可能最後是「賠了夫人又折兵」出錢出力還不討好。
  • 中秋節送禮送什麼好親戚家有什麼講究 送禮由來介紹
    在中秋這天,很多人會禮尚往來,互相送禮。中秋節給親戚家送什麼禮物好呢?中秋節送禮有沒有講究呢?請隨小編一起了解下!­中秋節送禮送什麼好  月餅固然是中秋節的主要載體,但在商業高度發達的今天,人們的選擇也多了。一般送禮要趕在節前,但也有在節後送的,如在甘肅洮州,中秋節後第二天以餅果饋送親戚。 作為團圓象徵的月餅和時鮮的瓜果都是饋贈佳品。
  • 送禮時,什麼禮物能送,什麼禮物不能送
    送禮是一門學問,似乎人人都懂,卻又屢屢出錯。原本禮尚往來,人之常情,卻又因為不懂送禮,弄得關係僵硬,感情破裂。本是懷著感恩、仰慕、交心的目的去送禮,卻事與願違,不被待見。到底哪裡出錯了,可以說人本身沒錯,可能是你的禮物出現了問題。禮物的選取,在於用心與否。
  • 過節送禮送什麼好?
    中國人很重人情,在婚嫁喪葬、生兒添女、壽星祝壽、喬遷新居或升職加薪的時候都要送禮。送禮是人情交誼的一種表現,並且「禮尚往來」,一送一贈。然而送禮有著太多的講究,也有很多忌諱,有一些諱是要注意的。這些東西人人都有很多,如果不夠出彩的話很容易淹沒在他眾多的日用品裡。如果他不認同你的品味,搞不好還會給他留下一個「俗人」的不良印象。
  • 徐聖居:「送禮清單」在維護什麼關係
    原標題:徐聖居:「送禮清單」在維護什麼關係  據新華社電近日,網帖曝出廣西一家房產商給玉林市政府、供電局、名山街道等多部門負責人的「送禮清單」,直指「官商勾結」,涉事商稱是「維護關係」。玉林市紀委有關負責人7日證實,已注意到該份清單,目前正在聯合相關部門介入調查。
  • 「禮尚往來」的禁忌,你不要觸犯
    俗話說:夫禮尚往來,來而不往,非禮也「,這是古代的一句詩文,在古代禮尚往來那可是一種習俗,也是借用對方對待自己的態度對待對方,歷史上孔子增經歷過,有一個總管去見孔子,孔子避而不見,於是這個總管就留下一個烤乳豬,知道孔子最講究禮尚往來,最後得到了孔子的回訪。
  • 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
    春秋時期,孔子在家收弟子開壇講學,引起了魯定公的重視,經常到宮中講學。季府的總管陽虎特地去看望孔子,孔子藉故不見他。一次特地給孔子留下一隻烤乳豬,知道孔子最講究禮尚往來的,終於得到孔子的回訪。我母親想起陳年芝麻事說十幾年前我結婚的時候他們家一分份子錢都沒給,這些年也沒有什麼往來,就是在一個村子裡偶爾見了面打個招呼。農村的婚宴大多數都是請廚師在家做流水席。收的份子錢足夠辦酒席的甚至還富餘。
  • 為什麼說:「人與人的交往,重在禮尚往來」?(原創)
    「人與人的交往,重在禮尚往來」很多人的理解就是禮物的往來。我覺得這樣理解沒有錯,至今在農村走親戚,或參加紅白喜事時,都非常講究送禮和回禮。一送一回其中的交際藝術反映了禮這個字徹底物化後的民俗和民間的交往智慧。如果送禮沒有得到回禮,那在交往中可以說是天大的事,這種訊息傳達的是看不起你,不惜和你來往,是斷交的訊號。
  • 禮尚往來,聖誕節送禮與回禮的那點事
    在每個聖誕節裡,你都收到很多禮物和送出很多禮物,那麼你送出的和收到的又是什麼禮物呢?中國是一個崇尚禮尚往來的國家,聖誕節雖然是一個外來節日,但是隨著年輕人對聖誕節的重視程度和商家對聖誕節炒作的力度,聖誕節送禮物與回饋禮物成為了讓人頭疼的事情。聖誕節的前一夜是平安夜,在中國,很多年輕人都喜歡送別人蘋果,而別人回饋的也是蘋果,寓意著代表在新的一年裡,大家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 過年送禮送什麼?禮物清單都給你列好了
    「送禮難,又遠又堵真麻煩!」「收禮難,同樣禮品堆成山!」畢竟中國是禮儀之邦,講究著禮尚往來,選擇合適的禮物走親訪友,也是一種問候,那麼春節送禮送什麼好呢?今年就要來點「心意」的,為您推薦的便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字畫。
  • 逢年過節之「禮尚往來」何止一個「難」字了得
    年關的禮尚往來,對於下屬與上級來說,也是一個難題。這對於誠心要送禮的下屬來說,並無什麼問題。對於本不想送禮的下屬來說,則是一件十分為難的事情。在年節,許多同事都去給領導送禮了,如果自己不去,多少總覺得有些另類;如果自己去了,總覺得有些彆扭。去吧,違反自己的本意;不去吧,又擔心領導以為自己不給面子。社會上早就有趣語調侃說有的領導「不知道誰送禮,但知道誰沒有送禮。」送不送禮,對於不想送禮的下屬來說,難啊!
  • 「來而不往非禮焉」,古代禮俗之送禮與名帖,必不可少的社交活動
    無論是街坊鄰居今天做了什麼好吃的送一點過來,還是出差旅遊帶了什麼特產送一點,亦或是逢年過節、紅白喜事的人情禮,都是中國傳統的送禮習俗的一部分。而且中國人講究一個「禮輕情意重」,禮物是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心意到了,這句話使得「送禮」這件事不至於向著資本和攀比的角度發展而去,從而破壞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破壞了社會的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