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觀察:集大百年 嘉庚精神薪火相傳

2020-12-19 廈門廣電網

新聞觀察:集大百年 嘉庚精神薪火相傳

  今天(20日)上午,集美大學建校100周年紀念大會舉行,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陳至立出席大會,省委書記于偉國在會上致辭。

  于偉國代表省委省政府向集美大學的全體師生員工和海內外校友表示祝賀。他說,百年以來集美大學始終以民族復興和社會進步為己任,勇立時代潮頭,不斷開拓創新,培養了大批優秀專業人才,充分展現了「嘉庚精神立校、誠毅品格樹人」的辦學精神,為高等教育發展改革探索了十分寶貴的經驗。

  對於集美大學下一步建設發展,于偉國提出五點具體要求,一要加強黨的領導,全面落實黨的教育方針,牢牢把握黨對教育工作的主導權,始終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二要以立德樹人為重點,培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三要以師德師風為評價標準,建設高素質教師隊伍,切實形成尊師重教的良好氛圍;四要做大做強優勢學科,快速推進產學研協同創新,提升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五要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破除制約學校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不斷優化辦學環境,提升辦學水平,加快建設應用型有特色高水平大學。

  省委常委、市委書記裴金佳在致辭中說,集美大學是愛國華僑領袖陳嘉庚教育事業的主要傳承,也是廈門城市的一張靚麗名片。集美大學紮根廈門,彰顯特色,為國家和民族培養了一大批優秀人才,主動對接地方產業發展和人才需求,有力有效服務產業轉型升級和經濟社會發展,為新福建建設和廈門建設「五大發展」示範市提供了強有力的智力支持。希望集美大學在新時代新起點上,繼續大力弘揚嘉庚精神,不斷深化教育改革,著力強化辦學特色,主動融入地方發展,努力培養更多人才,早日實現建成有特色,高水平,國內外知名大學的目標。廈門市將一如既往地支持集美大學建設發展,進一步健全完善省、市共建的常態化、長效化機制,全面深化拓展與集美大學各領域的合作,為集美大學創造更加良好的發展環境。

  會上,集美大學、廈門大學、海外友好高校等代表也先後致辭。大會現場,集美大學還與國內外高校、科研機構等籤署了一批共建項目合作協議。  

  全國政協原常委、港澳僑臺委員會原副主任陳明義,中國僑聯原主席莊炎林,中央政府駐澳聯絡辦原主任白志健,全國臺聯原會長汪毅夫,省市領導周聯清、鄧力平、楊賢金、劉獻詳、劉紹清、韓景義、高玉順等出席大會。

  【新聞觀察:集大百年 嘉庚精神薪火相傳】

  今天祝福集美大學百年校慶的字樣刷爆了朋友圈,集美大學百年歷史上,出了不少愛國名人也發生了非常多動人的故事,這所陳嘉庚先生創辦的學校,有哪些故事哪些精神是最值得銘記的呢。

  今天,集美大學迎來100周年校慶。如果我們以粗線條勾畫,集美大學的百年脈絡是這樣:它最初是陳嘉庚1918年創辦的集美學校師範部和1920年創辦的集美學校水產科、商科。1994年,包括集美航海學院、廈門水產學院、福建體育學院等五所學校,合併組建集美大學。雖然這樣的粗線條看似簡單,但是在這份脈絡後面,藏著這所大學不凡的辦學歷史,也是陳嘉庚先生的一部愛國史。

  提到集美大學,很多人首先會想到它的校訓——「誠毅」,是1918年在集美師範、集美中學開學典禮上宣布的,由陳嘉庚和他的弟弟陳敬賢概括提煉,誠」是:對祖國、對民族要無限忠誠,「毅」是:有堅毅不拔的意志,這兩個字是告訴大家把國家和民族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是教同學們學會如何做人。從那時起,「誠毅」校訓伴隨集美學校數以萬計的學生,甚至影響他們的一生。回顧集美大學百年歷史,出了不少歷史名人和各行各業的傑出人才,廈門第一位共產黨員羅揚才,抗戰時期周恩來的秘書陳乃昌、第一代高級驗船師彭垂遊;音樂家蔡繼琨;歌唱家杜聲洪、項緒文等等……。這些集大學子可以說不僅在中國革命史上做出了卓越貢獻,也推動著中國現代化進程。而集美大學能有這樣的成就,其實和最初陳嘉庚先生「愛國興學」的宗旨有關。

  集大百年其實可以折射出廈門乃至福建教育的百年,這所曾經創辦在小漁村裡的學校,如今已經成為福建省重點建設高校。集美大學今天一百歲了,但是我覺得它依舊年輕,因為歷經百年的嘉庚精神依舊在集大在廈門薪火相傳,依舊影響著新時代的大學生新時代的年輕人——像中國極地科學考察船「雪龍號」,它的好幾任船長都是集大航海學院畢業,另外已經有三位集大人參加中國海軍護航編隊亞丁灣護航行動,擔任護航船長。我相信未來,在第二個百年、第三個百年這樣的動人故事還會更多。

  (新媒體編輯:陳乃嘉)

熱詞: 新聞觀察 集大百年 嘉庚精神 薪火相傳

相關焦點

  • 五四精神 薪火相傳
    五四精神 薪火相傳 2020-05-05 20: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鐵軍精神薪火相傳,紅色血脈生生不息
    鐵軍精神薪火相傳紅色血脈生生不息李桂強題字鐵軍精神薪火相傳紅色血脈生生不息----鐵軍小學校外輔導員張義生伉儷為百年校慶贈送紀念品2020年10月27日,一份特別的禮物被送到鐵軍小學。祝福鐵軍小學越辦越好,讓鐵軍精神永放光芒!張義生伯伯是最早入朝、最後一批從朝鮮歸來的志願軍戰士,今年10月23日榮獲「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紀念章。張義生夫人趙玉嶸,是新中國第一代童星、早期電視劇開拓者之一、演員、編導。張義生伯伯和趙玉嶸阿姨一直關注、支持鐵軍小學發展,牽掛著鐵軍小學的孩子們,每年都會捐資獎勵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孩子。
  • 「嘉庚精神」傳承民族品格 捐贈文化凝聚廈大力量
    廈門大學的創辦歷程波瀾壯闊,天然環境鍾靈毓秀,內在精神源遠流長,人文情懷深沉寬廣,文化底蘊淳樸厚重。在中國近現代教育發展史上,廈門大學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作為百年學府的創辦者,陳嘉庚先生立校甫始便將「公、忠、毅、誠」的高尚品格和「興學報國」的愛國情操融入廈門大學的精神血脈,沉澱為世代流芳的人文基因。「嘉庚精神」以國家和民族為重,深懷愛國之情,堅守報國之志。
  • 不忘初心·薪火相傳——建黨百年主題藝術大展圓滿謝幕
    2020年10月18日,由中國文化信息協會藝術品投資與評估專業委員會與非遺博物館聯合舉辦的《不忘初心,薪火相傳——建黨百年主題藝術大展暨紅色記憶見證者頒獎盛典 》於北京副中心天意藝術館成功舉辦!它們無不彰顯著我們偉大的民族精神 ,凝聚著人民對黨的熱愛。其中一件令我感觸頗深的作品叫《南湖紅船》,前不久我剛去到嘉興南湖去瞻仰了我們的革命聖船——中共一大召開的地方,也是革命的發源地 。
  • 他們用青春的力量宣告:科學家精神薪火相傳!
    他們用青春的力量宣告:科學家精神薪火相傳!>由中國科協主辦,科技日報社承辦的「科學也偶像」科學家精神短視頻徵集活動,匯聚了眾多年輕人參與,他們用青春的力量宣告:中國科學家精神將薪火相傳!
  • 英雄精神薪火相傳
    英雄精神薪火相傳來源:人民日報發布時間:2009-11-09 07:12:49字體:大 中 小  11月8日下午3時,在莊嚴的北京人民大會堂  「生命有限,精神永恆。」600名公安民警、消防官兵及各界群眾代表,報以熱烈的掌聲,為在「天堂」的宋文博,送去了深深祝福。  隨後,湖南洞口縣公安消防大隊政治教導員曹鐵牛,代表宋文博生前所在大隊官兵發言。他說,英雄事跡必將歷久彌新,英雄的精神必將在公安消防部隊薪火相傳。
  • 【黨員教育】2020年紅色微黨課展播第五集:《薪火相傳 聽老兵的...
    【黨員教育】2020年紅色微黨課展播第五集:《薪火相傳 聽老兵的紅色故事》 2020-08-20 17: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接過父輩的旗幟》第二集-薪火相傳愛國情
    《接過父輩的旗幟》第二集-薪火相傳愛國情
  • 第三屆嘉庚文化周活動亮相白鷺洲廣場 打造弘揚嘉庚精神的主舞臺
    廈門網訊 (文/廈門日報記者 林桂楨 應潔 圖/廈門日報記者 王協雲)既可以見證「阿庚伯family」IP形象揭幕、新書《一座城一個人》首發,先睹為快;又可以欣賞第二屆中國·集美全國攝影大展、「嘉庚號」南海科考圖片展、嘉庚建築和龍舟紙模展,一飽眼福;還可以體驗駕駛世界頂尖的科考船,過一把「船長」癮……作為今年我市嘉庚精神宣傳月的重頭戲之一,10月24日,第三屆嘉庚文化周活動與本報讀者節同期同場舉行
  • 英雄再登龍王廟 「98抗洪」精神薪火相傳
    1998年長江流域發生罕見大洪水,一群武漢人籤下生死牌,誓與大堤共存亡。今年00後的高三武漢伢,接過父親的「槍」,才下高考考場,就上防汛大堤。壓不垮的是精神。這座城市和她的人民,在一次次戰勝艱難險阻中,淬鍊出壓不垮的英雄氣概。在今天,這種精神氣概展現在戰疫中,弘揚在戰汛中,也必將激勵和推動這座城市加快疫後重振,實現浴火重生。
  • 集美學村:嘉庚故裡的百年風貌
    集美學村:嘉庚故裡的百年風貌 2020-09-10 20:05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百年藝途 薪火相傳
    當時來自全國各地的十多位藝術家參與了大壁畫的創作,而時年19歲的周令釗先生便是其中之一。周令釗1935年來到武漢報考武昌藝術專科學校,很快便參與到抗日藝術宣傳之中,當時年紀最小的他,將梯子綁在護壁的欄杆,翻過欄杆站到梯子上,繪就了壁畫的最上部分。
  • 薪火相傳,生生不息
    薪火相傳,生生不息 2020-11-05 17: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話劇《吳玉章》新生專場:人大精神,薪火相傳
    話劇《吳玉章》新生專場:人大精神,薪火相傳 分類: 作者:網絡新聞社 宛瑾 林傑銘 甘澤宇 常昕玥 人大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註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於人大新聞中心,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 讓「地質報國」精神薪火相傳
    未來的競爭是年青人的競爭,今天的年青人是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的骨幹和棟梁。」深情的勉勵、殷切的期望,寄託著習近平總書記對青年學子成長成才的關心厚愛,也對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要求。在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把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作為主題教育的重要內容,緊扣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用可感可觸的事實,用有血有肉的典型,教育引導全校師生,在拼搏中放飛青春夢想,讓「地質報國」精神薪火相傳。知其所來,方能堅守志向。歷史中不僅有共同的記憶,更傳承著血脈基因。
  • 太行精神 薪火相傳
    該集團的黨委副書記,是這次紅色革命學習之旅的負責人,他說:「我們都是單位裡的老黨員,這次活動是單位黨支部組織的,旨在學習和發揚我們太行山兒女的太行山精神。我是武鄉縣人,生在太行山上,長在太行山上,太行人民的抗戰故事我從小就耳濡目染,太行精神深刻記在心裡。
  • 胡楊精神 薪火相傳
    在塔裡木河畔還有一所因傳承胡楊精神而聲名遠揚的學校——塔裡木大學,今年其迎來了薪火相傳的一甲子。1958年建校之初,塔裡木大學只有19名教師、500多名學生,自然條件惡劣,物質條件匱乏。沒有校舍,自己蓋;沒有糧食,自己種;沒有教具,自己做。
  • 十八大代表郭明義:讓雷鋒精神薪火相傳
    每做一件好事,都有一種幸福  作為十八大代表,郭明義一直仰望雷鋒這座精神豐碑,把道德信念的堅守與人生的充實、快樂、幸福統一起來,把助人為樂變為使命、習慣和生活方式,把一個共產黨人的崇高精神彰顯得光彩照人。
  • 「薪火相傳,追憶革命精神」
    「薪火相傳,追憶革命精神」— — 深圳市羅崗社區青少年中秋慰問退伍老兵活動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1周年,繼承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弘揚偉大的為國奉獻,愛國精神,同時藉由中秋節馬上來臨,羅崗社區開展以「薪火相傳,追憶革命精神」為主題的中秋走訪慰問革命老兵老黨員活動
  • 樊錦詩:「莫高精神」薪火相傳
    中新社北京12月12日電 題:樊錦詩:「莫高精神」薪火相傳中新社記者 冉文娟「我時常想,是什麼讓我的老前輩們堅守大漠深處,以畢生心血守護著敦煌文物?一代代莫高人的付出不止讓敦煌文物重放光彩,也積澱了令人敬佩的「莫高精神」。「建院之初,我的老前輩們在戈壁上吃飯沒有筷子,進城沒有交通工具,住土房用油燈,默默奉獻了一輩子。」樊錦詩說,這種「堅守大漠、甘於奉獻、勇於擔當、開拓進取」的精神,是敦煌研究院生生不息的源泉和動力,也將薪火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