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澳門博物館旁的炮臺山。澳門大炮臺位於大三巴旁的小山頂上,為中國現存最古老的西式炮臺建築群之一,昔日曾是軍事防禦設施的重心,現為澳門博物館一部份,也是澳門最著名的旅遊景點。
歷史記載大炮臺始建於明神宗年間(公元1617年),大炮臺的建築歷時10年,1626年才完成。大炮臺與媽閣炮臺和東望洋炮臺組成一道堅固的外圍軍事防線,以防範海盜之用。
據記載:大炮臺建成36年後,公元1662年,荷蘭人企圖入侵,炮臺山上的大炮保衛了澳門,把荷蘭人擊退。炮臺上置有不少古蹟文物和歷史性建築物,如炮臺下方的大三巴牌坊,就是當年耶穌會的會址之一。1998年4月,在大炮臺內建造了澳門博物館。
如今,遊客順著大三巴牌坊右側的小路上去,經過澳門博物館,就能方便的到達炮臺山的山頂,南面牆身以夯土砌建,並以蠔殼粉末作灰泥批蕩,堅實非常,牆高約9 米,往上收窄成2.7 米寬。女兒牆高約2 米,成雉堞狀,曾經架設多達32門大炮。
圖為一對夫妻站在大炮上對視。如今,澳門大炮臺已經成了中外遊客最受喜愛的景點之一。
圖為遊客依靠著大炮合影。
圖為大炮的鐵輪。用於戰時便於移動。
如今,已有幾百年歷史的大炮保存完好,炮身烏黑髮亮。版權作品嚴禁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