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400歲大炮臺 曾抵禦荷蘭人入侵

2020-12-07 瞰珠海

圖為澳門博物館旁的炮臺山。澳門大炮臺位於大三巴旁的小山頂上,為中國現存最古老的西式炮臺建築群之一,昔日曾是軍事防禦設施的重心,現為澳門博物館一部份,也是澳門最著名的旅遊景點。

歷史記載大炮臺始建於明神宗年間(公元1617年),大炮臺的建築歷時10年,1626年才完成。大炮臺與媽閣炮臺和東望洋炮臺組成一道堅固的外圍軍事防線,以防範海盜之用。

據記載:大炮臺建成36年後,公元1662年,荷蘭人企圖入侵,炮臺山上的大炮保衛了澳門,把荷蘭人擊退。炮臺上置有不少古蹟文物和歷史性建築物,如炮臺下方的大三巴牌坊,就是當年耶穌會的會址之一。1998年4月,在大炮臺內建造了澳門博物館。

如今,遊客順著大三巴牌坊右側的小路上去,經過澳門博物館,就能方便的到達炮臺山的山頂,南面牆身以夯土砌建,並以蠔殼粉末作灰泥批蕩,堅實非常,牆高約9 米,往上收窄成2.7 米寬。女兒牆高約2 米,成雉堞狀,曾經架設多達32門大炮。

圖為一對夫妻站在大炮上對視。如今,澳門大炮臺已經成了中外遊客最受喜愛的景點之一。

圖為遊客依靠著大炮合影。

圖為大炮的鐵輪。用於戰時便於移動。

如今,已有幾百年歷史的大炮保存完好,炮身烏黑髮亮。版權作品嚴禁轉載。

相關焦點

  • 孫子兵法全球行:澳門大炮臺見證武力與和諧
    中新網澳門1月4日電 題:澳門大炮臺見證武力徵服與和平安寧  記者 韓勝寶 龍土有  大炮臺頂層位於澳門博物館入口處的的小山上,此山高約150米,地處澳門城市中心。從大炮臺頂層俯瞰,澳門全景盡收眼底。
  • 澳門大炮臺
    (Fortaleza do Monte)(又名聖保祿炮臺、中央炮臺或大三巴炮臺),是位於澳門的古老炮臺,為中國現存最古老的西式炮臺建築群之一部分。昔日曾是軍事防禦設施的重心,現為澳門歷史城區一部份,為澳門之旅遊景點。位於澳門中部高山地區,是澳門初期最重要的軍事重地,與松山炮臺、媽閣炮臺形成一個軍事防護牆,再加上望夏炮臺,形成當時能保護葡國商人利益的優勢軍事地形。相傳大炮臺下更有秘道可通往松山炮臺上,是葡國在澳門當時最後的軍事設施。又名聖保祿炮臺、中央炮臺或三巴炮臺,座落在大叄巴牌坊側,是澳門主要名勝古蹟之一。
  • 中國現存最古老的西式炮臺建築群,澳門大炮臺擊退過荷蘭艦隊
    到了七八歲,你就可以到處走了。安靜而寧靜。有時你可以看到一些古老的教堂和古老的碑文,這可以給人們帶來歷史的滄桑感。東西方文化在澳門大地上長期交匯交流,留下了許多景點:馬祖亭寺、大山壩牌坊、通俗佛寺、大堡、天主教堂等。真是令人眼花繚亂。一般來說,如果你不能去法國,你就不能去巴黎或羅馬。到澳門旅遊可以領略到許多風俗。
  • 澳門旅遊開放,百元住5星級酒店,這可能是遊澳門價格最低的一次
    各大星級酒店的住宿價格相比之前低至一折到三折。對比了之前去澳門住宿的酒店,原本1000元左右的住宿標準,如今只需要100多。大部分的澳門中高檔酒店都是這樣的價格。
  • 澳門最高峰不足百米,卻藏著世界遺產和地標,還能俯瞰澳門全景
    松山原名為東望洋山,是澳門半島最高的山峰,海拔高度為94米(也有資料說是93米),它南與若憲山相連,「東望洋」這個名字與西望洋山相對而得名,其葡萄牙語的稱呼源於當年率領荷蘭軍隊攻打澳門的將領名稱。炮臺建於1622年,距今已有近400年歷史,炮臺平面為不規則多邊形,牆高約6米,立面由花崗石築建而成,在架設大炮的地方,子牆稍為降低。周邊有哨房、火藥庫、樓塔等配套建築。之前一直是軍事禁區,直到1976年,葡國軍隊撤出澳門,炮臺才被闢為旅遊點,至今仍完整地保持原貌。
  • 打卡澳門最高峰,山雖不高卻能俯瞰澳門全景,同時還藏著世界遺產
    松山原為東望洋山,為澳門半島最高峰,海拔94米(亦有資料稱93米),其南與若憲山相接,故「東望洋」以西望洋山相對而得名,葡萄牙語取自當年率領荷蘭軍隊進攻澳門的將軍之名。而澳門稱松山為「大松山」,別說放在國內,就是放在邊沿的珠海,也根本排不上號,但別看它只有94米高,但松山炮臺,又叫東望洋炮臺,建於十七世紀,澳門八景之一,也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西式炮臺建築群之一,是東望洋山上三大名勝之一。自1622年修建以來,炮臺已有近400年的歷史,炮臺平面呈不規則多邊形,牆高約6米,立面用花崗石砌築,炮臺架設處的子牆略微降低。
  • 世界上最強的兩大殖民帝國爭奪澳門,葡萄牙為何笑到最後?
    十七世紀初,隨著「海上馬車夫」荷蘭的崛起,這些赤發鬼又會放過這個當時被看作優良大港口的「香山澳」麼?▲「海上馬車夫」意指17世紀的荷蘭,因荷蘭在17世紀海洋貿易中扮演主要角色,故被稱為「海上馬車夫」。葡萄牙人入據澳門明朝正德九年(1514年),葡萄牙人歐維士乘船抵達廣東東莞縣的屯門(今香港境內)進行香料貿易。
  • 澳門不止紙醉金迷,這個最霸氣的景點,破舊與繁華並存
    大炮臺建於澳門半島中部一座52米高的山丘之上,緊鄰大三巴牌坊的前身「聖保祿修道院」,因此又名「聖保祿炮臺」。雖然山丘不高,但因其位於澳門半島中央,是重要的制高點,便於控制四面八方。我一開始還尋思:澳門人起名字也夠沒創意的,「大炮臺」這名字也太土了。後來一想也是,畢竟本地人不都是教徒,「聖保祿」叫起來繞口也不好記,「大炮臺」反而叫的響亮。
  • 大三巴牌坊與大炮臺組成的「三巴聖跡」,是澳門八大景之一
    大三巴牌坊是聖保祿教堂前壁遺址,歷史悠久,建於1637年,是澳門最具代表性地標。此教堂糅合了歐洲文藝復興時期與東方建築的風格而成,體現出東西藝術的交融,雕刻精細,巍峨壯觀。旅客遊澳門必到大三巴拍張「到此一遊」紀念照,近年來更成為新人們拍攝婚紗照熱點。
  • 葡萄牙以及荷蘭,是如何侵佔我國澳門和臺灣?
    明朝統洽者腐朽昏庸,對世界的大變化很少了解,西班牙人因為外貌同葡萄牙人相似,所以也被明朝稱作「佛朗機」。1510年,葡萄牙佔領了印度的果阿,在那裡設置總督,從此果阿成了它繼續向東方擴張的據點。1511年,葡萄牙侵佔了馬六甲,把這裡作為入侵中國的前哨。
  • 國內遊之澳門篇,不得不去的幾個地方你知道麼?
    昔日炮臺高踞澳門市中心,負起防衛之責,為一軍事重點。大炮臺上的古炮在1622年抵禦荷蘭人的入侵時,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大炮臺上原有一座南歐式的建築,初為兵營,後為氣象臺的所在地。1998年,澳門博物館在這裡落成。
  • 大三巴牌坊、媽閣廟及大炮臺仍是澳門標誌性景點(組圖)
    二月二十日(大年初三),澳門媽閣廟內外人流不斷,人們燒香拜神,祈求新一年好運。 中新社發 史利 攝  資料圖:世界文化遺產之一的澳門大三巴牌坊是天主之母教堂(即聖保祿教堂),一八三五年一埸大火將教堂燒毀,僅剩下教堂的正面前壁、大部分地基以及教堂前的石階,本地人因教堂前壁形似中國的傳統牌坊,將之稱為大三巴牌坊。
  • 東望洋炮臺及燈塔!
    東望洋炮臺位於東望洋山巔,是澳門半島的最高點,建於1637至1638年間,有哨房、火藥庫、燈塔等。從迴旋樓梯直上塔頂,可以俯瞰整個澳門半島以及「澳門歷史城區」,無敵景致盡收眼底,燈塔旁建有聖母雪地殿聖堂。東望洋炮臺東望洋炮臺原來主要用於防禦外來入侵和作為觀察站。
  • 盤點澳門十大最美旅遊地
    澳門漁人碼頭是澳門首個主題公園,園區內設有酒店、遊樂場,購物商場。整個園區的設計,別有異國風情。到了澳門漁人碼頭,仿佛置身於歐洲一樣。這裡的建築仿照歐洲建築建設而成。羅馬鬥獸場,威尼斯街道,葡萄牙商店等等。在這些仿古建築中,仿佛穿越一般。並且在海風陣陣中,海浪濤濤中,享受到中西方美食,絕對讓人終生難忘。
  • 1973年的澳門大三巴牌坊老照片,從澳門一側看珠海這邊還是農田
    因此不少外國人來到了澳門。圖為1973年的大三巴牌坊(聖保祿大教堂遺址)十七世紀。葡萄牙殖民者在澳門的最高點東望洋山上建造了東望洋炮臺。華人稱松山炮臺,有哨房、火藥庫、樓塔等。炮臺的主要用作防禦外敵和觀測站。在過去,東望洋炮臺與大炮臺和媽閣炮臺組成一道堅固的外圍軍事防線。此處長期列為軍事禁區。為中國現存最古老的西式炮臺建築群之一,是東望洋山上三大名勝古蹟之一。
  • 澳門有個背山望水的好地方西望洋聖堂,有錢人都住這裡
    由於西望洋聖堂位於澳門西望洋山山頂,交通不便所以這次是以搭德士的方式上山參觀,此地類似於香港的太平山,山腳與山腰上建滿了豪宅別墅,一看就知道是當地有錢大爺們居住的好地段,可以說是背山望水地靈人傑。當地最大看點當然就是位於山頂上的西望洋聖堂。
  • 消費不高且好玩的澳門,如今遊客出行的首選地
    經過10多年的快速發展,如今除了澳門半島的金沙娛樂城,氹仔的澳門威尼斯人(四季酒店),澳門巴黎人,金沙城中心(瑞吉酒店,假日酒店,康萊德酒店,喜來登酒店),據說澳門倫敦人目前已在籌備中,預計2020年開業。乘坐澳門巴黎人酒店的大巴到達金沙娛樂城下車,從這裡步行20分鐘左右便可到達大三巴牌坊,當然,如果覺得走路有點麻煩,也可以在周邊乘坐公交車快速到達景區附近。
  • 澳門歷史城區,見證了澳門400多年來中西方文化交流、共存的歷史
    澳門歷史城區,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澳門半島,以澳門舊城為中心,串聯起逾20個歷史建築。歷史城區的範圍東起東望洋山,西至新馬路靠內港碼頭,南起媽閣山,北至白鴿巢公園。該城區建築群中的各建築建成時間從明至民國,時間跨度達400多年。
  • 澳門大炮臺上演阿根廷之舞 盡顯拉丁風情
    阿根廷之舞演出現場     中廣網澳門9月20日消息(記者曹囡囡 寧靜 安亞強)9月19日晚,在澳門大炮臺上演了一場由海美.託雷斯領銜,盡顯拉丁美洲音樂風情的演奏會。
  • 【旅遊資訊】免費導賞活動大放送!東望洋炮臺、盧家大屋喊你來參觀啦~
    澳門歷史城區保留至今,見證了400多年來東西文化在澳門融合,和諧共存。東望洋炮臺及盧家大屋就是其中的重要景點,一直深受市民及遊客的喜愛。東望洋炮臺(修築於1622年)位於澳門半島最高峰東望洋山之巔,俯瞰整個半島,炮臺上建有一燈塔及小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