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立身!來孔子學堂參加「入泮開筆禮」吧!

2020-08-04 唐山文化旅遊

楊家坡民俗文化園內的孔子學堂是由中國孔子基金會授權認可的唐山市遷安市唯一一家孔子學堂。是專門傳播國學、禮儀文化的陣地。學堂以「讀好書、寫好字、做好人」為學堂宗旨,經常性開展親子教育,並常年開辦冬夏令營等活動。孔子學堂內設立習字區、講堂區、誦讀區、飲茶區、聽琴區等區域。孔子學堂的各種活動能夠引領人們親近、了解、學習傳統文化,讓人生充滿正能量,讓人生因經典而更加精彩。

國學立身!來孔子學堂參加「入泮開筆禮」吧!

楊家坡民俗文化園內的孔子學堂舉行入泮開筆禮儀式,開筆禮是中國傳統中對少兒開始識字習禮的一種啟蒙教育形式。在古代,學童會在開學的第一天早早起床來到學堂,由啟蒙老師講授人生最基本、最簡單的道理,並教讀書、寫字,然後參拜孔子像,才可以入學讀書。這一儀式俗稱「破蒙」。

國學立身!來孔子學堂參加「入泮開筆禮」吧!

古時,開筆禮是極為隆重的典禮,
對每個讀書人來講有著重大意義,
被稱為人生四大禮之一。

國學立身!來孔子學堂參加「入泮開筆禮」吧!

孔子是中華智慧的象徵,是大成至聖先師,學生對孔夫子行三拜禮,尊師重道,生敬畏心,見賢思齊,立志成為德才兼備好少年!

國學立身!來孔子學堂參加「入泮開筆禮」吧!

國學立身!來孔子學堂參加「入泮開筆禮」吧!

國學立身!來孔子學堂參加「入泮開筆禮」吧!

拜謝父母

父愛如山,母愛如水,
父母給予孩子的是他人所不能比擬的大愛,
對自己的父母行三拜禮,
感恩父母養育之恩!

國學立身!來孔子學堂參加「入泮開筆禮」吧!

國學立身!來孔子學堂參加「入泮開筆禮」吧!

擊鼓明志

目的在於讓孩子目明耳聰、茅塞頓開、創業成功。

國學立身!來孔子學堂參加「入泮開筆禮」吧!

啟蒙描紅

主要是讓孩子在老師指導下寫「人」字,

希望孩子在人生的啟蒙階段學會做人,

知道做人首先要堂堂正正,

要像人字那樣頂天立地。

國學立身!來孔子學堂參加「入泮開筆禮」吧!

著我漢家衣裳,興我禮儀之邦。

我願傳承漢唐遺風,再譜盛世華章。

何懼道阻且長,看我華夏兒郎。

國學立身!來孔子學堂參加「入泮開筆禮」吧!

良好的開端才能奠定成功的基礎,

如果您也想給孩子一個一輩子

都難以忘懷的美好回憶,

邁開人生學習的第一步,

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那麼,就趕快來報名參加吧!


來源:楊家坡民俗文化園

相關焦點

  • HKWA開筆禮 | 正衣冠學禮儀,在國子監感受國學魅力
    在古代,學童會在開學的第一天早早起床來到學堂,由啟蒙老師講授人生最基本、最簡單的道理,並教讀書、寫字,然後參拜孔子像,才可以入學讀書。這一儀式俗稱「破蒙」。 古時,「開筆禮」是極為隆重的典禮,對每個讀書人來講有著重大的意義,被稱為人生四大禮之一。
  • 古代開學典禮稱「入泮禮」:要正衣冠拜孔子
    古代開學典禮稱「入泮禮」:要正衣冠拜孔子 這是周代諸侯國中最早的學宮,相傳孔子常帶弟子遊泮。以後各諸侯國爭相仿效,也在國內修築泮宮,開鑿泮池。從此,泮宮就成了諸侯國大學的代名詞。  古人的「入泮禮」是一個相當莊重的儀式,絕對不能有任何的馬虎。  「入泮禮」的大致流程如下:  第一個環節是「正衣冠」。古人有云:「先正衣冠,後明事理。」在這個環節裡,學童們一一站立,由先生依次為學童們整理好衣冠。
  • 學校重現古代入泮禮,多多益善
    《禮記·王制》記載:「學童首先換上學服,拜筆、入泮池、跨壁橋,然後上大成殿,拜孔子,行入學禮。」入泮禮是每個古代學生的入學大禮,大家都十分重視。世界各國入學禮也都是很隆重的節日,比如,俄羅斯學生入學第一天就是隆重的節日,按照傳統,學生要將鮮花送給教師,所有女生的頭髮上都要系上白色蝴蝶結。德國小學生入學的第一天,一年級新生和家長都要盛裝參加學校的入學儀式,每個新生都會收到父母事先準備的大禮包。
  • 棗莊薛城三所孔子學堂授牌
    8月28日,棗莊市薛城區孔子學堂授牌儀式暨陶莊鎮國學禮儀之「入泮禮」展示活動在陶莊鎮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舉行。棗莊市紀委監委派駐第四紀檢監察組組長、市派薛城區陶莊鎮鄉村振興服務隊隊長孫晉元;棗莊市文化和旅遊局四級調研員王玉、棗莊市圖書館館長葉建軍、棗莊學院教授李吉東出席儀式。棗莊市薛城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翁增光出席儀式並致辭;薛城區政府副區長常濤主持。
  • 上杭這群「小萌新」體驗了孔子時代的「開筆禮」
    為了弘揚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傳承中國傳統「釋菜禮」尊師重道的精神,增強文化自信,9月5日,由上杭縣圖書館、上杭國學經典學校主辦的「開筆明禮 啟蒙人生」開筆禮公益活動在上杭縣郎官第書房圓滿的落下帷幕。 「開筆禮」起源於春秋孔子時代,它是中國傳統上對少兒開始識字習禮儀式的稱謂,俗稱「破蒙」。通過正其衣冠、禮敬先賢、硃砂啟智、擊鼓明志、啟蒙描紅、誦讀經典等一系列儀式,為之後入學讀書、明理開智做準備。
  • 啟智開筆禮告訴你,到南寧孔廟禮拜孔子的正確做法
    月25日上午吉時,由弘禮學院發起的啟智開筆禮在南寧孔廟隆重舉行,南寧市的100多名學童和家長以飽滿的熱情和濃厚的興趣,身著漢服盛裝參加了儀式。啟智開筆禮首先進行了禮拜孔子,在孔廟門口廣場,等候的參禮人員穿過欞星門,欞星為天上的天田星、文曲星,欞星門直通天庭,走過欞星門時,將得到欞星星的照耀與庇護,從此文運永昌。之後淨手入廟,禮生高舉狀元筆引領學童登階而上,來到了狀元門,狀元門為孔廟萬仞宮牆的正門,通過狀元門,來日必成狀元之才。
  • 上杭這群「小萌新」體驗了孔子時代的「開筆禮」
    為了弘揚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傳承中國傳統「釋菜禮」尊師重道的精神,增強文化自信,9月5日,由上杭縣圖書館、上杭國學經典學校主辦的「開筆明禮 啟蒙人生」開筆禮公益活動在上杭縣郎官第書房圓滿的落下帷幕。「開筆禮」起源於春秋孔子時代,它是中國傳統上對少兒開始識字習禮儀式的稱謂,俗稱「破蒙」。通過正其衣冠、禮敬先賢、硃砂啟智、擊鼓明志、啟蒙描紅、誦讀經典等一系列儀式,為之後入學讀書、明理開智做準備。
  • 舉行傳統「入泮禮」的陝西小學,你們可能被騙了!
    新聞裡說了:  入泮禮是古時學生的入學大禮。在古代,凡是新入學的生員,都需進行稱為「入冸」的入學儀式。《禮記·王制》記載:「學童首先換上學服,拜筆、入泮池、跨壁橋,然後上大成殿,拜孔子,行入學禮。」  「入泮禮」這個稱呼是不是後來才有的呢?龍馬君正好手頭有450萬字的電子版《明史》和250萬字的電子版《清史稿》。眾所周知,官修的歷史包羅萬象,不但包含帝王將相的人物傳記,也有所述朝代的氣象、官制、習俗、禮儀等各項內容。  兩本大書總共700萬字的資料,就是檢索不到「入泮」兩個字!  那這個入泮禮是怎麼來的呢?
  • 在 「開筆禮」中近距離感受中國傳統文化
    近年來,傳統文化日益復興,「開筆禮」作為一種啟蒙教育形式在各地盛行起來。每到開學季,穿漢服、點硃砂、寫毛筆字、誦《論語》……讓孩子們從小受到傳統文化的薰陶,培養對傳統文化的興趣,舉辦一場「開筆禮」也就不失為一個好方法。
  • 文昌創辦海南省首家孔子學堂
    文昌創辦我省首家孔子學堂將打造國學文化教育基地  本報文城7月10日電(記者蔡倩 通訊員黃茲志)「今日開朦朧,拜師學聖賢,學成文武藝,來日開太平……」7月10日,琅琅書聲從古老的文昌孔廟文化園中傳出。在這裡,一場頗具「復古風」的孔子學堂揭牌儀式暨開學典禮正在舉行。
  • 福州市錢塘文博小學舉辦紀念孔子誕辰2571周年暨一年級新生開筆禮
    東南網9月25日訊(本網記者 張立慶)25日,福州市錢塘文博小學隆重舉行紀念孔子誕辰2571周年暨一年級新生「開筆禮」活動,孔子第七十五世孫、儒學家、書法家、作家孔海欽教授、校關工委林善清副主任應邀參加了此次活動。
  • 海南首家孔子學堂在文昌揭牌
    新華網海口7月10日電(記者 周慧敏)「開朦朧,拜聖公;習詩文,禮儀通……」在中國著名僑鄉海南省文昌市孔廟大成殿前,數十名學生在老師指引下認真地誦讀「開蒙詞」。10日,文昌孔子學堂在孔廟文化園正式揭牌,這也是海南首家由政府牽頭創辦的孔子學堂。
  • 弘揚傳統文化,傳承國學經典——孔子六藝文化園開發研學課程,拓展...
    入泮禮、古樂教學、射箭、投壺、活字印刷、韋編三絕、拉坯、彩繪……孔子六藝文化園內,開設了各種以傳統文化為主的研學課程,通過這些課程,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曲阜師範大學教學實習基地揭牌儀式。孔子六藝文化園是山東孔子少海文化產業有限公司全資項目,位於膠州市大沽河省級生態旅遊度假區內,佔地面積33.5畝,建築面積1.1萬平方米,建設完成場館包括孔子學堂、臺灣藝術館、黑陶藝術館、來德書院、新時代文明婚慶禮堂等。園區以傳承孔子思想、弘揚齊魯文化、拓展傳統文化教育實踐等為中心,是集文化、旅遊、教育為一體的高端傳統文化體驗基地。
  • 48名外國留學生河北保定穿漢服拜孔子(組圖)
    於俊亮 攝  中新網保定9月22日電 (呂子豪 於俊亮)22日,來自印尼、蘇丹、埃及、尼泊爾、俄羅斯、辛巴威等17個國家的河北大學孔子學院獎學金生,依照中國傳統儀式,身著漢服,禮拜孔子,舉行入泮禮。  當日15時30分許,記者在位於保定市生態園內的新蓮池書院學古堂內看到,48名留學生頭戴中國傳統文生帽,身穿黑底紅邊、寬袍右衽的典雅漢服,腰圍紅色系帶,伴隨著韻樂慶典的樂曲,在司禮的主持下,老師為學生正衣冠,學生面向孔子行教像行三跪九叩之禮,並向老師鞠躬。後依次進行沃盥、祭筆拜筆、擊鼓明志等儀式。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 入學就行入泮禮,汲取營養從傳統文化開起
    什麼是入泮禮?入泮禮,《禮記·王制》解釋:古時學生的入學大禮。在古代,凡是新入學的生員,都需進行稱為「入冸」的入學儀式。《禮記·王制》記載:「學童首先換上學服,拜筆、入泮池、跨壁橋,然後上大成殿,拜孔子,行入學禮。」
  • 鼎城小學祭孔大典暨入泮禮隆重舉行
    水母網9月27日訊(通訊員 吳雅潔)2019年9月27日,孔子誕辰2570周年前夕,鼎城小學又一次舉行隆重祭孔典禮及新生入泮禮。這是鼎城小學第二次舉辦該慶祝活動,並將其成為傳統延續下來。隨後,全校師生正衣冠,向孔子行五拜禮。在吳雅潔老師的帶領下,共誦《論語》《弟子規》經典名篇,靜默反思己身。
  • 棗莊薛城三所孔子學院授牌
    8月28日,棗莊市薛城區孔子學堂授牌儀式暨陶莊鎮國學禮儀之「入泮禮」展示活動在陶莊鎮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舉行。 棗莊市紀委監委派駐第四紀檢監察組組長、市派薛城區陶莊鎮鄉村振興服務隊隊長孫晉元;棗莊市文化和旅遊局四級調研員王玉、棗莊市圖書館館長葉建軍、棗莊學院教授李吉東出席儀式。棗莊市薛城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翁增光出席儀式並致辭;薛城區政府副區長常濤主持。
  • 二月二兒童舉行開筆禮,點硃砂,描「人」字,這都是什麼講究?
    2019年3月8日是農曆二月初二,河北石家莊新樂市實驗小學舉行了「抬頭有禮——開筆禮」民俗文化活動,老師為學生點砂開蒙。這個「開筆禮」是什麼講究呢?又為什麼 在額頭點硃砂?開筆禮是當代國學教育新興起的一種禮儀,是兒童開始識字習禮的一種啟蒙教育形式,其儀式是根據一些傳統的習俗構擬而來。 兒童會在開學的第一天早早起床來到學堂,由啟蒙老師講授人生最基本、最簡單的道理,並教讀書、寫字,然後參拜孔子像,才可以入學讀書。這一儀式俗稱「破蒙」。現代學校開筆禮主要分為以下幾個步驟:1、正衣冠。所謂先正衣冠,後明事理。
  • 貴陽孔學堂舉行2019年祭孔典禮暨「開筆禮」活動
    適逢孔子誕辰2570年,9月28日,貴陽孔學堂舉行2019(己亥)年祭孔典禮暨「開筆禮」活動,致敬先師,傳承文明。省委宣傳部、省文旅廳、省教育廳,貴陽市委宣傳部、市政協、市文物局,花溪區委宣傳部,多彩貴州網、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集團等代表嘉賓出席儀式。
  • 【圖文直播】貴陽孔學堂2016(丙申)年祭孔大典暨「開筆禮」
    ,我們將進行的是貴陽孔學堂2016(丙申)年「開筆禮」。  10:03【主持人】:「開筆禮」是古時極為隆重的典禮,俗稱「破蒙」,對每個讀書人來講有著重大的意義,被稱為人生三個重要禮儀(開筆禮、成人禮、婚禮)之一。是對少年兒童開始識字習禮的一種啟蒙教育形式,是中國古代讀書人成長過程中的首次大禮。本次活動的主題是「破蒙·啟智·立德」旨在激勵同學們「立大志·樹品格·尊道義,學傳統·明倫理·促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