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筆禮是中國傳統中對少兒開始識字習禮的一種啟蒙教育形式。在古代,學童會在開學的第一天早早起床來到學堂,由啟蒙老師講授人生最基本、最簡單的道理,並教讀書、寫字,然後參拜孔子像,才可以入學讀書。這一儀式俗稱「破蒙」。
古時,「開筆禮」是極為隆重的典禮,對每個讀書人來講有著重大的意義,被稱為人生四大禮之一。北京海澱凱文學校的開筆禮儀式已成為一項傳統,每年秋季學期,海澱凱文的一年級小學生都會來到國子監,親身體驗古代的「開筆禮」,和中國古代傳統文化親密接觸。
2019年10月29日,北京海澱凱文學校孔廟和國子監博物館開筆禮活動舉行,全體一年級學生和學生家長來到國子監博物館,在修道堂進行開筆禮儀式,並參觀國子監、孔廟,觀看大成禮樂。
· 副校長講話 ·
北京海澱凱文學校副校長Scott Reid致辭,他說開筆禮是一項特殊的儀式,能在這座700餘年歷史的古建築裡參加開筆禮,一定會讓一年級的同學們印象深刻。他寄語「小蓑羽鶴」,希望孩子們認真學習,成為「小學者」。
· 正衣冠 ·
衣冠反映的是人的精神面貌,古人云:「先正衣冠,後明事理。」衣冠是憶先祖優秀品德的良好載體,也是讓孩子們知書明理的第一步。
· 硃砂開智 ·
硃砂開智又稱為「開天眼」。「痣」通「智」,意為開啟智慧,以此寄託師長和家長的美好願望:希望孩子從此眼明心明,好讀書,讀好書。
· 誦讀《弟子規》 ·
《弟子規》代表了中國傳統文化禮儀、孝悌、尊師重教的精髓,海澱凱文學子感受中國文化的智慧,朗朗誦讀聲響徹於這座神聖學府。
· 宣紙寫「人」 ·
同學們在宣紙上寫下「人」字,「人」的筆畫簡單而意義深遠,希望孩子們在人生的啟蒙階段學會做人,知道做人首先要堂堂正正地立身,要像「人」字那樣頂天立地。
· 敬孔禮 ·
在老師的指導下,孩子們向孔子像行拜師禮,感悟師道傳承,表達對老師的尊敬。
· 感恩行禮 ·
同學們向老師、父母行感恩禮,感恩老師教導之恩,感恩父母養育之恩。
· 參觀國子監 ·
國子監是中國古代的一種大學,起初設立於隋代。上古的大學,稱為成均、上庠。漢代才正式設立太學,隋代始設國子監。永安元年東吳景帝孫休創建國學,設太學博士制度,詔立五經博士,為建業太學之濫觴。
宋初承五代後周之制﹐設國子監﹐招收七品以上官員子弟為學生。端拱二年改國子監為國子學﹐淳化五年依舊為監。北宋慶曆三年,範仲淹參政「慶曆新政」,應天府書院升為南京國子監學,與東京、西京的國子監並列為北宋最高學府。
同學們還欣賞了集樂曲、樂舞、吟誦三位於一體的演出,從音樂美學、舞蹈美學、聲樂美學的角度,感受禮樂的「肅穆、莊重、典雅、含蓄、和諧、純正」之美,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
更多學校最新動態,
請關注北京海澱凱文學校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