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WA開筆禮 | 正衣冠學禮儀,在國子監感受國學魅力

2020-11-30 騰訊網

開筆禮是中國傳統中對少兒開始識字習禮的一種啟蒙教育形式。在古代,學童會在開學的第一天早早起床來到學堂,由啟蒙老師講授人生最基本、最簡單的道理,並教讀書、寫字,然後參拜孔子像,才可以入學讀書。這一儀式俗稱「破蒙」。

古時,「開筆禮」是極為隆重的典禮,對每個讀書人來講有著重大的意義,被稱為人生四大禮之一。北京海澱凱文學校的開筆禮儀式已成為一項傳統,每年秋季學期,海澱凱文的一年級小學生都會來到國子監,親身體驗古代的「開筆禮」,和中國古代傳統文化親密接觸。

2019年10月29日,北京海澱凱文學校孔廟和國子監博物館開筆禮活動舉行,全體一年級學生和學生家長來到國子監博物館,在修道堂進行開筆禮儀式,並參觀國子監、孔廟,觀看大成禮樂。

· 副校長講話 ·

北京海澱凱文學校副校長Scott Reid致辭,他說開筆禮是一項特殊的儀式,能在這座700餘年歷史的古建築裡參加開筆禮,一定會讓一年級的同學們印象深刻。他寄語「小蓑羽鶴」,希望孩子們認真學習,成為「小學者」。

· 正衣冠 ·

衣冠反映的是人的精神面貌,古人云:「先正衣冠,後明事理。」衣冠是憶先祖優秀品德的良好載體,也是讓孩子們知書明理的第一步。

· 硃砂開智 ·

硃砂開智又稱為「開天眼」。「痣」通「智」,意為開啟智慧,以此寄託師長和家長的美好願望:希望孩子從此眼明心明,好讀書,讀好書。

· 誦讀《弟子規》 ·

《弟子規》代表了中國傳統文化禮儀、孝悌、尊師重教的精髓,海澱凱文學子感受中國文化的智慧,朗朗誦讀聲響徹於這座神聖學府。

· 宣紙寫「人」 ·

同學們在宣紙上寫下「人」字,「人」的筆畫簡單而意義深遠,希望孩子們在人生的啟蒙階段學會做人,知道做人首先要堂堂正正地立身,要像「人」字那樣頂天立地。

· 敬孔禮 ·

在老師的指導下,孩子們向孔子像行拜師禮,感悟師道傳承,表達對老師的尊敬。

· 感恩行禮 ·

同學們向老師、父母行感恩禮,感恩老師教導之恩,感恩父母養育之恩。

· 參觀國子監 ·

國子監是中國古代的一種大學,起初設立於隋代。上古的大學,稱為成均、上庠。漢代才正式設立太學,隋代始設國子監。永安元年東吳景帝孫休創建國學,設太學博士制度,詔立五經博士,為建業太學之濫觴。

宋初承五代後周之制﹐設國子監﹐招收七品以上官員子弟為學生。端拱二年改國子監為國子學﹐淳化五年依舊為監。北宋慶曆三年,範仲淹參政「慶曆新政」,應天府書院升為南京國子監學,與東京、西京的國子監並列為北宋最高學府。

同學們還欣賞了集樂曲、樂舞、吟誦三位於一體的演出,從音樂美學、舞蹈美學、聲樂美學的角度,感受禮樂的「肅穆、莊重、典雅、含蓄、和諧、純正」之美,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

更多學校最新動態,

請關注北京海澱凱文學校官方微博

相關焦點

  • 傳承國學 禮儀之美——民生銀行北京分行帶小朋友體驗傳統"開筆禮"
    傳承國學 禮儀之美——民生銀行北京分行帶小朋友體驗傳統"開筆禮" 觀察家網 | 2020-12-04 10:12:26 近日,中國民生銀行北京分行聯手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少年公益學院在北京世真堂中醫診所成功舉辦了"傳承國學 禮儀之美"公益體驗活動
  • 傳承國學 禮儀之美——民生銀行北京分行帶小朋友體驗傳統「開筆禮」
    近日,中國民生銀行北京分行聯手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少年公益學院在北京世真堂中醫診所成功舉辦了「傳承國學 禮儀之美」公益體驗活動,每一個到場的家庭都從活動中感受到了國學的內涵與魅力。自古就有「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說法,可見筆對讀書人的重要意義。
  • 古代開學須行多種禮儀,釋菜禮及開筆禮,尊師重教是社會風氣
    我們這裡就說說兩種開學儀式:一種是稱作「釋菜禮」,一種是稱作「開筆禮」。其實現在很多城市裡面,我們都能夠看到這樣的開學禮儀,尤其是一些專門講授國學知識的書院,都會遵從先人的禮儀,帶著孩子們體驗一番的。從言行中,讓年輕一代感受傳統儒家文化,也是一種非常不錯的開學方式。
  • 第五屆北京孔廟國子監國學文化節即將開幕
    本網記者 朱高磊/攝     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朱高磊)9月6日,第五屆北京孔廟•國子監國學文化節新聞發布會在孔廟和國子監博物館敬一亭舉行。具有七百多年歷史的國學聖地、北京孔廟國子監將再次舉辦國學文化節。
  • 穿漢服學漢禮--體驗漢代開筆禮!
    ,讓孩子們親身體驗古代「開筆禮」的規範儀程,孩子在耳濡目染中接受傳統國學的薰陶。參加一場屬於孩子們的祈福開筆禮寫好人生第一筆!讓孩子體驗書香樂趣!感受中國書法的獨特魅力!感愛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認識漢文化、體驗古代體育競技+頒發開筆禮證書大人小孩均換服裝體驗全部流程快帶孩子來過一個有意義的周末吧
  • 體驗傳統文化 感受國學魅力
    ——「尋根之旅」夏令營之體驗篇  為深入體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一步感受國學的精髓和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2019年「中國尋根之旅」夏令營北京海澱營以「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為主題,在活動中將「學習」與「體驗」有效結合,注重營員的參與感與體驗感,精心組織了多種動手製作與文化體驗類活動,讓營員們的「中國尋根之旅」變得更加豐富多彩。
  • 古代「大學」國子監:舉辦「開學禮」 每日禮儀活動師生均參加
    西周,學校根據等級不同分別設國學和鄉學,國學是為貴族而設,依據程度的高低又分為大學和小學。大學分五學:南為成均、北為上庠,東為東序,西為瞽宗,中為闢雍。其中以闢雍為最尊,故以「闢雍」統稱周代為貴族而設的大學。兩漢時期,是中國學校教育制度變革最為重要的時期。
  • 國學立身!來孔子學堂參加「入泮開筆禮」吧!
    是專門傳播國學、禮儀文化的陣地。學堂以「讀好書、寫好字、做好人」為學堂宗旨,經常性開展親子教育,並常年開辦冬夏令營等活動。孔子學堂內設立習字區、講堂區、誦讀區、飲茶區、聽琴區等區域。孔子學堂的各種活動能夠引領人們親近、了解、學習傳統文化,讓人生充滿正能量,讓人生因經典而更加精彩。
  • 新年首日 孩童在國子監體驗開筆禮
    新年首日 孩童在國子監體驗開筆禮25) "← →"翻頁 1月1日,少年兒童在家長的陪同下在北京國子監體驗開筆禮
  • 孔廟國子監讓傳統禮儀「立體化」
    原標題:孔廟國子監讓傳統禮儀「立體化」   原標題:孔廟國子監讓傳統禮儀「立體化」    12月9日上午,2014「博物館發展國際研討會暨博物館創新發展交流研討會」在首都博物館舉辦。    本屆「博物館發展國際研討會」邀請了北京孔廟和國子監博物館館長吳志友、美國迪美博物館副館長費傑、臺灣龍華大學教授王永銘、北京西周燕都遺址博物館館長關戰修等文化創意產業界的專家學者、博物館館長,從博物館創新經營、文創產品開發思路等實際問題出發,圍繞「博物館創新發展」「文創產品開發」等話題進行研討。    孔廟和國子監博物館吳志友館長介紹了繼承與創新的工作思路。
  • 在 「開筆禮」中近距離感受中國傳統文化
    近年來,傳統文化日益復興,「開筆禮」作為一種啟蒙教育形式在各地盛行起來。每到開學季,穿漢服、點硃砂、寫毛筆字、誦《論語》……讓孩子們從小受到傳統文化的薰陶,培養對傳統文化的興趣,舉辦一場「開筆禮」也就不失為一個好方法。
  • 【七寶閣書院】乙未年春季開筆禮——開典
    蒙以養正,聖功在斯,教之以愛,育之以禮,啟之以智,導之以行,學做人之道,習為學之方,七寶閣書院乙未年春季開筆禮——開典。 學生們精神奕奕,迎接新學期的開始,按傳統禮儀舉行——開筆禮。禮舉六項:第一項:典禮開始,敬拜先師。 凡新入學,首拜先師,感其心志,慕其德藝。
  • 鄭州:感受傳統文化 學習國學禮儀
    10餘名家長和孩子一同走進嵩陽書院,通過行拜師禮、誦讀國學經典、敬父母等環節,感受傳統文化,學習國學禮儀。在禮儀老師的指導下,孩子們首先換上漢服,肅容正衣。他們通過自己認真整理漢服衣領、袖口、伯帶等,感受中國傳統「先正衣冠,後明事理」的態度。
  • 國子監風情四合院,感受北京國學氛圍的最佳地點
    現如今北京城裡,有牌樓的街道鳳毛麟角,雍和宮西邊的國子監街就是其中一個,國子監街雖然名字叫街,但說是大胡同也不為過,寬才12米,街東西兩端,各有一個二柱三樓式的牌樓,寶藍底的匾額,上書「成賢街」三個大字。街中間孔廟、國子監兩側,還各有一個同樣形制的牌坊,上書「國子監」。
  • 寧波:暑假走進國學經典 體驗傳統文化的魅力
    ,推廣國學誦讀,使青少年驗傳統文化的魅力,並引導他們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圖片來源:寧波文明網  穿漢服 明孝禮   近日,丹桂社區假日學校開啟,30多名轄區內的孩子身穿典雅漢服,跟隨老師學習國學和禮儀,深刻感受中國傳統習俗,汲取尊師愛學的思想精華。
  • 北京通州:悟國學經典精髓 琢傳統文化情懷
    ,北京二中通州分校把「社會大課堂」課程搬到了北京國子監和孔廟,600餘名學生著漢服,體驗傳統文明禮儀,表達對先賢的追思,對老師們的感謝。  入泮禮是古代學生的入學禮,《禮記·王制》記載:學童首先換上學服,拜筆、入泮池、跨壁橋,然後上大成殿,拜孔子,行入學禮。  儀式現場,初一、高一學生身穿漢服,在國子監闢雍大殿行入泮禮,學生們通過正衣冠、淨手、敬孔禮、硃砂開智、寫「人」字幾個步驟,認真地完成儀式。
  • 湖南衡陽:萌娃體驗古代開筆禮 寫"人"字頌讀經典
    開筆禮,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對少兒開始識字習禮形式的稱謂,俗稱「破蒙」,被稱為人生四大禮之一。新學期伊始,衡陽市各小學一年級新生迎來一場特殊的開學典禮——「開筆禮」盛典。開筆禮上,教師帶領學生一起開展了正衣冠、拜孔子、硃砂啟智、書寫人字、擊鼓鳴志等活動,讓這一群剛入學的新生感受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幫助未成年人了解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進一步增強文化自覺、堅定文化自信。
  • ...烈士後代講述長徵故事 誦讀經典感受傳統文化 部分學校開學典禮...
    高一年級學生獲得新學年的「開學護照」攝/記者 劉暢北京二中的學生跟家長一起學做冰皮月餅攝/記者 郭謙  法制晚報訊 (記者 趙穎彥)明天就是9月1日開學的日子了,今天開始,不少學校已經開演新學期「大戲」開學典禮。
  • 第七屆北京孔廟國子監國學文化節將舉辦祭孔大典
    北京孔廟和國子監博物館館長王培伍發言 主辦方供圖 攝中新網北京10月9日電(李雙南)9日,第七屆北京孔廟國子監國學文化節在京舉行新聞發布會。據悉,本屆國學文化節將於10月12日至18日在孔廟和國子監博物館舉辦,計劃開展國學展覽、國學講座、國學體驗、國學傳播四大類39場國學文化活動。
  • 書法學習中的開筆禮是必要程序還是故弄玄虛?
    近日看到一個小視頻,題目是《開筆儀式》,一位大師站在桌子後面,周圍圍滿了成年學生,音樂響起,桌前一位穿著漢服的美女跟著音樂節奏,拿起桌上的毛筆,一步一步緩慢繞桌半周,走到了大師面前,將毛筆雙手遞給老師,意味開筆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