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籌出書當下流行 集的不只是資金宣傳營銷是目的

2020-12-11 人民網傳媒

原標題:集的不只是資金 宣傳營銷是目的

在現在的圖書圈中,「眾籌出書」這一名詞很火。所謂「眾籌」,就是在網上籌錢,籌到一定數目,去完成你出書的計劃,然後再回報那些捐錢的人。為什麼有人願意參與眾籌?出資人都能得到什麼回報?重慶晚報記者聯繫並採訪了正在朋友圈推廣自己主編眾籌新書的黃藥師、北京楚塵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營銷總監餓發以及重慶出版集團北京公司總經理王舜平,他們認為眾籌出書並非只是集資金,而是集人氣,是一種圖書營銷手段。

攝影師出書三天籌到6萬元

黃藥師主編的一套講述公關禮儀的書在短短三天半的時間裡,就在眾籌網上籌集到了所需出版的6萬元。至目前為止,該項目的支持者達到了304人,願意出資的單量已達到301單。「願意出資的人,最少有隻出10元作為無償支持的,也有出40元到5000元以上不等。」黃藥師說:「這套書目前在網上顯示的籌資百分比為113%,已經超過原本印刷2000套的成本了,但我們還有22天的眾籌時間。至於剩下的錢,我們準備增加印數。」

除了黃藥師以外,早前重慶晚報記者採訪的重慶攝影師戴前鋒準備出版的一本關於重慶老城區的攝影集,也是通過眾籌的方式出版的。據該書眾籌項目發起者李柯成介紹,「書本眾籌大概花了30天左右,累積起來的支持者有3000多人,實際籌資已可以出500多本書了。」而重慶領房天下網總經理、重慶市房地產開發協會全媒體中心主任葉君也在發起一個眾籌出書項目,「我們想出一本關於86屆重慶師範大學畢業生的書,講一講他們上學的故事以及成長的故事,目前已經籌集到了10000元左右。」

眾籌也是一種宣傳營銷手段

在眾籌網上,重慶晚報記者看到黃藥師新書擬訂單價為23.5元,一套47元。對於眾籌資金用途、相關的承諾與回報在網站上也能查到。值得注意的是,根據眾籌金額數的不同,出資人將收到不同的回饋,比如:出資40元送書一套,運費全免等。除獲得主編籤名圖書、定製禮物外,出資人甚至還可以參加一些定製視頻見面會、新聞發布會、新書首發式或相關講座等等。

黃藥師在採訪中表示,公開眾籌出書解決了一部分宣傳問題,「我原本打算自己墊錢出版的,但是從印刷、設計到後期宣傳,資金是一個問題。目前是一個網際網路+的時代,我想通過朋友們在微博、微信朋友圈轉發等方式進行籌資,而眾籌過程也相當於宣傳推廣過程。目前從網絡上的反應看來,效果不錯,希望能帶動新書在實體書店的銷量。」

眾籌出書實際是在於擴大影響力

實際上,眾籌一詞發源於經濟學,意思為大眾籌資或群眾籌資。在圖書出版界,眾籌一詞早已超越「群眾資金的集合」這一概念。曾參與過一本外國植物學家所寫的關於植物花草書籍出版的餓發表示,其實眾籌並非一種當下流行的行為,「早在上世紀90年代,就有人跟朋友們集資出書。他們寫的書只印個200到500本,並不做大眾發行,只用來送朋友,這算是最早的眾籌出書了。」

王舜平則表示:「在其他領域眾籌也許指的是一種融資的渠道,而在出版方面,眾籌的第一要義並不是融資,是在於通過網際網路擴大影響力。而我們出版社目前也在眾籌出書這方面有相關的計劃。」

眾籌前一定要對作品做好評估

重慶晚報記者昨日在眾籌網上看到,並非所有的眾籌出書都能像黃藥師的這套書一般火熱,部分圖書在籌資進度欄中顯示的是進度未滿的狀態:一本揭秘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商業的眾籌書籍,從8月6日開始眾籌,目前只剩10天時間,只籌集到203元。

個人寫書找不到投資渠道,眾籌出書確實是一個好方式。不過,王舜平告訴重慶晚報記者,個人做眾籌出書首先一定要對自己的作品進行評估,「如果是一本好書拿到出版社,出版社覺得該書具有市場價值,那麼他們一定會想方設法幫你宣傳。但有些書並不適合市場,也就不適合眾籌。如果你非要眾籌出書,最後籌不到資,那只能是項目本身的評估出了問題。出書前,應該多聽取專業人士意見,看自己的書適不適合做眾籌。另外,目前眾籌網站比較多,因此選擇平臺也比較重要。」(記者 鍾洲毓 範聖卿)

相關焦點

  • 市場接近飽和繁榮之下暗藏泡沫 民宿眾籌靠不靠譜?
    他告訴記者,近期將籌備武夷山附近一家民宿,這家民宿項目採用時下流行的眾籌方式。由一家眾籌平臺發起的廈門曾厝垵某民宿項目中,參與者只要投入17500元,便可以成為初級共建人,享有項目0.5%的股權;如果投入3.5萬元,便可以成為高級共建人,享受1%的股權。根據平臺公開數據,截至2月25日,支持者已達599人,籌集資金283萬餘元。
  • 自助出版平臺「來出書」 首辦眾籌活動
    智慧財產權出版社「來出書」圖書自助出版平臺(www.laichushu.com),日前聯合國內五大頂尖智慧財產權網際網路平臺中國智慧財產權網、IPRdaily、思博網、優智博智慧財產權網、知了網,共同發起中國智慧財產權界首次出版眾籌活動,實現了智慧財產權、出版、網際網路三界聯合。
  • 抖音眾籌出書是什麼梗 評論會說話就出書錢不夠就眾籌啥意思
    抖音眾籌出書是什麼意思呢?最近的抖音評論區中有很多類似評論,不少網友不清楚什麼意思,想知道的小夥伴下面來和小編一起看看吧。  抖音眾籌出書是什麼梗和意思介紹  這句眾籌出書的意思其實很簡單,全句是「會說話就出本書,錢不夠就眾籌」。抖音上能當做神評論的句子十分的多,每一個都堪稱前無古人了,不得不說這屆網友是真的很優秀。
  • 抖音眾籌出書是什麼梗 不少網友不清楚什麼意思
    抖音眾籌出書是什麼梗 不少網友不清楚什麼意思時間:2019-09-12 16:05   來源:9553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抖音眾籌出書是什麼梗 不少網友不清楚什麼意思 抖音眾籌出書是什麼意思呢?
  • 中國智慧財產權界首個自助出版平臺"來出書"首辦眾籌
    中國經濟網北京9月11日訊 智慧財產權出版社「來出書」圖書自助出版平臺(www.laichushu.com)聯合國內五大頂尖智慧財產權網際網路平臺中國智慧財產權網、IPRDAILY、思博網、優智博智慧財產權網、知了網共同發起的中國智慧財產權界首次出版眾籌活動在京正式啟動。
  • 影視劇加工出書成流行 被質疑"不怎麼像樣"
    書籍與影視作品捆綁推出,是近幾年比較流行的做法。所謂同步,就是出自同一個創意的書籍與電影捆綁策劃,電影公映期間才賣書或出電子書,互相帶動宣傳與銷售,《北京遇上西雅圖》、《西遊降魔篇》都是這麼「同步」的。
  • 陸豐青年作家為父出書,網上眾籌網友助力
    最近,一條為父親出書的眾籌消息引起了眾多網友的關注,記者找到了這本書的作者,下來我們一起去了解一下這本書背後的故事。畫面中這位年輕人就是詩集《父親和爸爸》的作者吳海氽。他出生於陸豐市八萬鎮的一個普通家庭,其父親是一名地道的農民。
  • 「眾籌」能讓實體書店走多遠?
    「眾籌消息發布後,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已經有70人參與,並和書店達成了初步投資意向,」莫鈞說,「我們希望通過眾籌整合資源,擴大書店的影響力。目前,我們的渾南新店基本上具備了開業能力,資金投入也已經到位,在這個時間點做眾籌主要是為了營銷,獲取更多的資源、找到更合適的合伙人。」
  • 不懂營銷卻上線小米眾籌?「寶藏品牌」COSBEAUTY背後的故事
    然後再給到產品評測組,經過產品技術審核、功效審核、內部的團隊的體驗內測、到實地工廠的審廠等等,在層層篩選後,全部合格的產品及品牌才能入駐小米眾籌。這家COSBEAUTY品牌,一家在國內沒怎麼做營銷的品牌,憑什麼從7家大熱的脫毛儀品牌中脫穎而出, 一亮相就獲得了小米眾籌的獨家青睞呢?
  • 羅浮宮眾籌資金修復勝利女神
    2013年9月,羅浮宮「鎮館三寶」之一的勝利女神雕像通過眾籌募得資金得以修復。眾籌概念如今已在各個行業成為網絡融資的重要方式。近年來,海外博物館也加入到眾籌的行列,作為公共文化教育服務機構,真正實現了取之於民,用之於民。上月7日,羅浮宮又再次向公眾伸出求助之手,募資100萬歐元用以購買一件18世紀鑲有珠寶的「和平桌」,這件文物總價為1250萬歐元,聲明中,羅浮宮強調其在18世紀裝飾藝術畫廊中佔有重要地位。
  • 自費出書+新媒體發文:助力個人形象及企業、產品品牌的宣傳推廣
    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 ,想要更多的人知道你,企業想要更廣闊的市場,都需要宣傳,目前廣告還是推廣宣傳的主要形式,隨著網絡的普及,新媒體勢力的崛起,在公眾號、短視頻平臺、網絡新聞APP上發推廣軟文和視頻也成為了一大趨勢。新媒體驅動網絡傳播升級,也為網絡營銷帶來新的機遇與挑戰。
  • 疫情中的影視宣傳營銷公司
    除了劇組一線,同樣受到巨大衝擊的還有宣傳營銷公司。劇組停拍,意味著宣傳營銷公司服務的項目暫停、延期;疫情發展牽動人心,廣電總局部署全國衛視加強疫情防控宣傳和輿論引導,減少娛樂性節目。在大的輿論環境中,劇集營銷宣傳力度明顯變小,也不敢製造聲量佔據高位,避免佔用過多公共資源。
  • 浙大教授欲眾籌資金 翻譯出版海外權威期刊
    11月19日,浙江大學人文學院歷史系教授陳新在微博上發布《海外人文學術名刊譯叢眾籌計劃信息》,希望能通過民間資金的力量,完成《新文學史》、《歷史與理論》與《觀念史雜誌》三份海外權威期刊每年一輯的出版,「由於最新學術論文類翻譯不易被納入國內各級學術基金,此類文獻翻譯難度大,出版費用高,銷量有限,出版社很難達到盈虧平衡點,為此需要向熱心人文學術的社會人士募集資金。」陳新在微博中寫道。
  • 花幾萬元就可以做個民宿合伙人 民宿眾籌到底靠不靠譜?
    在民宿越來越火的同時,民宿眾籌模式也被推向了高潮。在業內人士看來,民宿的眾籌,籌的不僅是資金,還有更多則是為民宿的經營籌集了資源與客群。也有業內人士認為,資本的進入讓行業也有「泡沫」存在。  民宿眾籌到底靠不靠譜?在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曹磊看來,眾籌可以讓投入快速回本,但經營者也應該注意進行投後管理,真正發揮出資本的價值。
  • 眾籌咖啡館項目不是眾人拾柴,是引火燒身
    「現在散夥也不是,不散夥也不是,都在那兒死耗著。」他告訴懂懂筆記,作為發起人,這三家眾籌咖啡廳都是以股權認購的形式籌集社會資金,每家咖啡廳的眾籌股權為100份,每份為2萬元(享有1%分紅權)。參與了整個項目運營的志達知道,如果長期沒有生意,再多的資金都填不滿這個無底洞。於是,他開始動用有限的資金在網上進行推廣宣傳,希望三店聯動,吸引更多的用戶,「但吸引來的不是顧客,而是更多想加入項目的眾籌投資者。」
  • 科技產品玩兒眾籌尚欠火候
    大佬出書、小微公司創業、電影票房,一時間似乎什麼都能玩兒眾籌……隨著移動互聯創業潮風起雲湧,觀察發現智能硬體產品在其中扎堆出現。然而對多數創業者而言,想要通過眾籌來實現創業夢,仍有很遙遠的距離。上線不到4個月時間、融資1122萬元,這是一款「三個爸爸」空氣淨化器令人豔羨的眾籌故事。
  • 《智慧財產權全球營銷獲利聖經》上市 採用眾籌模式
    原標題:《智慧財產權全球營銷獲利聖經》上市 採用眾籌模式  中新網北京3月23日電(上官雲) 23日下午,由著名智慧財產權專家周延鵬執筆的《智慧財產權全球營銷獲利聖經》(以下簡稱《獲利聖經》)在北京發布。周延鵬亦從臺灣飛抵北京,為到場嘉賓解釋書中熱點問題。
  • 肅殺的網際網路眾籌:89家眾籌平臺下線
    目前來看,隨著眾籌市場的不斷發展,平臺自身的能力將是影響眾籌市場的關鍵因素,平臺能力競爭將成為眾籌市場「新常態」,部分垂直類中小眾籌網站或倒閉、被併購,或轉型向分包、眾包和營銷等細分領域摸索,還有些正在扮演著京東眾籌或淘寶眾籌輸入項目的角色。從市場參與者角度分析,當前寡頭競爭將進一步促進眾籌市場優勝劣汰、走向規範化。
  • 疫情之下,摩點獨特的眾籌模式能為文娛行業做些什麼?
    一方面,物流還處於停滯階段,以往的網上購物並不適用於當下情景;另一方面還有流量渠道的問題,光有線上銷售點,沒有展示的位置,沒有廣告宣傳的途徑,沒有對應的受眾群體,無法和用戶產生點對點的直接聯繫。在這種情況下,近些年來新興的眾籌形式,反而顯露出了它的優勢。文娛行業中的潮玩、影視娛樂衍生品和線下書店就提供了最好的例子。
  • 跳票、破產、欺騙籠罩下的眾籌經濟何去何從
    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儘管眾籌已經入華多年,大眾對眾籌項目的認識依然不是特別清晰。很多參與了眾籌項目的投資者,都沒有事先進行實地考察,甚至連背後眾籌的發起人也只是僅限於在微信群裡有交流,更別說面對面的接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