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庭堅:未到江南先一笑,嶽陽樓上對君山

2020-12-09 史讀書

嶽陽樓上江南三大名樓之一,對於沒去過嶽陽樓的我來說,與嶽陽樓相關的記憶就是範仲淹寫的《嶽陽樓記》。這篇散文通過寫嶽陽樓的景色,以及陰雨、晴朗給人的不同感受,揭示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古仁人之心,也表達了範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偉大愛國愛民情懷。

今天,我們要欣賞的詩歌也與嶽陽樓有關。崇寧元年,黃庭堅被赦免,從江陵返回江西的故鄉,途徑湖南岳陽。恰逢下雨,黃庭堅冒雨登上嶽陽樓,飽覽湖光山色,寫下了《雨中登嶽陽樓望君二首》,來表達自己的心情。

投荒萬死鬃毛斑,生出瞿塘灩澦關。未到江南先一笑,嶽陽樓上對君山。

被流放到蠻荒之地,歷盡千難萬險,九死一生,到如今已經是鬢髮斑白,卻沒想到還能活著出瞿塘峽到灩澦關。還沒回到江南的家鄉就欣然一笑,登上嶽陽樓,看那壯闊的洞庭湖和點綴湖中的美麗君山。

圖片來源於網絡

這是第一首詩,寫這首詩之前,黃庭堅遭到陷害,被貶到黔州,一下子就是六年,到如今遇赦,他已經五十八歲了。這首詩的第一句,寫的就是他的坎坷遭遇。「投荒萬死鬢毛斑」,當時的黔州還是蠻荒之地,被貶到那裡就相當於沒了半條命。「萬死」就是說險難之多。「鬢毛斑」指鬢髮花白。第二句「生出瞿塘灩澦(yu)關」,「瞿塘」指瞿塘峽,在四川奉節縣東,以雄奇險峻著稱。「灩澦關」指灩澦灘,在瞿塘峽口的江心,是江中的一座大礁石,向來被視為長江行舟中的天險(現在已經被炸掉了)。這一句說他自己都沒想過能遇赦,沒想到還能活著出瞿塘峽和灩澦關。

第二句有一種劫後重生的感覺,接下來的三四句,則更進一步寫放逐歸來的欣喜心情。「未到江南先一笑」,黃庭堅這一趟的目的是江西故鄉,也就是詩中的江南,還沒到家鄉,就已經高興得不行了。「嶽陽樓上對君山」,登上嶽陽樓欣賞美景,看那壯闊的洞庭湖還有湖中的君山。這裡順便給大家安利一下,君山,古稱洞庭山、湘山,是八百裡洞庭湖中的一座小島,與嶽陽樓相對。君山由七十二座山峰組成,被「道書」列為天下第十一福地。現在是我國的一處風景名勝,有興趣的同學可遊玩一番。

圖片來源於網絡

滿川風雨獨憑欄,綰結湘娥十二鬟。可惜不當湖水面,銀山堆裡看青山。

湖上風雨不斷,我此時登樓,獨自憑欄遠眺,看那君山眾峰,恰似湘水女神盤結起的十二個髮髻。真是可惜,我不能在湖風撲面、白浪掀天的波心浪峰上細細觀賞那青翠的君山。

這是第二首詩,寫的是黃庭堅欣賞美景的感受。「滿川風雨」寫當時觀景的環境,正與詩名相呼應。再進一步了聯想,「風雨」可以說是在隱喻當時北宋的政治形勢,那是充滿了風雨,非常艱苦。而黃庭堅在這樣的環境下,還有心情登樓遠眺,可見其心胸的曠達。第二句「綰(wan)結湘娥十二鬟」,這一句是將君山的大小山峰比喻成髮髻,「綰結」就是將長發束起。「湘娥」是《楚辭 九歌》中的湘君和湘夫人,相傳舜帝的娥皇和女英,就居住在君山。「十二鬟」就是在形容君山的山峰起伏,有如女神各式各樣的髮髻。這一句主要是在形容君山的靈秀之氣。

圖片來源於網絡

第三四句是虛寫,因為「滿川風雨」,黃庭堅也無法成舟去湖心欣賞美景。於是他設想自己如果在波心浪峰上,欣賞君山美景,那是何其壯觀哉!「銀山」比喻白浪。「銀山堆裡看青山」,這一句非常簡潔,卻寫出了極為壯麗的景觀,實在是令人佩服。

這組詩語言比較直白,也很容易被理解。透過現象看本質,讀了這組詩,令人欽佩的是黃庭堅的胸襟,他歷盡磨難,九死一生,卻依然達觀。他的餘生所剩無幾,卻還能寫出如此意氣風發的詩句,實屬難得。

相關焦點

  • 黃庭堅死裡逃生行至嶽陽樓上,遙望君山風景如畫,寫下千古名作
    這對於黃庭堅來說可謂是死裡逃生,他在歸途中行至嶽陽樓上,遙望君山風景如畫,高興之餘,他提筆寫下一首千古名作——《雨中登嶽陽樓望君山》。如果不是黃庭堅有這樣特殊的人生經歷,恐怕也難以寫出感情如此豐富的詩句,可見作詩填詞也是需要有一定人生閱歷的。《雨中登嶽陽樓望君山》宋代:黃庭堅投荒萬死鬢毛斑,生出瞿塘灩澦關。未到江南先一笑,嶽陽樓上對君山。滿川風雨獨憑欄,綰結湘娥十二鬟。
  • 黃庭堅登嶽陽樓望君山,因何悲喜交加,從而寫下傳頌千古的名作?
    雨中登嶽陽樓望君山黃庭堅投荒萬死鬢毛斑,生入瞿塘灩澦關。未到江南先一笑,嶽陽樓上對君山。二月朔旦,獨上嶽陽樓。」據此,這首詩作於宋徽宗崇寧元年(1102)二月,作者從荊州回故鄉江西,途中順道登嶽陽樓。嶽陽樓在今湖南岳陽城西門,面臨洞庭湖,是著名的江南三大名樓之一。君山,又叫洞庭山,是洞庭湖中的一個島嶼,由七十二個山峰組成,上面的古蹟很多。他登上嶽陽樓,在春雨瀟瀟中面對壯闊的湖景和煙雨朦朧中美麗的君山,想到自己的身世,不禁悲喜交加,感慨萬千,寫下了傳頌千古的名作。
  • 江湖兇險冷暖自知,得意淡然失意坦然—黃庭堅雨中登嶽陽樓望君山
    按說書法有助於修身養性,書法家應該比較長壽的,但這四大家,都不是長壽之人,米芾56歲、黃庭堅60歲、蘇軾64歲、蔡襄55歲。,現在修水縣建有黃庭堅紀念館。今天這首《雨中登嶽陽樓望君山》寫於公元1102年,正是他被重新啟用期間,沿長江東下,途經嶽陽時冒雨登上嶽陽樓寫了這首詩。「投荒萬死鬢毛斑,生入瞿塘灩澦關。
  • 古詩詞裡的君山,洞庭湖的明眸,嶽陽樓的知己
    古往今來,李白、杜甫、黃庭堅、辛棄疾、張之洞等墨客騷人都曾登臨君山攬勝抒懷,留下了無數千古絕唱。黃庭堅:未到江南先一笑,嶽陽樓上對君山。《雨中登嶽陽樓望君山兩首》(宋)黃庭堅投荒萬死鬢毛斑,生出瞿塘灩澦關。未到江南先一笑,嶽陽樓上對君山。滿川風雨獨憑欄,綰結湘娥十二鬟。可惜不當湖水面,銀山堆裡看青山。
  • 兩首詩寫嶽陽樓與君山,一虛一實,互相映襯,抒情與寫景巧妙結合
    雨中登嶽陽樓望君山(二首)其一投荒萬死鬢毛斑,生出瞿塘灩灑關。未到江南先一笑,嶽陽樓上對君山。其二滿川風雨獨憑欄,綰結湘娥十二鬟。嶽陽樓在今湖南省嶽陽市西城門上,瀕臨洞庭湖,為我國江南三大名樓之一。君山,是洞庭湖中的一個小島,相傳為湘君(湘水之神)居住,故名君山。
  • 古詩詞與江南名樓之嶽陽樓
    嶽陽樓位於湖南省嶽陽市古城西門城牆之上,建於公元220年前後,相傳為三國時期東吳大將魯肅的「閱軍樓」。嶽陽樓下瞰洞庭,前望君山,自古就有「洞庭天下水,嶽陽天下樓」之美譽。自古以後,不少文人墨客等嶽陽樓後,感慨萬千,留下了許多著名的詩篇。
  • 被流放六年的黃庭堅登嶽陽樓,寫瞿塘峽、灩瀕堆之險,欲述何意?
    雨中登嶽陽樓望君山二首黃庭堅投荒萬死鬢毛斑,生出瞿塘灩源關。未到江南先一笑,嶽陽樓上對君山。滿川風雨獨憑欄,縮結湘娥十二鬟。可惜不當湖水面,銀山堆裡看青山。出川後,他在途中寫了這兩首詩,自跋云:「崇寧之元(1102),正月二十三日夜發荊州,二十六日至巴陵,數日陰雨不可出,二月朔旦獨上嶽陽樓。」當時的嶽陽樓是遷客騷人會集之地,下臨煙波浩渺的洞庭湖,遠對湖中傳說為湘君神靈所棲的君山。在這裡,不少人覽物興情留下過不朽的詩篇。
  • 黃庭堅從被貶之地千裡歸來,雨中登上嶽陽樓,寫下平生得意之作!
    黃庭堅是北宋時期著名的文學家和書法家,無論是詩歌,還是詞作,以及散文,那都是達到了很高的藝術水準;另外他在書法上也是有著極高的成就,還與當時的蘇軾並稱為「蘇黃」。直到1100年(元符三年),已經是進入快要進入花甲之年的他,才總算是逢了大赦,可以從被貶之地歸來,這個時候的黃庭堅已經心如止水,剛剛回到湖南岳陽,他就寫下了兩首很趣的詩《雨中登嶽陽樓》。
  • 黃庭堅晚年很有趣的兩首詩,兒時覺得很一般,長大後再讀淚流滿面
    ,一直到今天也依舊還有它的價值。黃庭堅儘管很有才華,但是由於他與蘇軾一直反對以王安石為首的變法新派,則是遭受到了一些小人的排擠和打壓,最終還被貶到了外地,這件事情令他耿耿於懷,也讓他很是傷感,所以後來儘管又逢了大赦,可他還是很悲痛,晚年還寫了兩首充滿諷刺的詩《雨中登嶽陽樓望君山.二首》。投荒萬死鬢毛斑,生出瞿塘灩澦關。
  • 屹立在古詩詞裡的嶽陽樓,朝暉夕陰,氣象萬千
    這首詩表達了李白登上嶽陽樓之後,難掩心中的喜悅之情,不失浪漫主義風採,代表了他的五言律詩的風格。有道是:「李白鬥酒詩百篇。」此詩中,雖然未顯一個「酒」字,但「杯」和「醉」接踵而至,更是印證了「詩仙」和「酒仙」相輔相成的太白本色。
  • 嶽陽樓上對君山:龍女化作民婦以身相許落第書生
    大凡好水須得好山相伴方能成為勝景,「未到江南先一笑,嶽陽樓上對君山」。洞庭對君山,便是這天作之合。君山之名的由來出自屈原的《九歌》,相傳舜帝死於南巡途中,其妃子娥皇、女英尋到此處,攀竹痛哭,淚血滴在竹子上,竟成斑竹。《九歌》中屈原將其夫婦稱為湘君與湘夫人,故後人將此山喚名君山。「煙波不動景沉沉,碧色全無翠色深。
  • 黃庭堅獲赦還鄉,這首詩精微真切,1個笑字表達出3層意蘊
    黃庭堅曾多次被貶,因此也未擔任過什麼重要職務。他一生坎坷、宦海沉浮,常作詩吟賦。雖然他一貫倡導句句用典,但下面這首詩卻詩味濃厚,也是對自己的一次大膽突破。黃庭堅獲赦還鄉,這首詩精微真切,1個笑字表達出3層意蘊。
  • 大愛嶽陽樓的十首古詩:嶽陽樓上月,清賞浩無邊
    被譽為「江南三大名樓」的嶽陽樓,與洞庭湖一起,享譽天下。「洞庭天下水,嶽陽天下樓」,這一水一樓聯袂出場,氣吞山河,傲視天下。(3)雨中登嶽陽樓望君山二首其一(宋) 黃庭堅投荒萬死鬢毛斑,生出瞿塘灩澦關。
  • 「山谷道人」黃庭堅十首經典詩詞,淡然從容,賞心悅目!
    出自宋·黃庭堅《雨中登嶽陽樓望君山二首》(其二)。詩句說不能坐船到湖中,在風浪之中眺望洞庭湖中的君山的遺憾之情。後句以比喻修辭手法寫浪花,既寫出了湖水之白,又寫出了浪頭之高。二、清風明月無人管,並作南來一味涼。出自宋·黃庭堅《鄂州南樓即事》。
  • 如果非要形容一下黃庭堅,那就是危陡的險峰
    此人就是江西詩派的宗主,黃庭堅,字魯直,又字號山谷道人,祖籍浙江金華,如果說蘇軾的詩歌如長江黃河般,風起雲湧的豪放,那麼黃庭堅的詩歌就是如拔地而起的陡峭的險峰,用工深刻。也因此獨特的詩歌特色,被蘇軾賞識,後成為蘇軾門下聞名天下的「四學士」。
  • 貶官歸來的輕鬆,劫後餘生的慶幸——簡析《雨中登嶽陽樓望君山》
    未到江南先一笑,嶽陽樓上望君山。黃庭堅(公元1045-1105年),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縣人)。與張耒、晁補之、秦觀並成為「蘇門四學士」。詩學杜甫,強調「無一字無來處」,講究「點鐵成金」,「奪胎換骨」,「化腐朽為神奇」,開創了江西詩派。
  • 嶽陽樓上對君山,隨歷代帝王尋洞庭明珠—愛情、神仙島君山島之一
    我們現在所到達的地方就是美麗的君山島風景區了,"未到江南先一笑,嶽陽樓上對君山。"其實今天大家能登臨君山島也是很幸運,古語云:「四周溺水三千尺,無緣不可渡君山」,因為古代交通不發達,遇到風浪或大霧天氣是到不了君山島的,所以又被稱為「有緣山」,認為只有有緣人才能登臨此島,說明各位皆是有緣之人,唐代詩仙李白6次來到嶽陽,卻沒有一次能夠登上君山島,只能留下了「不知何處吊湘君」的遺憾。
  • 宋•黃庭堅《春近》中寫到的鄂州
    春近四絕句(其四) 宋•黃庭堅 梅英欲盡香無賴,草色才蘇綠未勻。 苦竹空將歲寒節,又隨官柳到青春。 黃庭堅(1045—1105),字魯直,號山谷老人,涪翁,北宋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英宗治平進士。
  • 開宗立派的大家黃庭堅
    黃庭堅出自蘇軾之門,為「蘇門四學士」之一,詩與蘇軾齊名,時稱「蘇黃」,成為宋詩史上一位開宗立派、影響深遠的大家,與陳師道、陳與義一起被稱為「江西詩派三宗」,有《山谷內外集》44卷、別集20卷、詞1卷、簡尺2卷。在已經取得高度成就的唐詩面前,黃庭堅和宋代許多詩人一樣,竭力要在唐詩以外闖出一條自己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