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經濟日報社副總編輯季正聚在「2020智慧經濟發展高峰論壇」致辭,全文如下:
↑經濟日報社副總編輯季正聚
「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對增進民生福祉、改善人民生活品質提出一系列新要求、作出一系列新部署,為今後五年乃至更長時期的社會建設和民生工作指明了方向。
「道沿聖以垂文,聖因文而明道。」五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的建議》,這是今後五年乃至更長時間指導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綱領性文件,對於我們每一個企業發展的戰略布局、頂層設計、戰略規劃、發展遠景都有重要的意義。只有認真研讀,學思踐悟,把會議精神和精髓要義內化於心、外化於形,才能在新時代大顯身手、大有作為、大展宏圖。
今天我們召開2020智慧經濟發展高峰論壇,目的就是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深入研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加快經濟社會發展的具體路徑和科學舉措,展現企業家們在構建「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中的更大擔當作為、精神風貌和真知灼見。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是一隻巨大的「黑天鵝」,中國人民眾志成城、守望相助、共克時艱的抗疫行動,凝成一段可歌可泣、刻骨銘心的記憶。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14億中國人民進行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抗疫大戰,經受了一場艱苦卓絕的歷史大考,付出巨大努力,取得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鬥爭重大戰略成果。同困難作鬥爭,是物質的角力,也是精神的對壘。在同疫魔的殊死較量中,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以敢於鬥爭、敢於勝利的大無畏氣概,鑄就了生命至上、舉國同心、捨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的偉大抗疫精神。
經歷了這場大戰大考,大家會有一個共同的感受:這場疫情帶來的影響是深層次的,帶來的變化是全方位的,帶給我們的啟示也是深刻的。「在這場波瀾壯闊的抗疫鬥爭中,我們積累了重要經驗,收穫了深刻啟示。」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的重要講話,從6個方面系統總結抗疫鬥爭偉大實踐的深刻啟示,為應對風險挑戰、推動各項事業發展提供了思想和行動指南。
在今年7月21日召開的企業家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逐步建立和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市場體系不斷發展,各類市場主體蓬勃成長。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經濟和世界經濟產生巨大衝擊,我國很多市場主體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市場主體是經濟的力量載體,保市場主體就是保社會生產力。要千方百計把市場主體保護好,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推動企業發揮更大作用實現更大發展,為經濟發展積蓄澎湃力量。
↑論壇現場
問題是時代的先聲。在抗擊疫情過程中,一些經濟發展的新模式、新業態、新基建呈現出來,在後疫情時代,數字經濟、智慧經濟的作用更加凸顯。面對新情況,我們只有科學識變、主動求變,才能精準應變,才能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才能育新機、開新局,賦能高質量發展。
企業家要帶領企業戰勝當前的困難,走向更輝煌的未來,就要弘揚企業家精神。要做誠信守法的表率,要承擔社會責任,集中力量辦好自己的事,充分利用國內超大規模市場優勢,揚長補短;要增強愛國情懷,要勇於創新,發揚工匠精神,補強價值鏈,提升產業鏈和供應鏈現代化水平;大力推動科技創新,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打造未來發展新優勢;要拓展國際視野,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使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更好聯通,更好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實現更加強勁的可持續的發展
《經濟日報》是中央黨報、經濟大報,是黨中央、國務院指導經濟工作的重要輿論陣地。我們要努力把《經濟日報》打造成宣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高地,努力講好中國故事,同時也努力加強與各行各業的企業家、創業者、奮鬥者們的合作和交流,攜手共繪新時代壯麗畫卷。行到極處即為知,知到極處即為行。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立足新階段,堅持新理念,把握新變局,融入新格局,奮鬥新徵程,我們一定會取得更加輝煌的業績。(經濟雜誌記者 張軍紅 整理)
編輯:張博 值班主編:黃曉琴
終審:馬方業/張志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