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上海的企業家,驚呆在晉國博物館深沉的歷史中

2020-12-11 騰訊網

嘉禾並穗,霸主晉國

從公元前1040年晉國建國開始,到公元前376年「晉絕不祀」660年間,疆域面積不斷擴大,最為強盛時,將陝西、河南、河北、內蒙的部分地區也納入其中。史不絕書的文侯勤王、曲沃代晉、驪姬之亂、文公稱霸、遷都新田、悼平復霸、黃池失霸、水灌晉陽、三家分晉等一系列重大事件,都在晉國博物館明暗交替的燈光中展示。白雲蒼狗,晉國42位國君靜靜地長眠大地,晉國歷史也濃縮在12萬平方米的博物館中。

10月21日下午,山西省上海商會考察團一行參觀了位於曲沃縣的晉國博物館。穿越三千年的光陰,從傳說中的周成王「剪桐封唐」開始,晉國歷經燮父改晉、曲沃代翼、獻公拓疆、文公稱霸、遷都新田、三家分晉等一系列跌宕起伏的歷史變遷,讓企業家們認認真真了解了一回三晉之源的歷史。

「晉魂」雕塑。據《周禮·夏官·敘官》介紹:西周時期,「凡制軍,萬有二千五百人為軍,王六軍,大國三軍,次國二軍,小國一軍。」《史記·晉世家》記載:在公元前633年,晉文公執國期間,晉國設制了上、中、下三軍。這標誌著此時的晉國,不僅已成為當時中原的霸主,也標誌著其自身的國力也發展到鼎盛時期。

晉國博物館位於曲沃縣曲村鎮,是依託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曲村——天馬遺址」而興建的全省第一座專題性遺址類博物館。「曲村——天馬遺址」規模宏大,東起翼城縣天馬村,西至曲沃縣曲村鎮,南起滏河岸,北達橋山坡。遺址東西長3800米,南北寬2800米,面積近11平方公裡。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期,一夥盜墓賊來到曲沃曲村鎮,洛陽鏟插入野外深深的泥土中。他們並不知道,就是這場簡單盜墓行為,卻成為日後晉國博物館的興建奠定了基礎。案發後,國家文物部門對當地墓葬進行了搶救性挖掘,在11平方公裡的範圍內,共發現周代墓葬80餘座。而在核心區,九組十九座晉國早期國君及夫人墓葬、十座車馬坑、12000餘件文物橫空出世,晉國始封地之謎不攻自破,唐地就在曲沃。

晉侯鳥尊,尊作佇立回首的鳳鳥形,頭微昂,圓睛凝視,高冠直立。禽體豐滿,兩翼上卷,鳥背依形設蓋,蓋鈕為小鳥形。雙腿粗壯,爪尖略蜷。鳳尾下設一象首,惜象鼻殘缺,依據象首曲線分析,象鼻似該內卷上揚,與雙腿形成穩定的三點支撐。鳥與象這兩種西周時期最流行的肖形裝飾完美組合,造型寫實、生動,構思奇特、巧妙,裝飾精緻、豪華,使之成為中國青銅藝術中罕見的珍品。

晉侯墓地出土了許多珍貴的青銅器、玉器、原始瓷器,尤以晉侯穌鍾、鳥尊、兔尊、豬尊、玉組配等精美青銅器和玉器聞名於世,其中多件被國家文物局列為禁止出國參展的文物。山西博物院從建院之初,鳥尊就被定為鎮院之寶。而同樣為晉侯墓地出土的晉侯穌鍾(編鐘,打擊樂器),則更具歷史研究價值。

晉國---春秋五霸之一,在泱泱華夏古往今來也是一段不可磨滅的歷史,經過三千多年的歷史沉澱,站在每個展櫃前,依然給人一種心靈的震撼,激人奮進。懷古觀今,真的有一種前人栽樹我們後人乘涼的感覺。

從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初開始,我國著名考古學家鄒衡、李伯謙等國家和山西省的老一代考古工作者,把他們睿智的目光聚焦在晉南大地。在這裡,前後經過了三代人、近600人次參加,從1962年的田野調查開始,到2006年的第九次發掘結束。考古人在近半個世紀歲月裡,篳路藍縷,矢志不渝,苦苦尋覓,孜孜追求,簞食壺漿,博覽「地書」,一邊發掘,一邊研究,以大量的考古事實為依據,不僅揭開了古老晉國神秘的面紗,弄清了晉國前前後後的歷史脈絡,認定了考古的性質和意義,而且,為我國後來的兩周史、邦國史和夏商周斷代工程等重大史學課題研究,提供了大量重要的考古證據。

這裡,先後發現、發掘出土了9組19座晉國早期的晉侯和夫人墓葬及10座車馬坑。9座晉侯墓葬,按從早到晚的時間順序,依次為:晉侯燮父、晉武侯、晉成侯、晉厲侯、晉靖侯、晉釐侯、晉獻侯、晉穆侯、晉文侯。其中,除晉穆侯有兩位夫人合葬以外,其他8位晉侯的墓葬都是夫婦成對的成組墓葬,且每組都有一個陪葬車馬坑。

進入遺址保護展示廳,最先看到的是一個壯觀的車馬坑遺址,它是晉侯穌及夫人墓葬的陪葬坑,東西長21米,南北寬14米,面積約等於一個標準籃球場,是西周時期最大的車馬坑,比秦始皇兵馬俑早了600年。更為特別的是,車馬坑內共有車48輛,馬至少105匹,均為真車真馬,而且陪祀馬被埋時都活著,因此可以看到馬群掙扎的痕跡。

在展廳內還有兩座未被挖掘的車馬坑,博物館在原址之上放置了車馬的複製品,可以讓觀眾能夠更直觀地了解當時的歷史情況。展廳內所展出的墓葬不僅數量眾多,而且在展示方法上也十分講究,營造出一墓一景,步步驚喜的參觀效果。

通過觀看出土文物、歷史遺址了解晉國的歷史,位於展廳內牆壁上的展板更是深入淺出地為人們還原了這段六百多年的歷史。在遊覽完展廳後,考察團一行觀看講述晉國歷史的影片《晉國風雲》,這部影片時長十五分鐘,講述了叔虞封唐、桐葉封弟、燮父稱晉、文侯勤王、曲沃代翼等歷史故事,幫助企業家們多方面了解這段歷史。

在晉國博物館門前廣場的正前方,矗立著一個大型石牌坊。該牌坊為六柱五門,跨度23米,高9.6米。設計者借用「晉」字漢隸筆畫為基本橫豎框架,略加誇張變形,將三個晉字連體相接,中高外低,字形基本不變,讓人一看便識。材料採用古樸的「魯南紅」石料,所有橫梁豎柱的邊緣,都雕刻有晉侯墓地出土青銅器上的饕餮紋和變形龍紋。這個雕塑,看起來既簡易大方,可讀可識,又雄渾古樸,涵義豐富,是對三晉文化最簡單的符號性表述。其巧妙的設計構思和豐富深邃的文化內涵,令人拍案叫絕。

相關焦點

  • 山西曲沃晉國博物館,一個有歷史、有故事的博物館,一起同行吧
    晉國博物館晉國博物館依託曲村一天馬遺址建成,它是山西省第一座遺址類專題博物館,也是我國唯一一座完整展示晉文化的博物館。館內主要包括歷史文化展廳、發掘歷史展廳等。值得一提的是,在這個博物館可以近距離的觀賞館藏文物,這些文物也都是震撼人心的真品,有種近在咫尺的真實感和對輝煌燦爛的晉國歷史文化的贊同感。
  • 晉國博物館
    晉國博物館位於曲沃縣曲村鎮,是依託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曲村—天馬遺址」而興建的全省第一座專題性遺址類博物館。晉侯墓地是我國目前為止發現的同時期、同規格的墓地中保存最完整、排列最清楚、隨葬品最豐富的一處墓地。大量的珍貴遺物及豐富的遺蹟不僅向世人重新展現了晉文化的風貌,同時也為我們清楚地勾畫出了源遠流長的晉文化由發生、興盛到衰落的歷史脈絡。
  • 夢回春秋爭霸——晉國博物館
    博物館晉國博物館位於曲沃縣曲村鎮,是依託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曲村——天馬遺址」而興建的全省第一座專題性遺址類博物館。這一方針後來還成為了晉國的傳統國策,對後世的政治、經濟和思想文化都有著深遠的影響,從而形成了三晉文化體系中尚公、尚法、尚賢的特色。唐叔虞作為晉國開國奠基的始祖,作為三晉文化傳統的創始者,其歷史功績不容質疑。
  • 晉國博物館,極端失望的參觀!
    2020年10月29日,從太原南站坐高鐵直達侯馬,為的是參訪一下心念已久的晉國博物館。抱極大期望而去,結果失望而歸。為什麼?晉國博物館,本因在山西侯馬地區發現春秋晉國諸多國君墓、從中出土諸多文物而建。去的目的,就是要了解到底發現了多少晉君墓,尤其這些晉君墓到底是哪些君主,又是如何具體考證而出!
  • 精工細鑄的青銅器,成為上海博物館的標誌,領略晉國遺存的風採
    精工細鑄的青銅器,成為上海博物館的標誌,領略晉國遺存的風採渾源縣李峪村背依恆山,面朝渾河,墓葬分布在地勢較陡的山坡上是春秋時期代國墓地所在。這裡,歷史上曾出土過幾批春秋時期的精美青銅器,有的被當時的渾源當局「以古興教、興農」的義賣工程拍賣,有的被走私分子勾結國外不法商人盜賣出國。其中有10件於1948年9月被上海市政府在上海海關扣留(連其他文物共342件),暫時封存。上海解放後,於1949年9月19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宗教處將這批文物移交剛於17日成立的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員會。
  • 曲沃晉國博物館,一個擁有中國最大商周時期車馬坑的神秘博物館
    曲沃,文化古都,歷史上曾是「武公據之以興晉,文公依之而稱霸」的晉國建都之地,史稱「天府雄風、三晉重地」,距今已有3000年歷史,是一個地道的歷史名縣。曲沃縣曲村有一處「天馬遺址」,根據天馬遺址修建出山西省第一座遺址類專題博物館—晉國博物館,這也是我國唯一一座完整展示晉文化的平臺。在天馬遺址的核心區域,發現了九組十九座晉國都候及夫人墓葬,十座車馬坑。
  • 華夏古文明·魅力新山西之晉國博物館
    晉國博物館位於臨汾市曲沃縣曲村鎮,是依託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曲村——天馬遺址」而興建的山西省首座以反映晉文化為主題的遺址類博物館,總投資約1.98億元,於2014年國慶節正式對外開放。晉國博物館總佔地面積124000㎡,總建築面積13393㎡,主體建築採用的是黃土高原特有的下沉式窯院民居設計風格,在文物展區和遺址發掘史展區之間,又採用半開放式的廊式展廳展出考古發掘史,寓意了晉國悠久的歷史和50多年調查發掘的漫長曆程。館內還設有文化牆、嘉禾臺、「晉魂」群雕等富有晉文化內涵的文化景觀,與主題展覽相映成趣,相得益彰。
  • 臨汾曲沃北趙村,出土了這個無價之寶,還有一處晉國博物館,膩害
    晉國博物館自2009年開始破土修建,於2014年10月正式開館,期間一直倍受人們關注。晉國博物館擁有著中國商周時期最大的車馬坑,這座車馬坑呈平面長方形,東西長21米,南北寬14米至15米,出土戰車48輛,戰馬105匹,是晉國博物館的一大看點之一。
  • 遊山西 享晉升丨晉國古都遺址、晉國古都博物館、晉祠
    新田古都能重現昔日景象嗎春秋後期,晉國都城遺址位於山西省侯馬市西北部。據《左傳》記載:成公六年(公元前585) 晉人由故絳遷都於汾澮之交的新田,仍稱絳,直至晉亡。196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其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裡有都城宮殿遺址、鑄銅遺址、墓葬群遺址,保存完好,並未開發。
  • 看「晉」說「晉」 晉國博物館展示「晉文化」精髓
    晉國博物館入口正前方名為《晉魂》的雕塑。新華網臨汾9月12日電(王夢佳 王俊玲) 位於山西臨汾曲沃縣曲村鎮的晉國博物館入口正前方矗立著一座名為《晉魂》的雕塑。這座雕塑成為該館陳展內容主題——「晉文化」的詮釋。11日,「全國網絡媒體山西行」媒體團在此參觀,領略「晉文化」的精髓。
  • 「來自上海博物館的珍寶」在希臘展出
    新華社雅典10月27日電(記者 劉詠秋 陳佔傑)希臘雅典衛城博物館館長潘德馬利斯27日在博物館舉行招待會,慶祝來自中國上海博物館的春秋早期青銅盥器子仲姜盤和清初書畫名家吳宏的《清江行旅圖卷》在該館展出。
  • 晉國古都博物館,館藏西周玉器珍寶
    侯馬晉國古都博物館藏。寬3.4釐米,長5.2釐米,厚0.25釐米。為鏤雕技法,龍身盤旋翻滾。現收藏於侯馬晉國古都博物館。龍形白玉璜,西周。侯馬晉國古都博物館藏。寬1.9釐米,長6釐米,厚1.2釐米。侯馬晉國古都博物館藏。寬3.5釐米 長16.5釐米,厚0.55釐米。材質為青玉料,軀體呈S形,無角無鰭,素麵無紋飾,龍身中間部位有孔。虎形青玉璜,西周。寬3.3釐米,長7.7釐米,厚0.4釐米。
  • 上海歷史博物館
    (攝影均系原創,下文摘自網絡)   提到上海,人們常常會想到近代繁華的十裡洋場或是當代高樓聳立的魔幻都市,印象總是指向,上海是年輕的。
  • 上海歷史博物館年底開放,上海博物館東館力爭年內開工
    去年底,上海博物館館長楊志剛在接受澎湃新聞獨家專訪時曾表示,上海博物館東館建設預計在2017年施工,2020年建成對外開放。澎湃新聞記者從今天上午召開的上海市文物工作會議上獲悉,上海博物館東館項目力爭於年內開工建設,上海市歷史博物館、世博會博物館於年底確保建成開放。
  • 晉國都城遺產的價值與「申遺」研討會舉行
    12月12日,晉國都城遺產的價值與「申遺」研討會在臨汾市曲沃縣舉行。來自國內文物考古研究、文化旅遊相關方面的近30餘名專家學者齊聚曲沃,圍繞遺址情況、歷史價值、申遺可能性及途徑等方面展開討論。研討會現場。
  • 上海歷史博物館|觸摸上海的前世今生
    上海從哪裡來?誰是「上海第一人」?這座城市是如何一步步發展起來的?伴隨著上海市歷史博物館(上海革命歷史博物館)3月26日正式向公眾開放,這些答案已經揭曉。兩旁擺放的沙船模型和「滙豐銅獅」等重點文物,突顯上海以港興市的特色,反映了在中國近現代史中上海的經濟中心地位。東樓二樓進門是一條長廊,全長為76米,是全上海最長的博物館室內長廊。修繕後恢復了歷史原貌,用於展示歷博珍藏文物。
  • 晉國古都博物館,館藏西周玉器珍寶!件件精美,不可多得!
    侯馬晉國古都博物館藏。寬3.5釐米 長16.5釐米,厚0.55釐米。材質為青玉料,軀體呈S形,無角無鰭,素麵無紋飾,龍身中間部位有孔。龍形白玉璜,西周。侯馬晉國古都博物館藏。寬1.9釐米,長6釐米,厚1.2釐米。兩龍相對,龍口大張,三面布滿紋飾,底為素麵。龍形白玉璜(不同角度拍攝),西周。侯馬晉國古都博物館藏。寬1.9釐米,長6釐米,厚1.2釐米。
  • 上海師範大學中國「慰安婦」歷史博物館開館
    上海師範大學中國「慰安婦」歷史博物館開館中國大陸受害者僅19位在世來源:解放軍報作者:潘旭責任編輯:劉上靖2016-10-23 13:25 10月22日,上海師範大學中國
  • 中國古代歷史變革中的企業家精神
    作者:上海財經大學高等研究院助理研究員 陳旭東  企業家精神不是近代意義上的企業形態出現之後才有的,而是從古代就已出現並延伸到現代的,通過跨時空、跨地域、跨文化的歷史比較分析有助於總結歸納企業家精神的進化規律,理解企業家、商業創新、技術發明及其傳播和利用以及它們對於經濟增長的影響
  • 上海歷史博物館免費開放 探秘歷史還有更多好去處
    據樂遊上海,佔地面積約10000平方米的上海市歷史博物館(上海革命歷史博物館),今天(3月26日)起正式全面對外開放啦!  上海市歷史博物館場館的建築是1934年重建的原上海跑馬總會大樓,為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是上海市中心城市最重要的近代建築之一。建築分東西兩樓和開放式的庭院,東樓以基本陳列為主,系通史陳列,由《古代上海》和《近代上海》組成。一樓設「序廳」、特展廳;二樓有歷博長廊和「古代上海」廳,三樓、四樓為近代上海廳和尾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