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殺手裡昂
有些過來人告誡男性朋友,在和女朋友相處時必須遵守兩條定律:第一條,女人永遠是對的。第二條,如果女人做錯了,請參照第一條。為什麼說「女人永遠是對的」?在知乎上有人給出了一個近乎無法反駁的答案:按照達爾文的進化論解釋,一種人認為女生永遠是對的,另一種人不這麼認為,後來沒有女生嫁給第二種人,於是他們滅絕了。
女人作為一個非理性生物,有時候根本沒有道理可講,男性只要乖乖聽話就好。高志森導演的電影《女人永遠都是對的》便很好的回答了觀眾為什麼「女人永遠都是對的」這一終極難題。
如果從電影類型劃分的話,《女人永遠都是對的》應該屬於愛情喜劇,導演高志森通過四對不同男女來折射出當下社會中的不同愛情關係,以及在面對各自婚姻愛情時候做出的個人選擇。頗為有趣的是,整部影片都是以女性視角來呈現不同的愛情關係,片中的四位女性分別代表著社會女性中的四種類型:有職場上的女強人(張可頤 飾),有極度重視顏值的辦公室白領(劉心悠 飾),有情路坎坷的多情女子(楊思琦 飾),還有整日沉迷於漫畫世界裡的宅女(衛詩雅 飾)。
這四位女性在感情生活上都面臨著各自的困境:有性格過於強悍而使得婚姻出現危機,有過於自我封閉而讓生活過得一團糟,還有總是遇到渣男算計,情路坎坷的。導演以一種諷刺戲謔的喜劇方式呈現出當下社會女性的真實感情生活,在喜劇世界裡完成人物的轉變,最終找到了自己內心最想要的東西。
為此,導演為影片建構了一個敘事衝突,影片以婚禮上的逃婚事件為導火索,從而牽連出一場有陰謀的婚姻,各方人物輪番上場,「三個女人一臺戲」。在這裡,影片中展現出女人對付男人的各種辦法,導演似乎是在告誡男性同胞們:「惹誰千萬別惹女人」。影片中最為精彩的部分要數三個女人聯合整蠱渣男的片段,三人穿著性感地來到渣男房間,用小皮鞭抽打渣男的段落,極具喜劇效果。最後在婚禮上,渣男遭到了復仇,這場鬧劇也最終結束。
渣男得到了「審判」,女人也得到了「解放」。片中的四位女性在這起事件之後都走出了自己的困境,找到了自己感情生活上的歸宿。這種性格上的轉變實際上是看待生活方式的變化,導演高志森在這部影片中更多的是想讓現代人能夠更多的面對自己的內心,無論是遇到什麼事情都能夠擁有笑對生活的勇氣。
作為一部愛情喜劇片,《女人永遠都是對的》中的情感故事不僅能夠讓觀眾產生情感上的共鳴,還為觀眾提供了一個放鬆解壓的治癒良方。無論是電影中的畫面風格還是故事格調都比較符合時下年輕人的審美習慣,在風格上更為鮮明時尚。作為曾經執導過《家有喜事》、《南海十三郎》等佳作的導演高志森,此次執導一部表現女性愛情觀、價值觀的電影仍然遊刃有餘。特別是影片中流露出的極具現代女性意識的主題,在當下的電影市場中並不多見。《女人永遠都是對的》,這是絕對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