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金庸的小說《鹿鼎記》又拍電視劇了,張一山主演的韋小寶。
掐指一算,讓人大吃一驚。演過韋小寶的有梁朝偉、陳小春、周星馳、張衛健、黃曉明、韓棟等人。
一本小說翻拍成電影、電視劇這麼多次,有這麼多人演過,我早已經缺少再看的激情慾望了。
情節都知道,裡面的主角性格都了解,甚至裡面的人生道理都明白,再看多少次也無助於現實生活,有些寡淡無趣。
事實就是這樣,很多事情第一次看是新鮮,有深刻的印象和理解。
初次看蔡志忠的漫畫,驚為奇書,《老子說》《莊子說》《孔子說》,每本漫畫翻開第一頁就想一直翻下去……
很多人可能並不真正了解諸子百家,通過蔡志忠的漫畫猛然發現,中國文化很博大還非常有趣。
看了一下蔡志忠的介紹,1948年出生在臺灣彰化,十五歲就喜歡並開始畫漫畫,到了1989年他在北京新華書店籤名售書時,等著籤名的人排出千米長隊。
前後有幾百萬冊的銷量,如此多讀者喜愛,他確實功力深厚。雖說是用漫畫的形式傳播古代文化,也會有自己的深切感悟吧。
人一生能做到像蔡志忠這樣憑自己的愛好就把錢賺了,又普及了文化知識,實在是不簡單。
更讓人吃驚的是,在最近,蔡志忠到少林寺出家了。
這樣的能人一生畫了這麼多的漫畫,到了晚年又有這樣的行動,讓人深思啊。
端上一杯清茶,慢慢品味其中甘苦,思緒如水汽漫舞。
人生不管有多少物質追求和享樂,總不能擺脫一個問題,如何讓精神心靈升華。
也就是說,有一個綻放的青春,也要有一個問心無愧的餘生。
有人會看破紅塵,有人追求自己的信仰,有些人自覺造福社會回饋大眾……
民國時有李叔同出家成為弘一法師,他的作品《告別》依然迴蕩在人們耳邊,「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李叔同出家那一年是1918年,很多人理解的《告別》是夕陽遠山,也會有人知道黑夜之後是黎明。
1918年,孫中山尋求民族救亡道路,發動革命起義,帶人炮擊督軍署;
那一年,魯迅在《新青年》雜誌上發表中國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
到了今天,依然會有人生抉擇,不管一個人賺了多少錢,有了多少財富,依然需要面對自己真實的內心,真實的想法,在某個夜深人靜的時候,猛然清醒。
是自己解脫?還是去喚醒世界……
這世間,老子看過,給世人留下騎著青牛遠行的背景,也留下《道德經》……
莊子來過,從蝴蝶的迷夢中驚醒,開始反思人生……
孔子來過,周遊列國,想要改變人間的兵荒馬亂……
你我也來了,該如何書寫自己的人生,尋找最好的自己,而不只是演戲看戲……